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以下是小學四年級課文《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僅供參考!
篇一: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了《路旁的橡樹》這篇課文。這是人教版第六冊教材的課文,是著名教育家蘇霍娒林斯基寫的?紤]到在一節(jié)課里要基本完成教學內容,我為四年級的孩子選擇了這篇比較短小淺顯的課文。盡管評課的老師給了我很多鼓勵的話語,但我想起莎士比亞的一句話:保留自己的判斷!老師們?yōu)榱斯膭钗也疟M量說優(yōu)點,我自己知道,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有一些遺憾。這只能說明,我的臨場應變能力還不夠強,現場調控能力還有待加強,而思考和實踐是走向成熟的捷徑。
我想如果能把自己授課的過程全部攝下來,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的話,一定會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真正做到順學而導。
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有很多地方都和我原先預料的不一樣的。每個人對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因人而異的。這就決定教師必須敏銳地察覺他們的思維過程,從錯綜復雜的信息中提煉最值得探究的教學問題,帶領學生在文本中走個來回,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揣摩、感悟、體驗、想象去解決心中的問題,把學和教、預設和生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不管“風箏”飛得多遠,“線”永遠在老師的手中。在教學中,我原想以中心突破法來指導學生理解全文,但是,由于疏漏了讓學生說感受的環(huán)節(jié),自然引不到中心句去。而且從學生閱讀的心理規(guī)律上來看,學生更迷茫的不是最后一句,而是寫工程師和工人們沉默的話。在對學生學情的估計和及時調整策略上,我顯然缺乏教學機智。我想在探究“工人們和工程師為什么嘆氣”這個問題前,還是應該先讓學生解決“馬蹄形”是什么形狀,從而對課文意思有一個初步的概括和了解。在引出“有必要讓樹,還是把樹砍了吧?”這個問題,就更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爭辯思維,更有興趣地去讀書。
因此,教學是要充分預設的,同樣的教學內容,到不同的班級去教,過程也是不一樣的,教師最要緊的是現場靈活的調控能力。在細節(jié)上,還有很多毛病,比如一開始自己也有些緊張,說明缺少實踐鍛煉的經驗;對多媒體課件的操作不夠靈活,導致不小心把后面一張幻燈片提前放了出來;對時間的控制不夠完美,導致教學出現了幾十秒的多余時間,又讓學生提問,使教學又終點回到了起點;對板書的設計雖然比較有新意,但是當時考慮到時間,漏了“和諧畫卷”這幾個詞,我想如果加上,也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總之,在辛苦的過程里,我們會得到自我的提升,搞課題、上課都是一樣。我想起一個朋友的話:“做一棵會思考的蘆葦”吧!在過程里,我們感受著快樂!同時我也要感謝我們這個團結協作的大集體。
篇二:《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本次教研,我所選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路旁的橡樹》。教學中我緊緊圍繞略讀課文教學的原則“略其所略,重其所重”來展開教學。圍繞課文的閱讀提示來確定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讓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發(fā)表對這件事的看法,感受到筑路人對橡樹的愛護和對環(huán)境的保護。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學生通過讀課文導語找出本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從感受橡樹的美麗入手,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以“橡樹應該把獎章頒給誰”為突破口,讓學生研讀課文中描寫工程師和工人們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語句來感受到筑路人對橡樹的愛護、對環(huán)境的保護這顆高尚的心;最后,讓學生通過小練筆傾訴來結束本堂課。
在備課時感覺自己的這個設計還是很不錯的,沒想到在實際的教學中落實的卻不是很好,教學內容沒有完成。反思原因如下:
一、這節(jié)課的重點就是通過朗讀關鍵句子來解決本課的重難點,可是學生連最基本的正確、流利都做不到,談何感情朗讀?學生課前的預習不到位,學生沒有把這項口頭作業(yè)放在心上,當然就不去做了。因此,教學初讀這一關一定要做扎實了,否則影響深入研讀的質量。
二、“獎章應該頒給誰?”這個問題設計的不恰當。在保護這棵橡樹中,工程師和工人都是功不可沒的,他們的功勞也是不可分割的。學生在為自己的看法找理由時,由于對文本理解還不透徹,對此還有很有困難的,在這浪費了很多時間。
三、指導朗讀不到位,在教設教學時,我是抓住“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這句話去指導學生的朗讀的,但做的還不到位,學生在朗讀方面仍很欠缺,我想此時老師的范讀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能范讀一下,學生的朗讀效果會比較好的。
反思這節(jié)課上的真的很失敗,再接再勵吧!
篇三:《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剛讀到這篇文章,就覺得學生憑借已有的生活經驗,是無法理解課文的。文章中工程師為了是否砍樹而猶豫,工人們不想砍樹但只能聽從命令的那種無奈,這兩者的心理過程其實很復雜,老師要幫助學生去體會。
在教學時我利用了課文插畫,讓學生通過想象來感悟課文。一開始當學生讀到“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這句描寫橡樹外形的句子時,并沒有多少感情。“哨兵”他們沒見過,“粗壯、結實、挺拔”的樹也比比皆是。這時我指導學生看課文插畫,畫中橡樹邊有幾輛汽車,畫得很小,這就襯托出了橡樹的高大。同學們一看到在橡樹邊顯得那么小的汽車時,都發(fā)出了驚嘆,這聲驚嘆其實就是工人們和工程師為砍樹而猶豫的原因。在不需要我多加描述、解釋的情況下,一幅畫就幫助他們理解了。
課文的難點是理解工程師和工人的心理變化。學生之所以難理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工程師和工人在筑路時有哪些權利,什么又是不可以做的。學生很天真,他們認為改設計方案很簡單,這樣就無法理解工程師和工人們的沉默不語和那沉重的嘆氣聲。所以接下來我就為他們講解筑路工人和工程師的工作及權利,以及違反規(guī)定之后可能會有的后果。學生聽了老師的講解后,理解起課文內容更容易了,這時我又和學生一起將整個故事重現,用老師的述說、動作、語言,將學生帶到施工現場,進一步體會。并讓學生將工程師和工人的想法說出來,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也許學生說的和教參中的標準答案不一致,但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肯定。
我們經常說讀中悟,但只有理解課文內容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讀,連最基本的意思都不明白,讀再多也是徒勞。其實現在很多課文中都出現與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不符的情況。這時更重要的就不是朗讀,而是了解時代背景、那時人們生活習慣等有助于感悟課文的細節(jié)。比如:《燕子專列》中政府包車之舉為什么讓人欽佩?那就要向學生介紹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包一列火車政府所要付出的物資多少,適當的了解這些對理解文章是非常有效的。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致橡樹的讀書筆記09-13
舒婷《致橡樹》的特點與象征手法03-24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29
小學教學教學反思02-03
初中教學教學反思02-02
教學反思要反思什么07-28
教學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8-12
教學反思的誤區(qū)08-08
教學反思的范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