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年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成語故事讀后感 推薦度:
- 《成語故事》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成語故事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成語,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jīng)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guān)成語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guān)成語故事1
城狐社鼠
晉朝時候,朝廷上有個左將軍叫王敦,他的長史官是謝輥,他倆常在一塊議論朝廷上的`事情。有一天,王敦對謝輥說:“劉隗這個人,奸邪作惡,危害國家,我想把這個惡人從君王身邊除掉,以此來報效朝廷。你看行嗎?”
謝鯤想了一想,搖著頭說:“使不得呀,劉隗的確是個壞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貍,恐怕把城墻弄壞;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毀壞了神社廟宇。如今這個劉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貍、社廟里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勢力相當(dāng)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蓖醵芈犃酥x輥的話,雖然心里不高興,也只好罷休。
有關(guān)成語故事2
百鳥朝鳳:
很久很久以前,鳳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鳥,羽毛也很平常,絲毫不象傳說中的那般光彩奪目。但它有一個優(yōu)點:它很勤勞,不像別的鳥那樣吃飽了就知道玩,而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里。
這有什么意思呀?這不是財迷精,大傻瓜嗎?可別小看了這種貯藏食物的`行為,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可發(fā)揮大用處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覓不到食物,都餓的頭昏眼花,快支撐不下去了。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干果和草籽拿出來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guān)。
旱災(zāi)過后,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xiàn)給鳳凰,并一致推舉它為鳥王。
以后,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有關(guān)成語故事3
風(fēng)聲鶴唳草木皆兵
西晉末年發(fā)生內(nèi)亂,因為長期的動蕩不安,最后西晉不幸滅亡,瑯琊王司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東晉。當(dāng)晉朝渡江來到南方,胡人就霸占了北方,不過,北方后來被前秦全部占領(lǐng),與江南的東晉對立。
當(dāng)時前秦的。首領(lǐng)叫苻堅,他請漢人王猛當(dāng)他的宰相,一心要讓國家變得十分強盛。為了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心愿,苻堅就帶著八十萬大軍攻打南方。晉朝的君臣一聽到消息都非常害怕,只有丞相謝安十分鎮(zhèn)定,從容不迫地安排打仗的`事情。就在淝水這個地方,謝安趁前秦軍隊還沒集合好,迅速派兵渡河去偷襲前秦的軍隊。前秦因此輸?shù)煤軕K,士兵到處逃命,聽到風(fēng)聲或鶴叫的聲音,都以為是晉軍要打來了,非常的害怕。在這場戰(zhàn)役中,前秦的士兵傷亡慘重,同時決定了南北日后長期對峙的局面。
有關(guān)成語故事4
按圖索驥
【典故】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fù)責(zé)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jù)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jīng)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jīng)》,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里馬的`特征,并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zhì)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jīng)》,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jīng)》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征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曲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yuǎn),他看到一只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jīng)》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曲塊!”
伯樂看了看兒子手里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于《藝林伐山》,伯樂《相馬經(jīng)》有“隆顙(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zhí)《馬經(jīng)》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
【釋讀】
按圖像尋求良馬,比喻做事拘泥教條,墨守成規(guī)。現(xiàn)在指順著線索去尋找。索是尋找、覓求,驥是好馬。
有關(guān)成語故事5
臥薪嘗膽
解釋: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著自己國力強大,領(lǐng)兵攻打越國。結(jié)果越國戰(zhàn)敗,越王勾踐于是被抓到吳國。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喂馬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著馬;吳王生病時,他在床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許他返回越國。
越王回國后,決心洗刷自己在吳國當(dāng)囚徒的恥辱。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復(fù)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還在門上吊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嘗一下,為的就是要讓自己記住教訓(xùn)。除此之外,他還經(jīng)常到民間視察民情,替百姓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居樂業(yè),同時加強軍隊的訓(xùn)練。
經(jīng)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變得國富兵強,于是越王親自率領(lǐng)軍隊進(jìn)攻吳國,也成功取得勝利,吳王夫差羞愧得在戰(zhàn)敗后自殺。后來,越國又趁勝進(jìn)軍中原,成為春秋末期的一大強國。
有關(guān)成語故事6
【詞目】生靈涂炭
【讀音】shēng líng tú tàn
【釋義】生靈:百姓;涂:泥沼;炭:炭火。涂炭:爛泥和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也指生物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形容政治混亂時期,人民百姓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不能使用在指自然災(zāi)難方面。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水深火熱、民不聊生。
【反義詞】國泰民安、安居樂業(yè)。
【成語故事】
后燕、后秦聯(lián)合攻打前秦,于是前秦的國都長安被人包圍,苻堅因此退到五將山,等待有適當(dāng)?shù)?機會能重新再來。后來苻堅被后秦活捉處死,苻堅的兒子苻丕就一直駐在鄴城。不過,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聽說苻堅已經(jīng)死了,就請苻丕到晉陽,在王永等人的擁護(hù)下,當(dāng)了皇帝。苻丕當(dāng)上皇帝以后,加封王永為左丞相。王永寫了一篇召告,想號召前秦的部隊去討伐后秦和后燕。公告中說:“自從苻堅被害,國都長安淪陷后,國家就開始一蹶不振哪!老百姓好像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十分痛苦。各地官員接到這份召告以后,就要派出兵馬到臨晉會師,準(zhǔn)備作戰(zhàn)!笨上Ш笄氐能婈爩嵲谔珡姶罅,王永無法獲得勝利,前秦也逐漸衰落,不久后就被后秦消滅了。
有關(guān)成語故事7
【解釋】 后生:青年人,后輩;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
后生可畏成語故事及用法
【讀音】 hu shēng kě wèi
【解釋】 后生:青年人,后輩;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
【出處】《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也!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稱贊年輕人 。
【近義詞】 少年老成、長江后浪推前浪
【反義詞】 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稱贊年輕人
故事:
元朝的大臣徹里帖木耳,處理公務(wù)精明干練,善于決斷。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并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況。他暗暗下了決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quán),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種制度。后來,他升任相當(dāng)于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了七百多年,要廢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師伯顏表示支持,但反對的很多。有位御史堅決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請求順帝治徹里帖木耳的罪。不料順帝雖然很昏庸,但對廢除科舉制度倒是贊成的。因此不僅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貶到外地去當(dāng)官。
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廢除科舉制度的詔書,準(zhǔn)備頒發(fā)下去。書還未下達(dá),地位略低于平章的參政許有王,又出來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對伯顏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會怨恨的!辈佱樹h相對地說:“如果繼續(xù)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世上貪贓枉法的人還要多!痹S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嗎?”伯顏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參政一個人可以任用!”許有王不服氣,舉出許多當(dāng)時中舉的高官來反駁伯額。伯顏當(dāng)然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于是兩人爭論得非常激烈。第二天,滿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門聽讀皇帝下達(dá)的廢除科舉制席的詔書,許有王還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聽讀?磥,皇帝特意要讓這個反對者將詔書聽得明白些。許有王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懼怕得罪皇帝遭到禍害,只好勉強跪在百官前列聽讀詔書。聽讀完詔書后,百官紛紛回府,許有王滿臉不高興地低頭走路。
有個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邊上,湊著他的耳朵冷嘲熱諷他說:“參政,你這下成為過河拆橋的人啦。這話的意思是,你許參政是靠科舉當(dāng)官的,現(xiàn)在宣讀皇上關(guān)于廢除科舉制度詔書,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廢除科舉制度的領(lǐng)頭人,就像一個人過了橋后就把橋拆掉一樣。許有王聽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離開。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有關(guān)成語故事8
畫龍點睛
梁朝時有個著名畫師名叫張僧繇。有一次他在金陵安樂寺畫龍,當(dāng)?shù)厝寺犝f他在畫龍,都趕來觀看。他畫了四條栩栩如生的`龍,觀眾突然發(fā)現(xiàn),這四條龍都沒有畫上眼睛。大家抑制不住好奇心,問他怎么不給龍畫上眼睛。張僧繇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大家不相信,一定要他給龍畫上眼睛。張僧繇推辭不了,只得給兩條龍點上眼睛。剎時,電閃雷鳴,點上眼睛的兩條龍離開墻壁飛走了。等大家定下神來一看,地上只剩下兩條沒有點上眼睛的龍了。成語畫龍點睛現(xiàn)比喻說話寫文章在關(guān)鍵處點明主題,使全文格外傳神。
有關(guān)成語故事9
邯鄲學(xué)步
【典故】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么學(xué)什么,學(xué)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么模樣。
家里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jìn)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后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于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yuǎn)的邯鄲學(xué)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吹叫『⒆呗,他覺得活潑、美,學(xué);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wěn)重,學(xué);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xué)。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釋讀】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xué)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xué)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yōu)點和本領(lǐng)也丟掉。
有關(guān)成語故事10
紙醉金迷
解釋:原意是讓閃光的金紙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華環(huán)境。
成語故事:唐朝時有一個高明的醫(yī)生叫孟斧。當(dāng)時他住在國都長安,經(jīng)常被請到宮中幫皇帝和妃子們治病。因為經(jīng)常出入皇宮,所以他對皇宮的一切很熟悉,尤其孟斧看到皇宮里的.人們總是過著奢侈的華麗生活,更是印象深刻。后來黃巢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叛變攻打長安,他嚇得急忙逃出長安,躲到四川。
在四川,孟斧因為想念皇宮中的生活,就根據(jù)記憶,模仿皇宮的裝飾布置自己的家。他把家中布置的跟皇宮一樣華麗,其中有一間光線很好的房間,孟斧把房間里所有東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層黃金作成的薄紙。在陽光的照射下,滿屋子金光閃閃,讓人覺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所有到過這屋子的人都說:在這個屋子里休息一會兒,就會沉迷陶醉在滿屋的金紙里。
有關(guān)成語故事11
歧路亡羊
這個成語出自《列子說符》。戰(zhàn)國時,衛(wèi)國有一位著名的'學(xué)者叫楊子。有一次,他的鄰居丟失了一只羊。鄰居全家出動,還請了好多人,連楊家的仆人也被請去幫助找羊。到了晚上,大家都空手而回,誰也沒有找到那只羊。
楊子問鄰居:“你們這麼多人去找,怎麼還沒找到呢?”鄰居嘆了一口氣說:“唉,岔道太多了!大道兩旁分出許多岔道,每條岔道又分出許多小岔道。我們也不知道那只羊跑到哪條岔道上去了,人再多,也比不上岔道多。沒有辦法,只好空著手回來了。”
楊子聽后,深思良久。感嘆道:“大道以多歧亡羊,學(xué)者以多方喪生!币馑际谴蟮郎喜淼蓝啵蚓秃苋菀着軄G,如果做學(xué)問的人,心不專一,沒有確定的目標(biāo),也會迷失方向,誤入歧途,一無所獲。
有關(guān)成語故事12
兩敗俱傷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叫陳軫(zhěn)的人。他非常聰明,遇事總是能想出很多好辦法。有一次,他受到楚王的派遣,出使到秦國去。當(dāng)時,韓、魏兩國互相攻打,打了一年多,仍然沒有分出勝負(fù)。秦惠王打算出兵干涉,可一時也拿不定主意。秦惠王知道陳軫很有見識,便向他請教。
于是,陳軫講了卞(biàn)莊子刺虎的`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卞莊子的人看見兩只老虎正要咬一頭牛,卞莊子見了,馬上拔出劍來,想沖過去與老虎搏斗。
旁邊的人勸他說:“這兩只老虎正在爭吃一頭牛,爭著爭著就會互相撕咬,結(jié)果一定是小的被咬死,大的也會受傷。到那時,你再去刺殺那只受了傷的,一下子就把兩只老虎都解決了!
卞莊子覺得這個人講得很有道理,就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那兩只老虎。不一會兒,兩只老虎果然互相打斗起來,小老虎被咬死了,大老虎也受了很重的傷。這時,卞莊子沖上去,刺死了受傷的大老虎,一下子就把兩只老虎都消滅了。
陳軫講完了這個故事,然后對秦惠王說:“現(xiàn)在韓、魏兩國長期戰(zhàn)爭,最后必然是弱國滅亡,強國受到很大的打擊。到時候如果您乘機把遭到削弱的強國打垮,不就一下子滅掉了兩國嗎?”秦惠王聽從了陳軫的。意見,果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有關(guān)成語故事13
不學(xué)無術(shù)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jiān)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托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艄庹莆粘髾(quán)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劉詢繼承皇位以后,立許妃做皇后;艄獾.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后,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yī)下毒害死了許后。毒計敗露,女醫(y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艄夥浅s@懼,指責(zé)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fā),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艄馑篮,有人向宣帝告發(fā)此案,宣帝派人去調(diào)查處理;艄獾钠拮勇犝f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fēng)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xué)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xué)無術(shù),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xué)識,因而不明關(guān)乎大局的道理。成語“不學(xué)無術(shù)”,指沒有學(xué)問,沒有本領(lǐng)。
有關(guān)成語故事14
夜郎自大的成語故事,出自漢朝時期,現(xiàn)在用來比喻不知天高地厚!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chǎn)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于鄰近地區(qū)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里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yōu)榱擞蠂醯男囊猓谑蔷驼f:“當(dāng)然是夜郎國最大啰!”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焙髞,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rèn)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辈肯聜?nèi)匀划惪谕暬卮鹫f:“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后,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jīng)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后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有關(guān)成語故事15
磨針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自己的'功課就出去玩了。他路過一條小溪,見到一個老婦人在那里磨一根鐵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問這位老婦人在干什么。老婦人說:“要把這根鐵棒磨成針。”老婦人卻說:“只要下了足夠的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崩畎资煮@訝這位老婦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課完成了。那老婦人自稱姓武,F(xiàn)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巖。
【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5-07
經(jīng)典的成語故事06-04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6-22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3-02
成語故事05-15
塞翁失馬的成語故事05-23
成語故事簡短03-22
同舟共濟(jì)的成語故事04-18
邯鄲成語故事10-11
歷史成語故事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