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空心竹子狀態(tài)的人生感悟
——到底是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
幾十年來,我的思想一直在這兩種觀點中搖擺。在中國的歷史上,大凡是學者、理論家、理想主義者,他們的思想一般都偏向于“知難行易”,就是要強調(diào)學習,要有理論思想的指導,把問題想明白,討論清楚之后再行動。他們認為,行動本身是很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些人常常忽略了行動本身,甚至看不起行動,總認為這是那些沒有文化的人干的事情,他們認為不把事情想明白,從理論上搞清楚,事情就做不好,或者做起來非常困難。在孔子和孫中山等人的言論中,就常常反映出“知難行易”的觀點和他們的思想。另一類人是實干家,務實派,他們的觀點就是先干起來。沒有實踐、沒有行動,哪來的真理和思想?現(xiàn)實生活中,這兩種人常常是相互瞧不起,相互貶低。
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也有這樣兩派的代表思想,一派是教條主義,一派是經(jīng)驗主義,這也是當時毛主席認為對中國革命危害最大的兩種主義。毛主席后來還說,教條主義比經(jīng)驗主義對中國革命造成的危害更大,在教條主義處于領導地位時,中國革命力量在紅區(qū)損失了90%,白區(qū)損失100%。當然,在毛主席晚年時,認為修正主義的危害比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的危害更大了,這是后話了。直到中國改革開放,中國的思想界也是不斷地在理論和實踐中探索,例如從1978年在《光明日報》提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到后來的“不管白貓、黑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還有“要不要爭論姓資姓社”、“摸著石頭過河”,等等,不論是理論派還是實踐派,都是在探求正確的方法和正確的道路。我們這一代人也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理論和實踐一起成長起來的,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給給中國經(jīng)濟和中國人的'思想帶來的變化。如果我們總是停留在理論探討階段,思想完全統(tǒng)一再行動,恐怕我們還要多等多少年才能看到這些變化。
“知”和“行”,理論和實踐,到底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最近看了一本關于信仰方面的書,書中介紹了一個重要的文化概念就是“磋商”,它強調(diào)的是行動、反省、磋商、再行動,一直循環(huán)下去,把理論和實踐統(tǒng)一起來,把“知”和“行”統(tǒng)一起來,因為沒有只說不干百分百的理論家,也沒有只干不說百分百的實干家。只有理論和實踐結合,行動和蹉商結合,我們才能更接近真理。
我也是初次接觸磋商的文化,了解很膚淺。但其中說的幾條很讓我受啟發(fā):第一,磋商的過程中講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后,就不要抱著自己的觀點不放,把它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當你的觀點講出來后就不屬于你自己了,是大家共同的財產(chǎn)(注意,是共有的)。同時,不要因為別人對這個觀點的批評或提出不同的意見就覺得傷了面子,傷了自尊。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客觀地判斷它,討論它,任何的偏見都會會帶來矛盾和不和諧,只有蹉商才能解決問題,達成和諧。第二,在磋商過程中,自己要像個空心的竹子,要放低心態(tài),要謙虛,這樣別人的思想和智慧才會被接收和流淌過來,這時自己的思想才能夠受到靈性的指引,回到正確的道路上去。如果這個空心的竹子被阻塞了,別人的思想和觀點就無法接收,這樣的思想實際上是得了病,不健康的。磋商時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空心竹子的狀態(tài)。第三,要學會靜默,學會傾聽,多用耳朵,少動嘴。靜默可以趕走眼前繁雜的思想對我們的干擾,而我們的思想常常是讓眼前可以看到的、無用的信息牽著鼻子走,而失去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甚至內(nèi)心自己真實的感受。
寫下這篇博客,是為了給自己在“知”和“行”的思想探索中做一個標志,我現(xiàn)在自認為對知和行,理論和實踐關系的理解上了一個大大的臺階,感覺以前的許多想法都是很幼稚的。不過,當我的思想再走一段里程后,回過頭來看這篇博客,這個標志可能處在山腳下。
【人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空心竹子狀態(tài)的人生感悟】相關文章:
解讀心理健康是怎樣的狀態(tài)11-03
CAD查詢狀態(tài)的方法08-10
如何查詢自己的黨籍狀態(tài)11-16
工作狀態(tài)的心理小測試06-25
黨籍狀態(tài)怎么填02-01
黨籍狀態(tài)有哪些11-12
黨籍狀態(tài)怎么填寫11-12
黨籍狀態(tài)如何填寫11-12
如何查黨籍狀態(tài)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