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成語故事(精選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還記得都學過哪些成語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成語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國成語故事1
官渡大戰(zhàn)后,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
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慌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去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游去了,書童也說不準什么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赡莻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轉(zhuǎn)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有一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臺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yè),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眲湟宦,非常佩服,請求他相助。諸葛亮答應了。那年諸葛亮才27歲。
三國成語故事2
。ㄒ唬┑秒]望蜀。
《二十四史》中記載,宣帝司馬懿跟隨曹操去討伐張魯,對魏武帝曹操進言道:“劉備以欺詐和武力俘虜了劉璋,蜀人尚未歸附就出兵遠方去爭奪江陵,這個機會不能錯過,F(xiàn)在我們?nèi)绻霰綕h中顯威,益州就會驚慌,趁機進兵、兵臨城下,勢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勢很容易建立功業(yè)。圣人不能違逆天時,也不能喪失時機。”魏武帝曹操說:“人就是苦于沒有滿足,已經(jīng)得到了隴西,還想得到蜀。”最終沒有聽從宣帝司馬懿的意見。成語得隴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對話。得隴望蜀,常用于人心不知足。
。ǘ┢卟街。
公元220年,曹丕廢獻帝自立為帝。曹丕稱帝后, 仍嫉妒曹植才學,特招曹植入殿說,“父親在世時,常夸你的詩文,我一直懷疑有人為你代筆。今天以兄弟為題,限你六步成詩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問你死罪!”曹植略一思付,便邁開腳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德寂以為計。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幾句詩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來豆梗當柴燒。豆梗在鍋下呼呼燃燒,豆子在鍋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倆都是一條根上長出來的,為什么這樣狠心地煮我不輕饒?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丕聽了,羞愧難當,免去了他的死罪,將他貶為安鄉(xiāng)侯,曹植七步成詩的事很快傳開,人們也因此而稱贊他有“七步之才”。七步之才,現(xiàn)常用于夸獎某人有非常高的才能。
。ㄈ┧抉R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馬懿和曹爽輔佐曹睿執(zhí)政。曹睿死,司馬懿殺了曹爽,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立曹髦為皇帝。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脅要封晉公。曹髦氣憤不過,說:“司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彼抉R昭之心路人皆知,現(xiàn)常用于某人有明顯的陰謀。
(四)望梅止渴。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一路行軍,走得非常辛苦。時值盛夏,太陽火辣辣地掛在空中,散發(fā)著巨大的熱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軍隊已經(jīng)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禿嶺,沒有人煙,方圓數(shù)十里都沒有水源。將士們想盡了辦法,始終都弄不到一滴水喝。 曹操目睹這樣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想了又想,突然靈機一動,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聲喊道,“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結滿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戰(zhàn)士們聽了曹操的話,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樣,口里頓時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來,鼓足力氣加緊向前趕去。就這樣,曹操終于率領軍隊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們對梅子酸味的條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難?梢娙藗冊谟龅嚼щy時,不要一味畏懼不前,應該時時用對成功的渴望來激勵自己,就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戰(zhàn)勝困難,到達成功的彼岸。
。ㄎ澹凡凰际瘛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jù)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后,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從此就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余生,傳下了這令人捧腹的“樂不思蜀”典故。樂不思蜀后比喻在新環(huán)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huán)境中去。
。┤櫭⿵]。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南陽城西臥龍崗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zhàn)略構想。漢末劉備三次前往南陽臥龍崗誠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被傳為佳話,漸成典故,F(xiàn)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三國成語故事3
刮目相看出自三國東吳軍師魯肅之口。
東吳呂蒙,勇敢善戰(zhàn),20多歲就已成為名將,但出身貧賤,早年沒有讀書機會,在吳主孫權的.啟發(fā)下,于繁忙的軍旅生活中,利用一切空隙時間發(fā)憤讀書,越讀越起勁。隨著知識領域的不斷擴大,見解也日益深刻。軍師魯肅領兵經(jīng)過呂蒙駐地,以為呂蒙是個大老粗,不屑去看他。部下有人建議,呂將軍進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還是去一趟吧!
魯肅前去看望,呂蒙設宴招待。席上,呂蒙問:軍師這次接受重任,和蜀國大將關羽為鄰,不知有何打算?魯肅答道:兵來將當,水來土淹,到時再說吧!呂蒙聽了,婉言批評說:現(xiàn)在吳蜀雖然結盟聯(lián)好,但關羽性同猛虎,懷有野心,戰(zhàn)略應該早定,決不能倉促從事!并為魯肅籌劃了五項策略。魯肅聽了,非常折服,并拍著呂蒙的背親切地說:我總以為老弟只會打仗,沒想到學識與謀略也日漸精進,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三國成語故事4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復國后的趙國。趙軍不敵,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西南),被秦軍包圍。被項梁、項羽叔侄等各路義軍擁立的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讓他們帶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國。但是,宋義把兵帶到安陽就不再前進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項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與趙軍里應外合,一舉打敗秦軍。
而宋義則希望趙、秦兩軍打得精疲力盡之時再發(fā)兵,以坐收漁翁之利。于是他嚴令軍中不準輕舉妄動。與此同時,宋義又宴請賓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卻忍饑挨餓。項羽實在忍不下去,便殺死了宋義,將士們馬上擁戴項羽為上將軍。之后,項羽立即派出兩名將軍,率兩萬人馬渡河解救巨鹿。取得小勝后,項羽下令全軍渡河救援趙軍。
在全軍渡河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把所有船只鑿沉,把煮飯的`鍋都打破,把營房都燒掉,只攜帶三天的干糧,以此表示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不給士兵留一點兒退路。項羽領軍到達巨鹿外圍,立即包圍了秦軍,經(jīng)過九天激戰(zhàn),最終取得巨鹿之戰(zhàn)的勝利。
三國成語故事5
三國時期,東吳有一員叫甘寧的大將,作戰(zhàn)英勇而且很有智謀。因有戰(zhàn)功,被任命為西陵太守、折沖將軍。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失敗后,被迫向江陵撤退。孫權和劉備的聯(lián)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內(nèi))。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以逸待勞,奮勇?lián)敉肆藚擒姷腵先頭部對。吳軍大都督周瑜大怒,準備與曹仁一決高下。甘寧根據(jù)當時的形勢,上前勸阻,認為南郡與夷陵互為犄角,應該先襲取夷陵,然后再進攻南郡。大都督周瑜采納了他的建議,命他領兵攻取夷陵。
甘寧領兵直逼夷陵城下,與魏軍守將曹洪激戰(zhàn)。曹洪敗走,甘寧命令部下迅速奪取夷陵,這樣就對南郡造成很大威脅。但是當時甘寧的兵力很少,只有幾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但也不過千人。當天黃昏,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為了奪回夷陵,派曹純和牛金引兵與曹洪匯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團團圍住。曹軍架設云梯攻城,被甘寧守軍擊退。
第二天,曹軍堆土構筑高樓,然后在高樓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發(fā),射死射傷不少吳兵。這時,城中吳軍將士都有些緊張和害怕,只有甘寧一個人同平常一樣,談話笑容非常自然,一點也不緊張恐懼。他命人收集曹軍射來的數(shù)萬枝箭,選派優(yōu)秀射手,與魏軍對射。由于甘寧率軍沉著頑強的固守,曹軍無法攻破城池。
后來,甘寧派人突圍向周瑜告急,周瑜即刻發(fā)兵前來解圍,最終贏得了勝利。比喻無論周圍環(huán)境、氣氛如何變化都和平常一樣,有說有笑,毫不在意和懼怕。自若,自由自在的樣子。
三國成語故事6
劉備利用周瑜,曹仁廝殺之際,乘虛襲取了南郡,荊州,襄陽。周瑜十分氣憤,此時正值劉備喪偶,周瑜計上心來,想以招親之計,借此來囚禁劉備以索討荊州。趙云陪劉備前往南徐同孫權之妹孫夫人成親。臨走,諸葛亮給了趙云三個錦囊。吩咐到南徐時打開第一個,到年底時打開第二個,危急無路時打開第三個。趙云照吩咐到了南徐打開第一個錦囊,大肆宣揚婚訊,結果周瑜安排的假戲成真,周瑜心里叫苦不迭。當劉備迷戀新婚生活時,趙云打開第二個錦囊,與劉備說曹軍要報赤壁之仇,荊州危急要他趕快回去,劉備和孫夫人借口去江邊祭祖,一路向荊州方向奔去。被孫權,周瑜派出的'隊伍攔住去路,趙云打開第三個錦囊,劉備依計想孫夫人哭訴孫權,周瑜用美人計誘殺自己的陰謀,夫人大怒,斥退追兵。劉備安全回到荊州,周瑜派追兵追趕,被諸葛亮安排的伏兵殺得大敗,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國成語故事7
引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卻說魯肅領了周瑜言語,徑來舟中相探孔明?酌鹘尤胄≈蹖ψ。肅曰:“連日措辦軍務,有失聽教!笨酌髟唬骸氨闶橇烈辔磁c都督賀喜!泵C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來探亮知也不知,便是這件事可賀喜耳。”諕得魯肅失色問曰:“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曰:“這條計只好弄蔣干。曹操、雖被一時瞞過,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認錯耳。今蔡、張兩人既死,江東無患矣,如何不賀喜!吾聞曹操換毛玠、于禁為水軍都督,則這兩個手里,好歹送了水軍性命!濒斆C聽了,開口不得,把些言語支吾了半晌,別孔明而回。孔明囑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止膽讯始,又要尋事害亮!濒斆C應諾而去,回見周瑜,把上項事只得實說了。瑜大驚曰:“此人決不可留!吾決意斬之!”肅勸曰:“若殺孔明,卻被曹操笑也!辫ぴ唬骸拔嶙杂泄罃刂,教他死而無怨!泵C曰:“何以公道斬之?”瑜曰:“子敬休問,來日便見。”
次日,(周瑜)聚眾將于帳下,教請孔明議事?酌餍廊欢痢W,瑜問孔明曰:“即日將與曹軍交戰(zhàn),水路交兵,當以何兵器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軍中正缺箭用,敢煩先生監(jiān)造十萬支箭,以為應敵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卻!笨酌髟唬骸岸级揭娢,自當效勞。敢問十萬枝箭,何時要用?”瑜曰:“十日之內(nèi),可完辦否?”孔明曰:“曹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事!辫ぴ唬骸跋壬蠋兹湛赏贽k?”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納十萬支箭。”瑜曰:“軍中無戲言!笨酌髟唬骸霸醺覒蚨级!愿納軍令狀:三日不辦,甘當重罰!敝荑ご笙玻瑔拒娬井斆
取了文書,置酒相待曰:“待軍事畢后,自有酬勞!笨酌髟唬骸敖袢找巡患埃瑏砣赵炱。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軍到江邊搬箭。”飲了數(shù)杯,辭去。魯肅曰:“此人莫非詐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對眾要了文書,他便兩脅生翅,也飛不去。我只分付軍匠人等,叫他故意遲延,凡應用物件,都不與齊備。如此,必然誤了日期。那時定罪,有何理說?公今可去探他虛實,卻來回報!
肅領命來見孔明?酌髟唬骸拔嵩孀泳,休對公瑾說,他必要害我。不想子敬不肯為我隱諱,今日果然又弄出事來。三日內(nèi)如何造得十萬箭?子敬只得救我!”肅曰:“公自取其禍,我如何救得你?”孔明曰:“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軍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為幔,各束草千余個,分布兩邊。吾別有妙用。第三日保管有十萬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計敗矣。”肅允諾,卻不解其意,回報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膠漆等物,自有道理!辫ご笠稍唬骸扒铱此蘸笕绾位馗参!”
卻說魯肅私自撥輕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盡皆齊備,候孔明調(diào)用。第一日卻不見孔明動靜;第二日亦只不動。至第三日四更時分,孔明密請魯肅到船中。肅問曰:“公召我來何意?”孔明曰:“特請子敬同往取箭!泵C曰:“何處去。俊笨酌髟唬骸白泳葱輪,前去便見!彼烀鼘⒍淮,用長索相連,徑望北岸進發(fā)。是夜大霧漫天,長江之中,霧氣更甚,對面不相見。孔明促舟前進,果然是好大霧!前人有篇《大霧垂江賦》曰 :“大哉長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吳,北帶九河。匯百川而入海,歷萬古以揚波。至若龍伯、海若,江妃、水母,長鯨千丈,天蜈九首,鬼怪異類,咸集而有。蓋夫鬼神之所憑依,英雄之所戰(zhàn)守也。時也陰陽既亂,昧爽不分。訝長空之一色,忽大霧之四屯。
雖輿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聞。初若溟蒙,才隱南山之豹;漸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鯤。然后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蒼茫,浩乎無際。鯨鯢出水而騰波,蛟龍潛淵而吐氣。又如梅霖收溽,春陰釀寒;溟溟漠漠,浩浩漫漫。東失柴桑之岸,南無夏口之山。戰(zhàn)船千艘,俱沉淪于巖壑;漁舟一葉,驚出沒于波瀾。甚則穹吳無光,朝陽失色;返白晝?yōu)榛椟S,變丹山為水碧。雖大禹之智,不能測其淺深;離婁之明,焉能辨乎咫尺?于是馮夷息浪,屏翳收功;魚鱉遁跡,鳥獸潛蹤。
隔斷蓬萊之島,暗圍閶闔之宮。恍惚奔騰,如驟雨之將至;紛紜雜沓,若寒云之欲同。乃能中隱毒蛇,因之而為瘴癘;內(nèi)藏妖魅,憑之而為禍害。降疾厄于人間,起風塵于塞外。小民遇之夭傷,大人觀之感慨。蓋將返元氣于洪荒,混天地為大塊!碑斠刮甯鼤r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魯肅驚曰:“倘曹兵齊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霧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便回。
卻說曹寨中,聽得擂鼓吶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蓳芩妬y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內(nèi)喚張遼、徐晃各帶弓弩軍三千,火速到江邊助射。比及號令到來,毛玠、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已差在寨前放箭;少頃,旱寨內(nèi)亦到,約一萬余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fā)?酌鹘贪汛趸,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兩邊束草上,排滿箭支?酌髁罡鞔宪娛魁R聲叫曰:“謝丞相箭!”比及曹軍寨內(nèi)報知曹操時,這里船輕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卻說孔明回船謂魯肅曰:“每船上箭約五六千矣。不費江東半分之力,已得十萬余箭。明日即將來射曹軍,卻不甚便!”肅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霧?”孔明曰:“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完辦,工匠料物,都不應手,將這一件風流罪過,明白要殺我。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魯肅拜服。
船到岸時,周瑜已差五百軍在江邊等候搬箭?酌鹘逃诖先≈傻檬嗳f枝,都搬入中軍帳交納。魯肅人見周瑜,備說孔明取箭之事。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后人有詩贊曰:“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zhàn)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少頃,孔明入寨見周瑜。瑜下帳迎之,稱羨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笨酌髟唬骸霸幾H小計,何足為奇!盵1]
故事翻譯
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十日之內(nèi)趕制十萬支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曹操大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事!彼硎荆骸爸豁毴斓臅r間,就可以辦完復命!敝荑ひ宦牬笙玻敿磁c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內(nèi)造出十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
諸葛亮告辭以后,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查看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說:“三日之內(nèi)如何能造出十萬枝箭?還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說:“你自取其禍,叫我如何救你?”諸葛亮說:“只望你借給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軍士,船只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余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會有十萬支箭。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xiàn)了。”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但并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見到周瑜后,不談借船之事,只說諸葛亮并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計劃準備停當。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時分,他才秘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并告訴魯肅要去取箭。魯肅不解地問:“到何處去取?”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問,前去便知。”魯肅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著諸葛亮去看個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二十只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fā)。時至五更,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只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于曹軍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制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魯肅見狀,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心底坦然地告訴他說:“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的`夜里,曹操決不敢毅然出戰(zhàn)。你我盡可放心地飲酒取樂,等到大霧散盡,我們便回!
曹操聞報后,果然擔心重霧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zhàn)。他急調(diào)旱寨的六千多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共約一萬多人,一齊向江中亂射,企圖以此阻止擊鼓叫陣的“孫劉聯(lián)軍”。一時間,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過些時間,諸葛亮又命令船隊頭東尾西,靠近水寨,并囑加勁擂鼓吶喊。等到日出霧散,船上草把排滿密密麻麻的箭枝。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返回。還命令士卒齊聲大喊:“謝曹丞相賜箭!”當曹操得知時,諸葛亮取箭船隊因順風順水,已經(jīng)離去20余里,曹軍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船隊返營后,共得箭十幾萬枝,為時不過三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為“神人”。諸葛亮對魯肅講:自己不僅通天文,識地理,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更擅長行軍作戰(zhàn)中的布陣和兵勢,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他最后說:“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豈能害我!”當周瑜得知這一切以后自嘆不如。
三國成語故事8
步步為營
三國時,黃忠和嚴顏攻占太陽山后,黃忠又帶領人馬向定軍山進軍。來到定軍山,黃忠多次去挑戰(zhàn),定軍山的守將夏侯淵就是不出來應戰(zhàn)。因為那里地形相當復雜,也離開不清楚敵人的,黃忠只好安營扎寨住下來。
這時,曹操命令夏侯淵主動出擊,并寫信告誡,一要剛?cè)峤Y合,二要有勇有謀。夏侯淵反復琢磨,終于想出了一條計策。他讓夏侯尚去引誘黃忠,自己乘機大伏擊。結果,黃忠手下的將軍陳式果然上了當,被夏侯淵活捉。黃忠很著急,采納法正的意見,大隊伍的所有錢物都賜給全軍將士,將士們一時間斗志昂揚,決心死戰(zhàn)到底。
當天,隊伍就啟程了。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設下一道營壘,然后又繼續(xù)向前推進。黃忠行軍謹慎,防備又嚴密。夏侯淵不聽張頜勸阻,輕率出擊,不僅吃了敗戰(zhàn),還傷了部將夏侯尚。黃忠的隊伍順利推進到定軍山下,奪取了定軍山對面的高山。
萬死不辭
東漢末年,朝政大權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驕橫跋扈,出入宮廷用皇帝的儀仗,并讓弟弟、侄兒統(tǒng)率禁軍,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論老小一律封為列侯。他還征二十五萬民夫為自己修筑宮室,又從民間選來八百美女,納入宮內(nèi)。
司徒王允見董卓如此囂張,很為漢玉室擔心,但又無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煩惱。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園散心,忽然聽見有人在牡丹亭畔長吁短嘆。走近一看,原來是家中的歌妓貂蟬。王允問道:“深更半夜,你為什么來這里唉聲嘆氣?”
貂蟬回答說:“承蒙大人恩惠撫養(yǎng),為我訓習歌舞,并以禮相待。我雖然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萬一。近來見大人雙眉緊鎖,知道必定是為國事操心,所以心中憂傷,但不敢詢問。今晚又見大人行坐不安,因此也長吁短嘆起來,想不到被大人發(fā)現(xiàn)。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雖萬死也決不推辭!
王允聽了貂蟬的話,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馬上朝貂蟬跪下,納頭便拜。貂蟬慌忙扶起。王允流著眼淚說:“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賊臣董卓將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計可施。董卓有一個義子呂布,驍勇異常,天下無有敵手。方才聽了你的話,我想出一條‘連環(huán)計’來,先把你許配給呂布,然后再暗中獻給董卓。你去離間他們父子兩人,讓他們因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撥呂布去殺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為國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
貂蟬緩緩站起,態(tài)度堅決他說:“我已許下大人雖萬死也決不推辭,如果不能遵計殺死董卓,以報國恩,愿意死在萬刃之下!”玉允和貂蟬共同謀劃,實現(xiàn)了“連環(huán)計”,結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士別三日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后,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yè)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么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跟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著對他開玩笑說:“現(xiàn)在,你的學識這么好,既英勇,又有謀略,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后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后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贊人離開后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戶樞不朽
三國時期,廣陵的吳普、彭城的樊阿都跟著華佗學醫(yī)。
吳普按照華佗的醫(yī)術治病,病人大多都好了。
華佗對吳普說:“人的身體應當活動,只是不應當過度;顒踊顒樱骞戎畾獾靡韵,血脈得以通暢,疾病就不容易萌生,好比轉(zhuǎn)動的門軸不易腐朽一樣。所以古代的方術之士做通導吐納的功夫,模仿熊攀樹木、鴟鳥回頭的動作,來舒展身腰,活動關節(jié),為的是不易衰老。我有一套方法,叫五禽戲,第一個叫虎功,第二個叫鹿功,第三個叫熊功,第四個叫猿功,第五個叫鳥功,也是用來祛除疾病,并且有利腿腳,起到通導吐納作用的。身體不舒服時,起來做一套禽戲,全身熱汗沾衣,敷一些粉,會通體輕快,肚子也想吃飯了!
吳普照著這套功夫做,活了九十多歲,還耳聰目明,牙齒完整堅固。
三國成語故事9
超群絕倫的故事
關羽,字云長,河東解縣(今屬山西)人,三國時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其余四將為張飛、趙云、黃忠、馬超)。長期以來,統(tǒng)治階級對他加以神化,尊為“關公”、“關帝”。
關羽英勇善戰(zhàn),武藝超群,立下許多戰(zhàn)功。他曾斬殺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和文丑,闖過曹操的五個關口,殺死曹操的六員戰(zhàn)將。關羽對蜀主劉備赤膽忠心,深受劉備重用。但是,關羽的致命弱點是缺乏政治謀略,驕傲自大,瞧不起別人。
公元214年,劉備率兵攻打四川,派關羽鎮(zhèn)守荊州。關羽聽說諸葛亮在四川用計收降了勇將馬超,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的才能可以與誰相比。諸葛亮很了解關羽不服氣的.心思,便寫信回答說:“馬超文武雙全,勇猛過人,一代英杰,可與漢初大將黥布、彭越之輩相比,可與張飛并駕齊驅(qū),但卻不能與你相提并論,不如你這樣超出眾人,無人可比!
關羽看完諸葛亮的復信后,非常高興,當場就把書信展現(xiàn)給賓客們觀看。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當與翼德并驅(qū)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釋讀】超:超過;超群:超出眾人;絕:沒有;倫:同輩。超出眾人,同輩中沒有可以相比的。
三國成語故事10
1.三國成語故事經(jīng)典:勢如破竹
三國時,司馬炎當上晉國的皇帝,史稱晉武帝。他吞并了蜀國后,又出兵滅吳,準備統(tǒng)一中國。司馬炎召集大臣們商量滅吳大計,許多人主張馬上滅吳,等積蓄了足夠的兵力再說。因此,司馬炎一直下不了決心。
這時,大將杜預寫了一道奏章給司馬炎,認為必須乘吳國衰弱的機會,一舉殲滅。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大臣張華征求意見。張華權司馬炎趁早伐吳。司馬炎便下了決心,封杜預為征南大將軍,南下滅吳。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diào)動20多萬兵馬,分成六路,討伐吳國。第二年,杜預攻占了江陵斬了吳將伍延。沅江、湘江以南的吳軍聞風喪膽,紛紛開城投降。接著,司馬炎下詔,命杜預從水路向吳國國都建業(yè)進發(fā)。有人擔心吳國立國長久,一下子殲滅它不切實際,主張把戰(zhàn)役推遲到冬天。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說:“如今晉軍斗志昂揚,猶如利刀劈竹子,劈過幾節(jié)后,就迎刃破裂,滅吳不會再費大的氣力了!”在杜預的指揮下,晉軍一鼓作氣,攻占了吳國國都建業(yè),終于統(tǒng)一了全國。
2.三國成語故事經(jīng)典:出言不遜
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親率精兵攻打袁紹的糧倉烏巢,袁紹不聽大將張郃的援糧倉守軍的建議,采用謀士郭圖的取曹大本營的建議,結果兵敗,郭圖借機誣陷張郃對袁紹出言不遜,造成張郃投奔曹操,助曹統(tǒng)一北方。6.樂不思蜀:三國時期,劉備占據(jù)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后,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彼稽c兒也不想念蜀國。
3.三國成語故事經(jīng)典:負薪救火
戰(zhàn)國時代,魏國老是受到秦國的侵略。魏國的安厘王即位后,秦國加緊了進攻,魏國連連戰(zhàn)敗。安厘王元年,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失去了兩個城鎮(zhèn);第二年,魏國又失去了三個城鎮(zhèn),不僅如此,秦國的軍隊當時還直逼魏國的都城,形勢十分危急。韓國派兵來救,但也被秦軍打敗。魏國沒有辦法,只得割讓了土地,才算了結了戰(zhàn)爭;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國又發(fā)動進攻,強占了魏國的兩個城鎮(zhèn),并殺死了數(shù)萬人。第四年,秦國更把魏、韓、趙三國的軍隊,一起打得大敗,殺死兵士十五萬人;魏國的大將芒卯也因此失蹤。
魏國 軍隊的接連敗北,使安厘王坐臥不安。此時,魏國 軍隊的另一位大將段干子也十分恐懼,為了茍安,便向安厘王建議,把南陽割給秦國,請求罷兵議和,安厘王本來就對秦軍的進攻十分害怕,以為割讓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著段干子的話做了。
當時有個叫蘇代的,是一貫主張“合縱抗秦”的蘇秦的弟弟,他也極力主張各諸侯國聯(lián)合起來抵抗秦國。蘇代得知魏國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對安厘王說:“侵略者貪得無厭,你這樣用領土、主權,想換取和平,是辦不到的,只要你國土還在,就無法滿足侵略者的欲 望。這好比抱著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撲滅呢?柴草一天不燒完,火是一天不會熄滅的。”但是,安厘王不肯聽從蘇代的話,仍然一味屈膝求和,這樣過了沒多少年,魏國終于被秦國滅亡。
4.三國成語故事經(jīng)典:士別三日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后,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yè)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么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跟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著對他開玩笑說:“現(xiàn)在,你的學識這么好,既英勇,又有謀略,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后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后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贊人離開后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5三國成語故事經(jīng)典:戶樞不朽
三國時期,廣陵的吳普、彭城的樊阿都跟著華佗學醫(yī)。
吳普按照華佗的醫(yī)術治病,病人大多都好了。
華佗對吳普說:“人的身體應當活動,只是不應當過度。活動活動,五谷之氣得以消化,血脈得以通暢,疾病就不容易萌生,好比轉(zhuǎn)動的門軸不易腐朽一樣。所以古代的方術之士做通導吐納的功夫,模仿熊攀樹木、鴟鳥回頭的動作,來舒展身腰,活動關節(jié),為的是不易衰老。我有一套方法,叫五禽戲,第一個叫虎功,第二個叫鹿功,第三個叫熊功,第四個叫猿功,第五個叫鳥功,也是用來祛除疾病,并且有利腿腳,起到通導吐納作用的。身體不舒服時,起來做一套禽戲,全身熱汗沾衣,敷一些粉,會通體輕快,肚子也想吃飯了。”
吳普照著這套功夫做,活了九十多歲,還耳聰目明,牙齒完整堅固。
三國成語故事11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復國后的趙國。趙軍不敵,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西南),被秦軍包圍。被項梁、項羽叔侄等各路義軍擁立的.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讓他們帶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國。但是,宋義把兵帶到安陽就不再前進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項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與趙軍里應外合,一舉打敗秦軍。而宋義則希望趙、秦兩軍打得精疲力盡之時再發(fā)兵,以坐收漁翁之利。于是他嚴令軍中不準輕舉妄動。與此同時,宋義又宴請賓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卻忍饑挨餓。項羽實在忍不下去,便殺死了宋義,將士們馬上擁戴項羽為上將軍。之后,項羽立即派出兩名將軍,率兩萬人馬渡河解救巨鹿。取得小勝后,項羽下令全軍渡河救援趙軍。
在全軍渡河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把所有船只鑿沉,把煮飯的鍋都打破,把營房都燒掉,只攜帶三天的干糧,以此表示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不給士兵留一點兒退路。項羽領軍到達巨鹿外圍,立即包圍了秦軍,經(jīng)過九天激戰(zhàn),最終取得巨鹿之戰(zhàn)的勝利。
三國成語故事12
斷頭將軍的故事
東漢末年,劉備采納了諸葛亮制定的三分天下的策略,于是派關羽留守荊州,其余所有人馬往西川進發(fā)。
諸葛亮命張飛率領一萬精兵從大路進取巴州雄城。張飛臨行前,諸葛亮囑咐他說:“西川豪杰云集,你切記不可輕敵。《乙宦飞弦s束士兵,不可騷擾老百姓!
張飛領取了命令,率軍向西開往雄城。張飛勇猛善戰(zhàn),一路所向披靡,沒有遇到什么大的麻煩,徑直到達了巴郡。
巴郡太守是一名征戰(zhàn)沙場多年的老將,名叫嚴顏。此人武藝高強,勇猛善戰(zhàn),雖然現(xiàn)在年事已高,但仍精力過人。他知道張飛很厲害,而自己的兵馬卻很少,于是不得不下令士兵堅守城池,不出來應戰(zhàn)。
張飛見嚴顏既不肯投降,又不肯出城應戰(zhàn),急得是暴跳如雷。天天命人去城門前挑戰(zhàn),可是嚴顏就是不出城門半步。
張飛雖說是個出了名的猛將,脾氣暴躁,向來缺少計謀,可也總有粗中有細的.時候。他見嚴顏死守城池就是不出城應戰(zhàn),于是靈機一動,計上心頭。他讓一名士兵喬裝成自己的模樣,帶領一隊人馬在夜間從小路攻城,并故意把這個消息泄露出去,讓嚴顏知道。而自己則在營中留守,布下埋伏,等嚴顏來劫營。
嚴顏果然上當了,他截獲消息后,便帶人馬到張飛的營寨來劫營,結果被張飛生擒。
張飛攻占了巴郡,命手下把嚴顏押上來。張飛大聲喝道:“大將軍到來,你為什么不投降,還敢抵抗?”
嚴顏毫不畏懼,正言道:“你們毫無道理,侵占我們的州郡還要我們投降。沒門!我們巴郡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聽了更加憤怒了,便命令士兵將嚴顏拖出去斬首。嚴顏面對死亡,面不改色,冷笑著對張飛說:“砍頭盡管砍就是了,發(fā)什么火呀!”
張飛見嚴顏視死如歸,是真英雄,心中頓時起了敬佩之心,而那股怒火也消然無存了。他趕緊走到嚴顏面前,親自為嚴顏解去了身上的繩索,并將嚴顏扶到了正位上坐下,自己倒身下拜,說:“老英雄真是豪杰之士!剛才我對您多有冒犯,還請老英雄恕罪!”
嚴顏見張飛也是個耿直重義氣的血性漢子,也很感動,便歸順了張飛。
三國成語故事13
【成語】:三顧茅廬
【成語發(fā)音】:sān gù máo lú
【成語解釋】:指誠心誠意地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成語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三顧茅廬的成語故事】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jù)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xiàn)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zhuǎn)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敝。于是后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敦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三國成語故事14
曹操大軍沿江結寨,訓練水軍,準備吞并江東。東吳君臣驚疑憂懼,和戰(zhàn)不定。為聯(lián)吳抗曹,諸葛亮隨魯肅過江意圖說服孫權。魯肅引諸葛亮見了東吳的一群謀士,東吳第一大謀士張昭首先發(fā)難,最后被諸葛亮說得啞口無言,東吳的`謀士一個接一個地向諸葛亮發(fā)難,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諸葛亮反駁得有口難辯。諸葛亮在眾多東吳群儒面前滔滔不絕的論戰(zhàn),與東吳君臣談論天下大勢,指出和戰(zhàn)利害,終于說服孫權,與劉備聯(lián)合抗曹,扭轉(zhuǎn)不利的形勢。
三國成語故事15
三姓家奴
呂布本身姓呂,父親早逝,認荊州刺史丁原為義父。丁原待他不薄,倚為股肱。然而,呂布見利忘義,寡情負恩。董卓用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馬,一千兩黃金,數(shù)十顆明珠,一條玉帶,便令呂布動了心,殺了丁原,取其首級,投降董卓,拜為義父。天下第一好漢賣身投靠,使奸賊董卓如虎添翼,更加飛揚跋扈起來。
為誅滅董卓,司徒王允抓住這對父子同樣好色的特點,設下連環(huán)計,將歌伎貂蟬同時許給董卓和呂布,使父子兩人陷入爭奪美女的'圈套。“風儀亭”一折,父子的矛盾加深了。董卓無情,竟向呂布擲戟。而這個呂布,為了一名歌伎,也不惜與義父反目,殺了董卓,奪回貂蟬。這便是“三姓家奴”的真面目。
《三國演義》是一部講仁義的書,劉、關、張是作家羅貫中極力歌頌的仁義的化身。而呂布,卻是裊情絕義、毫無主見的武夫,是劉、關、張的對立面,作家極力鞭撻的人物。書中,呂布多次被罵為“三姓家奴”。在講究忠孝仁義、崇尚祖宗膜拜的封建社會,這是最為人不齒的事。三英戰(zhàn)呂布時,張飛挺著丈八蛇矛,飛馬大戰(zhàn):“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這是對呂布的人格最大的羞辱
【三國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三國成語故事08-03
三國的成語故事04-12
有關三國成語故事03-07
三國時期成語故事12-01
三國成語故事(14篇)06-29
三國成語故事20篇07-28
三國成語故事(15篇)04-25
三國成語故事(15篇)02-24
三國成語故事15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