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激情婷婷久久综合色,欧美色五月婷婷久久,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人人澡

  • <abbr id="uk6uq"><abbr id="uk6uq"></abbr></abbr>
  • <tbody id="uk6uq"></tbody>
  •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時間:2024-08-29 23:40:35 煒玲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精選39篇)

      《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組成,全書共分十章,而《新教育之夢》正是文集的第一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新教育之夢》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精選39篇)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

      最近我讀了這樣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過多“博大精深”的理論闡述和學術語匯的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實踐本質,引起了一線教師的共鳴,成為廣受歡迎的教育學著作。

      書中提到的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chuàng)建數碼校園、構筑理想課堂,使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眼睛一亮。

      讀完此書,我一下子被書中那句“中小學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從記錄自己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的,把這一串的“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鏈。”樸實的話深深的感染與震撼了,我們平時不是一直在講科研先導、科研興課嗎?如果我能從教育隨筆,教育日記開始,那不是最真實的科研嗎?從那時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堅持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新教育之夢》對于“理想的教師”提出了八點要求。這些要求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職業(y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袄硐氲慕處煟瑧撌且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這句話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任何一個崗位都充滿著競爭,教師間的競爭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目前,教師這個行業(yè)的職業(yè)特點,工作制度,評價方式都需要競爭。但是作者在書中說,一個不善于合作的教師走不了太遠,因為這個社會是需要合作的社會,社會如此,教師職業(yè)也是這樣。

      從書中,可以看到作者對教師間合作的渴望和信心!爸挥须p贏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競爭”這句話說得多好!當今社會除了競爭,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就呼喚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社會需要合作,教師也要學會合作。教師要成為受歡迎的教師,作者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換位,二尊重,三互惠。這三點建議同樣也在告知人們怎樣學會合作。

      《新教育之夢》告訴我,智育不能獨領風騷,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數字,或是一紙文—憑,一張入學通知書,它“應該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fā)創(chuàng)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德育不再是空中樓閣,它還應讓學生“自警、自誡、逢勵”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習慣”,讓學生在“自然的活動中養(yǎng)成德性,在游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體育不只是追求四肢發(fā)達,它應“體現奧林匹克精神,培養(yǎng)學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并能完善自己,體現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閑消遣,它“應該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優(yōu)化生命,激揚生命”。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在自己還很迷茫的時候我讀了這本可讀性很強的書。是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讓我審視自己所做一切的意義,讓我尋找到一條自己突破自己發(fā)展的道路。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

      品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字里行間感覺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細流,我順溪而下展現在我眼前的是無限廣闊、無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園。在這教育的伊甸園里我看到了五個光芒閃耀的花環(huán)懸掛在高高的蘋果樹上,它們的名字叫作德、智、體、美、勞。我看到了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諧向上的愛的海洋。

      在《新教育之夢》一書的序言中,朱永新講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一位叫布羅迪的英國退休教師,在布滿塵埃的閣樓上整理舊物時,發(fā)現了一疊發(fā)黃了的舊練習冊。它們是他50年前31位孩子的習作,作文的題目是《未來我是......》。31個孩子有31個夢想,有想當總統(tǒng)的,有想當馴狗師的,有想當領航員的,有想當王妃的……

      那位老師突發(fā)奇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fā)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啟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羅迪的手中,他們中有功成名就的學者、企業(yè)家、官員,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年過去了,布羅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維的作文本。他寫在作文本上的夢想是當一名內閣大臣,他認為,在英國歷史上還沒有盲人進入內閣的先例,他要創(chuàng)造歷史。

      正當布羅迪猜測著各種可能,滿懷遺憾地準備把作文本送進一家私人博物館時,他意外收到英國教育大臣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同時也感動萬分。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個本子,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腦子里,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實現了當初的夢想。

      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戴維的行動使朱永新教授獲得啟迪: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

      我感到很榮幸,因為我拜讀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園里屬于自己的那棵蘋果樹。因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權利和責任分享朱教授愛的教育、理想教育的夢想,并用它提醒和改寫自己從今往后的實踐和追求。因為我也有一顆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跳躍的心。如果你要問我的夢想是什么?那就是我愿我的青春永駐蘋果樹下!

      教書數年曾經黯然氣餒過,失意灰心過,作一名幼兒教師有什么意義?要替一群孩子梳小辮、擦屁股,穿衣、擦鼻涕,還要教他們知識技能、品德習慣、鍛煉體能,既要接受家長苛刻的好壞評價,還有隨時接受幼兒園領導嚴格周密的檢查,而在外行人看來干得再優(yōu)秀也只不過是個高級保姆。

      曾經有人問我:“你們幼兒園里教師怎么都這么青春啊?那你們老了怎么辦?也和孩子們一起蹦。刻?想想真滑稽!蔽译S口反駁說:“年紀大了就當園長或者后勤領導唄!”其實細思量,哪個幼兒園需要那么多園長,那么多領導。课覀兝狭嗽趺崔k?還能不能跳啊蹦的?或許很多幼兒教師曾和我一樣思附過這個問題:我們今天的絢麗到底能保持多久?我們的活潑,我們這份可引以自豪的特殊的童心童稚能保持多久?

      今天,我終于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找到了追尋已久的答案。朱永新教授告訴我們:“要挖掘你生活中、職業(yè)中的內在魅力。”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作者以輕松、流暢的筆調從“人文科學、現實生活、教育實踐”等幾個方面,對理想中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進行了極為深刻的闡述;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教師、校長、學校、學生、父母五種教育角色作了細致的分析和描繪。以誠懇的口吻對各種教育角色加以定位,并提出相應的要求。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我領悟到了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存在哪些不足,應該怎樣改進與提高,下面僅從幾點加以交流:

      一、德育方面

      讀完此書,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也認識到了自己在以往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德育,德育目標過大,沒有持之以恒,導致德育工作,所以在以后的德育工作中我爭取做到以下幾點:

      1、將德育目標細化、生活化。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及日常出現問題,制定班規(guī)、班訓。比如說:在上課時,要認真聽講、不氣老師、樂于幫助同學,回到家里幫父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孩子要學會謙讓等等,用好我們的德育教材,讓德育不再是空中樓閣,將德育落實到實處。

      2、讓學生與書本為樂。

      建設班級圖書角,建立“書香班級”,讓學生堅持讀書,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從書中的心靈的慰藉,從書中到生活,從中凈化自己的心靈,通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不教之教”的教學培養(yǎng)。

      二、智育方面

      1、繼續(xù)注重培養(yǎng)孩子能力。

      《教育參考》2001年第4期的評論員寫下了這樣一席話:“教育是人靈魂的教育,而外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教育活動關注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并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這當是對理想智育之月的最好注釋。一直不喜歡讓學生死記硬背,不喜歡這種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成績,不喜歡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不斷地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鍛煉孩子的能力,雖然,這樣可能暫時成績,但絕會為孩子今后的德育學習奠定堅實的智力和能力基礎。

      2、在課堂教學中,我要學會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共同探討,平等對話,盡量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都有學習的成功感!白屆總孩子都抬起頭來!”“用成功激勵孩子獲得更大的成功”。發(fā)現每個孩子的特長,讓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正如先生所說的那樣:“教育沒有情趣,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成功的教師,不但應該滿懷激情,要有創(chuàng)造力,有責任感,我想最重要的是對教育事業(yè)的愛,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未來的教育教應該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yè),教育事業(yè)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yè)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才會愛你,也才會讓你去和他們交往中忘記了外面的世界,忘記了生活的煩惱。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4

      在這個假期中,我有幸拜讀了這一本書,本書的內容通俗易懂,在闡述教育理念的同時配以生動的實例,深深地吸引了我。所講的內容能夠真切地反映出日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說明了問題的根本原因,引人深思。我邊讀邊想,也逐漸明白我在教育教學中的一些不足之處。接下來,我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幾點談談我的理解。

      本書一開始就從課堂教學入手,深入淺出的點出了課堂教學時教育改革的起點,也點出了我要討論的重點——素質教育。這樣一種現象出現在我國絕大多數的課堂上:剛上小學的孩子爭先恐后地舉手表達自己的想法,年級越高舉手的學生越少,到了高中基本上沒人舉手回答問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學生覺得不答不會錯,萬一答錯了可能會被批評,這反映了教師在反饋方法上的不當,另一方面,在我們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老師提出問題并不是引起學生的思考,得到許多不同的答案,或者說求同存異,只是為了得到一個標準答案。這使得學生聽到問題時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而是揣測教師提問的'意圖,來回答教師心中的答案,那這樣學生的思考范圍就逐漸囿于教師教的內容里,沒有發(fā)散性思維,沒有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說我們現在常態(tài)的教學模式是接受性教學,它追求標準的答案,追求升學率,是非常功利性的。

      在今天,教師要逐漸清醒,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是圓滿的教授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追求升學率、優(yōu)秀率這些數字,更應該保護好學生的問題意識,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問題,能思考,學生才會創(chuàng)新,才敢創(chuàng)新,才能完成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5

      讀了申屠老師的《教育的新節(jié)奏》這本書,覺得受益匪淺,很受啟發(fā)。申屠老師把自己的教育經驗和技巧無私的奉獻,一覽無余、毫無遮掩的展示在我們面前。

      好久沒有讀到這種真誠的書了,我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指揮棒!督逃男鹿(jié)奏》一書中對學習方法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學習,不是全靠時間(勤奮)的積累完成的,還要靠學習方法和技巧的輔助才能完成。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方法引導,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是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艱苦與快樂的統(tǒng)一、獨立與合作的統(tǒng)一,這是教育的根本之所在。聽說過生命課堂嗎?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建構生命課堂對我們廣大教師來說尤其重要。申屠老師在書中指出:教學問題普遍存在,要改變教學問題首先要求教師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用批判的眼光看教材,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去思考、去活動、去體驗、去探究。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主他們在教學中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如果只按照教材去教書育人,肯定達不到教學的要求,所以,樹立讀書意識、樹立批判的眼光看教材、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對教師來講尤其重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是一門藝術,有空讀讀申屠老師的《教育的新節(jié)奏》吧,我們就會豁然開朗許多!下面是我對《教育的新節(jié)奏》中部分內容的摘抄:

      1、突破是一點一滴的積累,突破是一次又一次的否定,突破是令人驚喜的飛越。

      2、一個偉大的教師,會留下很多讓幾代人感動的故事。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會留下讓自己學生難以忘懷的`故事。而一個普通的教師只能留下一個教什么學科的印象。

      3、不喜歡看書的教師不可能有思想,不積極實踐的教師也不會有思想,只有實踐沒有反思的教師,到了退休的時候還是沒有思想。

      4、當教師不易,不僅僅教師的心很累,而且教師還會成為學生人身攻擊的對象。反擊不是良策,多一個心眼,多一點忍功,就會多一次教育機會,多一種教育方法。

      在《教育的新節(jié)奏》中看到的幾句名言:

      1、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的培養(yǎng),使它關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fā)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yǎng)而后形成。

      2、一切成就的起點是渴望,一個人追求的目標愈高,他的才能發(fā)展就愈高。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

      3、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可以教得好的,規(guī)則總是會給他們忘掉,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發(fā)生作用了。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6

      《新愛的教育》一書系作者戴晨志先生引述倪美英老師的教學心得,闡述快樂教學的理念,對個人在教育子女和從事教學時有許多啟示。

      “快樂教學”一直是個人向往的教學情境。孩子在快樂的時候,他學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但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狀態(tài)下,他的信心會減弱,所以唯一的方法是,先把他們的情緒調到快樂、自信、專注,然后再開始學習。所以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面對的是一位嚴厲的、總是斥責他的老師,即使你真的很關心他,他對你所說的要求的也會厭倦,我們常聽到一些抱怨:我愛他,但我又恨他不成器”;我真的受不了,他學什么都這么慢,又不專心”,可能我們花了很多心血在他們身上,但孩子仍然沒有改變,為什么呢?

      我認為,孩子若在友好、親昵和鼓勵的氣氛中學習,不但可以增加孩子對父母、老師的信任感,而且學習效果會更好。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經驗,在一個班級里,成績好的同學總會受到老師的寵愛,而這種寵愛又促使他們成績更好。究竟是成績好而受到寵愛,還是因為受到寵愛而成績好?

      愛,我們人人都有,但愛和有目的的教育,則需要一些耐心、技巧。做為一個快樂的教育者,我覺得應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這時,很容易把情緒發(fā)泄到孩子身上。而當孩子在情緒低落時,開始或強迫他學習。也常會因根據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誤認孩子的天賦太差。

      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實現感和成就感。而且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多半看到的是孩子的優(yōu)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多半看到的是孩子的缺點。

      圣經上說:“只要你相信,你所信的一切,對你來說,就是可能的,只要有芥籽那樣大的信心,也可以移動一座山”,所以,培養(yǎng)和教育的信念就是:讓孩子的潛能得以開發(fā),讓他成為一個對別人有益,而自己也快樂富足的人。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7

      在領悟社會轉型與學校教育轉型的背景下,“新基礎教育”呼喚著一種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個體的出現。這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出于每個人生命深處的呼喚與需要。正是由于回到了任何人都具有的“生命”這一原點上,“新基礎教育”理論及其實踐所面對的就不僅僅是少數人,而是擁有生命、向往生命發(fā)展的所有的人。“新基礎教育”的召喚力正來自于此。它追求一種健康向上、積極達觀的生命態(tài)度與精神狀態(tài),追求一種堅實的探究性的生命成長過程,追求一種自己尋求發(fā)展資源、積極實踐、綜合互動的復雜的思維方式,追求一種主動的生存方式。

      “新基礎教育”是相信生命的力量的,是相信學校教育的力量的。生命有著內在的力量,無論在何種情境下,有生命活力的人不會缺少希望、不會缺少信心、不會缺少力量。而學校教育,能夠給生命以力量、給生命以陽光。

      “新基礎教育”追求著學生的生命成長。一個個新生的、充滿綠意的生命,在全面的、全程性的學校教育改革過程中獲得成長,這是“新基礎教育”的一貫追求。

      “新基礎教育”關注著教師的生命成長!皩τ诮處煻,課堂教學是其職業(yè)生活的最基本的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yè)的感受與態(tài)度和專業(yè)水平的發(fā)展和生命價值的體現。”這句話,已經成為打動眾多教師的一句名言。也許,這句話的親和力與感召力,正來自于它對教師生命質量的深切關注。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學的觀點與理論、方法與手段也在不斷更新,教師也要學習。教育不是把現成的東西像商品一樣,放在你手里,你接過來,就學會了。知識的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傳遞的過程,它需要發(fā)生一個主體的轉換。兩個主體之間通過互動實現知識的一種轉換,由外在的轉化成內在的,成為構成學生頭腦里的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做教育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研究,不斷地探索,不斷地重新認識。教育事業(yè)對喜歡挑戰(zhàn)的人不會滿足,當然光喜歡挑戰(zhàn)還不夠,還要熱愛人、喜歡人。如果你對人沒有興趣,對別人不愿付出,你就別當教師。

      傳統(tǒng)的文化不把孩子當做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存在,而總是把孩子看做管的對象、哄的`對象。其實孩子也有很多可以讓成人深思的東西。成人沒有孩子的心態(tài),他不會去理解孩子,去尊重孩子。他總是用他的眼光、他的標準去看待孩子、去要求孩子。正因為這樣去看待孩子,所以會把跟孩子打交道的人也看成是最卑微的。因為孩子卑微,所以你也卑微。這樣一種社會的認識、文化的積淀折射到教育中來,逐漸變成許多教師自認的一種角色定位。有些教師教完了一次、兩次、三次,以后他就認為我是老教師了,就把自己定位在是一個講課的人,他也做得沒味道。教師這個職業(yè)就這樣去魅了。所以,要使教師職業(yè)呈現出她原本就有的魅力和豐富性,在我看來,重要的是要重建教師角色的形象,重新認識教育的真諦及當代教育的使命和特征。惟有如此,才會看到當今教師的生活充滿著挑戰(zhàn),教育是創(chuàng)造人的精神生命的事業(yè)。誰說教師的生活就是不斷地重復了?恰恰相反,其實每天每節(jié)課都是師生在課堂中共同創(chuàng)生的。教師要有不斷自己更新的意識和能力。惟有如此,才能勝任在變化著的社會中當一個稱職的教師,才能在促使學生發(fā)展的同時,使教師自己的職業(yè)生命也在發(fā)展。只有一個不但對社會有價值,而且讓從事該職業(yè)的人也能感受到工作中創(chuàng)造的歡樂和自己發(fā)展價值的職業(yè),才會成為最有內在魅力的職業(yè)。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8

      曾經讀過戴晨志先生寫的《新愛的教育》,文章描述了倪美英老師教學二十余年來的教學經驗。酸甜苦辣情形的點點滴滴通過戴晨志先生的妙筆生花,寫成一篇篇精采感人的故事。

      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最令我們頭痛的就是遇到一些頑劣和不守秩序的學生。為了讓這些學生能得到健康的成長,我們絞盡腦汁、甚至心力交瘁。有時候,會被這些學生的行為氣得快要發(fā)瘋或惱羞成怒,對違規(guī)的學生給予實時的斥責或懲罰。甚至有時候,我們會因受到多次的挫折而逐漸放棄這些頑劣的學生。

      這樣的教學經歷與倪美英老師的教育故事非常接近。

      文中分成五大主題加以介紹:

     。ㄒ唬┯脨,點燃孩子心中的燈。

     。ǘ┐蛩R他,不如先了解他。

     。ㄈ⿶鄣'溫馨,是用腦也用心。

      (四)用今天,點亮孩子的明天。

     。ㄎ澹┳尮芙淘趧(chuàng)意里“輕松化”。

      這五大主題所陳述的故事中,每個故事充滿著倪美英老師對學生愛的教育。除倪老師對每位個案教導給予我們不少啟示外,在每一個故事之后,戴晨志老師以他專業(yè)的知識,為故事提供許多學理和啟示。

      看了這本書,有了最大的感想就是:一個做老師的,或許不是“教什么,講什么,說什么”,學生就會牢記在心里。相反的,如果老師在學生們最需要時,為學生們做點小小的事情,感動了學生們的心,相信了學生們的心,我想學生們會用最大的愛,來回饋老師。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貼切的寫出什么是“愛的教育”。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9

      曾經讀過戴晨志先生寫的《新愛的教育》,文章描述了倪美英老師教學二十余年來的教學經驗。酸甜苦辣情形的點點滴滴通過戴晨志先生的妙筆生花,寫成一篇篇精采感人的故事。

      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最令我們頭痛的就是遇到一些頑劣和不守秩序的學生。為了讓這些學生能得到健康的成長,我們絞盡腦汁、甚至心力交瘁。有時候,會被這些學生的行為氣得快要發(fā)瘋或惱羞成怒,對違規(guī)的學生給予實時的斥責或懲罰。甚至有時候,我們會因受到多次的挫折而逐漸放棄這些頑劣的學生。

      這樣的教學經歷與倪美英老師的教育故事非常接近。文中分成五大主題加以介紹:

     。ㄒ唬┯脨,點燃孩子心中的燈。

     。ǘ┐蛩,罵他,不如先了解他

     。ㄈ⿶鄣臏剀,是用腦也用心

     。ㄋ模┯媒裉,點亮孩子的明天

     。ㄎ澹┳尮芙淘趧(chuàng)意里輕松化

      這五大主題所陳述的故事中,每個故事充滿著倪美英老師對學生愛的教育。除倪老師對每位個案教導給予我們不少啟示外,在每一個故事之后,戴晨志老師以他專業(yè)的知識,為故事提供許多學理和啟示。

      看了這本書,有了最大的感想就是:一個做老師的,或許不是教什么,講什么,說什么,學生就會牢記在心里。相反的,如果老師在學生們最需要時,為學生們做點小小的事情,感動了學生們的心,相信了學生們的心,我想學生們會用最大的愛,來回饋老師。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貼切的寫出什么是愛的教育。

      在此,摘錄了書上的`一些啟示與大家一起分享:

      教育是點一盞燈,不是補一個洞。

      愛的教育,源自健康的師生對話。教師的愛,就是好好地給予和對待。

      愛的教育,并不要求對方立即改變,愛是需要投資的,我們需要投資關心、耐心和信心,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亮和能。

      最后,也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感動人心的《新愛的教育》。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0

      這個星期五的晚上,媽媽向我推薦一本好書,叫做《新愛的教育》,一聽書名,我便有些奇怪,我以前讀過《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個小學生恩利科的成長經歷,感動了千百萬的讀者。那這本《新愛的教育》又寫的是什么呢?我將信將疑的打開書,一會兒就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即是因為書中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是因為他曲折感人的故事,還是因為作者郭景瑞老師那全新的視角,一個老師的視角。寫的是他這個快退休的老教師和初一六班學生相處一年的故事,因為我現在也是初一的學生,所以看到這些故事感到格外親切。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把自己當成了郭老師,一會為劉金龍上課不聽講而嘆息,一會為韓偉萍即將輟學而惋惜,又為她得到了國家的扶貧政策高興。但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過老師暑假去家訪。可能因為當時電話也不普及,郭老師有很負責任,他為了和家長溝通,在暑假里騎著他那又破又舊的自行車跑遍了整個小城。為每個同學都細心的講題,關心每個同學的生活,這樣的老師真好。很希望叫我的老師也能到我家來家訪。也只有有愛心的教師才能教出有愛心的學生。他的學生原來抗拒他,后來擁護他,學習也很努力。

      郭景瑞老師管理班級也很有一套,他帶學生星期天去爬山,還在山上指導學生現場寫作文,讓我感到很新穎,也很羨慕。我想:如果我們班也能這樣就好了,同學們一定會很有干勁的'。書中我感覺郭老師的心態(tài)非常好,全家只有五分地,除去三間小平房,只有三分菜園,物質條件并不好,但他總是樂呵呵的。這讓我想起了退休的姥爺,它也是一個初中語文老師,郭老師和姥爺一樣,是那樣有愛心,有耐心。我喜歡姥爺,也喜歡郭老師。

      郭老師的語言也很生動,用了許多的歇后語,像過河捋須子別牽須(謙虛)了,小米干飯常事,讓我知道有時候用歇后語也能讓文章增色不少。最近我和媽媽也在背歇后語,讓我的文章更加生動,這也是媽媽向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之一。

      最后,我終于理解了這本書為什么叫《新愛的教育》了:最平凡的其實最感人,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往往最撼人心魄。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1

      利用假期閱讀了“新基礎教育"這本書,書中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曾經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己,時時反思自己,才能將工作落到實處。

      “新基礎教育"理論提出的“三觀十性”,以及“把課堂教學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chuàng)造還給老師,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挑戰(zhàn)”、“把發(fā)展的主動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的“四還"目標等為教師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育活動是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把學生看作“對象"、“主體",還要看作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和生成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學生、傾聽學生發(fā)展學生上,而不是把學生在課堂中的活動、回答看作是一種對教師的配合,而是看作對教學過程的積極參與和教學過程創(chuàng)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葉瀾教授在闡述新教育觀念下的學生觀時,認為新學生觀就是注重學生發(fā)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的學生觀。這是教師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逐漸成為自己發(fā)展的主人這一教育行為產生的觀念性前提。

      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最關注的是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發(fā)展的能動性?煞此甲约旱慕逃虒W行為,我很好地把每一個學生當作一個生命體了嗎?回答是否定的。以前我們或多或少地存在把學生看作認知體,只要讓他們認真學習,養(yǎng)成好習慣,在各式各樣的考試中有一個好成績,但并沒有過多地考慮教育對于學生和教師生命成長的意義是什么。葉教授的文章讓我真正開始認真思考:怎樣的教育活動是最利于生命成長的?

      首先我認為要改變我們教師自己與學生的關系,關注學生的表現,傾聽學生的意見,開放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氛圍,改變學生的發(fā)言方式,用“我有個建議”、“我還想補充”,真正還課堂于學生;其次做好自己反思,就是針對課堂中出現的種種弊端進行思考,然后確定在以后的教學中該如何改進。出了問題,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尋找學生的問題,也要反思自己。以前我認為只要上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fā)言踴躍,看起來熱熱鬧鬧,這堂課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說把課堂還給學生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想法。真正意義上的好課,不僅要看這種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學生從思維深處真正活起來,學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們經過理解而來的,而不是為了純粹的表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不是一句簡單的話。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特別仔細地去研讀了其中第十章——班級建設改革,給我極大的觸動。首先,葉老師對“班級建設”這一概念進行重新的界定。“新基礎教育”是將“班級建設”作為一個完整的詞來理解,用是指稱學校中相對獨立的實踐領域,放在學校教育實踐的總框架中來認識和研究!靶禄A教育”把“班級”看作因學校行政劃分而處于同一個班的學生組成的同伴群體。而“建設”是不斷創(chuàng)造著班級內涵與個性的過程!鞍嗉墶迸c“建設”所構成的“班級建設”一詞,不只是兩個詞的簡單組合,而是作為有著內在關聯(lián)、相互限定的復合概念來理解!鞍嗉壗ㄔO”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有關學生在班級中日常的社會生活質量提升型的建設;另一部分是有關班級集中進行的有主題、有設計的,具有專題性的.班級活動系列的建設。只有真正理解了“班級建設”這一概念,才能明確“班級建設”是師生合作進行的教育實踐,老師和學生是班級建設實踐的共同主體。它和課堂教學相通,同樣需要師生、生生之間的積極、雙向的互動。由此也進一步提出了對班主任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去探究學生的社會性和個性的發(fā)展需求;研究、關注學生相關的成長;思考如何讓學生提升自己教育和自己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如何促進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等一系列的核心問題。

      其次,葉老師又從獨生子女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問題、當代中國社會的未來公民養(yǎng)成問題及學生自己意識與成長需要的發(fā)展問題,分析了當前形勢下班級建設的意義。的確,如今我們接觸的絕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一家人都圍著他轉。父母的經濟收入都很高,生活條件相當優(yōu)越,在這么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們更多的感受是他人為自己服務,學生以自己為中心的意識特點強。父母長輩一方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另一方面又無形中去溺愛孩子。這樣的狀態(tài),如何培養(yǎng)孩子心中有他人?如何培養(yǎng)面向二十一世紀高素質人才?“新基礎教育”向實驗班主任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那就是改革現有班級管理狀況,“把班級還給學生!”在“新基礎教育”推廣性研究過程中,又提出了“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的重建班級的口號。要讓這一口號實實在在地融入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并非一件易事。

      總之,通過對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論》的學習,對我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大的提高。作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平時要多進行理論的學習和提升,這樣才能學到更先進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充分挖掘學生中的能源,積極鼓勵每個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提高每位學生的服務、管理意識,使學校、班級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樂園。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2

      九月四日,陰。

      我的心情也和云一樣陰沉。因為,今天要交讀后感,而且要交《新基礎教育論》的讀后感。

      不幸的是,那本書我連書皮都沒有摸過。

      步入學校,在三三兩兩的教師群中,有一個風姿綽約的美女亭亭玉立,傍在雀二小的桂花樹下。她不怒自威,嘴角掛著淺淺的笑容。

      她便是鐵面校長:王――伶!

      我已笑不出了。我以前沒見過王伶,但也知道她的故事。王伶是全柳州最出名的核查官,她十八歲出道,至今已查出了八萬六千四百一十二本復制作弊的作業(yè)。她才不過二十九歲。

      最近三年,教師界十大復制作弊電腦高手,就有八個死在她手上,死得很難看。

      三樓。課件制作中心。

      李臨,讀后感用百度搜索,然后復制一篇行不?我問。

      李臨搖了搖頭。

      那怎么辦呢?我們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我忽然道:我倒有個法子!

      李臨立刻問:什么法子?

      我站起來,看著大樓外的圓水泥柱,深深吸一口氣:大家都在這里一頭撞死。

      風輕吹。

      我當然沒有撞死。我找到了一個穩(wěn)妥的辦法――自己寫。

      辦公室光澤柔潤古銅鎮(zhèn)紙下,放著一本厚書,形式高雅的教師桌旁坐著一個人。

      那個人是我。

      我憂國憂民的坐在那里,兩眼放著紅光―――正在無所事事的等著吃午餐。

      就象美女們很討厭吃白白肥肥的豬肥肉一樣,我很討厭看那種毫無趣味性、非常枯燥的書。但校長說了,不寫的全部不給吃雞翅膀。

      我很喜歡吃雞翅膀。

      葉瀾、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四人并稱江南四大才子。這句話是錯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葉瀾的江湖地位。書中說:沒有知識,構不成教育;只有知識,不能稱其為當代的教育。過去的教知識,是就事論事;現在要挖掘知識內涵的育人價值。這些話都出自葉瀾教授。話不煽情,但很精辟。簡單的說就是:對于那些有問題的學生,以前我們是特意把他們挑了出來,給了他們一個光榮的任務——罰站。

      具體實行方法是,這幾個人不用上課,就靠邊站在這里,站滿一節(jié)課后休息。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一天內有效。

      附注:成功罰站完可領取驚喜紀念品——抄課文一百遍。

      現在葉教授告訴我們應該多表揚,多一點人文。對于一些其他的膚色、體形較特殊的'學生,黑炭、竹竿這樣的詞要少說。老師應該這樣對他說:你別看我黑,我滿臉放光輝!你別看我瘦,我渾身是肌肉。ㄈ~教授沒說放光輝,是本人友情提供的)這樣教育效果會更好。

      嘩啦啦的繼續(xù)往下翻看,新基礎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生在學校生活的質量。教師要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學習心境和人際關系,就必須努力搞好班級的建設。這點對班主任很有用。

      我認為在班級建設中,學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級還給學生,具體做法包括:增設班級崗位,使班級的每個同學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崗,都成為班級的主人;建立班級崗位輪換制,使不同的學生感受不同崗位的不同職責及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同學們的承受變化、挫折能力和自信心,從而鍛煉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生存發(fā)展所必備的品質和心理素質;豐富班內評價,把評價的權利還給每個學生,逐步引導學生建立多元評價方法,學會規(guī)范評價及動態(tài)評價,而且要求學生在評價別人時如何正確地評價自己;建立班級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由學校心理健康研究室牽頭,由各班班主任參與,全面研究班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學生們對班級更加熱愛了,他們在班級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發(fā)展。這就是葉瀾教授所說的經典臺詞:群體的個性不是靠教師塑造,而是由他們自己用心和行動創(chuàng)造形成的。

      文章最后,葉教授還說了一句很精辟的話:不是你學習了多少使你成功的,而是你采取行動的多少使你成功。這話說得真不錯!

      看完后,我突然感覺:

      大海!都是水!駿馬!四條腿!葉瀾。婷!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3

      暑假期間我讀了郭景瑞老師寫的《新愛的教育》。其實最初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看書名,我便有些奇怪,我以前讀過《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個小學生恩利科的成長經歷,感動了千百萬的讀者。那這本《新愛的教育》又寫的是什么呢?我將信將疑的打開書,一會兒就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既是因為書中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是因為他曲折感人的故事。

      讀完《新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書中的這句話讓我深深感受到郭老師是一位的純樸、原生態(tài)的好老師。那就是“做老師的不當班主任,就像魚兒離了水,鳥兒離了林一樣,一點兒意思也沒有。”郭老師不是名師,也不是專家,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師,但他在教學工作中給人的愛是驚天動地、震撼人心。這本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最平凡的其實最感人;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往往最撼人心魄。到底有多感人,多撼人心魄呢?

      書中講到郭老師在五十多歲的時候調回城里的一個中學,擔任初一(6)班的班主任,原來這個班的班主任是剛畢業(yè)分配的一位年輕教師,教學沒經驗,又因為沒和女朋友分配到一起,把個班給耽誤了。對于這個差班,郭老師接手后,第一周以課堂為突破口,贏得了同學們的認可和喜歡。緊接著郭老師用愛心喚起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于班中的調皮生,舉行班委會,總結會等進行即時教育,因材施教,幫貧結隊。就這樣郭老師不辭勞苦,為了學生的進步,還經常奔波于家訪的路上,才知道孩子們的調皮,學習的.不努力,大都來自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經過郭老師的耐心與家長交流,半個學期來,學生的成績進步了,班集體和諧了。在期末考試中,六班取得了年級第三名的好成績。

      書中有一個典型的代表——劉金龍。他看準了不管他怎么皮,老師都不能對他怎么樣,因此跟老師吵架是常有的事,每次都像戰(zhàn)場上的公雞,吹胡子瞪眼,而且還當著郭老師“呸”的唾棄,成績自然可想而知。但是就是這么一個“朽木不可雕”的浪子,在郭老師的循循善誘下,一學期后,他的成績由不及格到及格,甚至能考七十分以上。

      班上像這樣的問題學生還有很多,郭老師有一顆真誠的愛孩子們的心,不管是多調皮的學生,犯了多么嚴重的問題,他都不會講一句粗話。唯一的一次就是對劉金龍說了幾句重話,可是第二天馬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他道歉,并且保證以后絕對不講粗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因為他覺得孩子也有自尊心,只有維護孩子的尊嚴,孩子才會相信你。其次,分不開的還有郭老師的耐心。既然是問題學生,不可能一下子解決問題,今天好了,明天又犯事了,這是常有的事。可是郭老師不急不躁,每次有問題都是耐心解決。最后,最重要的也就是恒心。下決心做一件事容易,但是是否能堅持到底呢?郭老師接手這個班級一年后,因為為學生操勞的太多,住院了,后來再也沒有走上講臺。但是在這一年里,白天他為孩子們操心、著急,就連晚上因為擔心孩子們的成績而胃痛睡不著覺。想想一個離退休還有兩年時間的老教師,面對差生都不放棄,不退縮,更何況我們年輕教師呢?也只有有愛心的教師才能教出有愛心的學生。

      是的,作為一位班主任老師,我們首先要樂在其中,班級中每一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值得老師去關注,去深思,去教育,不能用一個字“好”或“差”對學生定型,學生出現問題要即時教育,耐心地談話,細心地觀察,實地了解到深處,能處理好學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就是班主任老師最大的快樂。學生的點滴進步都是我們老師最大的幸福。其實能樂在其中的老師必須付出更多的愛。正如書中說的“教育學生這個法、那個法,實際上只有一個法——就是你得真心去愛他們。只有你真心地愛他們,才談得上這個法、那個法。愛心是源,方法是流;愛心是根,方法是枝葉,有了源,水流才不斷;有了根,枝葉才茂盛。無源之水,就會干涸;無木之本,就會枯萎,都是一個道理!钡拇_,作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就應該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愿我們每一位老師以平和的心態(tài),做平凡的事,用平常的心去澆灌每一朵花吧!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4

      在寒假休息的兩周時間里面,我認真地閱讀了葉瀾老師的《新基礎教育論》,這本書是葉瀾教授積十多年“新基礎教育”理論與實踐交互研究撰寫而成的,是一部關于當代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全書有3大編共12章組成。第一編是“當代中國教育變革社會基礎論”,分別從“生存基礎”、“世界變局”和“中國主題”三個層面作出闡述。第二編以“當代中國教育宏觀變革論”為題,從宏觀變革的反思和宏觀變革的性質、人物、主體、策略等方面構建當代中國教育宏觀變革的理論。第三編為“當代中國基礎教育學校重建論”,從中回溯了我國自1840年以來至改革開放前百年中國學校轉型變革的歷史,對當代中國學校轉型性變革的內涵、學校教育日常實踐和管理實踐的重建作了系統(tǒng)論述。

      我分三個階段來讀完這本書。第一階段:初讀,采用圈點式閱讀的方法,將好的字句劃出,經典的教育理念標記出來。第二階段:詳讀,詳細閱讀文章,在每一章節(jié)中留下隨筆。第三階段:精讀,特別經典的章節(jié)多次閱讀,品味其中的精華,并撰寫讀書心得。

      新基礎教育在我校已經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這期間我有幸拜讀了幾本新基礎理論書籍,也聆聽了許多優(yōu)秀教師在新基礎理念下的研討課。不斷地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實踐。從“認同、接納”到“實踐、反思、重構”,都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今年寒假我又一次學習了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書中的只言片語觸動著自己的內心深處。葉瀾教授數次強調著“教師工作直接面對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價值的事業(yè)。……教師的心目中不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體的人,處處從發(fā)展、成長的角度去關注人……”

      從導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chuàng)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zhàn);把精神發(fā)展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不禁感觸萬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呈現者”、對話的“提問者”、學習的“指導者”、學業(yè)的“評價者”、紀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信息的“重組者”;沒有教師這個“重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將有可能變成散沙一團,教學也會失去它的意義。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對師生來講,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不僅僅是在教和學,不僅僅是在認識世界,不僅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資源,不僅僅是在圍繞著書本轉,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生命向著無限的可能性開放。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5

      用了幾個星期的時間,陸續(xù)看完了《新小學科學教育》。整本書共分五個章節(jié),從理論的角度、科學活動的組織、科學中的思考和決策及60個科學探究活動等方面闡述了一個核心的理念:為促進學生思考而進行的教學,既有理論的高屋建瓴,又有實例的.對比剖析,觀點鮮明,說服力強。書中講到科學和科學探究的區(qū)別。兩者內容、背景不一樣,可觀察到的結果也不一樣。當兒童只學習科學時,他們有可能在畢業(yè)離校時只學會了一堆名稱和標簽,而這些東西中只有一部分是正確的。但是,沒有提升思維的附加維度、沒有對科學探究過程的積極參與,他們將不會有能力把原理應用于新的情況、明智的解釋數據、精確的觀察、檢驗假設、評價數據或者更為重要的是,學會所有科學家必須知道的事情以便成功。這一事情就是如何失敗就從頭再來,繼續(xù)不斷地嘗試?茖W知識加上科學思維才是科學探究。

      書中提供了多個為強調思考和決策所進行的“游戲---聽取報告---再游戲”這種教學模式的課堂實錄。并就同一教學內容呈現了“教科學”與“為促進學生思考而進行的教學”兩種理念下的師生對話。后者的問題更開放,更多的是讓學生去觀察、比較、提出和檢驗假設、收集數據和對數據進行分類、解釋和評價結果。教師僅是引導學生思考、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反饋或解釋?粗鴷邪咐,對照自己平日教學。確實有些僅是在“教科學”,很多時候沒有經過學生嚴格的觀察、實驗、思考,教師急于把結論告訴學生,教師的講解霸占了學生操作、思考的時間,不利于他們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我們應該多給學生實驗操作的機會,同時注重實驗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這樣學生的科學學習參與度會提高,學習的熱情也會上漲。

      這本書我只粗略看了一遍,里邊還有很多精髓沒有參透,我會抽時間再進行一次認真的閱讀,相信會有更大的收獲。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6

      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發(fā)展性研究叢書》一書中提出要重建學科教學價值觀,拓展學科豐富的育人價值,指出“在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認真地分析本學科對于學生而言獨特的發(fā)展價值,而不是首先把握這節(jié)課教學的知識重點與難點”!懊總學科對學生的發(fā)展價值,除了一個領域的知識以外,從更深的層次看,至少還可以為學生認識、闡述、感受、體悟、改變這個自己生活在其中并與其不斷互動著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和形成、實現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徑和獨特的視角,發(fā)現的方法和思維的策略,特有的運算符號和邏輯;提供一種惟有在這個學科的學習中才可能獲得的經歷和體驗;提升獨特的學科美的發(fā)現、欣賞和表達能力。惟有如此,學生的精神世界的發(fā)展才能從不同的學科教學中獲得多方面的滋養(yǎng),在發(fā)展對外部世界的感受、體驗、認識、欣賞、改變、創(chuàng)造能力的同時,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體驗豐富的學習人生,滿足生命的成長需要!

      葉瀾教授這些觀點,有助于我們認識人文地理的教學價值,人文地理教學的價值就在于讓學生用地理的獨特視角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人類活動有更豐富的認識。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很多教師對教育價值的選擇還停留在“傳授知識”上,學生并未對人文地理中所描述的人類活動及社會現象形成深刻而豐富的認識。上學期聽了“城市化”一節(jié)課就存在這樣的問題。這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郊區(qū)化和逆城市化現象及城市問題。為了說明問題,有必要對這節(jié)課主要教學過程作簡單的描述。

      在“郊區(qū)化和逆城市化”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先用示意圖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郊區(qū)化與逆城市化的含義,接著提問:“為什么中心城區(qū)的人口會遷移到郊區(qū)去?”“因為中心城區(qū)空氣環(huán)境較差,交通擁擠,房價太高等造成的”“還因為郊區(qū)環(huán)境好”,教師肯定了兩位學生的回答后,再次強調郊區(qū)化的表現。然后又以同樣的教學方式進行“逆城市化”教學。

      在“城市問題”部分的教學中,教師用景觀圖片的方式羅列出空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交通問題、住房問題、就業(yè)問題等城市問題,然后讓學生討論:“為身邊的城市問題獻計獻策”,學生提出一些諸如“少扔垃圾多種樹”“多乘坐公共交通”等對策。

      這樣的教學場景在人文地理教學還是比較常見的,學生憑著自己的生活經驗作一些簡單的`交流,“植樹造林”這樣的答案可能在小學時就已經耳熟能詳了。

      那么如何讓學生用地理的獨特視角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人類活動產生更豐富的認識呢?

      首先,在人文教學中要結合案例進行教學。這節(jié)課的主題與城市有關,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性的大城市,應該以上海為案例,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開展教學,比如,對于郊區(qū)化的問題,教師可以呈現近幾年上海城市人口分布的數據變化表,讓分析上海城市化已進入哪一階段,并進一步分析為什么出現郊區(qū)化,郊區(qū)化有什么積極的意義。對于城市問題,教師也可以聚集一些上海出現的主要問題如交通、環(huán)境等,深究其原因,然后再讓學生提出合理措施。

      其次,人文地理中的一些人類活動背后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教師要將其視為豐富的課程資源加以利用,培養(yǎng)學生以多維視角分析問題。比如對于為什么中心城區(qū)的人口遷到郊區(qū)這一問題,就涉及了產業(yè)結構調整、城市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中心城區(qū)人口密度大、城市市政建設、郊區(qū)交通條件、環(huán)境條件改善等多方面的因素。當學生的回答出現同質化時,教師要從思路上予以引導。再如,郊區(qū)化對于促進上海這座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這些都需要教師進一步去挖掘。

      這節(jié)課的價值決不僅僅是讓學生理解什么是郊區(qū)化、什么是逆城市化,城市問題有哪些,而是將這些知識融在“如何讓我們所居住的城市——上海進一步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主題,這才是葉瀾教授所倡導的對學科豐富育人價值的拓展。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7

      作為一名剛剛走上杏壇的新教師,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班級管理經驗的欠缺,教育科研能力的不足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用時間去彌補、去學習。放寒假之前我們學校放給了每一位老師一本書,這本書是我們學校校長徐錦生的著作,里面融合了許許多多走在教育一線的老教師的工作經驗、方式和理念。在教育領域,我在他們面前就像是一位剛剛學會走路的孩童,而他們是巨人,高大的巨人。我記得有人對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說你是天才,而牛頓只是淡淡的回答道:"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遠而已。"對,登高才能望遠,作為新教師的我也想望的更遠,所以,我懷著這樣一顆炙熱的心開始了閱讀。

      我看書有個不知是好還是壞的習慣,那就是先看目錄,挑選一些自己比較感性趣的章節(jié)開始閱讀。一頁、兩頁、三頁…突然有那么幾個字印入了我的眼簾---什么比分數更重要。為什么我對這幾個字印象那么深刻呢?因為從我們進入金師附小開始,我們就時時刻刻的接受著這個理念的熏陶。那什么比分數更重要呢?徐校長常說"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比分數更重要;習慣的養(yǎng)成比分數更重要;方法的習得比分數更重要;能力的形成比分數更重要;個性的張揚比分數更重要。"對呀,只有五育并舉才能培養(yǎng)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接班人呀,我們細細回味一下這句話,這里強調的是更重要,并不是說分數不重要,書中指出分數是考查學生學習成績的一項指標;是考核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坐標;是評價學校辦學質量的標準之一。

      所以說,分數重要但是并不能決定人的一生。就拿興趣和個性來說吧,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我們做任何事情,如果只是一味的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做,那么時間一久就會產生厭倦的心理,然而,如果我是懷著濃厚的興趣去做,那么不管時間多長都不會產生厭倦的心理,甚至會像紅酒越放越香一樣變得越來越感興趣,這點很重要,特別是對我們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在心理學上我們都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就算集中了時間也不會長久,最多堅持十五至二十分鐘,但是他們如果對一件事情感興趣了,那么這個時間的持久性就很難估計了,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在上閱讀課的時候我曾經觀察過,一個孩子在自顧自的玩耍,他的玩具很簡單就是一支鉛筆一塊橡皮,對我們大人來說這些東西沒有辦法玩的起來,可是他就"堅持"了很久,遠遠超過了理論上的時間,我想這就是興趣的力量,感興趣了他才會去做,所以說興趣的激發(fā)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一件事情的成敗。

      再說說個性,我們教師培養(yǎng)的不是統(tǒng)一規(guī)格的"零部件",我們培養(yǎng)的是有感情有思想有個性的祖國花朵,我們不能要求他們都變成"乖乖兒",我們要使他們在共性中體現出個性,很多事實證明,個性張揚怪異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蠢材,他們也可能是天才,在雞窩里孵蛋的愛迪生、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的愛因斯坦等等,他們只是在看待問題的視角上和其他孩子有所不同,所以碰到這類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耐心一定要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他們弄不好就是未來的愛迪生亦或是愛因斯坦。

      總的來說,我們在評價和看待一個孩子的時候不能陷入"唯分數論"當中,我們要全面客觀的看待,"術業(yè)有專攻"僅此而已。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8

      我所閱讀的是“科學活動組織”部分,這部分主講科學活動組織上的一些問題,以及評價學生的發(fā)展。

      教師是活動的發(fā)起人,無論在什么教學環(huán)境?茖W課不是學生安安靜靜坐在下面聽著教師講述枯燥乏味的知識以及看著教師放著的視屏里的人操作實驗,科學課不該是這樣一個死寂的地方。我聽過一個同學問小學生你們那么喜歡科學課,是科學課很有趣是吧?學生回答說是科學課可以隨便講話。我理解的“隨便講話”肯定不是無規(guī)矩地毫無內容地隨便,隨便講話是指學生可以自由表達他們學習過程中的想法,這可是件好事。科學課的教室是學生可以做事情的地方,教師中的忙碌和噪聲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息息相關?茖W課的教學,是通過學生質疑、小組合作學習和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來掌控學生的學習的,這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教師排斥科學課,把科學課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教,有一點,可以說教師懶?茖W課知道學生的探究活動不比傳統(tǒng)教學方便準備,這是教師和學生都在共同參與的,教師不單單要保證自己講的好,也要保證學生能完成的好。

      科學課的教學活動開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科學探究的準備工作。這本書的作者很有趣,他對這本書內的一些內容會加一些類比或比喻,讓人很容易明白一件事的重要性、意義或者是難易度等!把蚪敲姘闹谱魇亲钇匠5,因為它不需要你在緊要關頭尋找搟面杖,或是尋找未完全軟化的奶酪,或是突然意識到你少了雞蛋那種額外的復雜情況!边@也就表明“不平!钡目偸且冻龈嗟摹;顒拥某晒艽蟪潭壬弦蕾嚱處煹臏蕚,良好的準備能讓教師避免很多難題。首先要教師要熟悉活動指導方案;其次要保證教室有活動所需要的材料并且學生需要時可以隨時得到;最后是讓學生做好活動準備。在向學生進行科學活動的介紹時,應該有一下內容。

      1、告訴學生科學是什么;學生將用到什么材料;他們在小組中各自的.工作是什么等,給學生足夠機會表達疑問。這一點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白他們探究活動的目的,該用什么去怎么做,這一部分教師能夠表達清楚便能夠更好保證活動過程流暢進行。

      2、表達自己對活動及科學的熱忱。教師應該以自身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活動是受人喜愛的。

      3、表現你對學生的信心。學生會因為害怕失敗,或探究活動中遇到挫折而沮喪,所以表達對學生的信心是給學生的鼓勵。

      4、確定如何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探究活動中難免可能會出現一些“事故”,在活動前做好準備,可以從容應對。

      5、明確保養(yǎng)材料的方式,活動后的清理以及實驗材料的存放。這是培養(yǎng)學生愛護公物的意識,也保證學生在以后需要材料時能夠及時和正常使用。

      6、鼓勵學生為探究活動的有效進行出謀劃策。這不僅給學生機會表達他們的想法,也方便教師能了解學生能在這樣的探究活動下的得失。

      7、當要對觀察進行記錄時,明確記錄的方法。

      8、在探究活動初期嚴格監(jiān)督兒童的工作,當學生能力慢慢提高后,應該減弱監(jiān)督。這是在學生的能力基礎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去自己探究,這正是科學探究活動所需要的。

      學生能夠自主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探究是最好的結果,也是教師在一番努力過后的成果。教師也會感到一絲自豪。

      科學探究活動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新就需要試驗,盡管有很多障礙,需要讓人如履薄冰。但創(chuàng)新的必要會掃清前面的障礙。探究活動方法的選擇應該合理,同時考慮了教師的期望;與教師的安全感水平保持一致;與課程要求相符;與學校管理方沒有大的沖突;與可用的物質相適應;在最小的壓力下實現成功。

      我們在評價學生科學表現時,不能用單一的數字來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表現,有事例是這樣的,學生A在實驗上表現不好,學生B認真做平時的實驗,學生A在考試卷面成績上高于學生B,那么學生A就被認為是表現優(yōu)秀的。我們評價學生應該通過從課堂的觀察,教師自己制定一份評價標準,通過多次課堂的對應評判來綜合評價,還應該給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表現,可以通過學生自己的評價中可能看到教師所沒注意的地方,教師下次就可以留意。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19

      今天,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后表決通過。回想過去,1986年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國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確立我國實施9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頒布以來,我國義務教育發(fā)展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已經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長,政府為主的經費渠道趨于明確。

      20年來,義務教育所面臨的情況本身就此發(fā)生了變化,義務教育在發(fā)展中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因為黨和國家對教育的發(fā)展提出新的要求,成功的經驗需要總結吸納,有新出現的問題需要解決。所以新的義務教育法肩負歷史的使命產生了。

      我讀了新義務教育法,感覺到新義務教育法更能促進義務教育的發(fā)展完善。首先新法更體現了公益性,就是明確規(guī)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對農村而言,從今年到明年要全部免除學費、雜費,就涉及到國家很大的`財政問題,可見政府是下了決心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國家一些落后地區(qū)孩子上學的積極性和全面性。

      新法規(guī)定讓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guī)范。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guī)范。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新法的強制性以及法律責任。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0

      歷史和現實中影響較大的教育目的觀是個人本位和社會本位這兩種。從價值取向上看,我國一直以來傾向教育目的觀是社會本位為主。從各方面上分析,過去的教育目的觀傾向社會本位是無法避免的。當然,教育目的觀由社會本位到個人本位轉變也是必然的,這也是一個社會發(fā)展的高級階段的必然選擇。正如王坤慶教授所認為的,“對于教育目的的確定,唯一需要把握的教育精神乃是教育是專門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它的唯一出發(fā)點是人的發(fā)展,它的最高鵠的只能是人的完善。”所以,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立足人的全面發(fā)展,人的自己實現,但是也要承認因為社會發(fā)展所帶來的階段性。

      教育目的觀的社會本位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種傾向與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等因素有關,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社會發(fā)展水平對教育的`制約,對人的發(fā)展、人的自己實現的制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中分析了人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認為人的發(fā)展是社會歷史過程。馬克思主義認為:“在人類,也像動植物界一樣,種族的利益總是要靠犧牲個體的利益來為自己開辟道路的”,因此,“個性的比較高度的發(fā)展,只有以犧牲個體的歷史過程為代價”,但是,“人類的才能的這種發(fā)展,雖然在開始時要靠犧牲多數的個人,甚至靠犧牲整個階級,但最終會克服這種對抗,而同每個個人的發(fā)展相一致”。這也是過去的教育目的觀傾向社會本位無法避免的原因了。

      另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自己實現的需求。馬斯洛認為,這五種需求是從低級向高級逐級發(fā)展的,也就是說只有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高等層次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實現。所以,要想人的實現自己能夠得以實現,就必須要先實現人的最低層次需求。如果人的低層次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人們就會先滿足低層次的需求。我國的基本國情還是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總體的經濟與社會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但是依舊存在在地區(qū)之間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體現在有人把獲取生活條件和物質財富當做首要、直接的目的,忽視了個人價值、創(chuàng)造精神等內心的發(fā)展需要。為了獲取生活條件和物質財富,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個人的社會價值,所以也不奇怪為什么過去的教育目的觀會傾向社會本位。

      從戰(zhàn)亂、動蕩不安的年代到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的時代,從一窮二白的農業(yè)大國到現代化的工業(yè)國,一路走來,經歷了多少曲折,付出了幾代人的努力,才完成了轉變。但是不可否認,我國仍舊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人的發(fā)展仍然無法擺脫對物的依賴所帶來的片面發(fā)展問題。不過,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人的自身價值,而不再是只關注人的社會價值,教育目的觀也由社會本位向個人本位轉變。這一點可以從我國教育方針政策(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的變化以及其對人的培養(yǎng)側重變化可以知道,就以我國中學化學的教育目的變化為例,從大綱教學目的要求主要包括“牢固地、系統(tǒng)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化學基本技能,了解在工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到如今的課程標準“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guī)律,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認識化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但是,社會的發(fā)展程度還是極大地制約了教育目的觀的轉變。以2001年的課程改革開始,歷經十幾年的改革,雖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極大成績,但是中間也歷經“尷尬”,尤其是改革開始幾年,最大的體現在于“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搞得踏踏實實”。歸根到底還是教育的發(fā)展受到社會發(fā)展的制約。所以說,只有當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候,人的全面發(fā)展才有可能實現。

      我認可,“教育的一個根本目標就是幫助人成為一個人,盡他的可能成為一個完全符合人性的人”。,也堅定不移地支持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立足人的全面發(fā)展,人的自己實現。但與此同時,我也承認社會發(fā)展的階段性不同而教育目的觀點而不同,并且認為以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態(tài)是以人的自己實現為目的。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1

      社會的發(fā)展、變革引起生活、生產方式的改變,而這些變化又勢必影響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觀念的更新。

      在《新基礎教育理論》書中就提有這樣的論述:新教育觀念系統(tǒng)是實施“新基礎教育”的學校之魂,是變革傳統(tǒng)學校的理論武器。

      基礎教育的觀念更新,就是價值觀、學生觀和學校教育活動觀的更新。

      教育具有著未來性、社會性與生命性。這些新觀點的提出,就是針對現在中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學科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輕學生個體生命多方面發(fā)展價值的弊端。強調教育的“終身化”聯(lián)系,體現了基礎教育與個體生命關系上時間維度的變化!敖逃恢皇桥f觀念中個體生命里程的一個階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學生個體而言,教育須承擔起為其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為其有可能創(chuàng)造有意義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的責任!叭祟愖顚氋F財富是生命的成長!薄霸谝欢ǖ囊饬x上可以說,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價值的事業(yè)!

      通過讀《新基礎教育理論》這本書,能使教師認識到: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體的人,處處從發(fā)展、成長的角度去關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書中還強調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在學生觀的更新上,教師要認識和關注學生的“主動性”,“潛在性”和“差異性”。在這樣的認識上,開展學校的育人活動,是注重溝通教育理想“彼岸”與學生發(fā)展“彼岸”的具有轉換功能之“橋”。教育活動最常見的形態(tài)是持續(xù)滲透,猶如春風細雨潤物無聲!靶陆逃顒佑^的核心是激活師生在教育活動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動真正成為朝著目標實現的方向而開展的師生積極互動!

      整本《新基礎教育理論》從我國的人口、資源與生態(tài)到世界宏觀變化、中國社會轉型、古代中國的教育回溯與反思,侃侃而談到當代中國教育變革的任務、策略,基礎教育的重建論,甚至精細到日常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等,詳細地論述了教育的過去、現狀以及面向未來的特殊意義,讀來令人收獲頗豐。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作為目標而存在。所以說,教育的核心,在于一個“人”字。

      如果說教育理論是書寫這個“人”字的一撇,那么具體的方式方法,則是構成“人”的一捺。在理論的依托與指引下,行使恰當的教育方法,最終能使書寫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觀。

      針對以上述,恰如書中所談:當前我國學校教學實踐中存在生命價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師對教育價值的選擇還停留在“傳遞知識”上,其中有一些教師雖已關注到學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發(fā)展,但大多僅為點綴。至于認識范圍以外的目標則更少涉及。然而,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發(fā)展和成長。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張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來改造以書本作為出發(fā)點的舊教育。同樣,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構成,如果一個教師一輩子從事教學工作,就意味著他生命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為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的意義對于教師和學生的人生無疑是重大的。

      為實現拓展現有學科的育人價值,“新基礎教育”要求教師先認真分析、認識、把握本學科對于學生成長而言獨特的發(fā)展價值。對知識進行重組,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書本知識重新“激活”,實現書本知識與人類生活、學生經驗、發(fā)現發(fā)展以及歷史的溝通等。正是通過對統(tǒng)一制定的確定性教學內容的深度開發(fā)、重新組合和多向激活,通過把彈性因素和不確定性引入教學過程的設計,使教學設計為師生課堂教學的實踐留出了主動參與、積極互動、創(chuàng)造生成的可能。

      教師是課堂的設計和引領者,但學生是教學的重要資源。一堂資源豐富、同時具有開放性與互動的`課堂,再加上適當的拓展或實踐活動,將對解放學生、活躍氣氛起積極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堂的情感態(tài)度定會發(fā)生明顯變化。而“活”起來的課堂,如果教師不能有良好的駕御能力,可能還是會回到習慣的老路上去。所以,書中又提出了更深一步的建議,我認為對當今教師是十分有用的。一、加強課前“教學設計”的研究力度,使教師在設計中就有“結構”意識和形成“彈性化”方案。二,在上課時,要求教師學會傾聽,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要提升及時做出合適應答,推進教學過程的能力。三,強調教師在教學角色中不僅是“呈現者”,“提問者”,“指導者”,“評價者”“管理者”等,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出信息的“重組者”。然而,實際的教學往往并不會完全依照著理論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一個教師盡管教的是同一門課,面對同一批學生,但他在每節(jié)課上所處的具體情況和經歷的過程都并不相同,每一堂課都是在向教師的智慧與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戰(zhàn)。

      所以,面對現代社會求新求變以及知識日新月異變化對人的能力提出的要求,《新基礎教育理論》不僅強調了教師對變化的認識和行為的改變,而且還要從變化走向新的教學能力和習慣的養(yǎng)成。這也是體現了一個“人”字。由此可見,以人為本,或者說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對育人的重要意義,也是這本書讀來我最深刻的感受。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2

      今天我又一次學習了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書中的語言深深觸動著我的心靈。葉瀾教授數次強調著“教師工作直接面對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價值的事業(yè)!處煹男哪恐胁粌H要有人,而且要有整體的人,處處從發(fā)展、成長的角度去關注人……”這和蘇霍姆林斯基的“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具有個體差異和獨立人格、思想的人”的見解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最關注的是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發(fā)展的能動性。教育對于學生和教師生命成長的意義是什么?究竟怎樣的教育活動是最利于生命成長呢?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又一次讓我我明白了改變自己與學生的關系,關注學生的表現,傾聽學生的意見,開放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被動學習上升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實現智慧和才能的發(fā)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前我認為只要上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fā)言踴躍,看起來熱熱鬧鬧,這堂課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說把課堂還給學生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想法。真正意義上的好課,不僅要看這種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學生從思維深處真正活起來,學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們經過理解而來的,而不是為了純粹的表現。正如《為思維而教》一書中提到的我們的教育,老師的教學必須建立在轉表教育觀念,真正去觸動被教育者的靈魂,使教育的本質回歸到真正調動學生的思維細胞上去。

      在葉瀾教授的教育理念中,追求“動態(tài)生成”成為新課標下課堂的終極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一個個活躍的生命體,他們往往會脫離你為他們精心布置的軌道。有時他們獨特甚至離奇的想法會打亂你的教學思路,這時如果你一味死板地將學生拉回你所設置的固定軌道,那么你很有可能失去這些無法預約的精彩片段而使你的課堂教學缺乏生機與活力。如何做到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呢?如果你能順應童心,把握好這樣的契機并及時將它轉化成有效的課堂教學資源,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并帶著期望分享他們的童趣,那么你就能和學生一起感受無法預約的精彩,充分感受課堂生成給課堂帶來的繽紛。

      書中提到現代型學校的特質首先是:價值的提升?梢姮F代型學校的存在價值不再停留和滿足于傳遞,繼承人類已有的知識,實現文化的“待際遺傳”和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的復制式再生,而是追求為更新性發(fā)展,為個人終身發(fā)展服務的存在價值,使教育成為人類社會更新性的再生系統(tǒng)。對于近代學校中,受教育者被視為知識的承受者,而在現代型學校中,受教育者被視為自己發(fā)展的承擔者。因而,這一特質體現了學校教育將傳遞知識轉向培養(yǎng)人的各方面素質能力為本,這是改革的核心部分。教育價值觀念的改變,讓我感受頗深,現在的教育理念和我自己小時候接觸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的老師完全以教授書本知識為主,課外內容很少,學生也大多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多,但是現在的教育理念不單單是要求教師傳授學生書本知識,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強調學生的主動性,我認為這很好,其實知識應該是自己學來的,教師只是啟蒙者,是傳遞知識大門鑰匙的人,而學生自己才是打開知識大門的人,基礎教育則更強調了教師的“關鍵性啟蒙”。

      書中還提到現代型學校的又一特質是:重心下移。分三個方面下移:其中一點我尤為認可,這便是對教育關注的群體的重心下移,近代教育經常關注的是社會金字塔階層頂端的人,學校常以第一名,狀元生為榮,過多的關注“尖子”生,而忽視了對其他普通孩子的關注,但是現代型學校開始致力于關注每一個學生主動健康的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這不僅是教育由精英向大眾的轉變,而且體現了教育觀念中“具體個人”意識的確立,對每個人的幸福人生與生命價值的關愛,也許就這點而言,教師的任務會變得很重,因為他要關心的不僅僅是幾個人了,而是每一個同學,但是正因為如此,教師這一職業(yè)才如此受人尊重,讓人敬佩。這一點在今年暑假河南省校長于我校舉辦的假期培訓中,好幾位知名校長的經典發(fā)言中在一次得到的證明和確認。特別是洋思中學蔡林森校長、山東安丘四中韓中玉校長的發(fā)言無不系統(tǒng)闡述了關注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發(fā)展的能動性、價值的提升、重心下移等。

      通過胡校長牽線參加的暑期培訓,讓我的教育思維隨著諸位名校長的精彩發(fā)言而自由飛翔,再讀葉瀾教授的教育理論更是收獲頗豐,感觸深刻。

      或許我的悟性不夠高,也或許我的能力不夠強,但我相信勤能補拙,笨鳥只要懂得先飛的道理并付諸實踐,相信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也一定會有所發(fā)展,進步,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雙語教育的發(fā)展,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我想這應該是讀者對作者做好的感謝,也應是作者的守候吧。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3

      最近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我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覺得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的、會做夢的教師!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著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字里行間無不浸潤著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著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匯——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tài)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為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員的教育主張。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jié)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為我們的教育導航。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為人來到世上并不知道他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沖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著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果。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么提高挑戰(zhàn)自己?我正在思考著。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啟示,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啟迪。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在這樣的學習與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是師生一起成長,所以,我也一直問自己,在課堂上,我真的關注學生的心靈,體現教育的平等與民主了嗎?在課后,我注重教學的反思并落實在以后的教學中了嗎?教育隨筆我堅持寫了嗎?在這樣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將自己定下的目標忘卻——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這將是我長期而永恒的追求!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4

      最近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缎陆逃畨簟酚谜槐緯鴣碇v述作者的教育理想。分別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這十個方面來闡述:

      理想的德育,應當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適當地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主性,重視與學生心靈的溝通,形成“做人為本”的共識,建立起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絡。

      理想的智育,應當充滿民主精神,激發(fā)創(chuàng)造,堅持“以人為本”,做到“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注重學生的實踐性,與社會溝通,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在網絡世界中馳騁。

      理想的體育,應當體現“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注重磨練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情懷和愛國情懷,樹立公正、公平的觀念,促使學生養(yǎng)成健全的心理素質,尊重學生的個性與特長,為學生打開世界體育之窗,并使學校體育與社區(qū)體育有機聯(lián)合起來。

      理想的美育,應當是一種“自然美育”、“生命美育”、“生活美育”、“藝術美育”、“立體美育”、“示范美育”、“精神美育”、“創(chuàng)造美育”。

      理想的勞技教育,應當注重在勞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念,促使學生養(yǎng)成勞動習慣,增強勞動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走出校門,加強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內在聯(lián)系,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把學校、家庭和社會相結合,構建“大勞育”的教育體系。

      理想的學校,應當是一所有特色、有品位的學校,應當有一個富有人格魅力、遠大理想的校長,有一支創(chuàng)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師隊伍,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習慣的學生、有一個面向所有學生的校本課程,有一個永遠對學生開放的圖書館和計算機房。

      理想的教師,應當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追求卓越、敢于創(chuàng)新,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具有社會責任感,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

      理想的校長,應當具有奉獻精神和人文關懷,珍惜學校的名譽,具有獨特辦學風格,胸懷廣闊,能促進學校發(fā)展,重視教育科學研究,為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輝煌的舞臺,并能使學校具有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理想的學生,應當品行端正、富有理想,積極進取、敢于創(chuàng)新,自信自強、樂觀向上,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善于與人合作、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善于學習、勤于思考。

      理想的父母,應當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懂得把童年、童心還給孩子,善于發(fā)現孩子的天賦、挖掘孩子的潛能,以平等的身份來對待孩子,有著和諧家庭關系,永不對孩子失望,善于學習,努力配合學校、社區(qū)對孩子進行教育。我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她,并不遙遠,她,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書中提到的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chuàng)建數碼校園、構筑理想課堂,使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眼睛一亮。讀完此書,我一下子被書中那句“中小學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從記錄自己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的,把這一串的‘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鏈。”樸實的話深深的感染與震撼了,我們平時不是一直在講科研先導、科研興課嗎?如果我能從教育隨筆,教育日記開始,那不是最真實的科研嗎?從那時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堅持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又一次偶然間,我無意中打開了“惠濟征稿”,我看到了書上上很多老師的文章,我用心的讀了幾篇,就被老師們精彩、真實的文章打動了,他們對教育深刻的反思和自己獨到的見解令我佩服,他們對教育的執(zhí)著與真情令我感動。在和學生的心靈溝通中,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將自己融在學生中的快樂,在激情飛揚的文字中,我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在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動,是教育隨筆,教會我更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聲音。

      在這樣的學習與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是師生一起成長,所以,我也一直問自己,在課堂上,我真的關注學生的心靈,體現教育的平等與民主了嗎?在課后,我注重教學的反思并落實在以后的教學中了嗎?教育隨筆我堅持寫了嗎?在這樣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將自己定下的目標忘卻——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這將是我長期而永恒的追求!

      感謝《新教育之夢》,她,讓我心隨激情飛揚,夢隨理想共舞,此時我又想起了葉瀾教授的愛:每個學生的心靈都是一片綠葉,每一片綠葉下面都是一個綠色的心靈世界。我愿意做一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和學生一起成長。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5

      當我翻開《新教育之夢》的目錄時,內心是極為震撼的,語言闡述系統(tǒng)化、理論化,理性思維中夾雜著作者對教育認識的。極大熱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沒有空泛的說教,沒有權威的語氣,以自己生動的例證,豐富的國內外教學實際使原本理論化的東西變得讓人易于接受。

      讀完本書,我腦海里印象最為深刻是“有特色”、“閱讀”、“共寫隨筆”、“愛”這幾個詞匯。我將從自身的學習經歷和教育實踐來談談我對此書的感悟。

      1有特色,朱永新教授在書中舉例了十所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不是因為這些學校在各方面都很強大,而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學校有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贏得了教育的成功。作為單獨個體的人也是一樣,有了一技之長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如此看來,一所學校,一個班級有了自己的特色,便成為了優(yōu)勢所在,風格所在。

      2愛閱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它直接促進學生的'課內學習。課堂上的說教知識是為了幫助學生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東西弄得更明白一些,局限于教材只會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導致寫作的時候沒有素材,或即使有著豐富經歷的時候卻也無從下筆,而閱讀更是發(fā)展了識字、寫字、口語交際和寫作,擴大閱讀范圍就是最有效的手段。

      以上幾點就是我對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理念的感悟,受益匪淺。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6

      假期里有幸拜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起初拿起書,便被它的封面吸引了,米色的封面上,一行一行灰色的大小不一、深淺有致的文字環(huán)繞著”新教育之夢“這一標題,一直向外延伸、延伸……,似乎帶著我的思緒一起在延伸。打開扉頁,仔細的地閱讀目錄,一條一條認真地看,”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品讀中已記不清有多少次在心頭產生了震撼!缎陆逃畨簟凡⒉皇欠悍憾劥蟮览,而是從我們身邊的教育現象入手,進行分析、闡述;以獨特的眼光從一些小事上琢磨到教育的真諦,并運用通俗的手法表達出來,在客觀地分析了現行教育的現實和困惑之后,理智地批評了舊觀念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全方位、多角度地構筑了新時代的新教育理念,打破了隔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城墻。

      《新教育之夢》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是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展現的當代教育的現實所在!缎陆逃畨簟吩谠V說著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閱讀此書我們都會從書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事例,它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對于教育的一些思索:理想的師生關系、理想的課堂、理想的教師……這么多理想中的教育,難道就只能成為理想?

      年少時,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很多的夢想,而且夢想純真,比如曾決心努力學習考上一所好學校,追求作者筆下的浪漫愛情,向往城市的現代生活……后來,我們的夢想一點一點地實現了,如今我們早已踏上了工作崗位,自己在教師這一工作崗位上也已經工作了二十余年,年輕氣盛也在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地消磨退盡,自己也已經成為蕓蕓眾生里,那種注重現實,不趕浮想聯(lián)翩的人了!然而我常想:我們終日忙碌的可有價值?價值有多大?朱永新老師說過:”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是什么?用心就是”愛“,愛教師這一職業(yè),愛每一個學生,愛身邊的每一個朝夕相處的同伴,既要愛在心中,也要讓人看得見,感受得到。我們都應該選擇微笑為溶合劑,用微笑來傳遞著對學生、對同伴等的關愛,顯示著對他們的信任,表達著對他們的理解!理想,是對未來事物的想像或希望。

      朱永新教授憑著對教育的至愛和理解,利用自己游學講學、出訪考察的機會,以教師、教育研究者專業(yè)的.眼光,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理想教育圖景:比如在《理想的師生關系》中向我們講述了教師可以和學生這樣靠近;在《理想的課堂》中向我們展現了怎樣的課堂才富有生命氣息;在《理想的教師》中借各位教師的美文向我們闡述著理想的教師就是一個胸懷理想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理想之所以不是空想或幻想,就在于它是有根據的,它是合理的。認真閱讀書中俯拾即是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教育素材更是讓人受益匪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將從教育理想中尋找到差距和動力,尋找到職業(yè)的魅力和尊嚴!

      而站在建設與批判的交點上實踐并書寫自己的教育理想!”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對于我們所有年輕教育者來說,這既是朱永新教授的真誠規(guī)勸,更是他的殷切期望。從書中,我讀出了朱永新教授成功的秘訣——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感嘆時運,要做起來,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順,哪怕艱難。育人就得從不斷育己開始。在不斷成就自己的同時去成就孩子,這該是做老師的真正幸福。做老師的就是用無私的”愛心“去點亮學生的心靈,讓光和熱不斷傳遞,這才是人類文明得以傳承與發(fā)展的根本。

      《新教育之夢》一書中告誡我們:理想中的教育”應該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fā)創(chuàng)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德育不再是空中樓閣,它還應讓學生”自警、自誡、逢勵“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習慣“,讓學生在”自然的活動中養(yǎng)成德性,在游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體育不只是追求四肢發(fā)達,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閑消遣。教育是科學,教育是藝術。教師不僅僅在于教給孩子某種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孩子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著每一個孩子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達方式,并最終形成他們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教師只有用自己全部的愛,去摸索,去關注,才能無愧于自己的職業(yè)!只有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用成功的教育方法去引導孩子發(fā)現成功的學習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無愧于自己的靈魂。

      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讓我們欣賞”陽光下最璀璨的事業(yè)“的任重道遠與魅力;讓我們在征服崇高與屈服”浮躁“之間選擇;讓我們的思想撞擊出閃閃火花;讓我們的”夢想“奔馳在廣闊的原野。

      我們很幸運的,我們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一個開放的時代,新教育之夢,并不遙遠,她,就在我們共同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中,新教育之路就在我們的腳下。

      努力吧——高瞻遠矚,做一名有理想的教師;精雕細刻,做一名有個性的教師;融會貫通,做一名有思考的教師;殫精竭慮,做一個會呵護的教師;同舟共濟,做一名會協(xié)作的教師;精益求精,做一名會學習的教師!努力吧,有夢就有理想,有理想就有追求,有追求就有成功,我們有理由相信:夢圓未來時分,教育異彩紛呈!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7

      最近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我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覺得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的、會做夢的教師!痹摃鴱氖畟方面談了理想中的教育。而字里行間無不浸潤著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著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匯——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tài)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為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員的教育主張。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局部章節(jié)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即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為我們的教育導航

      在這樣的學習與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是師生一起成長,所以,我也一直問自己,在課堂上,我真的關注學生的心靈,表達教育的平等與民主了嗎?在課后,我注重教學的反思并落實在以后的教學中了嗎?教育隨筆我堅持寫了嗎?在這樣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將自己定下的目標忘卻——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這將是我長期而永恒的追求!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8

      曾有人這樣說,一個失職的醫(yī)生,他毀掉的可是一個人,甚至可能會是一個家庭,然而一個失職的老師,他毀掉的可以是一代人?梢,教師身負的重任!敖逃睦硐胧菫榱艘磺械娜,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人的一切!弊罱,我讀了知名教育家朱永新的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要成為一名教師,不難;可要成為一名好教師,卻是很不容易的。

      作為一個普通的教師,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下面結合朱永新的觀點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激情與詩意

      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時,無時你不感覺到愉悅與沖動,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大師在演講,大師用他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讀者每一位聽眾。作為教師,我們用肢體與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文明,如果我們沒有激情,我們就無法感染學生,我們就無法調動學生,生動課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轉換,課堂教學就很難成效。

      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些生活的詩意。當我們滿懷激情參加工作時,那充滿詩意的工作卻不得不面對許多的現實,在迷茫與困惑的同時,我們被受傷害,于是,灰心、喪氣、怨天尤人隨之而來,生活很不詩意。這就是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工作?在身心勞累的同時還要說“累并快樂著!边@是我們的真心話嗎?重復的工作讓我們變的遲鈍,

      與其說是在工作,還不如說不得不應付。是朱老師的一句話點亮了我的心靈。“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些生活的詩意!笔前,教育是一個過程,如果不是積極主動的享受教育過程,我們的生活怎會詩意。富有“激情”。

      二、學習與成長

      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另外,扎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另外,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還必須“育人”。因此,教師對學生施加的影響必須是全面的。教師為了獲得向學生施加全面影響的'手段和才能,就應該在通曉一定專業(yè)知識的前提下,擁有比較廣泛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包括一定的“文史哲”“數理化”“天地生”“體音美”等學科的知識和一些相應的技能(如寫作、計算、唱歌、繪畫、體育活動等方面的技能)。

      沒有教師的成長,學生的成長是不可能的。這句話給我很多的啟示,教師也需要成長,同學生一樣慢慢的長大。學生的成長伴隨著學習,教師的成長又是什么?對!學習,沒有學習就沒有教師的成長,以此次讀書征文活動為契機,更加努力的學習,促進自身更快的成長。

      三、團結與合作

      合作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因為學校的發(fā)展需要合作,教師自身的發(fā)展也要在合作中得以實現。對于一所合作型型學校的發(fā)展來說,更需要大量的合作型教師。怎樣才能做一名合作型的教師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做起。

      1與學生合作。要與學生合作好,首先教師要放下架子,“先做學生,后做先生”。

      2、與教師合作。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教師原有的知識結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光靠個體的學習已遠不能滿足社會對教師的期望。需要教師與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從事工作。教師之間的合作學習成為教師成長與發(fā)展的迫切需要。本校教師尤其是同級學科教師同年級的教師,應多進行合作。

      3、與家長合作。教育是一項學校與家庭共同的事業(yè),只有教師積極地與家長合作,家長和教師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一種使家長樂于到校,到校后感到受尊重和受歡迎的氛圍。

      四、愛心與責任心

      富有“愛心”。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愛心是喚醒學生和諧美妙的音樂,是激發(fā)學生動聽悅耳的語言,是照亮學生黑暗中的明燈。教師富有愛心可以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教師理解信任學生,學生尊重依戀教師。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心理感受,便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富有“責任心”。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燃燒自己是為了照亮別人。也有人把教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管教師是蠟燭也好,

      還是人類靈魂工程師也吧,都說明了教師職業(yè)的特殊與責任。二十年的教師生涯告訴我,作為一個教師他除了具備足以勝任教學的專業(yè)知識外,教師的責任心是很關鍵和重要的,因為教師面對學生不僅是傳授知識與技能,而且要關注到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與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以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待生活對待社會。

      五、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

      在我國創(chuàng)新已被提到危機民族命運的高度。而創(chuàng)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而教育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教師。因此教師必須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適應新的教育范式,才能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型人才?梢哉f,未來社會綜合國力的競爭,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師的素質特別是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已成為一項系關教育、系關實現“中國夢”的刻不容緩的任務。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創(chuàng)新是教師的首要必備素質。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自身必須做名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

      一、改變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熱情。

      二、創(chuàng)設知識能力實踐機會,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

      三、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感謝《新教育之夢》,她,讓我心隨激情飛揚,夢隨理想共舞,此時我又想起了葉瀾教授的愛:每個學生的心靈都是一片綠葉,每一片綠葉下面都是一個綠色的心靈世界。我愿意做一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和學生一起成長。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29

      莎士比亞的詩寫道:“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這個暑假我有幸閱讀了朱永新教授所著《新教育之夢》一書,思想如脫韁之馬,讓我在過去、現實和未來之間穿梭往來。我的腦海中仿佛是一篇寬闊的海洋,一石激起千層漣漪,向外擴展久遠。

      《新教育之夢》提出一系列教育的理想,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觀察和認識教育的新視野、新視角。在我們現在的教育背景理念下,我覺得,朱教授的《新教育之夢》,讓我們教師尋找到了一條突破自我發(fā)展的道路,也為今后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這本書中講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按照這里的要求,我由衷地感到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有差距,需要學習和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這需要自己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完善自己。當然要完全做到書中所講的這幾點是非常艱難的,但只要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就會慢慢向理想的教師靠攏,實現自身的價值。

      一、做一名有責任心的教師。

      比爾·蓋茨曾說過:“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睂τ诮處焷碚f,責任心更是尤為重要,因為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是有血有肉的、心智正在發(fā)育的天真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價值觀是否正確,將影響每一個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安定有序、國家的興衰。教師的責任之大,可想而知。首先,要教學生做人,所謂“言傳而身教也”,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談舉止去感染他們,教育他們,使他們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其次,作為一名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安排好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逐漸由“被動變主動”。

      二、做一名有愛心的教師。

      俗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愛是教育的基礎。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言,“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庇H其師,信其道。愛學生是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多一點耐心去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轉化“問題生”,這就是愛。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基本的心理需求,老師的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鼓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從心底愛學生,真正走進學生心靈,關注生命成長。

      三、做一名勤于學習的教師。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處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必須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學習,精于學科,立足學科的基礎上,不斷拓寬知識和智慧延伸。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而不僅僅是那一桶死水。只有胸藏千丘壑,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收放自如,徜徉課堂有如閑庭信步。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是我們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四、做一名敢于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

      我的座右銘是:人生只要敢于開始就不算太晚。為之我也在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爭取在挑戰(zhàn)中優(yōu)于過去的自己。也印證了魏書生說的:“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實現對自我的超越。把工作、學習、壓力、打擊、磨難都當作超越自我的階梯,踩著它,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素質。超越不是顛覆,不是折騰,不能浮躁,不能沒有根基!彼砸粋人只要下定決心改變,什么時候起步都不算晚,被動等待,不會成功,只有主動追求才會成功。教師不應該滿足于現有的成績,要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敢于超越自我。要引導學生們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也讓自己邁上另一個力所能及的臺階。一名理想的教師,就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而更重要的是撞擊成功。

      感謝《新教育之夢》,讓我心隨激情飛揚,夢隨理想共舞。是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讓我審視自己所做一切的意義,讓我尋找到一條自我突破、自我發(fā)展的道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0

      又一次拜讀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她,并不遙遠,她,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

      這本專著在教我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yōu)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孩子學習。“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為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孩子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師第一次不得不拋去因經驗豐富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向孩子學。這是我們怕見到而不得不見到的一幅圖景。教師此時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用的”。面對我們的孩子,面對他們突然冒出的新花樣、新想法,我們常常會發(fā)出感嘆:現在的孩子啊,我們常常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這時,你的'腦海里應敲響警鐘:你已經落后于你的孩子了。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于酒囊飯袋、行尸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一線教師。這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二是用思想陶冶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yǎng)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于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復,不可替代,無比高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云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著承認孩子的差異,承認孩子的未完成狀態(tài)。教育應從寬容開始。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孩子,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孩子,意味著她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孩子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

      對待工作如此,對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不如意,同事相處、朋友相交,難免有一些誤會,但如果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質人生,二是藝術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但追求一種快樂的讓心靈釋放的藝術人生還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讀書。作為教師,尤其要多讀教育類書籍。

      愿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智慧。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1

      這個暑假,在學校領導組織下,有幸研讀了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臻的感悟與至純的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這本書一共十個章節(jié),前五個章節(jié)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勞動教育給我們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后五章用嚴謹的態(tài)度對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五種角色做了細致的描繪,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這本書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激發(fā)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憧憬。書中“理想的教師”是讓我特別關注的部分。書中講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蔽疑頌橐幻處,覺得朱永新老師所說的理想的教師和我們教育工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的教師有著共同之處。對于逐步成長為理想的教師我們還有很多要學習,這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氣餒,要總結失敗的原因。要完全做到書中所講的八點,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只要有這方面的意識,通過自身的努力,會慢慢向理想的教師靠攏,縮小其間的差距。

      不過在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極有愛心的教師。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師愛學生,一個佷重要的表現就是相信每個學生。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能,而且每個孩子的潛能是不一樣的。有人可能認為潛能是要靠練習來挖掘,而我認為孩子的潛能要靠愛來挖掘。

      教育離不開愛。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石。作為教師,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我們的工作和任務是要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青年。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師應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教師愛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人的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只有尊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才能擁有一群燦爛的健康向上的學生,也才能為學生所尊重。

      《新教育之夢》——將時刻警醒著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群新時代的“理想學生”。教育的未來充滿陽光。

      努力吧!

      高瞻遠矚,做一名有理想的教師;精雕細刻,做一名有個性的教師;融會貫通,做一名有思考的教師;殫精竭慮,做一個會呵護的教師;同舟共濟,做一名會協(xié)作的教師;精益求精,做一名會學習的教師!

      努力吧,有夢就有理想,有理想就有追求,有追求就有成功,我們有理由相信:夢圓未來時分,教育異彩紛呈!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2

      是兩個星期前得到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這本書的,那深藍深藍的書頁,以及那旋轉的封面設計,總給人如夢如幻的感覺。于是,斷斷續(xù)續(xù),將書拜讀完了。

      夢開始的地方,是孕育希望的地方,也是奔向光明、理想的起始地點。夢,之所以為夢,是她有絢爛誘人的前景,是那遙不可及的距離,是那心靈一隅中一直在不斷呼喚你的聲音。只要心中有夢,理想也就插上了翅膀,指日可飛。

      年幼時,愛對著藍天訴說心中的夢想,諸如得到一塊心愛的糖果,當上班里的小干部,評為一學期的“三好學生”……年少時,夢想依然純真,諸如父母口中的考上大學,瓊瑤筆下的浪漫愛情,城市那端的現代生活……后來,夢想一點一點地實現了,如今踏上了工作崗位,年輕氣盛也在慢慢地消磨退盡,自己,也終將成為蕓蕓眾生里,那種及其注重現實,不趕浮想聯(lián)翩的人了!終日里,勤勤懇懇地工作著,急急忙忙地在兩點一線來回奔波著,以為這就是——神圣的教師職業(yè)所該有的該做的。

      清晰地記得作者說過“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庇眯牡那疤崾鞘裁?無非就是“愛”,愛這一職業(yè),愛自己的崗位。我們每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的東西是他的職業(yè)。你不愛這個職業(yè),這個職業(yè)也不會愛你。沒有了“愛”,你就不能從教師這個職業(yè)中獲得樂趣。教書會枯燥?是以前的我不曾用心,不曾將愛付諸于行動中;不懂將學習與生活接軌。

      教師要創(chuàng)造什么?教師創(chuàng)造知識,教師創(chuàng)造人生。知道自己的職業(yè)無尚崇高美好,所以一開始熱情高漲。更把這一切看作是一個瑰麗的夢,決心在其中描繪出燦爛的未來?扇諒鸵蝗占m纏在“對”與“錯”中,一次次在苦口婆心的勸說中走來,對學生終有了恨鐵不成鋼的無奈與苦惱,遭遇這樣或那樣的困境!巴饷娴'世界很精彩,校園的生活很無奈!蔽覀兙购椭刂貕毫ο碌膶W生發(fā)出了同樣的感慨……再來回憶當時的想法,是覺得自己太計較于“得與失”之間的平衡,卻忘了教師是一個講究奉獻的職業(yè),忘了要“夢想成真”首先必須要對夢進行投資,而再來對照自己所謂的付出。

      《新教育之夢》讓我看到了那里才是夢開始的地方,那里才有我們師生共同的夢,因為向往已久,因為夢里已尋她千百度,所以而今一旦不期而遇,我們就不禁要為此高呼——“夢”的篇章已經譜成,現在的我們應該用自己的愛心去撥響那美好的旋律,讓這一人世間最動人的夢之曲傳唱地更遠、更遠。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3

      重新捧起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細細地讀著、品著、感受著、也思索著。說起朱老師,感覺特別親切,緣自于《新教育之夢》那獨特的親和力。簡單而尊重地道一聲“朱老師”,仿佛一下子距離近了許多,讀他的書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從教的小學,很多方面已經是循著朱老師的教育之夢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嘗試的階段,我們還無法很深地體味著新教育的甜蜜,而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又時時地不斷的沖擊,外加現行教育評價系統(tǒng)的不配套,要實現新教育的夢想自然是有著諸多困難,于是咀嚼著朱老師的文字,回憶和想象著我們的教育現實,不禁有了許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時候讀類似理想化的作品,我總有潛在的一種定性思維,我覺得理想就是所謂紙上談兵,夸夸其談。洋洋灑灑說了許多美妙的東西,而真正能夠在現實中存活或者構成藍圖的卻零零星星。如今讀《新教育之夢》卻不盡然,朱老師平靜而又睿智的語言,堆積的已不僅僅是一個夢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熱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經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書中所說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按最正統(tǒng)的解釋,即“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fā)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yǎng)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這就意味著,教育是一種期待: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期待,社會對人發(fā)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對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說,教育就是對理想的追求。

      朱老師正是懷著一種赤誠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著他的“新教育之夢”: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家長、理想的學生……我不打算在這里一一復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強調說明的是,作者的這些理想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童話”或“神話”,而是根植于教改現實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為例,作者從八個方面談了他對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舉四個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是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fā)創(chuàng)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注重協(xié)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諸育于一體,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力于“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yǎng)成。

      無論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還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師都把它放進了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中進行闡述,其綜合性和融合性可見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課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著痕跡,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勞動教育和理想的體育。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門學科就是這朵花上的一個花瓣。我們應綜合地來看待這些學科,而非從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當然理想的學科應該客觀看待和謹慎進行學科滲透和學科整合。這樣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師的教育理想之夢,帶給我的靈感和激動將隨著我的文字流暢成我的所得,感謝朱老師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朱老師愿意把這些可貴的文字和我們分享,感謝朱老師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教誨。

      《新教育之夢》——將時刻警醒著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群新時代的“理想學生”,更讓我們堅信教育的未來充滿陽光。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4

      最近讀了新教育之夢給我感觸很多,教育,是一片廣闊而真誠的熱土,“在耕耘之后一定會有收獲”!教育有夢。千百年來,在對人類理想的憧憬和尋覓中,一代又一代先哲苦苦思索,于現實的廢墟和思想的曠野上,已為我們建立起許多精美而燦爛的“寄托”。

      今日,身為市長的教育家朱永新正是懷著一種赤誠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著他的“新教育之夢”: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家長、理想的.學生……但我要說明的是,這些理想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童話”或“神話”,而是根植于教改現實的理性追求。下面我主要說下我讀了新教育之夢后關于對學生愛心的行為:

      愛的教育是一種真正的教育,愛的教育應該成為當今教育的主題,一個沒有愛和同情心的人是不健康的人,愛應從身邊的事做起,從愛一草一木,一樹一花,小動物,父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到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最后到愛集體,愛祖國,愛人民。培養(yǎng)一個愛心很重要,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個愛心。只有愛,才能享受人生的真諦,只要愛,才能感受到人類的偉大和存在的價值。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對學生有所偏見,我們要對學生一視同仁,從實際出發(fā),關心孩子的點點滴滴,特別是對待差生,我們要從心靈上去感化他們,針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要及時做好反饋;同時,發(fā)動全班同學,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同學之間不能互相嘲笑、譏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作為教育者,我們都在不停地追尋著,在追尋中我們跨進了新世紀。在新世紀中我們呼喚,呼喚著能拖起明天的太陽的新教育,一種真正的教育。這種教育,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能讓所有的孩子享受同樣的教育,享受同樣的關愛。作為一名城鎮(zhèn)學校的教育者,我們更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的農村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樣得到全面的教育,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如今,我們所追求的新教育是我們心中的夢想,一個拖起明天的太陽的夢想。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5

      早聽說過朱教授及他的《新教育之夢》,本學期學校號召老師們學習,于是我靜下心來,認真的閱讀了一遍《新教育之夢》這本書。在閱讀中,我不由得被朱教授全新的教育思想所感染。特別是《理想的智育》和《理想的教師》這兩章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覺得,朱教授的《新教育之夢》,讓我們尋找到了一條突破自我發(fā)展的道路,也為我們今后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下面是我的兩點體會:

      一、理想的智育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應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朱教授在闡述“理想的智育”時,其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理想的智育應注重協(xié)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諸育于一體,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力于‘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yǎng)成!蔽沂仲澩@一點,理想的智育不能狹隘理解為成績好就行了,他應該與德、智、體、美、勞融為一體,它不但是單純的傳授知識,還有著對學生正確人生觀的教育、求真信念的塑造、審美情感的熏陶、堅強毅力的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訓練等。試想,如果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是成績好,其他方面都不行,這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嗎?這不由讓我想到,不久前一位家長找到我,哭著給我訴苦,孩子在家如何自私不聽話。更讓她接受不了的是,當她生病時,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沒有絲毫的關心。聽了家長的話我久久不能平靜,現在的孩子已儼然成為家中的小太陽、小皇帝,已習慣了接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不懂得回報和感恩,缺乏動手能力和受挫能力,在與別人相處時處處表現出的斤斤計較和以自我為中心……對于這些情況,如何改變,如何在有限的.教育空間有效實施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值得我們思考。

      二、讓愛做主,用心去教育學生。

      “理想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重的老師!睈鄣慕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在孩子們的眼中,老師是神圣的,他們渴望被老師關注,一句鼓勵的話語,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期待的眼神,孩子們都會感到滿足和幸福!队脨墼炀洹芬晃牡淖髡咴@樣深情地描述:我從古老的童謠中走來韻味悠長的童謠里浸潤著愛的音符;我從青春的腳步中走來且行且吟的腳印里灑滿了

      愛的陽光;我從生命的花圃中走來姹紫嫣紅的花朵上掛滿了愛的露珠……此生我將注定為愛忙碌猶如屋檐下面筑巢的春燕。在工作中我將努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愛的池塘營造一個愉悅、自主的空間用愛的智慧和情的溫暖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有了夢就會有動力、有希望,《新教育之夢》——這是所有老師和學生共同的夢,但愿這個夢能經受生活實踐磨練早日實現。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6

      《新教育之夢》一書讓我感受很深。這本書中作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從德、智、體、美、勞、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十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也道出了自己對于更高境界的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等方面的美好追求。

      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它是一門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規(guī)律的學科。

      那么,怎樣進行德育教育呢?結合作者的看法與我本身的教學經驗,我想談談自己的確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為基礎,以愛心為出發(fā)點。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蛟S有些老師認為,小學生犯了錯,只要訓斥幾聲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作為一名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的理想尊重,就會使師生關系更為融洽、愉快。

      其次老師要從愛心出發(fā)。愛心出發(fā)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做為教師,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預防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也能更加愛戴老師,有利加深師生的感情,以使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作為學生,他的大部份時間是在學校里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作為一個教師,要注意對班風的建設,有了良好的班風,可以使學生在外部的影響中的作用是積極向上的。班風好的班級后進生少,就是因為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了后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德育素質。

      三、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為了增強同學們的競爭意識,可以在班級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互幫小組,各小組進行評比,使同學們開展友誼競爭,從小組開展競爭,到好的同學之間開展競爭,中等同學之間開展競爭,較差的同學也不愿落后,使比、學、趕、幫在班級蔚然成風,實際上每個同學都愿意向上的,都愿意成為一個好學生,有競爭就可以不斷產生動力,就能激勵每個學生不斷取得進步,最終促進學生德育素質不斷提高。

      最后讓我們攜起手來,勤奮鉆研教科研知識,努力探索、積極進取,為我們共同美好的教育之夢而獻計獻策吧!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7

      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跟高尚的人交談,跟名家大師學習。這個暑假,我有幸拜讀了知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

      該書主要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十個方面來闡述作者心中理想的教育,此外還分享了自己進行新教育實驗的理論和實踐效果。

      翻開書頁,那一行行文字,彰顯著他不凡的教育智慧;那一句句言語,書寫著他赤忱的教育情懷;那一個個故事承載著他偉大的教育夢想。手捧它,慢慢讀,細細品,有種夏日涼風驅散炎炎暑氣,及時甘霖滋潤久旱心田的舒暢和愜意。

      書中講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弊x到此處掩卷沉思,反觀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有多少差距,還需要從哪方面學習和提升,才能成為理想的教師,成為孩子心中受歡迎的班頭。靜坐深思,豁然開朗。

      一、心懷夢想,勇于追求

      從教已二十五年了,也曾躊躇滿志、激情滿懷,也有過彷徨失落、黯然沮喪;蛟S是因為職業(yè)倦怠,或許是工作方法的循規(guī)蹈矩,直到今天,總有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讀朱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它為我找到了問題癥結,尋到了解決方法!耙粋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優(yōu)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罢l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求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弊x到這些話語時,我不禁捫心自問:我的教育夢是什么?我是讓它永遠沉睡還是滿懷激情地逐夢而行?此刻,內心羞愧,但之后更多的是明朗,因為我知道了要想突破教育教學的瓶頸期,消除職業(yè)倦怠,首要是夢想指引,勇毅追求,而不是甘于平庸、碌碌無為、滯后不前。

      二、以身作則,榜樣引領

      朱教授指出:人是需要榜樣的,生活在一個沒有榜樣的世界里的人是很難有精神的,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需要一個個英雄的豐碑去影響他們,用感人的故事去征服他們,這就是教育,這樣的教育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在“理想的德育”一章中,他也提到“應該注重為孩子尋找生活的榜樣,用真實、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英雄主義精神!

      我覺得,在德育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用學生身邊(班級、學校、社區(qū)、)那些真實感人的.榜樣去感染、影響、教育學生。同時作為教育者,教師是學生在學校接觸頻次很高的人,言行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更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币髮W生成為怎樣的人,教師先做怎樣的人;要求學生做到什么,教師自己先做到才行。作為班主任,每天早上7:20我跟孩子們一起到校,督促衛(wèi)生打掃,早早讀,班上秩序井然,極少有遲到、玩鬧的現象。我們班小賀同學,樂于助人,身體瘦弱卻常常主動為同學拿桶裝水,哪個值日生來校遲了,他就會悄悄去替代拖地擦黑板,極有奉險精神。我利用班會課,對該生的助人行為表演并獎勵,自此,班上做好事的,互幫互助的同學越來越多,良好班風也自然形成。

      三、五育結合,立德樹人

      書中前五章內容,集中起來就是理想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作為一名班主任或科任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積極認真地落實五育并舉的要求。我想:在雙減背景下,我們都要思考,怎樣減負提質增效,從思想上要消除“唯分數論”的偏見;如何以德育為首,巧用學科特點,挖掘學科資源、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因勢利導把立德樹人融入其他各育之中,真正使五育并舉、各育融合,讓學生全面發(fā)展、身心健康、人格健全!

      有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是的,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技能的教書匠,更是鑄魂立德樹人的靈魂工程師。只要心懷教育夢想,篤行奮力向前,教育理想之花就會粲然綻放,新教育的春天也會到來。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8

      教育類的書籍多的數不勝數,在教育崗位的這幾年也讀了不少關于教育的書籍,比如:《做一個聰明的教師》《第56號教室的奇跡》……等,很多優(yōu)秀的教育類書籍都讓我學到了很多。其中,讓我感慨最深的是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

      作為一個普通的教師,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位合格的教師,理想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

      一、要有“激情”。美國學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個教師》中說過一句精彩的話:“偉大的教師,一定是激情的教師!弊x完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也是無時讓你感覺到愉悅與沖動,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大師在演講,大師用他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讀者每一位聽眾。作為教師,我們要充滿自信,不斷挑戰(zhàn)自我,用肢體與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文明,我們要富有激情,“教學表演”用激情去調動學生,生動課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能得到很好轉換,課堂教學就會很有成效。

      二、要有“愛心”。要有奉獻精神。有人說“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愛心是喚醒學生和諧美妙的音樂,是激發(fā)學生動聽悅耳的.語言,是照亮學生黑暗中的明燈。教師富有愛心可以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教師理解信任學生,學生尊重依戀教師。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心理感受,便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同時,教師也會找到教學過程中的樂趣,也會取得教育上的成功。

      三、要有“責任心”。有人把教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管教師是蠟燭也好,還是人類靈魂工程師也吧,都說明了教師職業(yè)的特殊與責任。作為一個教師他除了具備足以勝任教學的專業(yè)知識外,教師的責任心是很關鍵和重要的,影響著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因為教師面對學生不僅是傳授知識與技能,而且要關注到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與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以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待生活對待社會,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要著眼于孩子一輩子的教育。

      四、要有“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和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的意識”。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另外,扎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同時,我們也要把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孩子們: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取得更豐富的學問;解放他的時間,不逼他,不和家長聯(lián)合夾攻作業(yè),給他一些消化的時間,干些他想干的事情。他才渴望知識,主動求學問。

      五、要有“健康的個性”。自古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這句話里說明了,教師不僅要學識高,還要身正,所謂“身正”,就是指教師要有健康的個性。教師要大度寬容,教師要充滿自信,教師要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教師要謙虛好學,教師要與人相處合作融洽。教師在教育學生同時,有無時不刻的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去感染學生。

      在這五個素質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愛心,只有在愛的基礎上,教師才會投入她的全部力量,把青春,智慧,無怨無悔地獻給孩子們,獻給教育事業(yè)。

      《用愛造句》一文的作者曾深情地將教師描述為:

      我從古老的童謠中走來,韻味悠長的童謠里浸潤著愛的音符;

      我從青春的腳步中走來,且行且吟的腳印里灑滿了愛的陽光;

      我從生命的花圃中走來,姹紫嫣紅的花朵上掛滿了愛的露珠……

      此生,我將注定為愛忙碌,猶如屋檐下面筑巢的春燕。

      讓我們?yōu)閻勖β,用愛造句?/p>

      這是一首描述教師的小詩,字里行間充滿了愛意。又如夏丐尊先生所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庇浀脛倕⒓庸ぷ鲿r,曾經因為孩子3天都忘了作業(yè)被我罰他在教室前面面壁一節(jié)課。站了一節(jié)課他一直噘著嘴。這件事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我也生氣一節(jié)課,后來一提起還是會來氣。因為我沒有深思過這會給孩子帶去什么樣的影響。在我讀完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后,我,想做一位理想的教師。這是我的一個追求。而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極有愛心的教師。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逾越一切。我想說:“為何我不再給他一次機會,而不是罰站?”教師愛學生,首先要相信每個學生。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能,有人可能認為潛能是要靠練習來挖掘,而我認為孩子的潛能要靠愛來挖掘。本人在這一觀點上業(yè)已獲得很多好處。我碰到過好幾個被老師嚇怕了的學生,面對老師,他們猶如置身于大海中的一葉扁舟,不知風浪何時會至。這樣的學生你給他再多的練習,也不會挖掘出他半點的潛能。只有在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時時的表揚與鼓勵下,他的潛能才有可能被釋放出來。所以我想說,不要再讓一些有個性,有特長的學生在老師的所謂愛的訓斥中磨滅。只有你愛他們,他們有什么事才會告訴你,避免出現措手不及的問題。師生關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愛。所以說只要肯愛學生,就會換來更多的愛。

      讀完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心中充滿了激情與溫暖,充滿了向往。假如真如書中所言,我們的社會處處都是理想的學校,理想的學校里擁有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校長領導著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教師進行著理想的德育教育,再加上全社會都重視起來,每個學生都有理想的父母,那么,培養(yǎng)的必定是理想的學生。如此下去,理想的社會還遠嗎?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爭取做一名對教育永遠都保持最好的理想狀態(tài),充滿愛心,讓心靈的陽光普照著每個孩子的理想老師。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39

      酷暑難耐,安心居家。在孩子學習、閱讀的同時,我作為家長陪伴,也是自我促進,認真閱讀了朱永新先生的教育文集《新教育之夢》,書中對于理想教育的全面、深刻的闡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教育這夢》這本書一共從十個方面講了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分別是:

      1、理想的德育;

      2、理想的智育;

      3、理想的體育;

      4、理想的美育;

      5、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

      6、理想的學校;

      7、理想的教師;

      8、理想的校長;

      9、理想的學生;

      10、理想的父母。

      每一章節(jié)都是從最理想也就是最完美的方面對教育提出新要求,讀完讓人豁然頓悟,對我們的教育,對與教育有關的各類人都是一個全新的啟迪。而我,作為家長,尤是對“理想的父母”這一章節(jié)甚為關注,字字研讀,句句琢磨,條條反思,自行慚穢,與“理想的父母”要求而言,自己真不是一個理想的父母,甚至都不夠一個合格的家長。

      “理想的父母,應該是善于學習、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覺性,能夠善于利用各種教育情景,寓有教育機智的父母!边@是朱永新先生關于理想父母其中一條的要求!吧朴趯W習”是新時代理想父母的一個新要求。沒有誰一出生就會干什么,每一項技能都需要學習,同樣“為人父母”更需要學習。

      首先,父母要學習優(yōu)秀育兒經驗。初為人母(父),我們也是一張白紙,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孩子,我們家長首先要學習,學習《心理學》,學習《教育學》。懂得教育真諦,揣摩孩子心理。初為人父母,都知道愛孩子,可是怎么才算愛,會不會愛,還真需要學習。這樣的學習,需要我們去認真學習家庭教育理論,提高自身的育兒素養(yǎng)。

      其次,父母要注重育人環(huán)境的營造。古時候的孟母,為了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曾經三次搬家。這充分說明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之大。因此,作為父母應能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和諧友愛的成長環(huán)境。這里的環(huán)境不是單指外在硬件設施,而是能充分浸潤孩子成長的內在情境:溫馨的書房,恩愛的`父母,孝老愛親的家庭,友愛互助的鄰里……這些好因素都將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播種下美好的種子,影響孩子的一生。

      另外,父母也要重視自身學習的深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性格和個性取決于父母的直接影響,F在的父母,不僅僅是父母,他們也還是社會建設(上班單位)的主力軍。因此,作為家長還應不斷充電,學習自己本專業(yè)的精深知識,做好自己行業(yè)的本職工作,知識不斷更新,技能得以提高,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殊不知,在此同時你已經在子女心中形成了一個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的先進形象,這樣影響下的子女難道會懈怠不前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這樣潛移默化下,您的子女想落后都難。

      最后,父母一定要注重閱讀。閑暇之余,捧起一本書,消磨時光,獲取知識,培養(yǎng)性情,開闊眼界,啟迪智慧,陶冶情操。閱讀,是最溫情的陪伴;閱讀,是最有力的前行;閱讀,是無聲的教育,是有形的成長。慢慢地,讓書香彌漫在家中,讓家成為孩子成長最溫暖的地方。

      “學到老,活到老!,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祖國的下一代,讓我們每一位家長都重視學習吧,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終身學習,努力讓自己成為朱永新先生筆下“理想的父母”。讓我們每位父母都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為孩子的成長插上展翅高飛的翅膀吧!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02-24

    《新教育之夢》教師讀書筆記大全04-02

    《新教育之夢》教學理論讀書筆記04-02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新教育之夢》09-20

    中學教師《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03-07

    《仲夏夜之夢》讀書筆記(精選14篇)04-15

    關于《仲夏夜之夢》學生經典讀書筆記12-08

    《仲夏夜之夢》讀書筆記(通用20篇)11-10

    芭蕾之夢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