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9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
這一決定是為了響應和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強化中小學法治教育。相信教材更名之后,教育部還將推出更多的計劃來推動中小學法治課程的建設和落實。
未成年人犯罪、校園傷害案件頻發(fā),早已引發(fā)公眾對中小學法治教育的質疑和批評,加強法治教育的呼聲日益高亢。但是,中小學校依然痛感無法施展拳腳,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思想認識和課程意識上不夠重視。二是缺乏法治教育專業(yè)教材,學校在校本課程建設上只愿意將精力花在考試科目上。即使學校有心開展法治教育,也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因此,中小學法治教育教材更名,為中小學法制教育開了一個好頭。讓我們走進學校,聽聽他們的聲音。
現狀:
法制教育不被重視
現在,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惡意犯罪的情況也有抬頭的趨勢,這和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對欠缺有著直接的關系,而學校又是未成年人學習知識的第一陣地,加強學校的法制教育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辦法。那么中小學法制教育的現狀如何呢?讓我們跟隨昌邑市都昌后伍塔小學的劉來國老師來做一下具體深入的了解:
首先,教育部門缺乏對學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
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但在學校教育中,與其他課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這一點從現行教材的設置便可看出,在現行的教材中,只有初中二年級一門法律基礎課,而小學六年和其他階段的教學幾乎沒有任何法律課的設置,或者僅僅流于形式,半年上一次法制課。雖然有些學校領導自己也認為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也感到無奈,因為法制教育沒有納入教學大綱,在課程安排上,重視程度上還不夠。所以教育主管部門應重視學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應該認識到加強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
其次,任課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教師隊伍缺乏專業(yè)化,學生積極性不高。
目前絕大多數學校的法制課教師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課教師兼任,個別學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長兼任。現在的法律課教師多為帶班上來的政治教師,其中很多教師可能從來都沒有接觸過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教學方法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導致很多教師只能照本宣科,進行填鴨式教學,遇到實際問題,就顯得束手無策,甚至解答不了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學質量大打折扣,課堂缺乏案例教學和課堂的靈活性,使法律課成了純粹的知識講授課,學生沒有任何積極性可言。有的學校雖然聘請了法制副校長或兼職法律教師,但因受課程安排和兼職教師時間、精力有限的制約,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第三,標準不一,教學內容缺乏規(guī)范化。
具體表現在時間上,沒有確定統(tǒng)一的法制課時,有的.安排自習課,有的擠占政治課一點時間,有的甚至沒有安排法制課。即使安排上法制課,在時間安排上也往往視情而定。目前尚缺乏成套統(tǒng)一的教材,除了初中開設的《思想政治》(內含少量法律知識)外,小學和高中均無法制教育正式教材,因而使小學、高中甚至大學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第四,職責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體化。
學校的法制教育由于沒有硬任務、硬指標,因而也就沒有明確的職責和目標,形成法制課上與不上一個樣、上好上壞一個樣的狀況。同時,在教育管理中由于缺乏合力,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不能有機結合,學生放學或放假回家后,主要是靠家庭與社會的教育,許多家長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學校,很少對自己子女進行有效教育,即使進行教育也很有限,特別是對已離開學校而未找到工作的青少年,由于學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只有通過社會環(huán)境來約束,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脫節(jié)、死角現象突出。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2
今天在德源學校參加小學《道德與法治》統(tǒng)編教材培訓,一天培訓頗有收獲。通過培訓,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們要靈活運用教材。要根據自己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熏陶。
玩耍也是學習,在玩中學,不是貪玩,關鍵是會玩。老師要引導學生,在玩中有收獲,在玩的過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規(guī)則,遵循游戲規(guī)則。讓學生認識遵循規(guī)則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規(guī)則,不遵循交通規(guī)則,后果會很嚴重的。
在活動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體、美、勞中,德育為首。讓學生在活動中做人,讓學生懂得感恩,愛自己的學校,愛老師,愛父母。接納父母的不完美,接納老師的不完美,接納同學的不完美。允許同學的不同,換位思考,團結同學。
引領學生發(fā)現同學的優(yōu)點,發(fā)現同學的進步,發(fā)現同學的閃光點。讓學生天天夸自己的同學,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讓所有學生充滿自信,熱愛生活,愛學習。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終身學習。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做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培養(yǎng)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梢蚤_個辯論會,問題越辯越明。
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進競爭機制。生活處處皆學習,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快樂學習。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遇到困難,教會學生想辦法,愈挫愈勇。讓學生知道,生活中挫折難免,要正確對待挫折。
老師要認真研讀教材,用好教材,結合自己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切實可行的活動;顒邮菍W生自己的親生經歷,具體可感。是學生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學生感受就深,就能洗滌孩子的心靈。了解教材編排的意圖,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采取合適的措施,與學生一起成長。
《道德與法治》課雖然是小課堂,反映的卻是大社會。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做人,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的教科書不是唯一的教材,老師也不是唯一的老師,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方法更不是唯一的,相信我們多樣的教學方法,一定會讓品社課堂更加生動活潑,絢麗多彩。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3
開學初我參加了《道德與法制》課的培訓,讓我感受到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有了以下的心得體會:
現在,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惡意犯罪的情況也有抬頭的趨勢,這和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對欠缺有著直接的關系,而學校又是未成年人學習知識的第一陣地,加強學校的法制教育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辦法。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不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質,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同時也是振興中華民族的需要。
小學法制教育注重文化課而忽略學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學校沒有專門的法制教育人才,雖然授課教師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知識教育,但并不系統(tǒng)、全面。要使小學生成長為一個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作為老師應對法制教育引起高度重視,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自覺守法。教育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法律法規(guī)。比如怎么樣過馬路,不能打擾別人休息,不能破壞文物,在乘坐交通工具時要注意什么等。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學看來是不起眼的小事,像隨地吐痰,亂闖紅燈,實際上這樣做已經是違法了。因此大家要學習法律,增強是非判斷能力,自覺遵守校規(guī)校紀、法律法規(guī)。
二、從身邊做起,預防犯罪。我們積極學習《中小學生守則》,警惕學習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加強自身修養(yǎng),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要珍惜學習機會,自覺接受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管理。要提高鑒別能力,不要學習和模仿電視、電影和文學作品中的犯罪行為。要謹慎交朋友,不要和社會上品性不端的閑散人員交往,特別是那些有前科劣跡的人。切莫虛榮攀比,不要隨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況,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哄騙,遇事多留個心眼,警惕各種不良誘惑,對陌生人給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輕易接受。要學會用報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只有從小處入手,一點一滴的滲透教育,法制教育才能有效,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4
9月11日,雖然天空下著綿綿細雨,但是也阻擋不了工作室成員參加培訓學習的腳步。來自中原區(qū)教研室的教研員王嫻老師為我們做了精彩的專題報告———《讓兒童生活更美好,讓兒童成長更精彩》。雖然只有短短的一上午時間,但是受益匪淺。
王嫻老師以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
從理解課程、解讀教材、研究教法三個方面為我們進行教材的解讀與分析。王老師在調研聽課中發(fā)現,教《道德與法治》的老師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德育課堂教學脫離了兒童的現實生活。課堂教學局限于書本的世界內,回避了紛雜的現實生活。很多老師基本靠說教進行道德教育,學生沒有良好的道德情感體驗,他們所經歷的書本世界無法與生活世界溝通起來,
課堂教學也就無法真正觸及兒童的真實內心,未能真正從兒童的心靈深處產生觸動和影響,孩子理解不到、體驗不到、也用不到,這樣的道德學習也就成為一種無意義、無實效的學習。針對這些問題,王老師為我們分析了問題的根源:有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脫離社會、家庭、學生生活的原因,也有學校生活與社會、家庭、學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說到底是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與生活實際脫節(jié)、背離的`原因。那設置這門課究竟是為了什么?它承擔什么樣的教育任務?我們可以從課程標準中找到答案,就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聽了王老師的報告,感覺責任重大,部編版《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強調:“回歸兒童生活”是針對傳統(tǒng)德育“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教師為中心”的弊端提出來的。傳統(tǒng)德育不能滿足學生生動活潑發(fā)展的內在需求,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使品德課脫離了生活實際,只有讓品德教育回歸兒童生活,才會有知行和諧統(tǒng)一的可能,
才會使品德課成為學生喜歡的一門生活課程。我們教師必須能夠真正理解教材、駕馭教材,憑借教材呈現的話題、范例引導學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結論。教師要合理地選擇和優(yōu)化教學內容,理解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的構思能在課堂教學中生動地體現出來。這樣,教材才能用活用好。
課程標準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核心素養(yǎng)也做了明確的定位:“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苯虒W中,我們要始終把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的核心素養(yǎng)貫徹德育的全過程,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能動搖。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閮和顒拥闹笇д、支持者、合作者。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努力?chuàng)設適宜的活動環(huán)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yǎng)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fā)兒童探索的欲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總之,作為道德與法治的教師,一定要樹立新的教材觀,認真鉆研教材,用好教材,把每一節(jié)課上好。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5
20xx年8月23日,我有幸參加了江西省教育廳組織的教科版《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培訓活動,此次培訓是由四川成都的一位教學經驗豐富且參與了新教材編寫的廖洪森教授給我們講解,講解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塊:修訂新教材的目的和新舊教材之間存在哪些區(qū)別。在將近兩天的培訓中,我在洪老師的講解下對新教材有了較深入的理解?梢哉f新教材對我們教師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通過這次培訓我所獲得的感想與體會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編列目的、內容的設計
培訓中,洪老師主要從三個維度(區(qū)域維度、理論維度、個體維度)來闡述新教材編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教科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學校德育變革相接軌,以順應時代的變化,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新教材內容的設計重點在知識、技能與能力的關系上,采取的內容編列策略是知識、技能引領,活動穿插,在學習知識、技能中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同時,在解決日常問題的活動過程中適時地結合學生身邊的例子加以講解,這樣有助于提高課程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學內容的設計與選編符合國家對課程標準制定要求,教材內容豐富,難度適中,對有關基本知識編排和敘述,正確、合理、也符合科學性。教材中的知識點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來說較新穎、實用。通過學習,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新教材的內容是由哪些單元組成,各單元又有哪些知識點的組成,以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洪老師所提供的知識框架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著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二、認識到整體把握《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體把握新教材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并把握好課程知識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因此較好的整體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認識并把握好教材的結構,對于一個新入門的政治教師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認識到應該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難點
通過洪老師的經典剖析,使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新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怎樣才能將一個個知識點貫穿于我們的日常政治教學過程中。我已經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學習,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新教材貴在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讓學生在通俗易懂但卻蘊含人生哲理的知識點中輕松愉快的提高內在的政治素養(yǎng),形成科學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
此次培訓,受益匪淺,在洪廖森老師精彩的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這將成為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正確掌握新教材的重難點、駕馭政治課堂的寶貴經驗。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6
新版教材的“口語交際”欄目,不是新增的,但內容有些變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戲。比如“傳話游戲”,第一個人輕輕說句話,傳到最后一排,看看哪組傳得又快又準。
游戲雖然簡單,但游戲過程中鍛煉幾個能力:一是傾聽能力,要專注;二是語言能力,把話說清楚。通過傳話游戲,讓孩子們學會等待,鍛煉專注力,F在都是快閱讀,孩子們很難靜下心來做一件事,傳話游戲能讓孩子們學會靜下心來做事。
小學一年級《品德與生活》 改名《道德與法治》
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元紅介紹,今年我市小學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的'教材全部換成了《道德與法治》教材。
在新教材版本的采用上,陶元紅說,根據教育部“過去采用什么版本現在仍采用什么版本”的原則與要求,今年我市小學一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教材仍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北師大出版社三種。
過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成了“部編本”,所以,今年我市將有20余個區(qū)縣采用“部編本”《道德與法治》教材,10余個區(qū)縣采用河北人民出版社《道德與法治》教材。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更進一步強調“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兩大內容。
陶元紅稱,今年新教材《道德與法治》僅局限于小學一年級,從明年起,小學所有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教材都將換成新教材《道德與法治》。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7
9月我有幸參加了經開區(qū)教研室組織的一二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教師培訓。通過這次的培訓,使原來懵懵懂懂的我收獲頗多,專家和老師們的講解,為我今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下面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通過老師的經典剖析,使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新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我已經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學習,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新教材貴在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讓學生在通俗易懂但卻蘊含人生哲理的知識點中輕松愉快的提高內在的政治素養(yǎng),形成科學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課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一年級是培養(yǎng)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作為教師,應在道德與法治課中,以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為目標,抓細抓實,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新知識,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加強行為訓練,使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主動學習,愛上學習。
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今后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認真、細致地解讀教材,真正領悟編者的設計意圖,一切要從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fā)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孩子們愛上《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8
七月七日參加了由涪陵區(qū)教委組織的部編《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時間兩天,上午聽了一年級和二年級《道德與法治》示范課各一節(jié),并觀看了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的講話視頻,下午聽了兩位授課老師的教學反思和縣小學教研室鐘曉菊老師對《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詳細解讀。這一天的培訓,總體感覺是嚴謹且高效,受益匪淺。
伍才英老師上的一年級《校園里的號令》一課,充分利用學校資源,讓學生感受校園里的各種鈴聲,通過聽一聽、辨一辨、說一說、演一演等活動,不僅使學生明確了學校各種鈴聲的含義,并受到了“遵守秩序,快樂生活”的“法治”教育。這節(jié)課在兩個地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有效的組織教學,針對剛入學的孩子,采用對口令、小組競賽、表揚激勵等方式,行之有效,課堂井然有序,彰顯了教師超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二是引入“校園童謠”,學生對“鈴聲下的規(guī)范”學得快,記得牢。
羅英老師上的二年級《團團圓圓過中秋》一課,巧妙地把對中秋的學習,用找中秋、知中秋、過中秋、品中秋、迎中秋等系列活動貫穿其中,并緊密結合當地的.民風民俗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既了解了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又得到了“珍愛親情、友情,積極、愉快地生活”的情感體驗。
聽了朱之文副部長的講話,我們懂得了,這次中央統(tǒng)編三科教材一方面是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解決教材存在問題和不足的需要,我們要從落實教育方針,實現教育目標,提升教育質量等高度充分認識新編教材的意義。要準確理解和把握三科統(tǒng)編教材的思想和內容,從理念層面,一是要突出德育為魂,二是要突出能力為重,三是要突出基礎為先,四是要突出創(chuàng)新為上。在內容上,要突出重點,強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國家主權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內容。對統(tǒng)編教材的使用一要高度重視,二要強化培訓,三要加強教研,四要落實保障措施,五要加強輿論引導。我們對新教材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鐘曉菊老師的培訓,從統(tǒng)編教材的新變化、教材的編寫思路有及教材解讀和教學建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使我明確了在《道德與法治》低年段,需要摒棄那種認為法治教育就是講法條、講案例的觀念,把傳播法的理念、精神、價值貫穿于兒童日常的生活當中。知道了對于小學低年級而言,一個人如果從小就接受以權利義務、公平正義、責任擔當為主的法治教育,長大后便更有希望成為一名具備規(guī)則意識、程序觀念等法治意識的公民。鐘老師的培訓通過課件全面展示,生動而且具體,使人印象深刻,對我們今后的日常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培訓是短暫的,付諸實踐是我們艱巨而繁重的任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必須經常復習培訓內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積極開發(fā)合適的課程資源充實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科的教育理論作指導,以課例、課題研究為抓手,以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9
8月22日,為期兩天的小學三至六年級的《道德與法治》培訓開始了,領導在培訓開始前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進行解讀,提醒大家認真學習,通過本次培訓對教材有進一步的理解,并把所學運用到自己以后的日常教學中,真正做到道德與法治從娃娃抓起,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
《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依據是《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綱》,在小學階段著重普及憲法常識,養(yǎng)成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邊的法,培育學生的國家觀念、規(guī)劃意識、誠信理念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通過本次培訓,我對于《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用意和整體規(guī)劃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小學階段,我們需要摒棄那種認為法治教育就是講法條、講案例的觀念,把傳播法的理念、精神、價值貫穿于學生日常的生活當中。我通過培訓總結了該學科教學的三大性質:生活性、活動性、開放性。
1、生活性
珍視學生的生活為寶貴的課程資源。課程學習本身是學生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真實體驗生活、主動參與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的過程。
本課程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生活中的需要和問題為出發(fā)點;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為課程的基本追求。
2、活動性
超越單一的書本知識的傳遞和接受,以活動為教和學的基本形式。課程的呈現形態(tài)主要是學生直接參與的各種主題活動、游戲或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感悟和主動建構來實現。
學習是知與行相統(tǒng)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fā)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3、開放性
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qū)以及學生的其他生活空間;教學時間在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靈活而彈性地延展。
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qū)擴展。
一個人的成長就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說,行為合乎規(guī)范,要比記住許多該方面的知識、名詞、條例法規(guī)更為重要,這門課程不是要讓學生說出來,而是要他們通過自身體驗、探索、討論和總結后做出來。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真正從小學階段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及法治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健全的人格體系和較高的公民道德素養(yǎng),為他們以后在法治社會的生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0
20xx年9月11日,全縣小學三年級教師參加了《道德與法治》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時間,但是我獲益匪淺。雖然是網絡學習,但課堂上每一位學員聽得都很認真,網授專家的講解更是聲情并茂。下面我從兩個方面闡述我這次培訓的心得。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轉變。
本學期我所任科目是三年級語文和《道德與法治》。說實在的,開學一周了,《道德與法治》我還沒有上過這門課程,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當副科,感覺這門學科抽時間突擊簡單講講就行,但今天聽了網絡培訓老師的講課以后,我感到上好法制課是多么關鍵的事情!我們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對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為上的教育。∮讼扔,一味地抓高分,升學率,使我們的孩子失去了快樂,失去了個性的'發(fā)展,也更失去了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美德。現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講誠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儉的很多……所有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我想通過這次學習,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們的教育,特別是我們擔任此科目的老師們,肩上的膽子很重,我們必須把法制課當回事,還要把它上好。
二、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
在這次培訓中,陶老師和章老師的講解讓我折服,與他們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再次感謝領導給的這次學習的機會!
此次培訓在專家和名師的精彩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理清教材中的明線和暗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用德浸潤和溫暖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1
肩負著學校的深切厚望,我于10月8日有幸赴南京師范大學參加了部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培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前身是《小學品德與生活》《小學品德與社會》,根據國家、省、市各級文件精神,自秋季一年級開始,統(tǒng)一更名為《道德與法治》。培訓教師的培訓講座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從他們的身上,透出一種智慧的力量,教育藝術的魅力。通過培訓,使參與者對今后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有了全新的領悟。
如今,培訓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進行了一半,以下是這幾天我對這幾次講座的淺薄的見解與體會:
聽的第一場講座是成尚榮老師的《道德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我雖然不是專業(yè)的道德教師,但被成尚榮老師的人格魅力和淵博的知識深深吸引。因此,對這堂課非常有興趣,津津有味地認真聆聽成老師的獨到見解。
首先,成老師論述了道德和法治的關系,兩者是相互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系的。而這門課程,是一門道德與法律的相結合的課程。“法治是對道德的支撐,道德是最高的法律,道德在人們心中,離不開道德的滋養(yǎng)!蔽覍Τ衫蠋熯@句話有著深刻的感觸,這句話我的見解是:法治是道德的保障,如果沒有法治,道德會被隨意破壞與踐踏,法治約束著我們的行為,朝著道德的方向發(fā)展,而法治本身就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法治的最高的體現,法治應該是為道德服務的,如果法治背離的道德,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由于某種情況下,法治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道德還是對法治的一種補充。兩者是相互依存、支撐與補充的。接著,成老師從“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論述了道德教師該如何進行專業(yè)成長,我從中收獲良多,不僅清楚了國內道德教育的方向,而且了解到國外道德教育的成果。總而言之,通過這次講座,讓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曙光和希望,今后一定要認認真真上好每一堂道德課,雖然的一個老師的力量有限,但是千千萬萬的老師也是由一個教師組成,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好,我國的國民素質、道德水平才會慢慢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才會越來越好。
第二場是孫彩平老師的《小學道德與法治低段教材整體解讀》,孫老師這堂課讓我們非常直觀的認識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非常有指導意義。
專家講到新舊教材的不同,并進行了對比,新教材將德育與法制教育相融合,落實《課標》要求和大綱精神,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傳承的過程,還講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目標、內容、工作要求。專家還列出了小學一二年級法制教育圖譜,并列舉了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編寫單元課例,教材按兒童的生活路徑,以兒童的成長與發(fā)展的生活邏輯為核心設計的。教材中的主體是兒童,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的生活。教材關注一年級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了解學校生活的兩個主體生活方式;學會玩,并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整本教材洋溢著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從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圖體現多元、開放、平等、包容的價值觀。新教材具備了以兒童的生活視角和路徑,形成生活內容和教學相統(tǒng)一的`敘事邏輯,教材力圖體現和諧與溫暖的情懷,體現著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和諧與溫暖的關系。學生從課本中能學會做事、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學習,讓自己努力從適應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覺、自主。
新教材中沒有了說教性的內容,各冊設計了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呈現方式體現了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想象力,力求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滲透法制教育。道德與法治教育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啟發(fā),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呈現良好的道德實例和現實需求的法治知識,也應和學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察、思考、感悟、實踐。
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學習型、研究型、實踐型、反思型的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蘊、有情懷的教育者,用德浸潤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成長。
另外,汪鳳炎老師的《做一個德才一體的智慧型教師》講座也讓我記憶猶新,對今后我教學有著很重要指導性意義。
首先,汪老師提出,“為什么要做一個德才一體的智慧型教師”的這樣一個命題,他是從“德多才少”、“才多德少”這兩點來加以解釋。而我聽后的見解是,德和才一樣重要,有才無德比有德無才更危險,就像我曾經和學生開過一句玩笑話說的那樣——“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睘槭裁催@樣說呢?因為,有才無德的人有頭腦、有技術、有能力,他們如果做壞事,造成的社會危害會更大。所以,我們作為一個老師,是學生的榜樣,模仿的對象。如果做不到德才兼?zhèn),也就枉為人師了。然后,炎老師從理論基礎、具體措施這兩方面提出,我們該如何去做一個德才一體的教師,他的智慧與理論讓我十分折服,今后一定要把其具體運用到我的教學生活當中去。
還有很多老師的講座非常精彩,就不一一道來。他們的智慧、理論深深地影響了我,讓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光亮,照引著我的教育職業(yè)生涯。此次培訓進行到這里,我受益匪淺,在老師精彩的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這將成為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正確掌握新教材的重難點、駕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寶貴經驗。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2
20xx年8月21日,有幸到二小參加了全縣小學道德與法治的培訓,培訓時間雖短,卻讓我感受到小學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在譚老師的講解下對新教材有了較深入的理解。通過培訓有了以下的心得體會:
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編寫是按兒童的生活路徑,以兒童的成長與發(fā)展的生活邏輯為核心設計的。教材中的主體是兒童,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的生活。
教材關注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了解學校生活的兩個主體生活方式,學會玩,并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整本教材洋溢著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從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圖體現多元、開放、平等、包容的價值觀。新教材具備了以兒童的生活視角和路徑,形成生活內容和教學相統(tǒng)一的敘事邏輯,教材力圖體現和諧與溫暖的情懷,體現著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和諧與溫暖的關系。學生從課本中能學會守法、樹立規(guī)則和公民意識、學會做事、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學習,讓自己努力從適應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覺、自主。新教材中沒有了說教性的內容,各冊設計了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呈現方式體現了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還滲入了一些繪本圖畫和內容,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滲透法制教育。
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好的道德實例和現實需求的法治知識,也應和學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察、思考、感悟、實踐。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蘊、有情懷的教育者,用德浸潤和溫暖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此次培訓,受益匪淺,在譚老師精彩的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這將成為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正確掌握新教材的重難點、駕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寶貴經驗。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3
開學,學校組織我自學《中小學教師品行規(guī)范》,教師教師職業(yè)道德標準化短短的八條內容,卻讓我感觸頗多。通過自學這一過程使我深深地認識到:新時期的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guī)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孩子的靈魂教職員發(fā)明家,首先自己道德要有高尚的道德品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社會工作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忠誠、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
教師是為國家輸送人才的階梯。然而,教師又是極為平凡的。我想,偉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因為,平凡中,我們一樣能夠奉獻。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專業(yè)技能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zhí)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充分的熟識,才能徹底清楚“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我是一名在教育崗位上懶了上能十一年的教師。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愛一行。象陶行知指稱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因為我們職業(yè)的特殊性逼不得已決定了,只有愛的付出,才有愛的收獲。因此,作為兩名保育教師的我,一直堅信以愛為本,用愛來溫情孩子幼小的年幼心靈,來凈化孩子的意念。無論何時,我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投身教育事業(yè),我終生無悔。作為一名幼兒園的保育教師我感到無尚光榮的,教師對孩子班主任形成好習慣起著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yè)。忠誠教育事業(yè)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生命培養(yǎng)的靈魂。
二、無私奉獻,關愛每一位幼兒
教育本身是一門藝術,只有走近孩子心靈呵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愛是教育工作的原動力,教師關愛的孩童目光就是孩子心靈的陽光?鬃釉f:“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一名老師,傳的不光是學之理,更應該是人之道,一名老師,職為授業(yè),更為樹形。所以教師要有完美人格,蛻變讓他的一言一行使孩子們的`成長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所以教師要有崇高我校,不管是教書,還是育人,都能讓他的孩子全盤接受,永記于心。
教育是藝術,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才能使教育發(fā)揮發(fā)揮限度的作用?梢哉f,熱愛孩子是愛好教師品行的根本。對孩子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我校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
三、為人師表
教師要處處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視自己,解剖自己。凡是其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比如要求父母文明禮貌老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否則要求孩子,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孩子就認為這樣的老師批評者,出爾反爾不可信賴。
四、要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這是教師走向終身發(fā)展的發(fā)展壯大基本原則。終身教育,這是現代人必備的思想觀念,教師更應禮義廉恥學到老,做到才能勝任這一最能體現挑戰(zhàn)性的職業(yè)。我們就逐漸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愉悅,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yǎng),使自己變得愈發(fā)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識、觀念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善反思、勤筆記,注重積累,加強研究,以便更重要有所提高,走向終身發(fā)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傊,我們教師時時刻刻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加強修養(yǎng),讓自己成為一個社會公德具有高尚師德的人。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4
通過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使我感到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為規(guī)范,甚至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典范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教育工作不應是為教書而教書,更要以人為本、教師育人。
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就更困難了。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因材施教”是一個古老而現代的命題,是每一個教師每天都會面對的挑戰(zhàn),是一個現代教師職業(yè)道德水平的.綜合指數。其前提是愛,是對職業(yè)的投入;其次是尊重,是對人格,對成長規(guī)律、教育規(guī)律的尊重;其三,是教師的教育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小學,是兒童的世界;小學教育,首先是理解兒童。不僅要考慮“小學”這么一個學業(yè)水平,更要考慮“兒童”的心靈感受和精神家園。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5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彼,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不僅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且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它關系到千百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系于祖國的未來。今天,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在深入進行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顯得極為重要。
師德師風所包含的.內容,自古就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這一表述使教師道德體制與其他職業(yè)道德體制明顯的區(qū)別開來。
第一,要求教師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熱愛教育事業(yè)。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yè)是人民的教育事業(yè),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每位教師都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甘愿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實際工作中,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不圖名利、甘做蠶燭,在崗位上發(fā)出光和熱。
第二,無私奉獻,關心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奉獻是世世代代進步人類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行為、道德境界。一名教師應該對學生無私奉獻。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對象學生之間關系的準則,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愛,作為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其內涵極為豐富,既包括要求教師精心熱愛學生,又包括要求教師精心教育學生。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6
聞名的教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老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學問,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老師該如何培育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崩蠋熞跃醋灾,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師德師風教學活動是改善教學發(fā)展環(huán)境,轉變教學系統(tǒng)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學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有力保證。
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yè)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chuàng)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學觀念,駕馭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通過此次寒假期間學校組織師德師風教學學習,我簡潔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愛崗敬業(yè)
首先,要熱愛教學事業(yè),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學事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主動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yǎng)。
本人系統(tǒng)的學習了《義務教學法》等法律法規(guī)文件,根據《中小學老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遵守法律,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學事業(yè),為人師表。
三、愛心是師德素養(yǎng)的重要表現。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果區(qū)分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性、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殊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殊的愛給特殊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性,對學生微小之處的好的變更也要擅長發(fā)覺,并且多加激勵,培育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念,注意培育他們的學習愛好。
四、孜孜不倦,主動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養(yǎng)呢?這就要求我們肯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主動進取,開拓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fā),時時刻刻打算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應學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則、領先垂范
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老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愛仿照,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老師肯定要時時到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老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7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覺得對《規(guī)范》最好的反饋不是口口聲聲地說一大堆,而是切合實際的行動起來,在教書育人的啟蒙階段使自己的言行舉止規(guī)范起來,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成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
1.堅定信念,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
雖然我不是黨員,但我更是要堅定自己從事本職業(yè)的工作。對我而言,加入教師隊伍是一件最光榮的事,當然,肩上所背的也是最神圣的職責。不會因為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而放棄或違背這個職業(yè)。捧著一顆熾熱的心,忠心地融入教育事業(yè)中。
2.不斷進取,努力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和道德品質
加入教師隊伍才不到一年的我,感覺到自身的`實力還遠遠不夠,不光是文化知識與教學經驗,還有處事待人等等,都值得我進一步深入學習。這就要求自己,向老教師吸取經驗;平時自己要花時間學習;特別抓住每一次培訓的機會提升自己;上課備好課,下課做好輔導學生的準備,做一個有文化有素質有修養(yǎng)有責任心的新型教師而努力奮斗。
3.無私奉獻,關愛每一位學生成長
做為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條件就是耐心,對待學生需要老師循循善誘,因材施教。特別是對待差生需要老師有十分的耐心;而作為一名新教師,這方面是我們最欠缺的地方,也是我們特別需要改進的地方。關愛每一個學生,不管他是好生還是差生都要一視同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特別要利用好我們的年齡優(yōu)勢,因為年齡差距不大容易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關心幫助他們,幫他們在學習和心理上健康的成長。
4.自我調節(jié),身心愉快
當然教師也非圣人,也是有感情的動物。我們也會有累的時候,特別在現代社會下,帶給我們物質文明的同時也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了沉重的負荷。在外界多重壓力下,我們更加累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教師,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更作為培育下一代的言傳身教者,我們的心理健康,是與培養(yǎng)下一代息息相關的大事。我們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使自己處于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工作。多參加體育鍛煉,多看有益書籍,多發(fā)展自己的興趣……總之,要帶著微笑上班,并帶著微笑下班。這是我自己加上的一點,本人覺得比較重要。
總之,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決心時時處處以《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為標準。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并且說到做到。先做好一名合格的老師,再做到稱職的老師,最好達到優(yōu)秀教師的目標。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8
人們在社會中生活,總要做點什么,而無論做什么都是有思想意識支配的,而支配人們行動的思想意識一般有兩種境界,這就是世界觀的境界和人生觀的境界。從世界觀的境界說,人們只有在社會生活中實現主要與客觀的科學統(tǒng)一,才能確立想問題辦事情的正確的價值導向,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從人生觀的境界說,人們要有在社會生活中自覺地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積極地為社會做出貢獻,才能實現個人與社會的正確統(tǒng)一,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如果生活中使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那么無論從世界觀的境界還是人生觀的境界來說,都應該理解到:教師職業(yè)是一個充滿自我犧牲的職業(yè),在這一職業(yè)中的我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業(yè)績,而是成就“他們”(即學生們)的業(yè)績,使他們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只有這些學生實現了其人生價值,當教師的才能夠體會到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才體會到教師職業(yè)給予的慰藉。但是在市場經濟這一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學生的成就給予教師職業(yè)的慰藉主要是教師心理的“自我感受”,這一“感受”在功利的驅動這種方式面前顯得是那樣的脆弱,那樣的無助和無力。加上受社會上各種黨小組因素的影響,使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的教師也程度不同的沾染上了“金錢至上”、“享樂主義” 等思想,有少數教師甚至把師生關系變參展了丑惡的“金錢關系”這就嚴重地污染了學生們純潔的心靈,污染了學校的育人環(huán)境,嚴重地影響了學校德育的實效。
當然,我們不能把教師正當的個人利益也當作“金錢至上”來加以批判。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有“功利”的追求也是很正當和正常的事情,但這種“追求”必須以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正當利益為前提,為個人利益的追求和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應服務從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有時還必須犧牲個人利益而維護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怎樣正確地處理好個人和集體、個人和國家、個人和他人的關系,除了法律規(guī)范外還有道德來規(guī)范。作為教師,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更應大力提倡熱愛學生,關愛學生,這一傳統(tǒng)美德。正如魯迅先生說的:“教育是植根于愛的!
熱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美德。贊可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要熱愛兒童。”英國教育家羅素指出:“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是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fā)展!笨梢姛釔蹖W生是教師必備的最主要的美德。如果我們深層次地思考一下,教師勞動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職業(yè)的最大特點是造就新一代。教師的勞動對象是人,而且是人群中最年輕、最有朝氣,最喜歡學習,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具豐富情感、個性獨特的群體——青少年;教師的任務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憑著自身的個性、知識、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管理者。由此可見,教師的勞動就是教育人、塑造人,教師才因此獲得“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美譽。教師這種勞動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熱愛學生。同時,教師勞動的特殊性也規(guī)定了師生關系是學校里最主要的人際關系的特殊性,由于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的地位,這就決定了在師生關系中,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主導方面,熱愛學生成為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前提,也就自然的成為調整師生關系的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如果我們再深層次的思考一下,教師勞動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熱愛學生是全部教學活動的基礎。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過程中,實際上是師生之間感情交流的過程,由于教的主體是教師,客體是學生,學的主體是學生,客體是老師,只有主客體感情和諧一致的時候,教與學的任務才能很好的完成,才能形成課堂上的教與學的良好的互動佳境。由于教師熱愛學生,就容易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形成一種相互信任的氛圍,這時,教師就能深入準確地了解學生,有針對性地做到“因材施教”學生就會把教師的表揚看作鼓勵,把批評當作愛護,表揚和批評就會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成為積極向上的動力。如果師生關系不好,學生就會把表揚看成是“哄人”,把批評看成“與人過不去”。在這種關系中,批評和表揚都會成為教育的障礙。所以,只有教師熱愛學生,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只有健全在和諧師生關系上的教育,才能增強教育的有效性。
熱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美德,同時這種愛的積極情感又具有提高教師自身修養(yǎng)的功能。熱愛學生的積極情感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yè)的動力基礎,促使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在德識、才學等各方面要做到為人師表。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主要內容,是熱愛學生的最實際的行動。一般來說“向師心理”是學生的天性,因而教師的政治觀念、思想品質、穿著儀表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是特別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師倡導的做人的道理、教師倡導的道德要求、教師倡導的為人準則、不僅通過教師的語言,更重要的通過教師自身的表現來強化學生的認識,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正如俗話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難行”,“身教重于言教”,這就使熱愛學生的積極情感成為調節(jié)教師自身行為的內在動力,使教師成為人格品德的楷模。正是從這個意義上看,愛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付出,同時也是自己的收獲。
立足于熱愛學生的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也只有達到這種境界的教師才能更好地在教育這項工作中實現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師的人生價值,也才能在教育中獲得喜悅。讓我以蘇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心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yè)吧,你在其中才能找到創(chuàng)造的喜悅!闭且驗閻,所以才會有創(chuàng)造的喜悅。所以,熱愛學生,才能獲得教育的喜悅。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9
經常聽到有這么一句行話:教師是一種良心的職業(yè),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精力,完全是取決你個人的態(tài)度。你可以輕松地過完今天又明天,也可以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所以,面對學生,特別是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或是成績一直提不上來的學生時,也經常聽到有些老師說,自己已經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問心無愧。良心本來是一個模糊且抽象的概念,沒有一定的標準,很難做出確切的評價,好在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為這顆〝良心〞進行了量化,提供了參照物。所以當從你口中說出〝問心無愧〞這四個字時,參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的相關要求,你得捫心自問,〝我盡力了嗎?〞,〝我真的問心無愧了嗎?還是在逃避責任?〞。假如你真的做到了,我想不管教育的結果如何,你都能坦然面對,心安理得!我認為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是對從事教師這一職業(yè)的人員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師都必須自覺遵守的規(guī)范的內容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也有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有對教師寄予的厚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的確,作為教師,首先只有熱愛祖國,才可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因為愛是可以相互傳染的教師只有熱愛祖國,才會從內心去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只有熱愛他從事的職業(yè),才會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教育工作中,才可能激發(fā)工作的熱情,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從而把教師職業(yè)當成是自己的事業(yè),并堅持自己地信念為之奮斗終生。關心愛護學生是對教師提出的最起碼的要求。所以有人說:教育是愛的事業(yè)一點都不為過。因為教師能否做到關愛學生是能不能教育好學生的最基本要素。作為教師只有愛他所教的學生,才能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真正做到細心。用心。耐心,才能做到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才不會使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處理學生所犯的〝做了不該做的事或說了不該說的話〞;教育過程貫穿著愛,教師將變的更加有智慧,更加有魅力。教師因為愛學生,所以會更加主動地去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在學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能夠義無返顧的挺身而出,塑造偉大。光輝的形象。教師因為向學生付出了愛,所以學生將收獲了愛。因為愛,教師成了良師,成了學生的益友;因為愛讓學生懂得了什么叫用心良苦,讓學生學會了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教育因為有了愛,才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使教育變得和諧。愛讓教師在學生面前樹立起了威信!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圣職責。德育為首教育為本。我以為教師向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教育的根,育人才是教育之本。學生面前教師每個人都應當是德育工作者,你沒有理由對學生的一言一行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無動于衷,聽之任之,坐視不管,因為教育好學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要求教師要勤于鉆研教育教學理論,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技巧,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因時制宜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學生不能簡單地說教,更不能采取強迫的手段。身教重于言傳。教師的形象。言行舉止無疑在學生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要求學生必須遵守的紀律。規(guī)范,如教師自己先做到,其本身就有很強的說服力量。常聽有些教師曾遇到這樣一些尷尬事:自己忘了佩帶;,看到學生沒有佩戴的,就不好意思說;自己頭發(fā)比較長,要求學生剪短一點時,就顯得有些力道不足;要求學生不準遲到,若自己上課經常遲到,就顯得蒼白無力等等諸如此類的〝小事〞。如果一個教師出口成〝臟〞,亂扔紙屑,隨地吐痰,試想學生會不會有樣學樣,還會不會聽你的話嗎?如果學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如能身先士卒。身體力行,相信當你在要求學生時,一定是理直氣壯的,而不是力不從心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享有人類靈魂工程師之美譽的教師,如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不斷提高品德修養(yǎng),勿庸置疑,學生將變得越來越聽話越來越可愛,教育也將實現無為而至。
當前,在科技發(fā)展,社會進步的背景下,政府呼吁建立學習型社會。倡導活到老學到老。這就要求教師要順應時代潮流并在學習型社會中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樹立新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重新思考。定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學習好的教育理念,內化有益的教學經驗并自覺探索。改革教學方法。教育技巧。教無定法,不進則退。因此,教師不能安于現狀,滿足于自身長期以來所形成的〝那一套〞,只有把不斷進取創(chuàng)新的精神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全心投入到教育事業(yè),努力使自己成為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而不是普通的教書匠,才能不負國家。人民對教師寄于的厚望。
【小學教師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04-22
道德與法治培訓總結09-28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推薦]05-07
《道德與法治》網絡培訓心得體會06-26
《道德與法治》網絡培訓心得體會08-07
道德與法治教研培訓心得體會08-30
【經典】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10-26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13篇)02-20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15篇02-16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13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