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慶節(jié)的來歷
【由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最早提出‘國慶日’的,是時任政協(xié)委員、民進首席代表馬敘倫先生。”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許廣平委員發(fā)言:“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yīng)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林伯渠委員也發(fā)言附議,要求討論決定。當天會議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采擇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jié)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茲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這就是把“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即“國慶日”的來歷。
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中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jié)日。
【演變】
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wù)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游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園聯(lián)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游行。1984年,國慶35周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游行。在此后的十幾年間,均采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游行。
1999年10月1日,國慶50周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游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意義】
國家象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jié)是國家的一種特征,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的,并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功能體現(xiàn)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jié)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guī)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xiàn)。
基本特征
顯示國家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xiàn)凝聚力,發(fā)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
【中國國慶節(jié)的來歷】相關(guān)文章:
你知道國慶節(jié)的來歷嗎10-21
世界各國國慶節(jié)的來歷10-20
十一國慶節(jié)的來歷10-20
告訴你我國國慶節(jié)的來歷10-16
國歌的來歷國慶節(jié)手抄報08-05
中國國慶節(jié)的小知識10-17
中國國慶節(jié)的由來是什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