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精選」
綠色蟈蟈雖是一篇介紹蟈蟈的科普文章,卻不顯絲毫的機械呆板。文章既有對昆蟲形象地描繪,又有個人情感的流露。下面是由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于綠色蟈蟈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一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綠色蟈蟈》是七年級語文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這是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了生動活潑的筆法,把蟈蟈寫的活靈活現(xiàn),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魯迅把《昆蟲記》稱為“講昆蟲故事的楷模”。周作人說:“必看那些無聊的小說戲劇更有趣味,更有意義。”的確如此,法布爾筆下的蟈蟈是鮮活的,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在本課教學設計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了解蟈蟈特點時,我設計了一個主問題:你喜歡蟈蟈嗎?請在文章中找出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不管學生答喜歡還是不喜歡,我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不是用老師的眼光或作者的情感代替他們對蟈蟈的認識和情感態(tài)度。在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中,我出示了幾幅昆蟲的圖片,讓學生運用對比或擬人的修辭說幾句話,表現(xiàn)它們的一個或幾個特點,強調(diào)學生可以從中選擇任意一幅,如果沒有自己熟悉的,還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昆蟲來進行練習,這就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平日觀察和積累,真正把學生當作了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二、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
由于這篇課文的篇幅比較長,所以課前布置了學生充分閱讀課文,并在課前掃除閱讀障礙,不認識的字查字典,不了解的詞解釋它們的含義。在課上速讀課文時,我又介紹給學生速讀的方法:找中心句,抓關鍵詞。同時在學生閱讀時,我看到有些學生只是在看書,手里并沒有拿著筆,所以我又及時的提醒學生,對課文中的中心句和關鍵詞,要在書中勾畫,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辯論的環(huán)節(jié),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的能力,積極反應、靈活應變的能力,說話做到有根有據(jù),同時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些學生在論辯中進行了恰當?shù)呐e例,還有的運用了貼切的比喻,可以很精彩,也很激烈。在拓展延伸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口頭介紹熟悉的昆蟲的特點,也是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除此之外,讓學生課外完成對喜歡的動物的特點介紹,落實到本上,又把閱讀和寫作緊密的結合起來了。
四、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人文性的功能,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的教育。
本節(jié)課豐富了學生的人文教育內(nèi)涵。在對法布爾的介紹中,除了學生搜集的資料外,老師又補充介紹了《昆蟲記》——“以人性觀察蟲性,并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整部作品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在閱讀開始就給學生以感性認識,使學生意識到這是一篇充滿人性的作品。在學生討論蟈蟈的吃同類和自私心時,我又故意設疑:“如果作者不寫蟈蟈的這兩個特點,那蟈蟈的形象不是更完美嗎?”這一問題的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了解科學說明文要準確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法布爾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體現(xiàn)了他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使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法布爾的科學精神,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在最后的總結中,我覺得老師的一段話,也應該是對學生提升人格修養(yǎng)的激勵語——“熱愛生活的人應該看《昆蟲記》,因為可以更加了解世界,也讓自己充滿愛心。不熱愛生活的人也可以看看,就算你厭煩了人事,對蟲子也可能心懷好感,通過對它們的認識來喚回熱情。”
在本節(jié)課的實施過程中,本覺得學生應該沒有多大問題的找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句子,有的學生沒有舉手,而老師也只是叫到了舉手的同學,從這點看,沒有照顧到全體。而且老師的激勵和調(diào)動語言還要加強,力爭使每一個同學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論辯的環(huán)節(jié)中,對于有的學生偏離話題時,老師沒有作適當?shù)囊龑Ш忘c撥,只強調(diào)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對于剛升入初中的學生,養(yǎng)成說話不偏離主題的習慣還是非常重要的,這點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加強。我想,對于每一節(jié)課的認真?zhèn)湔n、上課、反思,都將是對自己的再一次鍛煉和提升,今后將繼續(xù)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爭取得到更大的進步。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二
一、教學設想
這是法布爾《昆蟲記》里的一篇作品,這一篇作品寫的是綠色蟈蟈,本文寫了綠色蟈蟈的鳴叫、外表、和食物以及和睦相處的特點。在教這一篇課文之前,我想,在整體感知本文中,學生感到最大的困難可能不是知道不知道本文寫了些什么,無論哪個學生都能知道一部分“本文寫了些什么”,大部分的學生是不能全部,或者說不能按照法布爾寫綠色蟈蟈的特性一個一個地講出來,只能講一部分,那么,苛求學生一定要按順序,一定要全面地講出來,恐怕是不符合現(xiàn)實的。
對于第二個學習目標鞏固擬人修辭手法,體會擬人手法的好處。我認為這個目標實際上和本文的濃厚的感情是有關系的,同時,和濃厚的感情有關系的還有對綠色蟈蟈的不同的稱呼,因為對于昆蟲,甚至是大型的一點生物,他們存在也只是一個“群”,并不是以個體存在,比如,我們家里養(yǎng)的雞鴨,我們一般都沒有給他們名字,只叫它們?yōu)?ldquo;雞”或者“鴨”。家里養(yǎng)的貓和狗總會有一些名字,這顯示了雞鴨和貓狗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因此,稱呼和擬人手法一樣都是表達作者的感情的一種方式,而這兩種方式強化了文章的人文色彩。所以,我準備把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探討。
二、整體感知的突破
解決完了詞語拼音的問題之后,我給學生顯示了一個問題:你從本文中獲得了那些綠色蟈蟈的信息?
對于這個問題,因為少了“全面”和“按照課文的順序”,幾乎是所有的學生都能起來說幾句。
王兵起來說:“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我問:“那么咱班張文強身上的衣服不也是綠色的,而且側面也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他是不是就是綠色蟈蟈呢?”學生看了張文強笑起來紛紛說:“可張文強身材并不優(yōu)美,也不苗條勻稱,也沒有兩片大翼。”我說:“對,我們對一種事物的描述要逐步的把它們的特征揭示出來,有的事物的特征比較多,我們需要用很多的特征來組成一個大的特征。那么綠色蟈蟈其它的特點是什么?”然后學生開始說,它會唱歌,我再問:“知了不是也會唱歌,那么,知了就是綠色蟈蟈嗎?咱們班上張文強是綠色的,也會唱歌,現(xiàn)在算不算是綠色蟈蟈呢?”學生又笑起來,說:“綠色蟈蟈唱歌和知了張文強唱歌是不一樣的,它唱的歌是‘竊竊自語。那像是滑輪的響聲,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窸窣作響。在這喑啞而連續(xù)不斷的低音中,時不時發(fā)出一陣非常尖銳而急促、近乎金屬碰撞般的清脆響聲。’”這樣學生從外表和鳴叫方面也強化了“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刻畫”的寫作意識。
我又問:“除了這兩方面,綠色蟈蟈還有其他方面的特點嗎?”學生很容易看出來,余下部分寫的是綠色蟈蟈的食性。學生很快就看出了綠色蟈蟈的食性和別的昆蟲不一樣,綠色蟈蟈愛吃蟬,也愛吃甜的果點,有時還吃一些草,我解釋說,綠色蟈蟈生活過得很滋潤,如果有愛吃的蟬,像綠色蟈蟈個子那么小,居然也敢找蟬拼命,這簡直是為了吃連命都顧不上了,吃完之后,還要吃點果點,吃肉之余還吃青菜,這生活真是好得沒話可說了,我們誰能比得上呢。學生笑起來說,可是,他們有時還吃自己同類的尸體,我說,對蟬來說,他們是沒有道德觀念的,他們想的是盡量不要浪費蛋白質(zhì),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貪吃是綠色蟈蟈最大的特點了。
學生又說:“可是,綠色蟈蟈它喂飽了肚子,也會把食物讓給別的綠色蟈蟈吃呀。”我告訴他們:“如果是咱們班的潘建忠,那是不可能讓給別人的,潘建忠之所以這么胖,就是因為一些不該吃的他貪心一來,就拼命吃,結果,餓了別人也讓自己胖成這個樣子,綠色蟈蟈就比潘建忠聰明了許多。”潘建忠不好意思起來,說是他不想吃,可是,奶奶老是逼著他吃,最后身體吃成了這個樣子。我安慰他沒事,再過一段時間身體發(fā)育人一長高了,身上的這些脂肪就可能變成了肌肉就苗條了。
我接著說:“綠色蟈蟈,它沒有電冰箱,如果它有電冰箱,可能它吃飽之后,也像咱們?nèi)祟惸菢樱f,你們不能吃,我還要帶回去放在電冰箱里,有了電冰箱,現(xiàn)在鄰里就不興提著魚送來送去了。如果老師是那只吃飽了飯的綠色蟈蟈,而陳斌是那只餓了好幾天的綠色蟈蟈,我可能就想,我如果不給陳斌吃,它就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他為不死,就會和我拼命,對陳斌而言,沒吃到是性命攸關的大事,而對我來說,再吃也沒意義,留下去又沒電冰箱,倒不如做個人情送給陳斌這只綠色蟈蟈,希望以后他吃飽之后也能留一點給我吃。這樣大家都有好處。”
而教參和其他的一些資料,把綠色蟈蟈把食物讓給別人和睦相處當做綠色蟈蟈的另外一種屬性,我認為這其實還是寫綠色蟈蟈對食物的一種態(tài)度,寫的還是食性。
我問學生:“上文主要寫綠色蟈蟈的歌聲,外表,食性,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能對調(diào)嗎?”學生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有一些學生說,可以對調(diào)。然后全班好久沒聲音了,我只好自己講解了。我告訴他們:“不可以對調(diào),因為對一只這么小的昆蟲,首先引起我們注意的不是它的外表,而是它的歌聲吸引了我們,然后我們循聲找到它,從而再寫到它的外表。隨著對綠色蟈蟈觀察的進一步的深入,我們隊它的了解越來越深,當然才開始寫到它的食性了。寫人也是這樣,一般我們都是先寫外表,然后才寫到人的性格等內(nèi)在的內(nèi)容。因為我們對一個人的了解過程就是這樣。”這是順便插入一些寫作的常識,有必要,長期的插入,學生作文會提高一些的。
三、擬人修辭手法的使用
整體感知完成之后,我轉入了第二部分,本文的擬人修辭手法和對綠色蟈蟈的不同的稱呼。
我先讓學生完整敘述一下剛才同學說到的綠色蟈蟈的特點,然后問:“剛才幾位同學說的綠色蟈蟈如果拿去發(fā)表能不能獲得諾貝爾獎嗎?”學生紛紛說,不能,我問什么原因,學生說了很多的原因。雖然也講到感情方面不如原文,但今晚我反思的時候,覺得這部分上得不怎么如意,因為我問的這個問題太寬泛了,我導引乏力,費了五六分鐘,我才把學生的思路導引到同學剛才講述的感情。
然后我再問學生,法布爾這一篇文章感情特別濃的原因?學生還是難以回答,雖然也有學生講到擬人手法的使用,但不多學生考慮到這一點,我引導也乏力,在擬人手法和生活勾連,以及生活和課文勾連方面沒做什么預案,而且教學機智這次也失靈了。
不過,許多學生站起來分析擬人手法在本文中使用好的地方,居然大部分還講得有模有樣。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太多了,我也沒精力寫了,只好省略。然后我再從作者對綠色蟈蟈不同的稱呼,比如“狂熱的狩獵者”“我籠里的囚徒”“蟬的屠夫”有的學生問:“作者把綠色蟈蟈稱為‘囚徒’‘屠夫’怎么會是喜愛呢?”我說:“有時女人稱自己的男人為‘短命鬼’‘殺千刀’的,難道這些婦女很喜歡自己成為寡婦嗎?這是昵稱。只有愛到極點才這樣稱呼。”學生也明白了。我看教參,剛才也看了別的老師上的課的一些實錄,也只是說,從這些稱呼可以看出在法布爾對綠色蟈蟈是很有感情的,但幾乎都沒注意到并不是有稱呼就是有感情的,比如,誰如果被誰叫做王八蛋他不會覺得彼此之間有什么感情,至多是惡感,而本文法布爾和綠色蟈蟈之前還是喜愛之情,這中間的矛盾只能用昵稱來解釋才能解釋得通。
不過,按照有的理論說法,如果學生上完了一節(jié)課,有問題的變成沒問題的,老師不能引發(fā)他們新的問題出現(xiàn),那么就是一堂失敗的課,那么,我覺得這樣評價,我這節(jié)課似乎有些接近失敗了?赡苓@樣的要求也不能針對所有的課,我看了許多西方大學里的許多公開課,似乎也沒做到這一點。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07-24
綠色蟈蟈教案(新課標)05-30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8-08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綠色蟈蟈教學設計08-24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綠色蟈蟈》教學案例05-30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綠色蟈蟈教學設計范文04-06
小學美術《創(chuàng)造綠色的生活》教學反思07-06
一年級語文《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7-25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29
綠色校園 綠色夢想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