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東北小年吃什么
又準(zhǔn)備到小年了,那么在東北,小年吃什么大家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東北小年吃什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東北小年食物
餃子
祭灶節(jié),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fēng)面”。舊時,不論貧富,只要是頂門成家過日子,就要在鍋臺上邊的墻上,供奉灶王爺?shù)淖鹣,在像的兩邊貼幅對聯(lián):“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按!泵考叶及言钔鯛敺顬樯衩,由它來主宰一家興衰禍福,由于四季常住灶間,察看一家人的活動,自然成為“一家之主”。
灶糖
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guān)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yán)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fēng)味。
關(guān)東糖
關(guān)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關(guān)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寫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關(guān)東糖”、“糖餅”。關(guān)東糖在東北的農(nóng)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販叫賣:“大塊糖,大塊糖,又酥又香的大塊糖!
糖瓜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shù)淖彀。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jiān)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dá),聯(lián)絡(luò)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的職責(zé)。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爺?shù)淖,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閑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qū),有吃炒玉米的習(xí)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jié)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東北的小年習(xí)俗
東北那些逐漸消亡的有趣的習(xí)俗:
“二十三、灶上天”,這是東北忙年俗諺的頭一句。從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過小年”這天起,就算是正式開始了“過年”的籌備,“小年”相當(dāng)于“大年”的序幕。
舊時東北,幾乎家家戶戶廚房鍋臺邊的墻上,都貼有灶神像,俗稱“灶王爺”。畫像上一般不只是“爺”一個人,還有他的夫人“灶王奶奶”,有的還加上“金童玉女”和其他民間崇拜的神仙,都是木版刻印,單色或敷彩,兩邊還有一副對聯(lián)“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每年農(nóng)業(yè)歷正月初一,把新“請”來的“灶王爺”“供”在灶旁。按民間的說法,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各戶的使者,每年要回“天宮”一次,匯報所在之家本年的善惡忠奸表現(xiàn)情形,臘月二十三便是他“上天”的日子,所以人們在這天舉行祭灶(或稱辭灶)儀式為其送行。
當(dāng)日黑天后,人們在灶神像前擺上供桌,點燈焚香。供品最主要的是以糖稀加麥芽、江米等做成的飴糖或稱“餳”,民間稱為“灶糖”。東北各地在“小年”之前有專門的小作坊制作販賣,而且很正宗,其特點是甜、脆、粘,還販運到關(guān)內(nèi)。北京就把“灶糖”稱做“關(guān)東糖”。清代宮廷祭灶所用的灶糖,都是由盛京總管內(nèi)務(wù)府進貢的。這種糖之所以要做得粘和甜,是因為祭灶時人們要用它抹在畫像中灶王爺?shù)淖焐?還有的抹在灶門上方),意思是讓他上天后“嘴甜”,多說幾句“甜言蜜語”,多匯報所在之家的好處,而到說“壞話”時嘴就被糖粘住,張不開嘴,為供糖之家“隱惡揚善”。所以,東北民間順口溜說:“灶王爺、本姓張,騎著馬、挎著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這也是人們對灶王爺?shù)南M推砬蟆?傊,灶王爺作為?lián)系人間與天堂的使者,這一天是最重要的被照顧對象。
除灶糖外,供品通常還有谷草一把、炒豆或高粱米一碟、清水一碗,據(jù)說這是給灶王爺上天時的坐騎預(yù)備的。人們在送灶時,要特意用秫秸(高粱桿)做成馬、狗、雞,為給灶王爺領(lǐng)路和代步之用。燒香、跪拜、抹糖等諸項儀節(jié)結(jié)束后,就把灶神像取下,連同這些狗、馬一起焚燒“升天”,并放鞭炮為之“送行”。
過去東北新媳婦過門第二天正式下廚房做飯之前,首先得給婆家的“灶王爺”磕頭行禮,對其恭敬有加。按理說,整天圍著鍋臺轉(zhuǎn)、燒火做飯的家庭主婦,是和灶王爺“朝夕相處”的人,祭灶應(yīng)以她們?yōu)橹。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因為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辭灶”的“規(guī)矩”,所以祭灶只是家中“老爺們兒”的事,婦女沒有資格參加,這似乎有失公平。
祭灶日既然是“過小年”,當(dāng)然全家人也要吃一頓比平日豐盛的晚餐。過去雇長工、伙計的人家,一般都是從這天開始讓他們放假回家,準(zhǔn)備過年。而自家在外地的人,也都在此后陸續(xù)歸來,準(zhǔn)備團團圓圓地“過大年”了。
東北小年吃什么
老東北人,特別講究“過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謠。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jié)老東北的美食。在今天,這些都是家常便飯,然而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過年時方可大飽口福。
從舊俗上來講,東北人的年菜,一般是十二道。也就是說,到了年三十兒晚上,飯桌上應(yīng)該有十二道菜,這寓意著一年十二個月。而在葷素搭配上,則講究六葷六素,說的是一年里有喜有憂。東北人過年吃什么?下面為您介紹。
1、糖瓜
東北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jié)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guān)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guān)東糖,預(yù)示著春節(jié)已經(jīng)不遠(yuǎn)了。
當(dāng)然,“灶王爺”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冀“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賄賂”,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口中之物。
2、豬肉燉粉條
東北人過年必殺豬,大塊大塊地切下來,有親友來訪,便和粉條一起下鍋燉之。粉條也都是用東北特產(chǎn)土豆淀粉軋制而成的,大火咕嘟一陣后,香氣四溢。盛一碗米飯,把豬肉燉粉條連湯帶水扒拉到碗里,大伙圍在一起,吃吧!生活是如此熱烈而美好。
東北人對年飯的要求非常高,這頓飯必須包括所謂的“四大件”即:雞、魚、排骨和肘子,少了任何一件,那就不“地道”、不“東北”了!小雞燉蘑菇、大燴菜、紅燒鯉魚、豬肉燉粉條、醬骨頭……都是過年時的必吃菜!
3、殺豬菜
東北地區(qū)過年雖然少有新年特色,然而餐桌上還是要要求雞、魚、豬肉俱全的。舊時過年東北要殺豬來慶祝,豬的各個部位都會做成美味,而其中殺豬菜也成了過年大菜。
所謂的“殺豬菜”就是以凍好的肥豬肉為主要原料,加上酸菜、血腸一起燉,大年三十兒晚上熱騰騰的一上桌,又香又暖和!如今,東北人過年早已不拘泥在家里做飯,更不局限于只吃東北菜,然而對年菜的要求上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大魚大肉管夠”的豪放作風(fēng)。
4、魚
在年夜飯的餐桌上必須有一道菜——魚,而且必須是鯉魚,最初是用來祭神,后來就和“吉慶有余”“連年有余”相聯(lián)系。盡管現(xiàn)在非常多人過年會上館子吃飯,然而大部分東北人還是喜歡在家吃。全家十幾口子團聚在一起。
在東北,過年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晚上8時許就開始入席,這頓飯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須要有魚(年年有余),有雞(大吉大利),還有豬蹄(財源廣進)其他的隨自己喜歡的即可。
5、粘豆包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包的年餑餑。在東北,家家戶戶到了冬天,尤其是過年的時候,一定會包粘豆包。一次制作的數(shù)量,足夠一家人吃上一個冬天。直接把蒸熟的粘豆包放置在外面,孩子們想吃的時候就把它往暖氣片上一貼,呼呼地就熱了。
吃這粘豆包的時候,可蘸東北特有的綿白糖吃,吃其香甜糯;也可拍成小圓餅用油煎著吃,品其香酥脆。若是再復(fù)雜一點,滾上炒熟的黃豆面吃,就變成了北京的名點心“驢打滾兒”。
6、餃子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xí)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xí)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只帶有硬幣的(現(xiàn)在人們講究衛(wèi)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yù)示著在新的一年里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qū)災(zāi)避邪之意。
7、凍梨
由于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據(jù)了解,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在北方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候又酸又澀,于是人們就把這種梨采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jīng)過冰凍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凍,年夜飯后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
【東北小年吃什么】相關(guān)文章:
小年吃什么?小年美食06-27
東北立冬吃什么11-07
東北立夏吃什么05-08
小年吃什么07-24
北京小年吃什么01-14
小年吃什么食物01-13
北方小年吃什么?06-25
南方小年吃什么06-26
東北清明節(jié)吃什么07-02
東北人冬至吃什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