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好父親”的11條標準
三年才見一回學生父親
從上世紀80年代起,白下區(qū)五老村幼兒園園長周琍明就開始從事幼兒教育,也親眼目睹了28年來父教是怎樣漸漸缺失的。“舉個例子來說,以前每天來接送孩子的大多是父親,但后來變成孩子的媽媽和老人來接的越來越多。到現(xiàn)在,幼兒園門口幾乎看不到孩子的父親。”據(jù)悉,目前接孩子的不是老人,就是鐘點工或保姆。
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如今很多男孩缺乏陽剛氣,并呼吁幼兒園配備“男阿姨”,但周琍明認為,孩子每天在幼兒園呆的時間畢竟有限,幼兒園老師即使增添“男阿姨”,也不能改變以女老師為主的局面,要為孩子的性格“補鈣”,還需要父教的回歸。“我們每次開家長會,舉辦家長活動日,都會邀請孩子的父母一起參加。每年4月份舉行春游,也都要求他們一起來。”
五老村幼兒園的孩子家長有很多是公務員。在放暑假前的演出上,周琍明見到了一個孩子的父親。“他在機關上班,孩子在這里上學3年了,但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他。”周琍明不禁感慨,現(xiàn)在這些父親可真忙啊!
做一個“好父親”有11條標準
“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多陪孩子。”孫云曉說,雖然工作忙,但有很多人還是會見縫插針地抽出時間陪孩子。
孫云曉建議,因為父親對孩子的生活態(tài)度和人格傾向有很大影響,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父親要以身作則,從不起眼的小事開始引導孩子。也可以抽時間陪孩子進行體育運動,多和孩子溝通交流,關注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朋友,比考試不及格還要嚴重。”孫云曉說,很多父親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其實從教育的本身來說,根本目標是促進人的發(fā)展,絕不僅僅是學習知識,還有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等各方面的發(fā)展。
“父教還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讓孩子從對母親的依賴關系中分離獨立出來。”孫云曉認為,每個孩子都有兩次誕生,第一次是生理上的誕生,與母親臍帶分離,而第二次的誕生是在青春期,剪斷精神的臍帶發(fā)展成為真正獨立的人。父親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以賦予孩子第二次的誕生。
怎樣才能做一個好父親?孫云曉提出11條標準:
(1)用自身的行為熏陶孩子良好習慣
(2)兒童教育從體育開始
(3)寬容高于懲罰
(4)尊重孩子的權利
(5)家教的核心是責任
(6)愛是沒有條件的
(7)讓孩子依賴自己
(8)童言無忌
(9)向孩子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
(10)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11)讓孩子在體驗中快樂成長
【“好父親”的標準】相關文章:
稱職好爸爸8大衡量標準06-06
淺談Web標準真的是標準嗎06-22
心態(tài)好銷售好05-14
標準乒乓球桌的標準09-07
好家風好家教征文05-13
喝茶好 還是喝咖啡好?06-19
好家風好家教征文構思05-14
如何選擇好駕校好教練05-16
月季切花標準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