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第一場 SAT 考試,24 號如期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舉行,目前尚未聽說泄題或作弊等負面消息。
以往美國大學理事會是提前三天將考題送達考場,現在則可能于考試當天凌晨才將試卷送達考場。這樣就避免了試題泄漏,萬一發(fā)生泄題,個別培訓機構也來不及編撰標準答案,更沒有時間去販賣真題。
雖然沒有泄題或作弊等惡性事件發(fā)生,大家仍然對于此次 SAT 考試表示失望和不解。原因在于,這次考試竟然 — 對香港和新加坡考場使用了 2014 年 6月的亞洲真題,對臺灣和澳門考場使用了 2012 年 10 月的亞洲真題!
顯然,刷題的考生“走運”了,沒有刷題的考生則貌似“吃虧”了(尤其 2012.10 的真題號稱是史上最難之一)。其實這其中隱含著幾方面的悖論和玄機。
近年 OG 官方只發(fā)布每年 5 月的亞太真題,其他時間的考題是屬于不公開性質的。所以,理論上說如果考生沒有參加 2014.6 或 2012.10 的考試,就沒有不公平一說,因為考生沒有機會接觸到這兩套試題 — 在正規(guī)的渠道和資源中。
但這只是個假設。現實中完全有可能存在一批考生,既在去年 6 月赴香港或新加坡考了 SAT,也在這個月參加了這兩地之一的考試 — 時隔半年去考又一次的 SAT,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嗎?那么,由此產生的不合理結果,誰來負責任呢?
何況這還僅僅是理論上非常合乎邏輯的推理,實際上無數考生都將“刷題”做為 SAT 備考的必要手段。
產生這樣的現象恐怕也是必然的。一是考生需要熟悉和了解 SAT 考題的真實難度和題目內容所涉范圍的廣度,因此難免認為只有每年五月的官方發(fā)布的真題還不夠;二是與 SAT 和托福一樣有題庫,試題重用是難免的,這當然在客觀上鼓勵了大家通過各種渠道搞來真題猛刷;三是部分“術業(yè)有專攻的”SAT 培訓機構極力推行“刷真題”策略所致 — 試想,針對題庫及其出題規(guī)律而提前“破解”將來的考題,這種本事是多大的招生噱頭啊!
此外,隨著 SAT 改革在即,老題型面臨著壽終正寢的命運,CB 再往題庫里添磚加瓦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聰明”的機構和教師會提醒和要求學生狠命刷真題,不僅針對語法等很有規(guī)律的單項,連寫作也要格外用心去琢磨歷年老題。
在 2016 年新 SAT 實行之前,現行考試還有大約七次,國內的考生還可以通過“刷真題”的方式考取“理想”的成績。但是可以肯定,隨著未來一年(奔著現行 SAT的)報考人數的必然激增,在去年惡性作弊事件的影響下,SAT 考試及成績的含金量一定有所降低,甚至必然會影響中國學生的申請。
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圍繞 SAT 出現的、多方參與產生的這些復雜現象,包括 CB 的考題策略和考生的備考方式以及培訓機構的訓練導向等等,必然使最終的吃虧者變?yōu)槲覀兊闹袊忌?— 將來在美國大學立足的根本,畢竟是實力而非任何取巧手段獲得的暫時成果。
再次強烈呼吁:將 SAT 考試,回歸其本質;將對待 SAT 考試的態(tài)度,落實到對學生(或者學生自己本人)的未來負責。
如果真正遵循 SAT(無論現行的還是改革后的)考試的本質規(guī)律,從英語語言功底和考試涵蓋的人文底蘊上積累自己的實力,就一定能夠既考出好成績,又具備未來在美國大學勝任學習任務和發(fā)展自己的競爭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