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向出國留學讀生物科學專業(yè)的同學留意了,《泰晤士高等教育》2016-2017生物科學專業(yè)世界大學排名已發(fā)布,不妨看看以下有沒有你心儀的學校。
生物科學專業(yè)世界大學排名2017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的位置大學
1University of Oxford
2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Stanford University
4University of Cambridge
8Imperial College London
9ETH Zurich–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1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0University of Chicago
13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15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17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8Duke University
19Cornell University
20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1University of Michigan
22University of Toronto
23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5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7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9Peking University
30LMU Munich
32New York University
35Tsinghua University
36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4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46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47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4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50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51Brown University
5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53University of Minnesota
54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55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56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57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
60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60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60University of Sydney
64Boston University
66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67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70Purdue University
71University of Bristol
72Ohio State University
72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75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77Leiden University
78RWTH Aachen University
80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82Dartmouth College
82Emory University
82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82University of Warwick
86Utrecht University
87Rice University
91University of Helsinki
93Uppsala University
95University of Freiburg
98University of Basel
9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101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03University of Montreal
104Georgetown University
108Vanderbilt University
109University of Sheffield
110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112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113McMaster University
113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116École Polytechnique
118Ghent University
119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21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121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121University of Virginia
126University of Exeter
128UniversitéCatholique de Louvain
129University of York
130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32University of Oslo
133University of Leeds
135Tufts University
135Ulm University
137Lancaster University
137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di Pisa
137Sungkyunkwan University(SKKU)
141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142University of Adelaide
143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144Stockholm University
14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149University of Sussex
150Indiana University
151University of Rochester
153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56University of Arizona
158University of Liverpool
159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60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
163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16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165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165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170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173Royal Holloway,University of London
173University of Waterloo
178University of Luxembourg
180University of Dundee
180University of Hamburg
182Cardiff University
182University of Miami
182Northeastern University
182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
186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186University of Würzburg
188University of Aberdeen
188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190Newcastle University
192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192University of Reading
194University of Konstanz
195University of Calgary
195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拓展閱讀】
University of Oxford
學校特色
目前,牛津共有39個學院,它們和學校的關系就象美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那樣采用聯(lián)邦制形式。每一所學院都由HeadofHouse和幾個Fellows管理,他們都是各種學術領域的專家,其中大多數(shù)在學校都有職位。6個準學院(稱為“永久性私人學堂”-PermanentPrivateHalls、為各宗教教派所辦),至今還保留著它們的宗教特許狀。此外還有一個繼續(xù)教育學院。在35個學院中,眾靈學院目前沒有學生,只有院士(包括訪問院士)。各學院規(guī)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學生、教師(院士)來自不同的專業(yè)學科。
除學院外,牛津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活動(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學部來組織,學部不是大學內(nèi)的自治單位,它們都是跨學院的機構,不附屬于任何一個學院,不過各學部的教師和學生,首先必須是牛津大學內(nèi)某一學院的一員。牛津現(xiàn)有16個學部:人類學和地理學學部,生物科學學部,臨床醫(yī)學學部,英語和文學學部,法學學部,經(jīng)典、哲學和古代歷史學部,數(shù)學學部,中世紀和現(xiàn)代語言學部,現(xiàn)代歷史學部,音樂學部,東方學學部,物理科學學部,生理科學學部,心理學學部,社會學學部,神學學部,文科學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學部下又分成30多個系,有的學部還設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隸屬于上述各學部,而直屬于大學。
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師隊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學會會員,125位英國科學院院士。在數(shù)學、計算機科學、物理、生物學、醫(yī)學等領域,它都名列英國乃至世界前茅。近些年來,牛津不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不僅在基礎科學而且在應用科學研究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生物醫(yī)學領域,自從弗雷明在倫敦發(fā)現(xiàn)青霉素后,本世紀40年代牛津的科學家弗羅里和蔡恩就將它投入臨床應用,結果3人共享諾貝爾獎。今天用得最廣的抗生素,1955年為牛津的愛德華·阿布拉罕發(fā)現(xiàn)。牛津也致力于將分子生物學應用于臨床,將核磁共振原理應用于醫(yī)療診斷,在發(fā)現(xiàn)人體的免疫瓜系統(tǒng)和應用基因工程技術于臨床問題方面,牛津亦起領導作用。該校在艾滋病毒、移植手術和遺傳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潛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贈予該校藥學系2,000萬英鎊,以支持他們的研究工作。
在環(huán)境科學領域,牛津的研究涉及森林史、氣候變化、遙感、土地利用、野生動物保護、家畜管理、污染、腐蝕、沙漠侵犯等眾多課題。
牛津的固體物理、高磁學、激光研究、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氣物理學等均在世界上占領先地位。物理系的克拉倫登實驗室在世界核研究領域中起著特殊的作用;A研究還導向重要的工業(yè)開發(fā),包括建立了如牛津儀器公司和牛津激光公司之類的企業(yè)。
僅在化學系,牛津目前就擁有4位諾貝爾獎得主。該校在蛋白質(zhì)、新型無機材料合成、分子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問世,并在化工、醫(yī)藥、微電子工業(yè)等領域推廣應用。
牛津在地球內(nèi)部動力學、陸界變形研究、低溫處理和古生物學等領域也很有成就。牛津數(shù)學研究所在許多數(shù)學分支學科中居于世界前列,計算機科學研究在國內(nèi)外亦有一定地位。牛津被國際上公認為英國的經(jīng)濟學中心。不僅金融、管理學科專家,而且法學、心理學和自然科學的專家也參加到經(jīng)濟學研究中來。1987年進入工商界的牛津畢業(yè)生,已超過在其它行業(yè)就業(yè)的人數(shù)。
牛津的發(fā)展經(jīng)濟學和國際關系研究亦很活躍,還被譽為研究當代中國最活躍的中心之一。
牛津大學有許多杰出的神學家、哲學家、法學家、歷史學家、音樂家、文學家和文藝評論家,它的政治學、地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力量都相當強。
牛津共有104個圖書館,其中的博德利圖書館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僅次于大不列顛圖書館),藏書600萬冊。
牛津出版社舉世聞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語詞典》,享譽全球。
對青年學生來說,進牛津讀書,應該說是佼佼者的機會,是既痛苦又誘惑無限的事情,是光榮之路。然而,對英國社會來說,光榮之外另有深意。牛津、劍橋是通向最高權力的重要而又充滿希望的途徑。它們每年為英國培養(yǎng)出一批知識權貴,其中的一些人將登上權力的高峰。隨便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這種誘惑的分量。1979年那一屆議會,339名保守黨議員中,有94名來自牛津、75名來自劍橋。這些校友們又組成俱樂部、校友會,互相提攜,同甘共苦,而且,由父一輩到子一輩,形成了一個關系網(wǎng)。試想想,這該是一種什么樣的局面?
1963年英國《金融時報》社長、倫敦經(jīng)濟學院院長羅賓斯提出了《羅賓斯報告》。指責牛津、劍橋的壟斷地位和所帶來的墨守成規(guī)、保守難變的嚴重影響。當時的英國政府深以為然,在48小時內(nèi)就批準了這份報告。政府決定創(chuàng)辦更多的大學以沖淡牛津、劍橋的影響。很快,8所大學就開工了。但是不久人們驚詫地發(fā)現(xiàn),8所大學幾乎和牛津、劍橋沒有什么兩樣,校舍的建筑風格、校園的氣派和格局,仿佛從牛津、劍橋描過來的,更有意思的是,這8所大學,都分別由一位來自牛津或劍橋的副校長擔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