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讀幼兒園美國讀小學
在英國度過了半年幼兒園時光,期間游歷歐洲各國;小學六年級在美國度過,走遍美國東西海岸……廖一帆的經歷使他比同齡人多了一份廣闊的視野和天空。
“國外生活的經歷培養(yǎng)了我獨立自主的個性。”戴著黑框眼鏡、背著貝斯,十分健談的廖一帆又一次走在了同齡人的前面:12月,在大家還在等著2012年美國大學錄取通知時,他已經拿到了公立常春藤名校密歇根-安娜堡分校的錄取通知書。在廖一帆申請的學校專業(yè)中,無不例外選擇了商科,這源自他對商科的喜愛,從高中開始,媽媽教他炒股,未來他把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定在了金融會計-投行-基金經理這條發(fā)展道路上。
游學經歷培養(yǎng)獨立人格
“與其坐在教室里,不如出去走走。”這是廖一帆的觀點。高中時,他就和哥哥買了兩張站票,坐了40多小時的火車跑到內蒙古一個不知名的景點旅行。到新加坡考SAT的時候,他自己當導游,組織10多名同學在當?shù)赝媪藢⒔恢埽?ldquo;所幸的是沒有一個人走丟。”
這種獨立和膽識從廖一帆小時候就萌芽了。5、6歲的時候,他跟著讀MBA的爸爸在英國住了半年多,乘著這個機會跟著家人把歐洲游了個遍;到了小學六年級,爸爸去美國工作一年,于是廖一帆又有機會到密歇根州上了一年小學。國外的生活對廖一帆的影響很大,養(yǎng)成了他開放自由的心態(tài)。
“歐洲給人的感覺要保守一些,”而在美國讀小學期間,他只看了一個暑假的電視,就鍛煉出了流利的英語。“在我的記憶中,美國小學一年大型的考試只有一次,沒有排名。”一個班20多名同學,每隔1個月還有派對,學習氛圍很輕松自由。
喜歡商科高中開始炒股
喜歡商科,廖一帆說自已并不是隨波逐流,而是有自己的規(guī)劃。爸爸讀MBA,家里有親朋在銀行工作,媽媽是炒股行家,這都讓他從小對商科著迷。他最喜歡的影片是講金融風云的《華爾街》,看了兩三遍。上高中后,媽媽還教他實盤炒股。用自己的壓歲錢,每次投入千把塊,廖一帆說自己不在乎炒股賺錢,而是從分析圖像、企業(yè)經營數(shù)據(jù)中了解經濟發(fā)展變化。
“商科就像萬金油,到哪里都可以用。”對自己的選擇,他有相當?shù)淖孕拧?ldquo;你想去華爾街工作嗎?”,“不一定,我先學金融、會計專業(yè),然后選擇投行學習,最后做基金經理。”
樹德中學國際部的老師給廖一帆的評價是:對自己喜歡的東西非常執(zhí)著和堅持。這體現(xiàn)在他學習吉他、貝斯,組建樂隊的狂熱勁頭上。初中時,偶爾看到高年級的同學彈吉他,讓廖一帆萌生了學電吉他的念頭。為此,他把自己關在琴房里一練就是8個小時,“直到手指尖冒血”。在家里,開明的父母一直很尊重廖一帆的意見。留學選學校這件事情上,幾乎都是廖一帆自己做主,“我希望自己能進學術氛圍好的學校。”而申請和考試全憑他自己的努力,SAT復習了3個月就取得了2110分的高分。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您還可以登陸:/liuxue/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