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5篇(精品)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國演義》讀后感1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huán)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zhàn)……。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住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zhàn)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伤膊⒎巧裣,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zhèn),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yè),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tài)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梢姰斢鲆姳瘋、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tài)度去戰(zhàn)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后果將不堪設想。
隨著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讀后感2
別看我是個小女生,可我是個不折不扣的三國迷。三國時期,天下大亂、群雄爭霸、英雄輩出,《三國演義》這本書精彩地描述了這段歷史,我非常喜歡其中的經(jīng)典故事,如“趙云救阿斗、草船借箭、赤壁大戰(zhàn)”等,但我覺得這本書最精彩的部分是生動地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
書中我最欣賞的一類人充滿了智慧。
諸葛亮是千古不遇的奇才,他初出茅廬就立下攻打曹操第一功,令關羽、張飛刮目相看。他的“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空城計”等計謀令對手視他為千載難逢的天敵,連才華橫溢、自命不凡的周瑜也因他英年早逝,臨死前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
孫權自幼聰慧過人,他九歲只身深入敵營討回父尸,十八歲提領江東,把父兄留下的三代老將收于麾下,就連老奸巨滑的曹操也不禁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書中我最敬佩的一類人充滿了忠義。
劉備身為皇族后裔,奉天子血昭、掃除國賊、忠心漢室,他推崇以仁義為本,以德服人。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英雄蓋世,可他只對義兄劉玄德盡忠。普天之下,他只敬三者,一敬天、二敬地、三敬大哥劉玄德,他認為大哥的仁義之心與天同高、與地同廣?蓱z曹操費勁心機,也未能收服關羽。
張飛同樣是英雄蓋世,他長坂坡橋頭上一聲斷喝,嚇退曹操八十萬大軍。可對大哥劉玄德言聽計從、兄弟情深。
趙云身為五虎上將,在長坂坡為救阿斗孤身一人六進六出曹操大軍之中,放棄了多次逃生的機會,身負重傷,終于沖出重圍救出幼主。他對主公劉備的忠心令人感動。
書中我最厭惡的一類人充滿了奸詐、自私。盡管他們奪取了天下,但他們的`所作所為仍被后人恥笑。
曹操老奸巨滑,他一生信奉“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他殺了對他有恩的呂伯奢全家,為實現(xiàn)個人理想他挾天子以令諸侯。
司馬懿更是巨奸,他隱忍不發(fā),只用一天的叛變奪取了曹氏四代君臣建立的江山,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啊!
《三國演義》真實一本經(jīng)典好書,通過讀三國,我學了歷史、認識了三國中的英雄人物。我總在想,如果劉備早點得到諸葛亮的指點,如果孫策、周瑜沒有英年早逝、周瑜胸懷坦蕩,如果曹氏君臣對司馬懿加強戒備,或許歷史會重寫。
《三國演義》讀后感3
劉備逝世前究竟是心有不甘,還是認為一生是滿足的?盡管劉備的遺詔中說:“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復何恨?”但是,更多的,或許是對自己打下的大片江山的不舍。在第一章桃園三結義,劉備就顯露出想成為皇帝的雄心:“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被实郏撬膲粝,雖然未能一統(tǒng)天下,未能身著龍袍指點江山,但在逝世前那種渴望,仍未消散,以至于他在對三個兒子的話和遺屬中反復提出:“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負朕望!
劉備的希望在臨終前寄托在了宰相諸葛亮身上了。那么劉備又把蜀國托給了誰?書中有一句話不得不提:“若是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這句話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卻上千斤的擔子壓在了諸葛亮身上。諸葛亮是如此的忠心耿耿。或許劉備正是因為了解他才說出了這樣有分量的話語。所以,我認為劉備不僅將希望寄托給了諸葛亮,實際也把蜀國交付給了諸葛亮。
白帝城托的.,是劉備一生的事業(yè)。也是劉備畢生的夢想。劉備用他的“計謀”,深得人心,這無疑是他的“必殺技”,在他死后,蜀國依然得以長久的運行。
當然,劉備逝世后,魏吳兩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們認為應當派人馬五路圍攻蜀國。雖然計劃得很詳細,但是劉備雖然死去,但永遠活在了他的忠臣的心中。諸葛亮,趙子龍等馬上想好了對策,并前去守關,我認為,正是劉備的聰明和有遠見的作用,使蜀國逢兇化吉。
讀白帝城托孤,仿佛在讀劉備辛苦一生后,留下的最重要的成果。因為,歷史上不知有多少國家,在君主滅亡后群龍無首,奸臣篡位,蜀國卻沒有,原因不僅僅是諸葛亮等人才的存在,更有決定性的是,劉備的怒摔阿斗,愛才惜才,用眼淚無數(shù)次的打動著臣子的心,所以,蜀國一次次重新站起。在《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被塑造成德仁寬厚的形象,我卻讀出了劉備的心計和聰明。
知事論人,讀白帝城托孤,論劉備,也許比起文人學者的談論要顯得狹隘。但是,讀三國思三國,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心中不一樣的三國人物。
《三國演義》讀后感4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時期讀它我就有不同的感受。我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是在讀三年級時,去書店,我看見有一本連環(huán)畫的《三國演義》,就讓爸媽給我買,爸媽一看是名著,不錯,可以多讀讀歷史名著,于是我有了第一本《三國演義》。
在我第一次看過《三國演義》后,里面的人物就給我留下來了深刻印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陰險狡詐的曹操、俠膽仁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老當益壯的`黃忠、比肩臥龍的龐統(tǒng)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作者對于歷史的合理改寫也更加凸顯了人物的特性,也符合了小說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寫作風格。
這次暑假讀《三國演義》,我有了更深的認識。比如《三國演義》里最重要的戰(zhàn)爭之一赤壁之戰(zhàn)。其實在歷史中并不存在這一場戰(zhàn)斗,是作者想象出來的,里面也有不少對人物的改寫,比如:周瑜在歷史上并不小氣,反而十分大度,更不用說氣死了。還有草船借箭并非由諸葛亮想出,而是吳國的主公孫權想出的。是孫權讓黃蓋借的箭而這些的改寫多半從反面寫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可見歷史上諸葛亮確實有著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能力,不然白讓作者花了這么多筆墨去描寫他了。再說說赤壁之戰(zhàn)中用的計謀,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黃蓋的苦肉計,說的是黃蓋與周瑜在暗地商量黃蓋假裝去投降,周瑜大發(fā)脾氣,叫人來抽打黃蓋讓曹操認為黃蓋是真心想投降,便放下了戒心,這才有了后來的“巧借東風”、“火燒連環(huán)船”。這一場仗讓曹操損失慘重,險些被捕,多虧了關羽講義氣放了他一馬。作者這么寫為了讓三國勢力達到鼎力局面,方便后面的創(chuàng)作。
剛開始我本以為結局蜀國必勝,因為它們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如同一支威武之師,所向披靡,可到頭來,關羽、張飛慘死;劉備病死;阿斗(劉禪)無能,這都讓蜀國走向了滅亡。不久只有魏國笑到了最后,趁其不備讓司馬氏長驅直入,被司馬氏的人統(tǒng)一了天下。
故事我只猜對了開始,卻沒有猜中結尾,這也正是這部小說的能成為名著的理由。等我知識再長進一些,我一定要再去好好品讀羅貫中先生的原著!
《三國演義》讀后感5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爺爺直到現(xiàn)在都在閱讀的一本名著。每次閱讀這本書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今天我又一次翻開《三國演義》這本名著,里面有很多令人"流連忘返"的故事,如,巧使連環(huán)計、諸葛亮三氣周瑜、溫酒斬華雄、煮酒論英雄等,都讓我贊嘆不已。
但今天我重點要講的是曹操。只要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曹操是個奸雄,而劉備是世之梟雄。曹操看起來心胸狹窄,甚至還說過寧讓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不僅如此,他還猜忌自己的手下楊修會叛變。在發(fā)生了闊門、一盒酥、曹操夢中殺人、吳質等事件后,曹操對楊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忌之戒備之,直到后來楊修又暗中插手廢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極度不滿和嫉恨,開始不喜歡曹植,并且還懷疑楊秀有謀逆之心。于是,趁著有一次打了敗仗,以臨陣脫逃、擾亂軍心之名,殺了他。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多疑且陰險的小人。
雖然曹操有非常多的缺點,但是他還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惜才。當初他俘虜了關羽,沒有像很多將領一樣抓住敵人就殺,而是送他金銀、美女、名馬,希望將他勸降,甚至當關羽表明只要找到劉備就走的態(tài)度,并從曹操手上逃走時,曹操也只是嘆了口氣,不讓手下追趕了。在邳城下生擒呂布時,也是如此,曹操舍不得呂布高強的武功,和帶兵打仗的能力,思慮再三才殺了他。
再說劉備,他不比曹操武功高強,不比曹操聰明,但他心胸寬廣,很仁慈。三請諸葛亮、誠懇的請老將黃忠歸降、保護那些不愿歸順的將領的家人等等就是非常好的例子。正是因為他的仁慈,才請到了諸葛亮,才能用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使蜀國從一個弱小的國家一步一步走向了大國
很慶幸,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但三國演義中還是有很多人物的品質值得我們學:我們要像曹操這樣,努力去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我們要像劉備這樣,心胸寬廣,平日和同學發(fā)生矛盾時不要斤斤計較,要寬容的對待他人;我們要像趙云這樣,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爭當新時代好隊員,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作文寫三國演義讀后感三國演義作文,讀后感04-14
讀后感《三國演義》_三國演義個人讀書筆記12-13
三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2-29
《三國演義》讀后感 讀后感03-05
《三國演義》讀后感12-13
《三國演義》讀后感12-23
三國演義讀后感01-03
《三國演義》讀后感01-03
《三國演義》讀后感01-13
三國演義讀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