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故事全集
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下文是勵志網整理收集的陶淵明的故事全集,供大家參考。
陶淵明的故事一、童年陶淵明
公元365年,東晉大司馬的陶侃的孫子陶逸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了,算命的瞎子王三看過說,此子根骨不凡,當成大器。陶逸給兒子起名陶淵明。
童年的陶淵明同學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度過,錦衣玉食自不待言。良好的幼教、家教,先祖的豐功偉績,激勵著童年的陶淵明。他自視極高,這是他后來去做官以求兼濟天下,同時也不肯為五斗米折腰的主要心理來由。
可惜到了陶淵明同學九歲的時候,老爹死了,一家人的頂梁柱沒了,最主要是銀子來源沒了,家里只剩下老娘和妹妹。一家人坐吃山空,就窮下來了。(想了半天也沒有明白,老爺爺是國家政治局的常委,爺爺是市委書記,老爹也是市委書記,應該是標準富好幾代啊,國內外的房產、存款、名車、股票什么的稍稍變賣一下,怎么就能窮下來了呢?真讓人納罕。)愛信不信,反正就窮下來了,只好與母妹三人一起,寄養(yǎng)在外祖父孟嘉家里(讓我想起了林妹妹,莫哭)。
魯迅老師說過:“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曹雪芹先生也曾如是,陶淵明同學今也如是,更何況是從大康到困頓呢,這段經歷,對陶淵明同學心理成長歷程起到重要作用,一個眸子里隱了淡淡哀愁的沉默少年一天天長大了。(掉一個心理書包:童年的印記對人一生的影響巨大。)
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早已經過世,據說是“好酣酒,逾多不亂;至于忘懷得意,旁若無人”,但不妨礙這個老先生成了陶淵明同學后來學習的榜樣。陶淵明在這里的生活也算幸福,至少衣食無憂,祖父家里藏書極多,陶淵明同學學習很努力,讀了一肚子書,為后來成為真正偉大的田園師祖陶淵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結一下影響陶淵明心理行程的因素:
1、祖上曾經的輝煌。
2、家道中落的困頓。
3、野逸散仙好酒的祖父對他的影響。
……
這時候的陶淵明逐漸顯出其優(yōu)秀的潛質,他后來曾寫詩:“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he思遠翥zhu(就是像鳥一樣昂首展翅飛翔,去實現(xiàn)遠大的人生理想的意思,古文難懂,實在討厭)。”可見人要有理想啊,心有多遠,路才可能有多遠。(先生要經常把這個道理說教給學生聽。)
……
陶淵明逐漸長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單過,在陶家園(網上查了查,說是今宜豐澄塘秀溪南山自然村的陶家坪)蓋了幾間房子和老母同住。這期間,主要是在家讀書和出外游學。期間,妹妹嫁了武昌程家,祖上留下來的一些積蓄逐漸耗盡,親友接濟也逐漸不支,生活每況愈下。
這個時候,陶淵明自覺已經學成文武藝了,可以出來大濟蒼生了,而且家里也已經沒米下鍋,兩方面的原因,陶淵明決定外出做官了。
陶淵明的故事二、官途
陶淵明身處亂世。東晉末年傳統(tǒng)豪門勢力與新興貴族勢力比闊斗富,大量囤積土地,而貧窮的底層勞動人民大量淪落為官宦鄉(xiāng)紳的佃戶,生活窮困窘迫,這種狀況發(fā)展到后來便接二連三地爆發(fā)了農民起義,軍閥割據,民不聊生。陶淵明的仕途生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
1、江州祭酒
公元393年,陶淵明在江州謀了一個祭酒的差事。
這個官不算小,類似于今天保定市常務副市長。陶淵明的這個“祭酒”是江州剌史王凝之(這個王凝之的老爹是大名人——叫王羲之)自設的一個官職(晉朝地方官自己有權設置自己下級官吏,只需向上報備就行了)。這個官職在江州屬于要職,握有重權(第一任江州祭酒就是王羲之),類似常務副市長。
初來乍到的陶淵明能得到這個官的原因有三個:
1、 陶淵明此時已經在文壇小有名氣。
2、 陶淵明雖已家道中落,但好賴也算江州的旺族,名門之后。
3、 (據小道消息說)陶家是五斗米教教徒,王羲之家族也是五斗米教教徒,是一黨人士。
王凝之是個有個性的人物。他深信五斗米道,迷信“鬼兵”。孫恩攻打會稽時,王凝之同志設壇禱告,燒紙畫符,之后給手下說已經請到“鬼兵”十萬,大家可以高枕無憂了,于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于是叛軍至,于是城破,于是全家被殺。
王凝之這人脾氣還不好,喜歡用鼻孔看人,可陶淵明官職雖小,但也是有脾氣的,也常常用鼻孔看人,或者說叫傲骨,四個鼻孔相對,兩人間隔閡日深。
文人是應該有骨氣的,不管水平高低?催^一個寫汶川地震的《江城子》,說“縱做鬼,也幸福”什么的,據說還是作協(xié)副主席(也是專業(yè)作家啊,還副主席,呀呀呸)。讓人感嘆,有骨氣的文人太少。
面對王凝之這樣一個“寶貝”,陶淵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了。說不干就不干,打死也不干了。后來,州里又來召他做主簿(秘書長),他也沒有答應,回家種地去了。(這就是文人氣節(jié),但還有更多文人一邊高唱氣節(jié)歌,一邊努力鉆營,也是一景。)
第一次仕途結束,但陶淵明并未灰心,只是運氣不好罷,達既不得,就獨善其身,回家讀書去。
不久他的妻王氏死了,繼娶翟氏。
2、桓玄門下
公元400年,陶淵明三十五歲,這個時候,天下大亂,也許是實在是過不下去了,他到荊州,投入荊江二州刺使桓玄門下做了個參謀。但陶淵明很快就發(fā)現(xiàn)桓玄有個要命的想法——做皇帝。
陶淵明可是個正統(tǒng)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當然不想趟這造反的渾水,但危險來了,俗話說,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要沒有個合適理由,如何能下得了船?恰恰(閆哥指導修改)這年冬天,陶淵明老娘死了(偉大的母親),于是因母喪辭職回家,丁憂三年,名正言順,也算幸運啊,陶淵明守在母親墳前感慨萬千了許久。
公元402年正月,桓玄舉兵攻入東晉首都建康,造反成功,改國為楚。
陶淵明在家鄉(xiāng)躲著,心里暗罵,但也頗有些尷尬,一邊種地,一邊作詩發(fā)憤,來表示對桓玄稱帝之事的不平,不滿,不屑: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意思就是說:老子是高潔人士,才不會跟你們這樣的亂臣賊子同流合污,沒有誰是我的知己,我白天也把門子關死,老子骨頭還是有的。(不知道可否入圍中國脊梁?)
這些日子里,陶淵明可把桓玄恨到家了,但人家是皇帝,恨也白恨。罵娘歸罵娘,再想出仕,可就要到人家桓玄門下去,這在陶淵明是打死也不會干的,等于說斷絕了陶淵明出仕之路。
郁悶啊,郁悶。沒法郁悶中爆發(fā),就在郁悶中喝酒,可莊稼也不好好長,酒也不夠喝……
一晃就是三年。
3、劉裕參謀官——俠客陶淵明
劉裕在陶淵明經歷中可是個重要人物。辛棄疾同志有首名詩《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這里的寄奴就是劉裕的小名。
劉裕同學可是個超級猛人,他做了兩件大事:
一是劉裕在家鄉(xiāng)京口起兵,擊敗桓玄,?芑实鬯抉R德宗登基。二是劉哥覺得司馬德宗當皇帝實在不如自己干(確實),就轟走司馬(禪讓),自己干了。東晉滅亡,劉宋王朝誕生,南北朝開始。
在劉裕大敗桓玄的時候,陶淵明高興極了,老天有眼啊,老陶雄心萬丈,開門出來,投奔劉裕,并且做了一件大事:
這時候桓玄同學被劉裕同學打得屁滾尿流,一敗涂地,就把幽禁在潯陽的安帝帶上(這可是個護身符),一溜煙跑到江陵。陶淵明為了救黎民于水火,為了救安帝,也為了自家出口氣,實實在在地做了一回俠客
——他化了妝,扮作一個落魄文士游學的樣子,騎上一匹高大的白馬(拍電影該這樣拍吧),背背長劍,腰掛水葫蘆,懷揣大餅,風餐露宿,冒險穿過敵人轄區(qū),中間躲過敵軍多次盤查,幾歷生死,到達建康,找到劉裕,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報給劉裕知道:“快去救萬歲爺啊,桓玄那個王八蛋吧主子抓到江陵去了,囚在那哪兒了,我這里還有地圖,你看你看……”劉裕自然大喜,和陶淵明一起做了個營救計劃,于是……(省略613字),于是把可憐的皇帝給救出來了。
自覺為劉裕征伐大業(yè)立下一件大功勞,著實滿足了一下文人假裝俠客,“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的癖好(中國文人大多有此“雅好”),自己也出了口惡氣。
他高興得很,也頗有些得意,寫詩明志:
“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
心里覺得理想抱負的翅膀終于可以展開,在天地間自由翱翔了。論功行賞,陶淵明得到一個參謀的職務!
什么,真的?沒想到啊,有點小啊!陶淵明心頭一懵,但文人的自尊并沒有讓他怒形于色,他默默地回到住處,坐在暗影里,半天沒有聲響……
這個差事,著實給了心頭火熱的陶淵明當頭一棒,被一盆子冷水澆得有些發(fā)懵,學點心理學的人,可以一眼看穿,這是擺明了不信任,不重用啊,陶淵明這樣的文人要的首先是個臉面啊,于此陶淵明變得沉默了……
后來,劉裕打入大大一片疆土,從監(jiān)獄里撈出來的安帝被劉裕命令做了皇帝(劉哥現(xiàn)在和曹操同志一樣,入京輔政,獨攬朝權),劉裕被加九錫(像曹操吧),挾天子以令諸侯。再后來不得已當了皇帝。
說不得已,是因為一個禪讓的故事:
安帝死了(有小道消息說是不小心喝了毒藥給藥死了,皇帝這個工作不好),恭帝司馬德宗被命令即位(苦啊!)。再后來,劉哥覺得司馬德宗當皇帝不如自己干得好(這倒是真的,劉哥作為一位亂世梟雄哪里是司馬德宗這個白臉蘿卜能比的?),于是司馬德宗也覺出來了(聰明),于是就提出要把皇位禪讓給劉哥,劉哥當然不干,笑著痛斥司馬:
“怎么能這樣想呢,這不是陷我于不義嗎?決不許這樣說了啊!”。
但司馬這個樣子皇帝也不傻,隔了幾天,就又說禪讓的事,而且更加言辭懇切,如是者三。而且,群臣在這件事情上也和司馬皇帝一條心(只有這件事和皇帝一條心,其他事情都和劉裕一條心),寫了六牛車的奏折,說你要不接皇位我們就都不活了,而且組織請愿團,到皇宮外跪哭,這期間劉哥狠狠地痛斥了幾個帶頭的,但這幾個帶頭的這回死活不聽,繼續(xù)哭著喊著上訪鬧事,而這時候百姓也上萬民表,強烈要求劉裕同志順應民意,接受禪讓。并且以罷工罷市相威脅,并且有些人已經上街游行了。
劉哥實在沒法子了,才說:“唉,你們就害我吧,不過我總不能讓百姓寒心啊,就勉為其難罷”。非常痛苦的接了皇帝位。
群臣都長出了一口氣,這關可他媽過去了。稱頌萬歲圣明,劉;实鄯赓p了“鬧事”的官吏。
陶淵明對劉裕是頗有幾分崇拜的(劉裕之大能也的確值得崇拜幾分啊),但骨子里的正統(tǒng)思想卻使得他對劉裕的“謀朝篡位”頗有不滿,在這樣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劉裕就有了許多異樣的味道,劉裕對陶淵明這樣的心態(tài)自然也是洞若觀火,所以當然也不會重用陶淵明。另外劉裕的所為(比如不重用自己,以及為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王愉,重用王謚任等)也使他頗感失望,終于萌生去意。他在《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曲經阿曲伯》中寫道:“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此情可見。
公元405年三月,上表辭去參軍這個實為顧問(顧著就問,顧不著就不問)的差事,馬上被批準。再回家種地。
4、彭澤令
還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
這次到任應差的原因主要是為了生計,他在《歸去來兮詞》里說,家里窮得揭不開鍋了,連酒都好久喝不上了,實在沒有別的辦法,愁得轉圈。而去當官還有300畝官田歸自己用,吃的喝的就都解決了。
干到第八十一天,潯陽督郵(是個類似巡查欽差的職務,張飛打過的那個督郵)來視察,手下說:“您得穿戴整齊了,去跪迎上差”。這時候,陶淵明心中多年的郁結終于爆發(fā)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精彩出爐:
“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翻譯過來就是,為這么幾粒糧食,讓我跪你?去他媽的,老子真真的不干了。這回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活結束。為了表明心志,還寫了《歸去來兮辭》以表決心。
(熱烈鼓掌!!!)
為什么要熱烈鼓掌,我們來細說緣由:
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里表明了兩個重要觀點:
1、陶淵明十三年仕途,到辭彭澤縣令結束,是他為實現(xiàn)“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就是說過去錯了,對仕途徹底絕望了。
2、陶淵明歸隱后有過短暫的自得與快樂。歸家途中“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歡樂之情溢于言表,但很快他就又郁悶了。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
看得出此時的陶淵明心中還是沒有放下,失落,寂寞,不平,仍是心中難平的郁結。但陶淵明經過了“命巾車,棹孤舟,尋壑,經丘,植杖,耘耔,登皋,舒嘯,一大段時間的思索,終于得出結論,要“聊乘化以歸盡,樂天天命復奚疑!”了,這時候的陶淵明終于不再是一個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俠客,而成長為我們心目中那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了。
幸甚啊,幸甚!
《歸去來兮辭》是一個分界點,一個里程碑,標志著陶淵明同志思想的真正成熟(此前陶淵明同學的詩文實在沒有什么意思)。從此之后在陶淵明的詩中沒有了不平之氣,沒有了無病呻吟,真正達到了平和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個徹底放下的,開悟了的陶淵明正式出爐。
所以我們感謝王凝之老弟、桓玄老弟、劉裕老弟等幾位同志的合力打造,尤其是劉裕同志,想來有些后怕,若劉裕這樣的英雄豪杰好好地栽培栽培老陶,老陶要也放下正統(tǒng)忠君的狹隘思想,好好跟著劉哥混,造就出一個半吊子政客陶淵明,可就絕對沒有桃花源里的陶淵明了。
陶淵明的故事三、田園詩家陶淵明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為后世文人具象化了夢中的寄所。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陶淵明在《歸田園居》中也構畫了類似的場景: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清溪、桃林、芳草、落花、雜樹、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犬、草屋、遠村、炊煙、深巷,農人男女,垂髫黃發(fā)。
在床上趴著,寫到這里,忍不住打了兩個滾兒,坐起來抽了一支煙……
陶哥在《五柳先生傳》里寫道:“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他說他不知道自己是誰,這該是陶淵明先生明悟以后的哲語罷(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是誰),所以不必拘泥這桃花源是真有其地,還是經了藝術加工,還是完全虛構了這樣一個烏托邦似的仙境。總之,我們知道,每每在心里眼里念著桃花源這三字的時候,必當心動神搖,不能自已。
路過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桃花源。我心里也有這樣一個桃花源啊。心里激動,就寫了下面的一些字:
我深愛著那個神秘安詳的,
有著詩一般意韻的世界,
繽紛的桃花林里,
有我安寧、和平而又富足的'家,
狗兒在膝前搖著尾巴,
蘆花雞和白豬、灰羊們
在山坡的柳蔭下乘涼,
炊煙在村頭飄起的時候,
媳婦們喊著各家的漢子回家吃飯……
(我把這些字分了段,算不算首詩?)
桃花源是每個人心靈的寄所。桃花源隱在心靈的最深處,它需要你細心的經營,當你傷感或寂寞的時候,可以去桃花源里去,躺倒在桃花樹下,喝些隨便什么酒,醺醺的,任風拂過面頰,任花瓣飄落在身上……
桃花源里的小溪,稻田,果樹,笑臉的鄉(xiāng)鄰,教會我們快樂面對生活——讓心靈指向快樂,不計較,不做作,不抱怨,不苛責,不無病呻吟,成為一個基本健康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成為一個平和的人,然后,安靜地,面對人生以及人生的盡頭。
桃花源是一個完全拋卻利祿功名后才允你思考的所在。有了這個桃花源的人,就可以成為一個精神富足的人,一個自然人,一個真人。
每每與好友們在山間醉倒的時候,我總想見陶淵明,那個時候,我總能聞到了桃花源里彌漫的花香。
在心里造一個自家的桃花源吧,勸君山中走走,去悟道歸真。
陶淵明的故事四、困頓酒中仙
中國有名的酒鬼詩人很多,三曹、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陶淵明也如是。
陶淵明歸隱之后,生活來源就靠種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愜意啊,跟當年官場生活一比,真有重生之嘆。
不過陶淵明可算不上個合格的農夫,技術一般,體力也差,隔三差五的還要在家醒酒,所以生活質量自然也下降了一個層級。
偶爾也有些朋友來看他,會送他一些錢物(曹雪芹先生也曾如是),但畢竟救急不救窮,甚至交好的農夫朋友找他喝酒的時候也勸他再去做官,但陶淵明則笑而不應,次數多了,也就沒人再提了,但村里有這樣一個當過大官的農夫,大家也覺得臉上有面子,酒還是時時找老陶喝的。
豐收的年頭,陶淵明家會釀幾大缸米酒(想起了嫂子和樊樊的米酒),雖然老陶農事差勁,但釀酒技術在村里是最好的,所以村子里的老鄉(xiāng)們不管誰家釀酒都會請老陶去指點一下,等酒釀好了,再請老陶一醉。老陶為這事得意許久。陶淵明喝酒不講究吃菜,倆大腌蘿卜,或是院子里摘顆黃瓜也能對付。
有酒有酒,閑飲東窗。(多好的句子啊,作者陶淵明。)
朋友來了,只要家中有酒,則必飲,一般總是老陶先醉,醉前,老陶會說:“我要醉了,馬上會睡過去,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愛極了。
歉收的年頭,日子就慘了。老婆孩子都一臉菜色,酒就沒戲了,甚至燈油也買不起,老陶就發(fā)明了火把——找根松枝子點起來,把屋子里熏得黢黑。然后喝瓢水,蒙上被子睡覺去。
這時候也會有朋友知道他日子艱難,除了送他些錢米,也有的就請他過去,說是談談詩什么的,實際上就是想讓陶淵明一飽,臨走再送些肘子,鮮魚之類的給他拿走。陶淵明曾在詩中寫下自己的感嘆:
“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凡是有得有失,這倒是不必過于在意。
來給陶淵明送錢送物的也有些大人物,太守顏延之是來的最多的一個,前前后后給他贈送過兩萬貫銅錢,當然這些錢也都送進了酒家。
也有討厭人物,江州刺史檀道濟就是一個。這天檀刺史親自到他家,勸他出山:“說壞世道是可以歸隱的,但當今圣主英明,天下一統(tǒng),就該出來做事啊,在這樣貓在鄉(xiāng)下,是什么意思?(領導聲口)”陶淵明心中暗罵,卻說:“我,老朽了,沒有本事了。”還說,就端茶送客。檀道濟要送他豬肉和大米,他說自己吃慣了五谷雜糧,享受不了,檀道濟很生氣,放下東西就走了。陶淵明也很生氣,把那些東西都扔到門外(骨氣)。圍觀的鄉(xiāng)親都很納罕。
久了,也便不再有人來打擾。
就是耕田,寫詩,飲酒三件事。
日月如梭……
人已過耳順之年,陶淵明知道自己命不長久了,就做了挽歌詩三首,其中有這樣幾個句子: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xiāng)。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親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第一句,寫一生遺憾是酒沒喝夠;第二句,概括自己一生高堂為官之苦,草鄉(xiāng)隱居之樂;第三句,是詩家一生經歷,以及所明悟的莊、道、佛思想的大成精解。
最后,就死了。
所有人最終的歸宿,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附1:《誄陶公千古》
陶淵明同志,貧病交加,藥劑弗嘗,視死如歸,臨兇若吉。于公元427年與世長辭,享年62歲。
陶淵明同志而立之年參加革命工作,唯公唯謹。早年心懷天下,敢于堅持原則,襟懷坦白,矢志報國,奈何人生際遇難測,公之大才不得施展萬一。
不惑之年,棄名利,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事業(yè),創(chuàng)田園詩派之大成,為耀古今天地之文。大宗師身份,卻能甘于清貧,躬耕壟畝,貼近群眾,生活簡樸。
陶淵明同志的離去,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他雖駕鶴桃源,但他的思想仍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煩躁如小兒狀時,為我們撫平創(chuàng)傷。他那無與倫比的華美文字;他那種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他那傲骨錚錚的高尚品德;他那凈潔如水的宗師風范,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記取。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慰陶公高天之靈。
愿陶淵明同志桃花源中生活快樂!饗!
(后生路過謹祭)
附2:陶淵明心理鑒定:
陶淵明出身于一個沒落官宦家庭,幼年的富足家道,先祖的偉績豐功,使他在幼小心靈深處埋下了自尊,自信,胸懷大志的種子,潛意識里,希望能恢復先祖時候的輝煌;同時先人們(尤其祖父)身上的飄逸灑脫,也給他成為后來桃花源里陶淵明的一種潛質與可能。
進入官場主要原因是想兼濟天下,光宗耀祖的,生活原因其次。
進入官場后,因為陶淵明骨子里終究不是一個政客,所以不能容于齷齪官場里(還是因為陶淵明同學心理干凈啊,同道同道,呵呵),于是感到孤獨,不合時宜,力不從心,也不被賞識(統(tǒng)治者實在也不需要這樣心性的下屬),漸漸萌生退意。
進入猶豫期。一面厭棄官場,一面又忘不了昔日鼎盛繁華,反反復復,顛顛倒倒,來來去去,走走停停,為官之心漸漸淡下去,歸隱之心漸漸濃上來,此消彼長,如翹翹板升降。
到彭澤令時爆發(fā),徹底放下,開始新的人生,或者說真正的陶淵明誕生,一代風華絕代的田園師祖橫空出世。
在這個美妙的心理狀態(tài)下,《桃花源》、《飲酒》、《歸田園居》這些我愛,精彩出爐,成為一代又一代文人學子(“學子”兩字用搜狗敲出來,字組里第一位是“靴子”,有趣)的夢里桃花。
陶淵明退出官場,在劉裕創(chuàng)立新朝的時候,為自己更名為“潛”,表達了對新朝的不滿,當然為性命考慮,也是不敢明著罵街的。之后他與佛教大宗師慧遠和道教泰斗陸修靜等隱士來往,也使他對人生,對天地自然的認識上升到另一個境界。
成為陶淵明的陶淵明心緒平和,心理狀態(tài)整體指向快樂,級別鑒定為健康+,淡淡的不滿不平也還有,但已經不再起決定作用,進入“超我”狀態(tài),身上彌滿了一種宗教的虔凈——這宗教的圣地是“桃花源”。
【陶淵明的故事全集】相關文章:
有趣笑話故事大全集06-26
成語笑話故事大全集06-20
日常精彩笑話故事大全集06-19
歇后語笑話故事大全集06-29
銷售心理學小故事全集12-10
笑話故事笑出你眼淚大全集錦11-26
《小學生感恩故事全集》讀后感范文11-19
必看的勵志電影全集08-06
國慶詩歌全集10-25
讀《戴爾卡耐基的智慧全集》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