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數學教學中學生不合作心態(tài)及對策論文
數學課堂不像語文課堂的閱讀生動有趣,不像物化課堂的實驗可以動手操作,不像歷史課堂可以了解古今中外,不像地理課堂可以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往往給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尤其是初三課堂,教師上課經常無人配合,自己上演獨角戲。通過一年初三數學教學的反思總結,我對學生群體的這種“不合作”心態(tài)及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一、優(yōu)等生的心態(tài)與對策
優(yōu)等生思維活躍,回答踴躍,是帶動課堂氣氛的主力軍,然而在課堂上常常埋頭趕作業(yè),這樣往往是因為初三學習任務較重,作業(yè)較多,加上優(yōu)等生對復習的知識掌握的較好,自認為老師針對全班的講解已經搞懂,所以不配合老師。但他們最大的弱點就是驕傲自大,從而聽不到老師的點評和一些方法、數學思想的總結。
對于這類學生,首先,老師要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上課離不開老師的講解,講解是否生動、形象、準確、有趣,關鍵看老師的專業(yè)知識和語言藝術。優(yōu)等生最佩服的莫過于老師知識淵博,對提問回答又快又準且方法多樣化。一個讓人佩服的老師,學生上課還不跟著你轉嗎?其次,因人施教,分層教學。學生之間存在水平差異,教師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學生,應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情況,對不同學生提不同要求。對優(yōu)等生,上課可以故意提看似簡單,又有一點難度的問題,讓他回答不上,挫挫他的銳氣,但不能傷害他的自尊心,使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上課不再忙于其他事。
二、中等生的心態(tài)與對策
中等生是可以通過復習獲得最大進步的群體,然而他們最大缺點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兒,自認為老師講的都懂,所以老師講解時要么認為會了不理老師,要么不動腦筋亂插嘴,往往是一聽就會,一寫就錯。
對于這類學生,教師首先要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不足,讓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教師還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在未知事物的刺激下,更愿意提出問題和接受教師提問,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中等生自認為自己能夠解決問題,所以對教師有針對性的提問更有探索欲。此外,教師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教學水平,從而帶動這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后進生的.心態(tài)與對策
后進生基礎較差,不能將數學知識系統(tǒng)地聯系到一起,甚至對各知識點都沒掌握,在復習階段就像聽天書,上課感覺反正也聽不懂,思想走神了,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對于這類學生,往往非智力因素占大多數,老師應給予更多關愛,而不是打擊諷刺。課后多詢問情況,多鼓勵他們,上課設置一些簡單問題給他們回答,在回答出來時大大表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覺得課堂上還是有他們能解決的問題的,或者由于老師對他們的特殊照顧而不好意思不與老師“合作”.
四、情緒抵觸者的心態(tài)與對策
初中生在初三階段大部分已經進入叛逆期,往往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引起某些學生的抵觸,他們通常較為敏感,往往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甚至將抵觸情緒帶到課堂上,采取“不合作”態(tài)度。
對于這類學生,教師要關心尊重學生。教師心中要裝有學生,課余時間和學生聊聊學習和生活,對于一些較為敏感的學生,說話要注意,如果課堂上發(fā)現有抵觸情緒,下課及時找他談話,以解除他對老師的不滿,同時,在各方面要給予他們建議和幫助,對一些愛犯錯的學生,要有耐心和愛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和關愛,進而從感情上接受這個老師,樂于與之親近,從而愿意參與課堂。
總之,身為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特點,關注他們的學習和心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使學生無論是成功還是受挫時都能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從而達到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課堂上更好地與教師“合作”,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李麗莉。初中英語課堂學生不配合現象原因探析與對策,五羊中學[2]廖近魁。談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廣西全州縣第三中學
【初三數學教學中學生不合作心態(tài)及對策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