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山脈的變化》的教學反思
《山脈的變化》是冀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的第四單元“地表緩慢變化”的第一課,是在上學期學習了“地表劇烈的變化”單元的基礎上,探究影響地表緩慢變化的諸多外力因素。重點是學生設計模擬實驗并進行實驗操作。本課通過4個相關聯(lián)的活動,用觀察、假設和探究的方式,讓五年級的小學生經歷了一次研究山脈的變化過程。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高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反思如下。
本課導入時,首先根據學生日常的生活體驗提問“你喜歡爬山嗎?你想知道山脈是怎樣變化的嗎?”來引入課題,而后出示了不同形態(tài)山脈的圖片來引導比較“老年山脈”和“幼年山脈”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想象“老年山脈”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樣的?為什么“老年山脈”會變成現在的樣子?引起學生的思考;第二個活動通過對有可能引起山脈變化的自然力量,提出假設;由于引起地表變化的`諸多因素對山脈的影響極其緩慢復雜,對只有短短幾十年生命歷程的人類生命個體來說,是無法觀察到其變化的全過程的。因此,第三個活動是根據假設,進行模擬實驗,并記錄實驗的結果。
在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表現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設計課程時,我本來預設了多種引起山脈變化的因素,但還是有學生提出了生物尸體對巖石的腐化作用,初聽這個猜想,我有些措手不及,但隨即肯定了學生的猜想。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和生活經驗,他們完全可能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設,因此教師在課前一定要充分預設,并及時給予學生適當的解釋與肯定。
其次,在學生設計實驗環(huán)節(jié),仔細想來教學的每一部我都牢牢的掌控著,比如我事先準備了玻璃片,酒精燈,試管夾等。學生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模擬冷熱變化對巖石的作用”于此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在設計實驗時只能摹仿課本給玻璃片加熱,然后用水冷卻。學生拿什么設計課本以外更開放的試驗方案?這里可以讓學生在看到課本內容和實驗器材之前先設計實驗方案,這樣的實驗設計可能五花八門,但也能最大限度的放飛學生的思維。然后再給出實驗器材引導學生根據所給器材設計實驗并操作。
遺憾的是學生對課堂上的模擬實驗和大自然的真正的風化作用還不能有效的整和,課堂上的體驗、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理解和實際總存在著一定的“縫隙”,學生經過實地考察后整理出的問題,課堂交流起來就很能切入到問題的要害。因此如果有條件的話,應盡量滿足學生親身體驗。感受到的往往比“想出”來的要直接實際的多。
探究教學所追求的不只是讓學生收獲知識、認識事物,還幫助學生獲得對生活、對世界、對人生的感悟與體驗;不只是讓學生獲得探究世界的能力,還鼓勵學生有質疑問題的勇氣和樂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僅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智慧的重要,還讓他們體會到個性發(fā)展的自由、生命力量的彰顯。
最后,課堂實驗的完成并不是教學的終結,運用于生活實踐才是知識的升華。
【冀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山脈的變化》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冀教版槐鄉(xiāng)的孩子教學設計08-21
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擺的研究》教學反思06-02
《能量的轉換》小學科學教學反思范文12-26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7-28
部編版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范文07-01
部編版小學雷雨課后的教學反思06-30
北師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1-13
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磁鐵有磁性》教學反思06-03
《點亮小燈泡》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