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朗讀》是一部2008年的英國電影,下面是電影經(jīng)典臺詞,一起來回顧下吧。
電影《生死朗讀》經(jīng)典臺詞
1. 其實,恢復自信同成功與否沒有關系。我所設定的每一個奮斗目標,我所渴望的每一次外界好評,使得我真正做到了的相比之下顯得一文不值。而且,到底我是覺得自己一無可取,還是感覺足以自豪,只取決于我當時的心境如何,與其他一切簡直沒有關系。
2. 我也記得,一個小小的摯愛的手勢,不管這個手勢是針對我的還是對別人的,都會讓我激動的喉嚨咬住。有時候,電影里面的一個情節(jié)就足以讓我如此激動。我即麻木不仁又多愁善感,這甚至連我自己都難以置信。
3. Im not frightened.Im not frightened of angthing.The more i suffer The more i love.Danger will only increase my love.
4. 我并不是說思考問題和做出決定對于行為沒有影響。但是行為所實施的,卻并不簡單地就是實現(xiàn)所想到的和決定的。行為有自己的來歷,它是我的行為,它有自身的獨特方式,就像我的思想乃我的思想,我的決定也只能是我的決定一樣。
5. How long would you keep a secret.
6. 當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合二為一。當我們沉浸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當我們消失時,你在我心里,我在你心里。這之后,我是我,你是你。
7. 你對一個環(huán)境或一種情況非常熟悉,以至于凡是你感受到并接受了的.令你驚訝的東西,都不是來自外部世界,而是產(chǎn)生于內(nèi)心。
8. 我沒被嚇倒,我不怕任何事,承受的越多,我就越愛她,危險只會增加我的愛,它會讓愛變得尖銳,變得趣味怏然,我會是你需要的唯一天使,你丟下生命時會比你擁有生命時更美,天堂會把你帶走,看著你,對你說,只有一件事可以讓靈魂完整,那就是愛。
9. 回憶被留在了身后,就像一列火車繼續(xù)向前行駛而把一座城市留在其后一樣。它依然存在,在什么地方潛伏著,我可以隨時駛向它,得到它。但是,我不必非這樣做不可。
10. 我有一種感覺,她將說她與我像過去一樣只能保持一種實際距離。我怕她說,那微不足道的.隱匿的問候和錄音帶太做作和太傷害人了,她必須因而承受近在咫尺之苦。我們怎么還能再次面對面地接觸而對這期間我們之間發(fā)生的一切不感到惡心呢?
11. 只有一件事可以讓靈魂完整,那就是愛。——《朗讀者》點評:表白對象必須是文藝青年,切記。
12. 可是,她目不斜視,眼光穿透塵世一切,揚長而去。那是一種睥睨萬物.深受傷害.徹底絕望而無限疲憊的眼神,一種任何人.任何物都不再想看的眼神。
13. 是不是人人都如此?我年輕時總感到自己一會兒信心十足,一會兒又自信喪盡。我想像自己完全無能,毫無魅力,沒有價值。同時我又覺得自己是天生我才,并且可以計日功成。在我充滿自信時,我連最大的困難也能克服,但哪怕一次最微不足道的失誤,也叫我確信自己仍舊一無是處。
14. 做一件事情的目的不是為了向世人現(xiàn)實她所能做的的事情,而是像世人掩飾她所不能做的事情。這是一種其起步意味著節(jié)節(jié)敗退,而其勝利隱藏著失敗的生活。
15. 我很清楚,否認乃是一種似非而是的背叛。雖然,一個人到底是扯了謊話,還是僅僅出言謹慎.深思熟慮,為了避免落入尷尬,或免得成為笑柄,這從外表上是根本看不出來的。有些人采取了不予承認的態(tài)度,就只有他們自己心知肚明了。但是,如果說謊的話,終究會把那層關系中的根基抽走,就像那些花里胡哨的背叛一樣。
16. The only thing that can make life complete, that is love.唯一能使人生完整的,是愛。
17. “您說的有道理,不存在戰(zhàn)爭和憎恨的理由,劊子手恨不恨他要處死的人,都要處死他。因為他這樣做是按照命令行事?您認為,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被命令這樣做的嗎?您認為我現(xiàn)在在談論命令和服從嗎?我們在談論集中營和警衛(wèi)隊得到的命令和他們必須要服從命令嗎?”他鄙夷的笑了起來,“不,我不是在談論命令和服從命令。劊子手沒有遵循任何命令。他在完成他的工作。他處死的不是他憎恨的人,他不是在向他們報仇雪恨。殺死他們,不是因為他們擋了他的路或者對他進行了威脅和進攻。他們對他來說是完全無所謂的,以至于他殺不殺他們都一樣。”
18. 另外,我甚至還懷疑,我的快樂記憶是不是真實的。因為,我越是想它,就越想出一些尷尬場景和痛苦境況。再說,我雖然已經(jīng)朝漢娜的記憶道聲再見,但是,我卻并沒有將它克服。曾經(jīng)漢娜難為水,我不再對人卑躬屈膝,我也不再自慚形穢;我不再自攬罪過,或者感到負罪;我也不再去愛人,以免一旦失去便又會悲痛萬分。這一切我并沒有故作什么明確的構思,只是在感覺上堅如磐石。
拓展閱讀
劇情簡介
二戰(zhàn)后作為戰(zhàn)敗國的德國處在盟軍和蘇軍的管制中,萬事蕭條,百廢待興。生活在柏林的15歲少年米夏·伯格患上了猩紅熱,但他仍然時不時的坐車到很遠的圖書館中找尋自己愛看的書籍,對于這位身處戰(zhàn)后管制區(qū)的少年而言,這是他僅有的娛樂。米夏有一次在路上猩紅熱病發(fā),漢娜將他送回家,兩人開始漸漸交談起來。病好的米夏前往漢娜住的地方感謝她的救命之恩,在漢娜的屋內(nèi),米夏第一次感受到了非比尋常的快樂。
兩人的關系發(fā)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情欲變成了愛情,他和漢娜私下見面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兩人在漢娜的公寓中度著屬于自己的快樂時光。漢娜常常叫米夏帶來不同的書籍,然后慢慢地讀給她聽。相處中米夏和漢娜的矛盾漸漸爆發(fā),米夏試圖對抗年齡的懸殊帶來的服從感,并想擺脫自身的稚氣和懦弱。終于有一天,當米夏前往漢娜的公寓,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人去樓空,這段無果之戀也走到了盡頭。
畢業(yè)之前,米夏作為實習生前往旁聽一次對納粹戰(zhàn)犯的審判,在審判席上,米夏做夢也沒有想到,坐在戰(zhàn)犯座位上的,竟然是漢娜!審判開始了,原來漢娜曾經(jīng)做過納粹集中營的看守;蛟S是出于自責、或是對法律的無知、漢娜對指控供認不諱,并因為不愿在眾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認字的事實,認下本不屬于自己的重責。米夏此時有能力幫助漢娜澄清事實,出于對漢娜罪行的譴責以及不愿暴露自己與漢娜的關系,他選擇了沉默,就連給漢娜鼓勵的勇氣也沒有。最終漢娜被判終身監(jiān)禁。
米夏在很多年后開始給獄中的.漢娜寄自己朗讀的磁帶,這讓漢娜重新找到了活著的意義和勇氣,并且漢娜通過磁帶和書的逐字對比學會了閱讀和書寫!并且開始給米夏寫信。米夏從來沒有回過。也許他想逃避那份自責的心情;也許他沒有勇氣面對漢娜。這讓漢娜感到無比的孤單。漢娜出獄的時間到了,米夏來到獄中看見已經(jīng)白發(fā)蒼蒼的漢娜,雖然承諾給漢娜提供出獄后物質(zhì)上的援助,卻拒絕了心靈溝通。漢娜絕望自殺。
幫助漢娜處理遺愿并不能使米夏逃出自責,他最后選擇傾訴來宣泄內(nèi)心的痛楚。
角色介紹
漢娜·施密芝
演員 凱特·溫絲萊特
漢娜·施密芝是一個文盲,熱衷于傾聽朗讀,她對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強烈,想極力維護自尊,為了掩蓋文盲的事實,不惜撒謊和傷害愛他的人,一個矛盾的個體,結局是在監(jiān)獄里自殺了。
艾希曼
演員 大衛(wèi)·克勞斯
艾希曼是一個盡忠職守、嚴謹勤奮的官員,每天埋頭于時刻表、報表、車皮和人頭的統(tǒng)計數(shù)字,極具工作效率。作為有文化的“專家”卻放棄個人思考判斷和尊嚴,與漢娜的追求正好相反。
中年艾希曼
演員 拉爾夫·費因斯
中年的艾希曼,更加沉穩(wěn)、成熟。
相關資訊:《朗讀者》作者:作家的唯一責任是記述真實
如果有人問最近十來年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德語文學作品是什么,答案多半會是《朗讀者》(也譯作《生死朗讀》)。借助好萊塢將其搬上大銀幕后的巨大輻射力,作者本哈德·施林克的名字也為中國讀者所知曉。雖然施林克只是個業(yè)余作家,但《朗讀者》1995年問世以后已經(jīng)被譯成40余種語言,被引領美國閱讀潮流的“奧普拉讀書俱樂部”推薦!独首x者》的好讀與暢銷毋庸置疑,小說本身承載的愛、尊嚴與救贖也讓它增添了厚度。12月中旬的一個中午,在德國柏林菩提樹下大街的愛因斯坦咖啡館里,《環(huán)球時報》記者有了與施林克面對面的機會。
關注戰(zhàn)后一代和戰(zhàn)爭一代之間的關系
甫一照面,本哈德·施林克清瘦俊朗的容貌,很難讓人將之和“年過半百”聯(lián)系在一起。今年67歲的他,任教于享有“現(xiàn)代大學之母”美譽的柏林洪堡大學。施林克在法學界頗有建樹,曾在6年前作為“中德法制國家對話”的專家之一到過北京。雖然他44歲才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但如今人們在提到施林克時,更多指代的卻是一位作家,而非法學教授!独首x者》無疑是他最耀眼的表征。
談及《朗讀者》,一些輿論習慣將它與“反思”、“納粹”、“屠猶”等字眼關聯(lián)。對此,施林克回應說:“對我來講,如何處理與愛的人之間的關系,父母怎么跟后代交代,這些才是我想在書中反映的內(nèi)容。學校、社會在涉及這類事件時,形成了一個網(wǎng),這張網(wǎng)對當事人的愛和關注,社會團結和民族認同等思想都在作品里得到體現(xiàn)。”這與施林克兩年前的表達一脈相承,即“《生死朗讀》不是關于納粹或者屠殺猶太人的。它是一本關于戰(zhàn)后一代和戰(zhàn)爭一代之間關系的書”。
這樣沉重的寫作責任會不會成為通俗化作品不可承受之重呢?施林克的回應很簡短:“作家唯一責任就是保持作品真實度。”但對本身就是虛構的小說而言,何來真實一說呢?施林克說:“小說雖然是文學作品,但其中反映的社會事件、歷史片段是虛構還是如實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取決于作家的態(tài)度。而我認為,寫實是作家的責任。小說需要反映當時的事件,而小說中的人物則需要選擇對待歷史事件的態(tài)度,是面對還是掩飾。”
有了這樣的鋪墊,讀者就很容易理解漢娜(《朗讀者》的女主角)的行為了。施林克2009年在接受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采訪時就說:“如果看看大屠殺時期和反映那段歷史的傳記,你就會發(fā)現(xiàn)漢娜的故事絕非個例。”
第三帝國是德國人心中一個沒有愈合的傷口
1945年,第三帝國終結。1989年,東西德合并,柏林墻倒塌。柏林墻倒塌時,施林克生活在西德的波恩,兩個月后他就來到柏林,是第一個到洪堡大學的西德客座教授。
德國波瀾起伏的歷史變革不可避免地在施林克身上留下深深烙印。在談到這段經(jīng)歷時,施林克說:“作為一個德國人,對于兩個德國的分裂,我從心底感到悲哀。上世紀70年代,我在西柏林上過大學,有很多西柏林和東柏林的朋友。而且,分裂的時候,很多德國以前的名人被歸于東德的領土上,比如著名小說家馮塔納,我對此感到很悲哀。所以統(tǒng)一后,我特別愿意回到柏林。”
施林克回憶說:“當時看到柏林,我自然而然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時代。上世紀50年代的德國城市和當時柏林一樣,天是灰蒙蒙的,街上行人很少。《朗讀者》寫的就是那個時代的事情。所以,我的寫作也是圍繞個人的生活和經(jīng)歷來進行的。”
柏林墻的倒塌不僅影響了施林克的創(chuàng)作,也成為德國統(tǒng)一后10年到20年間被大量創(chuàng)作的話題,而現(xiàn)在關注那段歷史的德國文學作品沒那么多。這是不是代表著那段歷史已經(jīng)淡出人們的視線?施林克說:“確切地說,第三帝國才是德國人心中一個沒有愈合的傷口。我們這個民族在1933年突然有了那樣的遭遇,至今沒有人能真正地理解和認識這背后的深刻原因。”所以,施林克之前寫下過這樣的文字:“對漢娜的愛使我經(jīng)受的痛苦,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命運,身為德國人的命運。”
那么,對德國當代年輕人而言,這個傷口愈合了嗎?施林克回答說:“這取決于這些年輕人現(xiàn)在怎么生活。如果他選擇活在當下,那就沒有傷口可言。如果他們關注歷史,理解過去的話,傷口就還在。”
他還表示:“隨著新一代人的成長,對歷史的反思正以另一種形式進行。如果父親或祖父當過納粹,當事人會有一種心理負擔,但年輕一代不會面臨這樣的處境,所以他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反思歷史。”
文學應該面對普通讀者
德國小說一向推崇思想深邃,卻難免枯燥艱澀,讓讀者尤其是外國讀者生畏。在談及德國當代文學時,施林克說:“德國人的敘事方式加重了讀者的理解難度。我的很多作家同事們都想用一種特殊語言來寫小說,結果卻導致失去很多讀者。”
施林克的作品卻似乎是個例外。對此,他說:“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學者和評論者,我是用最簡單的方式在寫作。我的母親是瑞士人,在我小時候,她告訴我,在一個民主社會,要講讓別人懂的東西。”因此,施林克不贊成將文化分為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他堅持文學應該面對普通讀者而不是文化精英。在文化民主思想影響下,他希望作品受市井百姓青睞。施林克曾這樣敘述:“我一直夢想我的書在火車站的書鋪里擺放著,人們看見它們,買下它們,然后在火車上閱讀。”
施林克曾經(jīng)來過中國,卻不是以作家的身份。他說:“我6年前到過一次中國,在北京參加中德法制國家對話。當時是與一些中國和德國的教授討論社會問題,圍繞這些問題也能寫出一些好的作品。”當記者問及他對北京的看法時,施林克簡單描述說:“我看到了一直向往的故宮和頤和園,我也去過人民大會堂和一些大學,但跟中國社會上的接觸很少。”作為了解東德的社會主義體制,又對中國有過關注的法律專家,很難讓人信服他對中國的看法僅是如此,也許是德國人的嚴謹和慎言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