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的成語典故
一毛不拔的成語典故1
墨子,名翟,是戰(zhàn)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主張“兼愛”,反對戰(zhàn)爭。
差不多與墨子同一時期,有一位叫楊朱的哲學(xué)家,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已”,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
有一次,墨子的學(xué)生離滑厘問楊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干不干?”“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離滑厘又說:“假使能的話,你愿意嗎?”楊朱默不作答。
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學(xué)派代表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作了評論:“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一毛不拔的.成語典故2
一毛不拔原來是指戰(zhàn)國思想家楊朱所倡導(dǎo)的“為我”、“貴己”、“貴生”學(xué)說。他反對墨子兼愛及儒家倫理主張,認為治國的大前提是既不損己為人,亦不損人為己。但這套思想在歷史上屢受非議,沒有受到重視。孟子說“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后來“一毛不拔”成為諷刺自私自利的成語,也常與“鐵公雞”連用。
成語資料
【拼音】yī máo bù bá
【釋義】連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來。形容為人十分吝嗇,自私。
【出處】1.戰(zhàn)國·孟軻《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2.《笑林》: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近義】斤斤計較、錙銖必較、錙銖必較、愛財如命。
【反義】一擲千金、慷慨解囊。
【用法】貶義,用來形容人極度自私自利,自己的東西絲毫不肯拿出來。語法上一般作謂語、定語。
【燈謎】最吝嗇的人——鐵公雞(一毛不拔)
【相關(guān)熟語】上等牙刷、涼水煺雞、鐵公雞。
【成語典故】
出處《孟子·盡心上》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項放踵,利天下,為之。
釋義: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愉非常吝嗇自私。
故事:墨子,名翟,是站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主張“兼愛”,反對戰(zhàn)爭。
差不多與墨子同一時期,有一位叫楊朱的哲學(xué)家,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已”,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
有一次,墨子的學(xué)生離滑厘問楊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干不干?”
“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
離滑厘又說:“假使能的話,你愿意嗎?”
楊朱默不作答。
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學(xué)派代表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作了評論:“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成語故事】
古代有個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嗇。由于他整天盤剝窮人,累得病倒了,差一點昏死過去。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見屋里擠滿了送終的親友,想要表示什么。他的大侄說:“六叔,是不是還有兩個親人沒見面?”他搖搖頭。二侄問:“是不是有筆銀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還是他妻子明白,看見兩根燈芯同時燃點,就挑掉一根。這時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氣。突然,快斷氣的六叔流著淚,湊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說話。他說: “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兩張便紙分給前來吊孝的親戚。” “我死后,別用棺材來盛我,挖個坑,把我埋了就成。” “我死后,不要請和尚念經(jīng),我在黃泉下自己會念經(jīng)的! “我死后,把我的皮剝下來,賣給皮匠;把我的毛拔下來賣給做刷子的人,一根別丟了……” “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舍不得拔掉丟失,形容極端自私。
【一毛不拔的成語典故】相關(guān)文章:
職場勵志經(jīng)典故事10-14
那些失效的職場法則經(jīng)典故事03-05
商務(wù)禮儀經(jīng)典故事04-19
大學(xué)生求職禮儀的經(jīng)典故事6篇07-22
國考行測答題技巧之易混淆成語07-20
會計的個人的完整的簡歷11-10
搞笑的經(jīng)典的語錄12-09
社保的中斷的影響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