- 相關推薦
記憶原理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畢業(yè)論文
記憶原理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張麗娟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2005級教育碩士,陜西 西安 710001)
摘 要:本文旨在從心理學的角度闡述記憶的原理,并結合語文教學的實際工作,期望在教學中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心理學 記憶原理 語文教學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記憶能力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而呈現出增強的趨勢,與學生其他認知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密切相關。語文教學中,學習內容的記憶對學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語文教學強調聽、說、讀、寫,其中的許多環(huán)節(jié)都和記憶有著緊密的聯系,需要記憶打好基礎。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多的記憶學習內容,也是語文教師比較關心的問題。首先讓我們先了解1下記憶的基本知識:現代信息加工心理學家在研究人類的學習與記憶時,把學習與記憶看成是信息加工過程,對于學生來講也就是如何將已學習的知識儲存保持下來的過程記憶分為兩個系統(tǒng):即短時記憶系統(tǒng)、長時記憶系統(tǒng)。其中短時記憶對于知識學習、思維及問題解決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們所獲得的信息就是在此進行加工的。因此我想掌握并利用短時記憶的特征,對語文教學應該是有幫助的。
短時記憶的第1個特征:記憶的容量有限,短時記憶的容量大約為7±2個信息單元。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通過練習,信息單元或組塊的內容可以擴大。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在記憶時如果可以將所記憶的知識劃分為相應的單元或組塊,應該是很有效的學習方式。
字詞教學首先要求學生在通讀全文的過程中,劃記生字詞,借助課后注釋或通過查字典詞典自學字詞。之后可以將生字及詞每3個或5個字詞為1組,1篇課文的字詞可被劃分為4至5個組塊。其次按組塊反復、輕聲、快速地認讀生字詞,要求讀順口;同時將難寫、易錯的字動筆寫1遍。最后將課后要求積累的字詞分組塊抄寫。分組塊的學習好處在于在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學生感觀上的學習內容會有所減少。在學習課文及生字詞的過程中學生總認為開頭和結尾比較容易記住,心理學認為人們在印象形成的過程中比較容易產生首因效應或者近因效應,我認為學生的學習也可以稱之為1個印象形成的過程,是學生的認知過程,那么在組塊中也存在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此類組塊中1般包含3至5個字或詞組,學生不難記憶,況且有了首因、近因的效應,學生會更牢固地記住所要識記的詞組。
短時記憶的第2個特征是:信息加工系統(tǒng)。短時記憶是人腦的執(zhí)行區(qū),人們所獲得的信息在此得到加工。通過提取長時記憶中的有關知識,人們在短時記憶中同化和吸收來自瞬時記憶的信息,對它進行加工并使其得到理解。人們根據理解了的信息對外界作出適當的反應,或將其儲存于長時記憶。
在信息加工系統(tǒng)中,學生注意力的問題是值得重視的1點。通常引起注意的3個條件是:熟悉度、新奇性、重要性。這是指,在眾多刺激的情境中,個人之所以選擇其1去注意的原因。假如我們將此條件用于閱讀語文教科書,熟悉與重要兩個條件也許部分符合,但卻未必感到新奇。因此在當今的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對于喚起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方面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先由投影打出荷花的不同姿態(tài),配合古今的贊美荷花的詩詞,請同學們說說自己所知道的有關荷花的詩詞,以及自己對荷花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教學中要注意減少分心刺激,注意具有選擇性,環(huán)境中刺激愈多,選擇就愈難;在“目不暇給”的情境之下是很難集中注意的。因此,在提問的過程中應中心突出、問題明確,這樣有助于學生的進1步思考和探究。
[1]
【記憶原理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激勵原理在高職市場營銷學教學中的應用03-07
廣義Wardrop 原理及其在區(qū)域綜合運輸中的應用03-07
循證醫(yī)學原理在西藥房管理中的應用11-18
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08-18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05-05
函數記憶法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