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話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神話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神話成語故事:開天辟地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神話成語故事
屠龍之技的故事:
【成語】: 屠龍之技
【拼音】: tú lóng zhī jì
【解釋】: 屠:宰殺。宰殺蛟龍的技能。比喻技術(shù)雖高,但無實用。
【成語故事】:
有個人叫朱泙漫,他想學一種出奇的本領(lǐng),聽說支離
益會宰龍,就去拜支離益做老師,向他學宰龍的本領(lǐng)。
朱泙漫在支離益那兒學了三年,家產(chǎn)都花光了,才把宰龍的本領(lǐng)學到了手?墒翘煜卤緛頉]有龍,他到哪兒去施展他那絕妙的本領(lǐng)呢?
“屠龍之技”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比喻毫不實用的所謂不平凡的本領(lǐng)。“屠”是“宰殺”,“技”是“技巧”,“本領(lǐng)”。
畫龍點睛的故事:
【成語】: 畫龍點睛
【拼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
【解釋】: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成語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他畫龍畫得特別好。
有一次,他在金陵(現(xiàn)在南京)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巨龍,那龍畫得活靈活現(xiàn),非常逼真,只是都沒有眼睛。人們問張僧繇:“為什么不把眼睛畫出來。”他說:“眼睛可不能輕易畫呀!一畫了,龍就會騰空飛走的!”大家聽了,誰也不信,都認為他在說大話。后來,經(jīng)不起人們一再請求,張僧繇只好答應把龍的眼睛畫出來。奇怪的事情果然發(fā)生了,他剛剛點出第二條龍的眼睛,突然刮起了大風,頃刻間電閃雷鳴。兩條巨龍轉(zhuǎn)動著光芒四射的眼睛沖天而起,騰空而去。圍觀的人,個個看得目瞪口呆,對張僧繇更佩服了。
成語“畫龍點睛”就是從這個傳說中來的,F(xiàn)在一般用來比喻寫作、講話時,在關(guān)鍵性的地方用上一兩句精辟的語言來點明含義,使內(nèi)容更加生動有力。這種手法也稱為“點睛”之筆。
攀龍附鳳的故事:
【成語】: 攀龍附鳳
【拼音】: pān lóng fù fèng
【解釋】: 指巴結(jié)投靠有權(quán)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成語故事】:
“攀龍附鳳”這則成語的“龍、鳳”是形容有權(quán)勢的人。比喻巴結(jié)或投靠有權(quán)勢的人。
這個成語來源于《漢書.敘轉(zhuǎn)下》,午陽鼓刀,滕公廄騶,穎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出身于一個農(nóng)民家庭,他的父母連名字都沒有。劉邦原名季,意思是“老三”,直到做了皇帝,才改名為邦。
劉邦三十歲時,當了秦朝沛縣的一個鄉(xiāng)村小吏——亭長。他為人豁達大度,胸懷開朗,做事很有氣魄,很多人都和他合得來。當?shù)氐氖捄、樊噲、夏侯嬰等,都是他的好朋友。這些人后來都為劉邦建立漢朝出了大力。
樊噲是劉邦的同鄉(xiāng),是個殺狗賣狗的。陳勝、吳廣發(fā)動起義后,沛縣縣令驚恐萬分,打算投起義之機響應陳勝,就派樊噲去召劉邦來相助。不料劉邦帶了幾百人來時,縣令又反悔起來。于是,劉邦說服城里人殺了縣令,帶領(lǐng)二三千人馬誓師起兵。
夏侯嬰與劉邦也早就有了交情。他原來是縣衙里的馬夫,每次奉命為過往使者趕車,回來時經(jīng)過劉邦那里,總要與劉邦閑談很長時間,直到日落西山才走。后來夏侯嬰當了縣吏,與劉邦交往更密切了。一天劉邦與他鬧著玩,一不小心打傷了他。有人告劉邦身為亭長,動手打人,應當嚴懲,夏侯嬰趕緊為他解釋。不料,后來夏侯嬰反以偽證罪被捕下獄,坐了一年多班房。后來劉邦在沛縣起兵,他和樊噲主動參加,并擔任部將。
劉邦的勢力逐漸發(fā)展后,有個名叫灌嬰的人又來投奔他。灌嬰是睢陽人,本為販賣絲綢的小商人。此人后來也成為劉邦的心腹,領(lǐng)兵轉(zhuǎn)戰(zhàn)各地,立了不少戰(zhàn)功。
公元前208年,劉邦根據(jù)各路起義軍開會的決定,帶領(lǐng)人馬西攻秦都咸陽。第二年初,劉邦大軍兵臨陳留,把營扎在城郊,當?shù)赜袀名叫酈食其的小吏前來獻計。酈食其對劉邦說,現(xiàn)在您兵不滿萬人,又缺乏訓練,要西攻強秦,如進虎口。不如先攻取陳留,招兵買馬,等兵強馬壯后再打天下。酈食其還表示,他和陳留縣令相好,愿意前去勸降;如縣令不降,就把他殺了。
劉邦采納了酈食其的計謀。酈食其連夜進陳留城勸說縣令,但那縣令不肯起義。于是酈食其半夜割下他的頭顱來見劉邦。第二天劉邦攻城時,把那縣令的頭顱高懸在竹竿上,結(jié)果守軍開城門投降。在陳留,劉邦補充了大量糧食、武器和兵員。
接著酈食其又推薦了他頗有智勇的弟弟酈商,酈商又給劉邦帶來了四千人。劉邦就任命他為副將,帶領(lǐng)這支隊伍西攻開封。后來,劉邦又戰(zhàn)勝項羽,在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漢王朝。
劉邦當皇帝后大封功臣,樊噲、夏侯嬰、灌嬰、酈商等人也先后被封為舞陽侯、當汝陰侯、穎陰侯和曲周侯。
葉公好龍的故事:
【成語】: 葉公好龍
【拼音】: yè gōng hào lóng
【解釋】: 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于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有位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門窗上都雕刻著龍的圖案,墻上也繪著龍。傳說天上的真龍知道此事后很受感動,專程到葉公家里來,把頭從窗口伸進屋子里,把尾巴橫在客堂上。葉公看到后,嚇得面無血色,魂不附體,抱頭就跑。原來他并不是真正喜歡龍。他愛的是假龍,怕的是真龍。這個成語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一事物,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它,甚至是畏懼它。
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
【成語】: 精衛(wèi)填海
【拼音】: jīng wèi tián hǎi
【解釋】: 精衛(wèi):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精衛(wèi)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后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成語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炎帝有個女兒叫女娃,炎帝很喜歡她,經(jīng)常帶她到東海去游泳。女娃非常勇敢,大風大浪從不畏懼。女娃長大后,每天都要自己到東海去游泳。有一天,她不幸被大海淹死了。女娃死后變成了一只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后發(fā)出“精衛(wèi)”“精衛(wèi)”的叫聲,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精衛(wèi)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頑強不息,堅持不懈,決心要把東海填平。
這句成語比喻矢志不移,努力不懈。
后人常以“精衛(wèi)填海”這個成語比喻深仇大恨,立志必報;虮扔鞑晃菲D難險阻,矢志不移的堅毅決心。
八仙過海的故事:
【成語】: 八仙過海
【拼音】: bā xiān guò hǎi
【解釋】: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shù)。民間因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諺語。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領(lǐng)或辦法,互相競賽。
【成語故事】:
傳說呂洞賓等八位神仙去赴西王母的的蟠桃會,途經(jīng)東海,只見巨浪洶涌。呂洞賓提議各自投一樣東西到海里,然后各顯神通過海。于是鐵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過海;韓湘子以花藍技水而渡;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何仙姑也分別把自己的蕭、拍板、紙驢、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過。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過了東海。八仙過海根據(jù)這個傳說而來。
八仙過海比喻各自有一套辦法或本領(lǐng)去完成任務(wù)。
開天辟地的故事:
【成語】: 開天辟地
【拼音】: kāi tiān pì dì
【解釋】: 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成語故事】:
神話中傳說,世上最早時,天地渾然一體。世界像個雞蛋,天地的開創(chuàng)人盤古就在蛋里。
一萬八千年后,盤古從蛋里走出來。蛋里淡淡的煙云冉冉上升,變成青天;鞚岬某猎饾u凝聚,變成大地。天地近在咫尺。盤古彎曲著背把天地撐開。盤古頂開立地一萬八千年,終于把天撐高。天地再也不會合在一起,盤古才安然死去。他呼出的氣,變成風和云。他留下的聲音,變成雷霆。他的眼睛變成太陽和月亮。
盤古開創(chuàng)了世界。
頌揚開創(chuàng)偉大事業(yè),稱開天辟地。
【神話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神話的成語故事11-07
神話成語故事06-09
神話成語故事大全11-16
銜石填海-神話成語故事07-18
神話成語故事:開天辟地03-26
神話成語故事--大禹治水07-20
神話成語故事--涸轍之魚07-20
神話成語故事--女媧補天07-20
神話與神話學03-18
漢族神話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