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激情婷婷久久综合色,欧美色五月婷婷久久,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人人澡

  • <abbr id="uk6uq"><abbr id="uk6uq"></abbr></abbr>
  • <tbody id="uk6uq"></tbody>
  • 應急預案編制

    時間:2023-03-27 19:39:53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應急預案編制

      在我們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難免會有事故發(fā)生,為了降低事故后果,就有必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應急預案準備工作。應急預案要怎么編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應急預案編制,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應急預案編制

    應急預案編制1

      在本階段,小組要評價工廠在緊急情況下所具有的資源和控制緊急事故的人員。

      報警要求有良好的系統(tǒng),從有聲報警到電話系統(tǒng)和早期的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報警方式,小組應該評價報警系統(tǒng)和其工作的充分性(例如,如必要建議安裝新系統(tǒng))。如果可能出現功能失調或超負荷情況,主要系統(tǒng)最好應設有備用系統(tǒng)。

      應急時使用的通訊設備是至關重要的。計劃小組應該保證具有這種通訊設備,而且當正常通訊設備失靈時也可以使用。

      應急時防護或救援行動所需要的設備類型有很多。下面是最常使用的`類型:

      灑水滅火系統(tǒng)

      消防供水系統(tǒng)

      火災檢測系統(tǒng)

      消防設備

      毒物泄漏控制設備和供應

      個人防護設備

      醫(yī)療設備和供應

      氣象設備

      生產和照明的備用電力

      特殊危險的專用工具和設施

      有毒物質的傳感裝置

      預測有毒化學物質擴散的軟件和硬件

      交通設備培訓設備和供應

      應急運作中心

      要求的、現有的和仍需要的應急設備和供應也應以表格形式列出。

      在大中型工廠中,計劃小組應該盡早制定出關于應急運作中心的規(guī)定,所有應急行動的指揮都在應急運作中心進行。第一個中心應位于工廠內,是主要中心;另一個應設在廠外或緊急事故不可能影響到的區(qū)域,作為主要中心的備用中心。

    應急預案編制2

      (一)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的內容

      1、組織機構:包括滅火行動組、通訊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

      2、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

      3、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4、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5、通訊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6、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并結合單位實際,不斷完善預案。

      (二)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的分工

      滅火和應急疏散各項職責應由當班的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門主管人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保安人員、義務消防隊承擔。主要職責如下:

      1、滅火行動組:發(fā)生火災立即利用消防器材、設施就地進行火災撲救;

      2、通信聯絡組:負責與消防安全管理人和當地公安消防機構之間的通訊和聯絡;

      3、疏散引導組:負責引導人員正確疏散、逃生;

      4、安全防護救護組:協助搶救、護送受傷人員;搶險物資、器材器具的供應及后勤保障;阻止與場所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保護火災現場,并協助公安消防機構開展火災調查。

    應急預案編制3

      摘 要:本文從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目的、范圍、編制步驟、法律法規(guī)依據、編制要求、編制內容及格式等方面,闡述了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原則、方法和要求,對煤礦企業(y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與應用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1 引言

      居于高風險行業(yè)之首的煤礦行業(yè),生產條件十分差,工作場所又處于不斷地變化和移動之中,水害、火災、瓦斯、煤塵、有毒有害因素、頂板事故以及自然災害等不安全因素,嚴重威脅著煤礦的安全生產。針對這些重大事故隱患需要制定相應的緊急措施和應急方法。筆者通過多年的煤礦事故控制的實踐經驗,從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目的、范圍、法律依據、編制要求、編制步驟、編制內容及格式等六個方面,闡述了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原則和要求,對煤礦企業(y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與應用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2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目的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目的,就是通過事前計劃和應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煤礦重大事故發(fā)生后,迅速控制事故發(fā)展并盡可能排除事故,保護現場人員和場外人員的安全,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huán)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程度。

      3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步驟

      完整、有效的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從搜集資料到預案的實施、完善,需要經歷一個多步驟的工作過程。整個過程包括:編制準備;預案編制;審定、實施;預案的演練;預案的修訂與完善五個大的步驟。

      3.1 編制準備

     。1)成立編寫組織機構。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工作涉及面廣、專業(yè)性強,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安全、工程技術、組織管理、醫(yī)療急救等方面專業(yè)人才或專家參與。因此,需要成立一個由各專業(yè)方面人員組成的編寫組織機構。

     。2)制定編制計劃。一個完整的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文件體系,由總預案、程序、作業(yè)指導書、行動記錄四級文件體系構成。內容十分豐富,涉及面很廣,既涉及到本礦的應急能力和資源,也涉及到主管上級、區(qū)域以及相臨單位的應急要求。因此,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工作計劃。計劃應包括工作目標、控制進程、人員安排、時間安排,并且要突出工作重點。

     。3)搜集整理信息。搜集和分析現有的影響事故預防、事故控制的信息資料,對所涉及的區(qū)域進行全面的調查。

     。4)初始評估。對煤礦現有的救援系統(tǒng)進行評估,找出差距,為建立新的救援體系奠定基礎。初始評估一般包括:明確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審查現有的救援活動和程序,對以往的重大事故進行調查分析等。

     。5)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危險分析的目的是明確煤礦應急的對象,存在哪些可能的重大事故,其性質及影響范圍,后果嚴重程度,為應急準備、應急響應和減災措施提供決策和指導依據。危險分析包括危險辨識、脆弱性分析、風險評價。要結合國家法規(guī)要求,根據煤礦的具體情況進行。

     。6)能力與資源評估。通過分析現有能力的不足,為應急資源的規(guī)劃和配備、與相臨單位簽訂互助協議和預案編制提供指導。

      3.2 預案編制

      編制預案是一項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很強的工作,預案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實施的效果,即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損失的程度。編寫時按照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文件體系,應急響應程序、預案的內容以及預案的級別(六級)和層次(綜合、專項、現場)要求進行編寫。

      3.3 審定、實施

      完成預案編寫以后,要進行科學評價和實施審核、審定。編制的預案是否合理,能否達到預期效果,救援過程中是否會產生新的危害等,都需要經過有關機構和專家進行評定。

      3.4 預案的演練

      為全面提高應急能力,對應急人員進行教育、應急訓練和演習必不可少。應急演練應包括基礎培訓與訓練、專業(yè)訓練、戰(zhàn)術訓練及其他訓練等,通過演練、評審為預案的完善創(chuàng)造條件。

      3.5 預案的修訂與完善

      預案的修訂與完善是實現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持續(xù)改進的重要步驟。應急預案是煤礦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指導文件,同時又具有法規(guī)權威性,通過定期或在應急演習、應急救援后對之進行評審,針對煤礦實際情況的變化以及預案中暴露出的缺陷,不斷地更新、完善和改進應急預案文件體系。

      4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要求

      煤礦事故救援應在遵循預防為主的前提下,貫徹統(tǒng)一指揮、分級負責、區(qū)域為主、煤礦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應分類、分級制定預案內容,上一級預案的編制應以下一級預案為基礎。煤礦必須對以下潛在的重大事故建立應急救援預案:a.冒頂、片幫、邊坡劃落和地表塌陷事故;b.重大瓦斯爆炸事故;c.重大煤塵爆炸事故;d.沖擊地壓、重大地質災害、煤與瓦斯突出事故;e.重大水災事故;f.重大火災(包括自燃發(fā)火)事故;g.重大機電事故;h.爆破器材和爆破作業(yè)中發(fā)生的事故;i.粉塵、有毒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害物質引起的急性危害事故;j.其他危害事故。

      預案編制應體現科學性、實用性、權威性的編制要求。在全面調查基礎上,實行領導與專家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科學分析和論證,制定出嚴密、統(tǒng)一、完整的煤礦事故應急救援方案;煤礦事故應急救援方案應符合本礦的客觀實際情況,具有實用性,便于操作,起到準確、迅速控制事故的作用;預案應明確救援工作的管理體系,救援行動的組織指揮權限和各級救援組織的職責、任務等一系列的行政管理規(guī)定,保證救援工作的統(tǒng)一指揮,制定的預案經相應級別、相應管理部門的批準后實施。

      預案在編制和實施過程中不能損害相臨單位利益。如有必要可將本礦的預案情況通知相臨地域,以便在發(fā)生重大事故時能取得相互支援。

      預案編制要有充分依據。要根據煤礦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煤礦安全現狀評價,應急準備與響應能力評估等方面調查、分析的結果。同時要對預案本身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評價。

      切實做好預案編制的組織保障工作。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需要安全、工程技術、組織管理、醫(yī)療急救等各方面的專業(yè)人員或專家組成,他們應熟悉所負責的各項內容。

      預案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文件體系。應包括總預案、程序、說明書(指導書)、記錄(應急行動的記錄)的四級文件體系。

      預案編制完成后要認真履行審核、批準、發(fā)布、實施、評審、修改等管理程序。

      5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內容及格式

      5.1 方針與原則

      應急救援預案要有明確的方針和原則作為指導。應急救援工作要體現保護人員安全優(yōu)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優(yōu)先、保護環(huán)境優(yōu)先;同時體現事故損失控制、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統(tǒng)一指揮、高效協調以及持續(xù)改進的思想。

      5.2 應急策劃

      應急策劃是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基礎,是應急準備、響應的前提條件,同時又是一個完整預案文件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應明確煤礦的基本情況以及危險分析與風險評價、資源分析、法律法規(guī)要求分析等結果。

     。1)基本情況。主要包括煤礦的地址、經濟性質、從業(yè)人數、隸屬關系、主要產品、產量等內容,周邊區(qū)域的單位、社區(qū)、重要基礎設施、道路等情況。

      (2)危險分析、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

      1)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危險分析結果應提供:a)地理、人文、地質、氣象等信息;b)煤礦功能布局及交通情況;c)重大危險源分布情況;d)重大事故類別;e)特定時段、季節(jié)影響;f)可能影響應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2)危險目標的確定。可選擇對以下材料辨識的事故類別、綜合分析的危害程度,確定危險目標:a)重大危險裝置、設施現狀的安全評價報告;b)健康、安全、環(huán)境管理體系文件;c)職業(yè)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文件;d)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結果;e)其他。

     。3)資源分析。根據確定的危險目標,明確其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以及應急救援所需資源;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上級救援機構或相臨單位可利用的資源。

     。4)法律法規(guī)要求。法律法規(guī)是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列出國家、省、市及應急各部門職責要求以及應急預案、應急準備、應急救援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文件,作為編制預案的依據!吨腥A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煤礦安全監(jiān)察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號)、《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16)、《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使用有毒物品作業(yè)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等都作了相應規(guī)定。

      5.3 應急準備

      在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應明確下列內容:

     。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依據煤礦重大事故危害程度的級別,設置分級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應包括主要負責人、現場指揮人及有關管理人員。主要職責為:a)組織制訂煤礦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b)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c)確定現場指揮人員;d)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e)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f)事故狀態(tài)下各級人員的職責;g)煤礦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h)接受集團公司的指令和調動;i)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j)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

     。2)應急資源。應急資源的配備是應急響應的保證。在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應明確預案的資源配備情況,包括應急救援保障、救援需要的技術資料、應急設備和物資等,并確保其有效使用。

      1)應急救援保障。分為內部保障和外部保障。依據現有資源的評估結果,內部保障確定以下內容:①確定應急隊伍,包括搶修、現場救護、醫(yī)療、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訊、供應、運輸、后勤等人員;②消防設施配置圖、工藝流程圖、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周圍地區(qū)圖、氣象資料、煤礦安全技術說明書、互救信息等存放地點、保管人;③應急通信系統(tǒng);④應急電源、照明;⑤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藥品等;⑥煤礦運輸車輛的安全、消防設備、器材及人員防護裝備;⑦保障制度目錄;⑧責任制;⑨值班制度;⑩其他有關制度。依據對外部應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結果,外部救援確定以下內容:①互助的方式;②請求政府、集團公司協調應急救援力量;③應急救援信息咨詢;④專家信息。

      2)礦井事故應急救援應提供的必要資料,通常包括:a)礦井平面圖;b)礦井立體圖;c)巷道布置圖;d)采掘工程平面圖;e)井下運輸系統(tǒng)圖;f)礦井通風系統(tǒng)圖;g)礦井系統(tǒng)圖;h)排水、防塵、防火注漿、壓風、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統(tǒng)圖;i)井下避災路線圖;j)安全監(jiān)測裝備布置圖;k)瓦斯、煤塵、頂板、水、通風等數據;l)程序、作業(yè)說明書和聯絡電話號碼;m)井下通信系統(tǒng)圖等。

      3)應急設備。應確定所需的應急設備,并保證充足提供。要定期對這些應急設備進行測試,以保證其能夠有效使用。應急設備一般包括:a)報警通訊系統(tǒng);b)井下應急照明和動力;c)自救器、呼吸器;d)安全避難場所;e)緊急隔離柵、開關和切斷閥;f)消防設施;g)急救設施;h)通訊設備。

      (3)教育、訓練與演練。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應確定應急培訓計劃;演練計劃;教育、訓練、演練的實施與效果評估等內容。

      1)應急培訓計劃。依據對從業(yè)人員能力的評估和社區(qū)或周邊人員素質的分析結果,確定以下內容:a)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b)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c)社區(qū)或周邊人員應急。向應知識的宣傳。

      2)演練計劃。依據現有資源的評估結果,確定以下內容:a)演練準備;b)演練范圍與頻次;c)演練組織。

      3)教育、訓練、演練的實施與效果評估。依據教育、訓練、演練計劃,確定以下內容:a)實施的方式;b)效果評估方式;c)效果評估人員;d)預案改進、完善。

     。4)互助協議。當有關的應急力量與資源相對薄弱時,應事先尋求與外部救援力量建立正式互助關系,做好相應安排,簽定互助協議,做出互救的規(guī)定。

      5.4 應急響應

     。1)報警、接警、通知、通訊聯絡方式。依據現有資源的評估結果,確定以下內容:a)24小時有效的報警裝置;b)24小時有效的內部、外部通訊聯絡手段;c)事故通報程序。

     。2)預案分級響應條件。依據煤礦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的級別和從業(yè)人員的評估結果,可能發(fā)生的事故現場情況分析結果,設定預案分級響應的啟動條件。

      (3)指揮與控制。建立分級。向應、統(tǒng)一指揮、協調和決策的程序。

     。4)事故發(fā)生后應采取的應急救援措施。根據煤礦安全技術要求,確定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應急方案;確認危險物料的使用或存放地點,以及應急處理措施、方案;重要記錄資料和重要設備的保護;根據其他有關信息確定采取的現場應急處理措施。

     。5)警戒與治安。預案中應規(guī)定警戒區(qū)域劃分、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的程序。

     。6)人員緊急疏散、安置。依據對可能發(fā)生煤礦事故場所、設施及周圍情況的分析結果,確定以下內容: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的方式、方法;非事故現場人員緊急疏散的方式、方法;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周邊區(qū)域的單位、社區(qū)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

     。7)危險區(qū)的隔離。依據可能發(fā)生的煤礦事故危害類別、危害程度級別,確定以下內容:a)危險區(qū)的設定;b)事故現場隔離區(qū)的劃定方式、方法;c)事故現場隔離方法;d)事故現場周邊區(qū)域的道路隔離或交通疏導辦法。

     。8)檢測、搶險、救援、消防、泄漏物控制及事故控制措施。依據有關國家標準和現有資源的評估結果,確定以下內容:a)檢測的方式、方法及檢測人員防護、監(jiān)護措施;b)搶險、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員的防護、監(jiān)護措施;c)現場實時監(jiān)測及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d)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e)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f)事故擴大后的應急措施。

     。9)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yī)院救治。依據事故分類、分級,附近疾病控制與醫(yī)療救治機構的設置和處理能力,制訂具有可操作性的處置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a)接觸人群檢傷分類方案及執(zhí)行人員;b)依據檢傷結果對患者進行分類現場緊急搶救方案;c)接觸者醫(yī)學觀察方案;d)患者轉運及轉運中的救治方案;e)患者治療方案;f)入院前和醫(yī)院救治機構確定及處置方案;g)藥物、器材儲備信息。

     。10)公共關系。依據事故信息、影響、救援情況等信息發(fā)布要求明確以下內容:a)事故信息發(fā)布批準程序;b)媒體、公眾信息發(fā)布程序;c)公眾咨詢、接待、安撫受害人員家屬的規(guī)定。

     。11)應急人員安全。預案中應明確應急人員安全防護措施、個體防護等級、現場安全監(jiān)測的規(guī)定;應急人員進出現場的程序;應急人員緊急撤離的條件和程序。

      5.5 現場恢復

      事故救援結束,應立即著手現場恢復工作,有些需要即行可實現恢復,有些是短期恢復或長期恢復。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應明確:現場保護與現場清理;事故現場的保護措施;明確事故現場處理工作的負責人和專業(yè)隊伍;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確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的程序;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周邊社區(qū)及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的程序;恢復正常狀態(tài)程序;現場清理和受影響區(qū)域連續(xù)監(jiān)測程序;事故調查與后果評價程序。

      5.6 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定期進行應急演練或應急救援后對預案進行評審,以完善預案。預案中應明確預案制定、修改、更新、批準和發(fā)布的規(guī)定;應急演練、應急救援后以及定期對預案評審的規(guī)定;應急行動記錄要求等內容。

      5.7 附件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附件部分包括:組織機構名單;值班聯系電話;煤礦事故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聯系電話;煤礦生產單位應急咨詢服務電話;外部救援單位聯系電話;政府有關部門聯系電話;煤礦平面布置圖;消防設施配置圖;周邊區(qū)域道路交通示意圖和疏散路線、交通管制示意圖;周邊區(qū)域的單位、社區(qū)、重要基礎設施分布圖及有關聯系方式,供水、供電單位的聯系方式;組織保障制度等。

      5.8 預案編制的格式

      通常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格式為:封面包括標題、單位名稱、預案編號、實施日期、簽發(fā)人(簽字)、公章;目錄;引言、概況;術語、符號和代號;預案內容;附錄;附加說明等。

      6 結論

      隨著我國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程度的提高,預案的編制工作也引起了政府及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在相關法規(guī)中也作了原則性的規(guī)定。但預案編制的方法、內容、格式,還沒有形成規(guī)范、規(guī)則、標準等,尤其是高風險煤礦企業(y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亟需技術性標準指導。

    應急預案編制4

      模板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中極易引發(fā)群體傷亡的危險源之一。20xx年某月,上海市某正在澆筑混凝土的鍋爐房工程屋面平臺突然發(fā)生坍塌事故,造成11人死亡、2人重傷、1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達257.5萬元。事故的技術原因主要是:屋面設計標高較大,支撐豎向高度較大,水平間距明顯過大,沒有設置連續(xù)的豎向和水平剪刀撐,導致支撐系統(tǒng)整體性極差,即沒有形成可靠的空間受力結構。在未計入施工中泵送砼直接對模板支撐的沖擊力時,支撐立桿受力大大超過設計強度值和屈服強度值。

      在我國,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支模方式,但缺少相對應的設計計算標準,使現有的設計計算存在著不確定、不安全的因素,為預防模板坍塌事故的發(fā)生,有必要建立相應的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的.基本要求是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即確定最不利狀態(tài),進行科學的計算和分析;繪制預案實施網絡圖;應隨施工情況的變化而及時修訂。

      由于模板支撐架坍塌發(fā)生后,施工人員常發(fā)生因異物吸入造成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本文案例11個死亡人員中因異物吸入致死的8人,占73%。從中可知事故發(fā)生后不能有效施救是造成慘案的又一原因。因此,緊急救援系統(tǒng)的建立是減少傷亡的有效措施。模板支撐架坍塌事故緊急救援系統(tǒng)應包括:

      緊急設施,包括事故報警系統(tǒng)、支撐應力監(jiān)測及自動預警系統(tǒng)、緊急救援工具、應急照明、緊急醫(yī)療工具。

      緊急聯絡與通訊,包括發(fā)生事故需要外部救援時,除起動工地報警系統(tǒng)外,應撥打119報警和醫(yī)療救護120。同時按預案規(guī)定的通訊方法向有關部門聯絡。

      緊急撤離方法,即一旦事故發(fā)生,作業(yè)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yè),在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后,撤離危險區(qū)域。撤離時以人員安全為主,不要急于搶救財物,并針對現場具體情況有序地向安全區(qū)撤離。

      緊急工作組:緊急工作組的組成目的是對工地內可能發(fā)生的重大險情作出響應。其工作宗旨是減少人員傷亡,并關注財產損失和環(huán)境污染。緊急工作組成員必須經過緊急醫(yī)療救護和事故預案等緊急救援知識的培訓,并能熟練掌握和運用。

      緊急工作組的組成和職責:

     。1)救援組:主要負責人員和物質的搶救、疏散,排除險情及排除救援障礙。

     。2)事故處理組:按事故預案使用各種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發(fā)展。并針對現場具體情況,向救援組提供相應的救援方法和必要的施救工具及條件。

      (3)聯絡組:負責事故報警和上報,以及現場救援聯絡、后勤供應,按應外部專業(yè)救援單位施救。指揮、清點、聯絡各類人員。

     。4)警戒組:主要負責安全警戒任務,維護事故現場秩序,勸退或撤離現場圍觀人員,禁止外人闖入現場保護區(qū)。

      緊急救援的一般原則:

      以確保人員的安全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損失。緊急救援關鍵是速度,因為大多數坍塌死亡是窒息死亡,因此,救援時間就是生命。此外要培養(yǎng)施工人員正確的處險意識,凡發(fā)現險情要立刻使用事故報警系統(tǒng)進行通報,緊急救援響應者必須是緊急工作組成員,其他人員應該撤離至安全區(qū)域,并服從緊急工作組成員的指揮。

      急救知識與技術

      鑒于模板支撐架坍塌事故所造成的傷害主要是機械性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顱腦損傷所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衰竭,因此緊急工作組成員必須熟練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傷員搬運及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與技術等。

    應急預案編制5

      20xx年3月29日晚,發(fā)生在京滬高速公路江蘇淮安段的一輛35噸液氯槽罐車與一輛貨車相撞,導致槽罐車液氯大面積泄漏,造成公路旁3個鄉(xiāng)鎮(zhèn)大量村民中毒,京滬高速公路宿遷至寶應段關閉20個小時。事故中造成28人中毒死亡,360人被送往醫(yī)院救治,疏散村民上萬人。這起危險品運輸事故造成如此嚴重后果的原因之一就是肇事的槽罐車駕駛員逃逸,延誤了最佳搶險救援時機。事故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存在的問題。

      交通運輸行業(yè)是一個高風險行業(yè)。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安全管理因其所屬行業(yè)的高風險性和危險化學品品種的多樣性、理化性質的復雜性、潛在的高危險性、事故高危害性而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如何提高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從而提高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應急處理能力,使事故發(fā)生后能迅速得到控制并盡可能排除事故造成的危害,將事故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環(huán)境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筆者認為,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應處理好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要我編制和我要編制的關系

      現在還有不少運輸企業(yè)對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足,把它作為應付交通行業(yè)主管部門和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安全檢查、年審把關、責任追究的擋箭牌。不少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對自身運輸的危險化學品的理化性質、危害類型、造成事故的原因等缺少認真的疏理和分析,存在較嚴重的僥幸心理和無所謂心理,總覺得危險化學品運輸要求高、監(jiān)管嚴,出事故的機率低,如果真的發(fā)生事故,也只能聽天由命,編制預案作用也不大。在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大多缺少化工方面專業(yè)人員或專業(yè)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完成法律法規(guī)和交通行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編制應急救援預案這一“規(guī)定動作”,而去拼拼湊湊,蒙混過關。近年來,隨著重、特大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的頻繁發(fā)生,行業(yè)監(jiān)管力度加大,要求提高,大多數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的預案編制工作都委托安全中介評估機構進行。由于現有的安全中介評估機構少且?guī)缀醵际菑氖禄ば袠I(yè)工作的,缺少交通運輸生產和管理經驗,編制出的應急預案缺少交通行業(yè)特點,針對性不強。有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完成后,沒有認真組織單位從業(yè)人員系統(tǒng)地進行學習、消化,因而一旦發(fā)生事故自然束手無策,不知所措,逃之夭夭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既是法律法規(guī)對運輸企業(yè)的要求,也是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防止和減輕重、特大運輸事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吨腥A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援預案”職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客運經營者、貨運經營者應當制定有關交通事故、自然災害以及其他突發(fā)事件的道路運輸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報告程序、應急指揮、應急車輛和設備的儲備以及處置措施等內容”。作為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一定要站在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高度,認識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實現從要我編制和我要編制的`轉變,這是搞好編制的前提。

      二、場所固定性與移動性的關系

      危險化學品運輸是一種動態(tài)危險源,發(fā)生事故涉及面廣,危害性重,對社會公共安全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既不同于單純的生產企業(yè)、經營企業(yè)和儲存企業(yè)場所相對固定,也不同于普通的貨運企業(yè),不涉及危險化學品,一旦發(fā)生事故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危險和危害。事實上,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發(fā)生事故的不確定性要復雜得多。既包括企業(yè)管理方面的因素、人的違章行為和失誤因素、車輛技術狀況及設施設備的缺陷、道路狀況、地形、人群、天氣的因素,還包括交通事故引發(fā)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和救援不當導致的事故擴大等等。且運輸距離越長,不確定性越多;企業(yè)危險化學品運輸的品種越多,不確定性越多;車輛變換運輸的品種越頻繁,不確定性越多。據統(tǒng)計,有50%以上的危險品運輸事故是由交通事故引發(fā)的。裝運危險化學品的車輛的技術狀況是引起事故的一個重要因素。技術狀況不好會嚴重影響行車安全,導致事故發(fā)生。對可能導致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原因的全面分析,是確定危險源點,增強預案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礎和前提。同時,場所相對固定的地方發(fā)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和發(fā)生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需要社會救助時,對預案的要求也不同。前者一般只要有當地的消防、環(huán)保、安監(jiān)、醫(yī)院、行業(yè)主管部門的電話號碼就足夠了,而后者尤其是位置跨地區(qū)變化的車輛發(fā)生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需要社會救助時,就顯得束手無策,特別是運輸劇毒氣體時,最好要有沿途縣鄉(xiāng)政府的電話號碼,以便能在發(fā)生事故的第一時間里,通知當地組織有關人員緊急疏散、撤離,F在,不少運輸企業(yè)在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時,沒有對運輸車輛的位置移動和移動過程中的復雜性給予充分的重視,對沿途危險路段調查不夠,對不在運輸企業(yè)所在地沿途需要經過的縣市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環(huán)保等的聯系的方式、方法未作交待,如果一旦在外地發(fā)生事故,運輸企業(yè)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鞭長莫及,不利于及時搶險、救援和采取控制措施,常常會擴大事故后果。

      三、應急自救與社會救助的關系

      在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中,貨物的多次搬運裝卸,環(huán)境溫度或壓力的變化,操作不當,包裝容器的反復回收使用,桶蓋墊圈的失落,安全閥的變形斷裂等等,都可能造成氣體泄漏擴散,液體滴漏滲逸,固體破漏散落等危險化學品泄漏。及時正確的最初應急行動可以在事故升級前極大地降低事故的后果。由于危險化學品具有易爆、易燃或毒害、腐蝕、放射性等特性,特別是在運輸中容易發(fā)生燃燒、爆炸等化學危險品事故,如甲苯,實際上它同時具有易燃品和毒害品的性質,所以盡可能詳細敘述針對承運的不同危險化學品發(fā)生泄漏事故及這些事故發(fā)生后的基本情況、危險因素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應當采取的控制措施、特別需要注意事項和回避事項及不同于其他事故應急的特殊步驟等對提高自救效率和成功率十分重要。相當一部分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對承運的不同種類危險化學品在運輸過程中發(fā)生泄漏事故的處理辦法,重視不夠,分析不夠,交待不細。加之個別掛靠經營或承包經營的車輛安全管理不到位、投入不到位,沒有按需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一旦發(fā)生泄漏事故,往往只能是依賴社會救助,造成事故得不到及時控制。

      四、應急預案與運輸卡的關系

      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總局為指導規(guī)范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工作,專門出臺了《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并在導則中明確提出了建立安全運輸卡制度。安全運輸卡制度包括運輸的危險化學品性質、危害性、應急措施、注意事項及本單位、生產廠家、托運方應急聯系電話等內容。要求每種危險化學品一張卡片;每次運輸前,運輸單位向駕駛員、押運員告知安全運輸卡上有關內容,并將安全卡交駕駛員、押運員各一份。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有的駕駛員、押運員長期在外“打游擊”,安全運輸卡制度還沒有得到全面的貫徹和落實,不少地方交通行業(yè)主管部門也沒有強力推進這一制度。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從總體上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面面俱到,關鍵環(huán)節(jié)、重點問題不夠突出,特別是運輸企業(yè)基本情況、危險因素的確定、內部保障等介紹偏多、每一種危險化學品運輸發(fā)生泄漏進的處理辦法介紹不足;二是預案中相當一部分內容,對場所相對固定搬運裝卸、儲存企業(yè)比較適用,對跨地區(qū)危險化學品運輸這一動態(tài)危險源應急救援關系不夠密切;三是篇幅過長,不便使用,F在大多數從事危險品運輸的從業(yè)人員文化水平不高,化工專業(yè)知識缺乏。對28家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編制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審查表明,80%的預案在1.5-2.2萬字之間,一旦發(fā)生事故,也不便于查找有關內容。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危險品運輸企業(yè)的應急救援預案編制適用性的研究,盡快出臺適合運輸行業(yè)的具體規(guī)定和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yè)應急救援預案示范文本。目前一方面要進一步做好預案的完善,另一方面要積極推行安全運輸卡制度,對其進行的必要補充,充分發(fā)揮安全運輸卡的作用。

    應急預案編制6

      【摘 要】介紹我國企事業(yè)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針對企事業(yè)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方法。

      【關鍵詞】滅火 應急疏散 預案 要素

      1、前言

      20xx年8月1日,巴拉圭亞松森市一超市發(fā)生特大火災,共造成504人死亡。悲劇的造成,“護財害命”的超市老板難辭其咎。火災發(fā)生后,管理人員首先想到的不是組織顧客逃生,而是防止商品被哄搶,所有6處進出口大門一度被全部關閉,導致超市內的上千名顧客無法及時逃生,不少人活活被煙熏倒而死或被熊熊大火吞噬。如果超市及時進行應急疏散,也不會有這么多無辜的人喪命。城市是人口、財富最密集的地區(qū),也是區(qū)域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有著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快速發(fā)展,我國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火災風險日益增大。如何進行有效的滅火及安全疏散成為擺在人們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則是滅火及安全疏散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是針對可能發(fā)生的重大火災事故,為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滅火與救援行動、降低火災損失、減少人員傷亡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它是在辯識和評估潛在的重大火險、火災發(fā)生的可能性及發(fā)生過程、后果及影響嚴重程度的基礎上,對應急機構職責、人員、技術、裝備、設施、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等方面預先作出的具體安排。

      2、目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種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突發(fā)事件和風險的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guī)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消防演練”。隨著我國有關制定事故應急預案的法律法規(guī)相繼出臺,企事業(yè)單位開始了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編制工作,表明了企事業(yè)單位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制定工作的重視和風險防范意識的提高。然而,從目前企事業(yè)單位編制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總體情況來看,水平參差不齊,與開展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

      2.1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內容粗略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企事業(yè)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只是一份文件或一個規(guī)定,而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中應該包括的核心內容都未能反映,將預案與條例混淆。

      2.2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可操作性差

      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和編制未能充分明確和考慮自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險及其后果,也未能結合自身滅火和應急疏散能力的實際,對滅火和應急疏散的一些關鍵信息,如火險分析、支持保障條件、決策、指揮與協調機制等缺乏詳細而系統(tǒng)的描述,導致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較差。

      2.3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缺乏有效的實施

      盡管編制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在滅火和應急疏散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有了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不等于滅火和應急疏散等救援工作就有了保障。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能否在滅火和應急疏散中發(fā)揮積極有效的作用,不僅僅取決于預案本身的完善程度,還取決于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情況,包括預案的宣傳,落實預案中所需的機構、人員及各種資源,開展培訓,進行定期演習等。

      3、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核心要素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內容不僅局限于火災發(fā)生過程中的救援措施,還應該包括火災發(fā)生前的各種準備和火災發(fā)生后的恢復以及預案的管理與更新等。

      3.1方針與原則

      無論是何種,首先必須有明確的方針和原則,作為開展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和綱領。方針與原則反映了企事業(yè)單位發(fā)生火災后滅火救援工作的優(yōu)先方向、政策、范圍和總體目標,滅火和應急疏散的策劃和準備、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制定和現場救援及恢復,都應當圍繞方針和原則開展。

      3.2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策劃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最重要的是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因而,滅火和應急疏散策劃必須明確預案的對象和可用資源情況,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和評價所針對的潛在火災危險的基礎上,識別出其性質、區(qū)域、分布及火災后果,同時,根據火災危險分析的結果,分析滅火和應急疏散救援力量和可用資源情況,為滅火和應急疏散提供建設性意見。

      3.2.1火災危險分析

      危險分析的最終目的是要明確滅火和應急疏散的對象(即存在哪些火災危險)、火災性質極其影響范圍、后果嚴重程度等,為滅火和應急疏散準備、響應和降低火災損失提供決策和指導依據。危險分析的結果應能提供:

      a.建筑分布、功能及使用情況;

      b.重大或較大火災危險分布情況及主要危險物質種類、理化性質等;

      c.可能的火災事故及其后果影響分析;

      d.特定的時段(例如,人群高峰時段);

      e.可能影響滅火和應急疏散的不利因素

      3.2.2滅火和應急疏散資源分析

      針對火災危險分析所確定的主要危險,應明確滅火和應急疏散所需的各種資源,分析已有的滅火和應急疏散資源和能力,包括滅火和應急疏散設施、救援物資中的不足,為滅火和應急疏散和預案的編制提供指導。

      3.2.3法律法規(guī)要求

      滅火和應急疏散有關法律法規(guī)是開展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應列出國家、省、地方涉及滅火和應急疏散各企事業(yè)單位的職責要求以及滅火和應急疏散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文件,作為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的依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四川省消防條例》等。

      3.3滅火和應急疏散準備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能否在滅火和應急疏散中發(fā)揮作用,不僅僅取決于滅火和應急疏散自身的完善程度,還取決于滅火和應急疏散準備的充分與否。

      3.3.1機構與職責

      為保證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反應迅速、協調有序,必須建立完善的應急機構組織體系,包括滅火和應急疏散領導機構、應急響應中心以及相關機構等,對承擔任務的部門或個人應有明確規(guī)定。

      3.3.2滅火和應急疏散資源

      滅火和應急疏散資源是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的重要保障,應根據潛在的火災危險和后果分析,合理組建滅火和應急疏散力量,配備所需儀器設備(如滅火器、自動滅火設施),并定期檢查、維護與更新,始終保證處于完好狀態(tài)。

      3.3.3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人員培訓

      針對潛在的火災危險,對所有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培訓,保證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人員具備相應的救援能力。

      3.3.4預案演習

      預案演習是對滅火和應急疏散能力的一個綜合檢驗,能使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人員進入“實戰(zhàn)”狀態(tài),熟悉整個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的程序,明確自身職責,提高協同作戰(zhàn)能力,保證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協調、有效、迅速地開展。同時,應對演習的結果進行評估,分析預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進和完善。

      3.3.5消防知識教育

      人們消防安全意識是火災中減少傷亡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滅火和應急疏散準備工作的一項內容,平時就應注重對員工的日常消防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潛在火災危險,掌握必要的消防逃生自救知識,了解常用消防設備的使用方法和疏散線路及集合點。

      3.4滅火和應急疏散響應

      應急響應包括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中需要明確并實施的核心功能和任務。

      3.4.1接警與通知

      準確了解火災大小、地點等初始信息是決定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的關鍵,接警作為應急響應的第一步,必須對接警要求作出明確規(guī)定,保證迅速、準確的向報警人員詢問火災現場的重要信息。接警人員接警后,應按預先確定的通報程序,迅速向有關機構發(fā)出火災事故通知,以采取相應行動。

      3.4.2指揮與控制

      滅火和應急疏散往往涉及單位多個部門,因此,對滅火和應急疏散行動的統(tǒng)一指揮和協調是有效開展滅火和應急疏散的關鍵。建立統(tǒng)一的指揮、協調和決策程序,便于迅速有效地進行響應決策,確立滅火和應急疏散行動優(yōu)先原則,指揮協調組織開展滅火和應急疏散行動,合理有效地調配和使用滅火和應急疏散資源。

      3.4.3警報和緊急公告

      當火災發(fā)生后,不足以控制,可對建筑物內人員造成威脅時,應及時啟動警報系統(tǒng),向單位內人員發(fā)出警報,同時通過如廣播系統(tǒng)等發(fā)出緊急公告,告知發(fā)生什么情況,對自己可能帶來的威脅,自我保護措施,疏散線路方法和注意事項等,以便人們能及時作出自我防護。

      3.4.4通訊

      通訊是指揮、協調和與外界聯系的重要保障,在現場指揮、消防控制室、各滅火和應急疏散機構、醫(yī)院和消防隊之間,必須建立完善的通訊網絡,并在滅火和應急疏散過程中,始終保持通訊網絡暢通。

      3.4.5火災監(jiān)測與評估

      在滅火和應急疏散必須對火災發(fā)展態(tài)勢及影響及時進行動態(tài)的監(jiān)測;馂臋z測在滅火和應急疏散行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決策支持作用,其結果不僅是控制火災現場,也是保障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人員安全的重要依據。

      3.4.6警戒與治安

      為保障現場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火災事故現場建立警戒區(qū)域,維護現場秩序是十分必要的,目的是防止與滅火和應急疏散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3.4.7人群疏散與安置

      人群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應當對疏散的緊急情況和決策、預防性疏散準備、疏散區(qū)域、疏散距離、疏散路線、疏散運輸工具、安全庇護場所以及回遷等作出細致的規(guī)定和準備,應考慮疏散人群的數量、所需要的時間以及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的疏散等問題。

      3.4.8公共關系

      火災發(fā)生后,不可避免的會引起公眾及媒體的關注。應將火災信息、影響、救援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消除恐慌心理,避免公眾的猜疑和不滿。

      3.4.9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人員安全

      在火災發(fā)生后,必須對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人員自身的安全問題進行周密的考慮,包括安全預防措施、個人防護、現場監(jiān)測等,明確緊急撤離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人員的條件和程序,避免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人員受火災傷害。

      3.5現場恢復

      現場恢復是在火災被控制撲滅后進行的短期恢復,并意味著救援工作的結束,并轉進入到另一工作狀態(tài),即現場恢復到一個基本穩(wěn)定的狀態(tài)。大量的經驗教訓表明,在現場恢復的過程中往往仍存在潛在的危險,如余燼復燃、受損建筑倒塌等。如1994年珠海市“6·16”特大火災和廠房倒塌事故就是在火災現場恢復過程中,廠房倒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教訓極為深刻。所以,應充分考慮現場恢復過程中的危險,制定現場恢復程序,防止事故發(fā)生。

      3.6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是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的指導文件。應當對預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準和發(fā)布作出明確的管理規(guī)定,并保證定期對預案進行評審,針對單位實際情況的變化以及預案中暴露出的問題,不斷更新、完善和改進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4、結束語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編制直接關系到企事業(yè)單位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編制涉及面多,操作難度和實際阻力有時還很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應急體系建設和應急預案編制》,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xx年

      2、《滅火基礎》,公安部消防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xx年

      3、《事故調查與分析技術》,蔣軍成,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xx年

      4、《中國火災統(tǒng)計年鑒》,公安部消防局,中國人事出版社

    應急預案編制7

      企業(yè)管理層首先應指定應急預案編制小組的人員,組員是預案制定和實施中有重要作用或是可能在緊急事故中受影響的人。

      (1)安全;

      (2)環(huán)保;

      (3)操作和生產

      (4)保衛(wèi);

      (5)工程;

      (6)技術服務;

      (7)維修保養(yǎng);??

      (8)醫(yī)療;

      (9)環(huán)境;

      (10)人事。

      此外,小組成員也可以包括來自地方政府社區(qū)和相關政府部門的代表(例如,安全、消防、公安、醫(yī)療、氣象、公共服務和管理機構等)。這樣可消除現場事故應急預案與政府應急預案中的不一致性,同時這樣也可明確緊急事故影響到廠外時涉及單位及其職責。

      1.資料收集和初始評估

      編制小組的首要任務就是收集制定預案的必要信息并進行初始評估,這包括:

      (1)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

      (2)企業(yè)安全記錄、事故情況;

      (3)國內外同類企業(yè)事故資料;

      (4)地理、環(huán)境、氣象資料;

      (5)相關企業(yè)的應急預案等。

      編制小組應提出如下問題(但不只限于這些):

      (1)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故?

      (2)這種事故的后果如何(要包括對現場和企業(yè)外的影響)?

      (3)這類事故是否可預防?

      (4)如果不能,會產生什么級別的緊急情況?

      (5)會影響到什么地區(qū)?

      (6)如何報警?

      (7)誰來評價這種緊急情況,根據什么?

      (8)如何建立有效的通訊?

      (9)誰負責做什么,什么時間,怎么做?

      (10)目前具備什么資源?

      (11)應該具備什么資源?

      (12)如有可能,可得到什么樣的外部援助,怎樣得到7.

      這些問題是制定應急預案過程中必須分析和考慮的部分。在初始階段,編制小組應辨識所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場景并評價現有資源包括人力、物資和設備。

      初期,編制小組的工作可分為三部分:

      (1)危險辨識、后果分析和風險評價;

      (2)明確人員和職能;

      (3)明確需要的資源。

      2. 應急反應能力分析

      根據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場景,編制小組可以確定出不同緊急情況下相應的應急反應行動。據此,小組可回答以下問題:

      (1)在緊急情況下誰該做什么,什么時候做,怎么做?

      (2)整個應急過程由誰負責,管理結構應該如何適應這種情況?

      (3)如何通報緊急情況,誰負責通知?

      (4)可獲得哪些外部援助,什么時候能到達?

      (5)在什么情況下廠內和廠外人員應該進行避難或疏散?

      (6)如何恢復正常操作?

      這是預案編制過程中的綜合部分,是在前面分析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的研究。

      3、編制應急救援預案的`注意事項

      事故應急預案應當簡明,便于有關人員在實際緊急情況下使用。一方面,預案的主要部分應當是整體應急反應策略和應急行動,具體實施程序應放在預案附錄中詳細說明。另一方面,預案應有足夠的靈活性,以適應隨時變化的實際緊急情況。前面所提到問題的所有結論和解決辦法應縮減為一個簡單明了的文件,便于評價和使用。

      除了這些以外,預案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是預案應包括至少六個主要應急反應要素,它們是:

      (1)應急資源的有效性;

      (2)事故評估程序;

      (3)指揮、協調和反應組織的結構;

      (4)通報和通訊聯絡程序;

      (5)應急反應行動(包括事故控制、防護行動和救援行動);

      (6)培訓、演習和預案保持。

      根據企業(yè)規(guī)模和復雜程度不同,應急預案也存在各種形式。編制小組的另一個任務是使總體預案的格式應用于企業(yè)的具體情況。

      最后,小組應確定出如何保證預案更新,如何進行培訓和演習。根據預案格式,可以把一些條款放在總體內容中,或放在附錄中。

      預案編制不是單獨、短期的行為,它是整個應急準備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有效的應急預案應該不斷進行評價、修改和測試,持續(xù)改進。

    應急預案編制8

      編制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目的,是在化學事故發(fā)生時,能夠有條不紊地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應急方案處理事故;建立一種應急系統(tǒng),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或消滅事故,保護職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與安全,將事故對環(huán)境和財產造成的損害降至最小程度。由于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在制定救援計劃時,要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如企業(yè)內部和周邊環(huán)境,過去經驗和將來狀況,工廠生產特點及工藝過程的前后變化,產品特性對裝置的影響,報警信號的傳遞,氣候與風向,毒物的泄漏量等等。主要由如下項目構成:

      一、要明確危險目標。無論做什么事情,目標明確,才能有的放矢。重大工業(yè)事故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可燃性物質泄漏引起的火災或爆炸;另一類是化學危險品大量意外泄漏,造成大面積的人員傷亡、中毒和環(huán)境污染。重大危險目標是指制造、加工、貯存或處理超過臨界量的特定物質的設備和設施,這些特定物質是指被確認可能發(fā)生重大事故的物質。因此,企業(yè)可以根據各自生產、使用、貯存化學危險品的品種、數量、危險特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確定危險目標。

      二、要明確危險目標周圍的一些基本情況。化學品的危害程度,不僅取決于化學品本身,還取決于事故的過程和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狀況。要使員工預先了解這些情況,根據工藝狀況,判斷發(fā)生化學事故后,可能發(fā)生的災害程度,可能影響的范圍及人員;掌握危險設施的具體位置和性能及材質特點,還有貯存量;預先了解當地的氣候特點和平均風速,危險設施周圍有哪些其他產品和副產物等。同時還應了解道路交通情況。

      三、要組織落實。發(fā)生化學事故時人們的恐慌心理和混亂狀態(tài)是可以理解的,這時有組織出面,人們就有了主心骨,就能穩(wěn)定軍心,保持鎮(zhèn)定。同時,化學事故的有效處理,要求充分利用企業(yè)內部與外部的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建立以應急救援指揮部為核心的應急反應系統(tǒng)。通過平時模擬演練,當化學事故發(fā)生時,能夠按照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明確各自的責任。成立相應的.救援專業(yè)隊,如防化學專業(yè)隊,治安和消防專業(yè)隊,通訊聯絡隊,醫(yī)療救護隊,搶險搶修隊,后勤運輸服務隊等;通過采取快速的協調一致的控制行動來減少事故的影響。

      四、要落實必要的救援裝備,進行事故分級及相應的報警信號。當發(fā)生化學事故時,很多事情單靠人力是無法完成的或者說完成的非常緩慢,配備各種救援裝置是及時消除化學事故危害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要預先根據危險目標的實際需要,將搶修搶險設備(消防車、消防器材、消防水槍、指揮車、起吊車等)、個人防護用品(氧氣呼吸器、長管式和過濾式面具、特種服裝)、檢測儀器(測爆儀、測毒儀、分析器等)、醫(yī)療救護器械(救護車、擔架、藥品)、通訊聯絡器材(電話機、手機、廣播電視等)配備齊全,平時派專人維護、保管、檢驗,確保上述設備始終處于完好狀態(tài)。對事故進行正確分級,可以迅速采取相對應的措施,節(jié)約寶貴的時間,避免無效勞動。可以根據化學物質危險等級、泄漏量大小及影響范圍等因素,劃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特種事故(危險目標為運動狀態(tài))。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發(fā)生化學事故的過程中,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任何貽誤時機的行為都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所以,化學事故初期的信息收集、處理、評估和傳遞,對于應急反應系統(tǒng)及時有效地運行至關重要。根據事故級別的不同,發(fā)出的報警信號也不同,一般分口頭通知、電話通知和廣播電視通知。

      五、要針對可能發(fā)生的化學事故規(guī)定有效的預防措施。無數事例和經驗證明,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是隨時存在的,但事故是可以預防的。前面講過,可能發(fā)生的化學事故有兩種:一是大量泄漏,二是火災爆炸。造成泄漏的情況一般有腐蝕、儀表失靈、外力碰撞、填料受損等,這時減少容器內的貯量,防止液體大量流淌是主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可能的情況下,留出一個空罐做備用罐(最好低于地平面),或設防護溝墻,以防蔓延。引起火災爆炸的情況有工藝失控,超溫超壓,高壓氣竄入低壓容器,遇到明火、雷擊、靜電放電產生火花等,這就要求我們嚴格控制工藝指標在規(guī)定范圍內,對一些安全閥、減壓閥、放空閥、儀表報警、連鎖裝置、防雷擊裝置、防靜電裝置、安全水封、阻火器等進行定期檢查校驗,對槽、罐腐蝕情況定期檢測,對壓力容器要進行定期探傷測厚。并建立嚴格的檢測制度。杜絕人為火種,使消防器材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tài)。對于強酸性物質的貯存,要預先設立中和池,同時設立地溝將泄漏酸液導入中和池進行酸堿中和。

      六、要制訂化學事故處理的主要步驟。

      1.要盡快報警。

      2.崗位人員要迅速戴好防護器具,切斷與生產系統(tǒng)相聯的有關閥門,特別是發(fā)生火災時,與生產系統(tǒng)隔絕可以避免更嚴重的后果發(fā)生。

      3.火勢初起時,先用崗位消防器材滅火,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用沙土大量撒向泄漏處或火源進行吸附或滅火。

      4.命令事故發(fā)生部位及一定區(qū)域內停業(yè)一切可能產生明火的作業(yè),所有電氣設備及照明保持原狀態(tài),有組織地撤離多余人員。

      5.要根據風向、風速、對毒物擴散區(qū)加強監(jiān)測,視情況疏散人員,同時設崗封鎖現場。

      6.消防及搶險人員不僅要用水稀釋及滅火,還要對周圍各罐進行噴水冷卻降溫,同時注意有些化學品忌將水打入槽內。

      7.對于泄漏液伴有一定壓力,遇常溫迅速氣化的化學品,要迅速加入氮氣或二氧化碳等隋性氣體抑爆。

      8.搶險與搶修都要嚴格遵照《應急救援預案》執(zhí)行,防止因鐵器碰撞等原因放出火花,產生二次事故。

      9.視災情轉移周圍其他化學危險品。

      由于各化學危險品的性質是不同的,所處的環(huán)境也千差萬別,我們在編制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時,一定要認真反復地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慎重地制定切合本地實際的方案,做到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條件、何種狀態(tài),都能有準備地預防事故、控制事故和消除事故。

    應急預案編制9

      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是新期安全生產管理的需要。安全生產是企業(yè)生存的前提和條件,避免生產安全事故發(fā)生,是現代企業(yè)追求的目標。但是,由于安全生產工作的基礎比較薄弱,從業(yè)人員的安全意識普遍不高,生產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一旦發(fā)生事故,做出應急響應,消減事故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是企業(yè)需要具備的能力。建筑施工企業(yè)是事故多發(fā)的“三高!毙袠I(yè)之一,因此,搞好建筑施工企業(yè)的應急救援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建筑施工企業(yè)事故隱患多

      生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不僅影響正常的生產活動,而且直接侵犯了受害人的生命權,給受害者及其親屬和家庭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和終身的痛苦。同時,各類事故也使國家、企業(yè)、個人的財產蒙受了巨大損失。據有關資料,近六年來,我國發(fā)生的各類事故,導致死亡人數高達80余萬人,保守估計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至少在人民幣1萬億元以上。每年因事故造成70多萬人傷殘,給百萬個家庭帶來不幸。目前北京市發(fā)生一人死亡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至少在50萬元左右,企業(yè)停工停產停止投標以及被政府降低資質等級所導致的間接經濟損失更是無法估量。

      從宏觀的角度說,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yè)化加速發(fā)展階段,處在生產安全事故的“易發(fā)期”。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建筑業(yè)作為國家和社會引人注目的重要經濟活動,其具有的生產周期長、人員流動性大和施工環(huán)境與作業(yè)條件差的行業(yè)特點,決定了建筑業(yè)施工生產的難度大、潛在的事故隱患多,使建筑業(yè)成為事故多發(fā)行業(yè)之一。

      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也讓建筑施工企業(yè)的安全生產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和困難——建筑企業(yè)的內部用工出現了從固定型的自有職工向彈性的勞務型用工轉變,企業(yè)的承包形式由集團、公司的管理承包向項目經理個人經濟承包轉變,建筑產品由低矮簡單向“高大精藝”的復雜型轉變。

      目前,北京市建筑施工開復工面積已達1.3億平方米,從事建筑施工的農民工在150萬左右。危險化學品從業(yè)單位4319家,鍋爐、壓力容器6.77萬臺,電梯7.98萬部,地下空間總面積近3000萬平方米,壓力管線總長4300公里。因此,在加大事故預防工作的同時,加強建筑施工企業(yè)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提高應急救援的能力,顯得格外重要。

      血的事實印證了應急救援的重要性!20xx年,北京京民大廈西配樓游泳館改造施工正在進行。施工人員在進行泳池防水作業(yè)時,違章進行電焊作業(yè),電焊火花引燃聚氨酯材料導致火災事故發(fā)生。因缺乏生自救意識和應急救援,12人在事故中喪生,20余人被嚴重燒傷。

      火災的記憶已漸漸被淡忘。然而,火災帶給人們的教訓卻是如此的深刻——應急救援不夠健全是導致事故處置不及時和傷亡比較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應急預案編制“四原則”

      居安思危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在《周易》中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在《左傳》中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鑒于建筑施工企業(yè)事故多發(fā)的.現實情況, 建立完善預案體系是當前建筑施工企業(yè)應急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

      預案編制工作不僅要抓進度,更要抓質量。一是預案要“全”。橫向上,預案要覆蓋建筑施工企業(yè)所有類型的突發(fā)公共事件,不僅要制訂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還要制訂結合企業(yè)容易發(fā)生的自然災害、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安全事件等方面的應急預案;縱向上,預案要覆蓋所有生產經營環(huán)節(jié)、所有崗位和人員,不僅企業(yè)總部要制訂預案,分公司、下屬廠直到每個施工現場、班組都要有相應的應急預案;內容上,不僅要包括應急處置,還要包括預防預警、恢復重建;不僅要有應對措施,還要有組織體系、響應機制和保障手段。就建筑施工企業(yè)類型來說,不僅要抓好國有企業(yè)的應急預案編制工作,還要抓好其他所有制類型企業(yè)的應急預案編制工作。

      二是預案要“準”。預案務必切合實際、有針對性。要根據事件發(fā)生、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針對企業(yè)風險隱患的特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科學制訂和實施應急預案。預案務必簡明扼要、有可操作性。一個大企業(yè)所有的預案本子,摞在一起可能是很厚的一大本,但具體到每一個崗位,一定要簡潔明了,讓每一名員工都能做到“看得懂、記得住、用得準”。

      三是預案要“活”。預案不是一成不變的,務必持續(xù)改進。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及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預案務必銜接配套。要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報備制度,實現企業(yè)與政府、企業(yè)與關聯單位、企業(yè)內部之間預案的有效銜接。

      四是預案要“練”。預案是為了實戰(zhàn),實戰(zhàn)需要演練。要從實際出發(fā)、注重實效,不能走過場。要針對預案演練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措施,真正達到檢驗預案、磨合機制、鍛煉隊伍的目的。要將常態(tài)下的預防預測預警工作,同非常態(tài)下救援救助處置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真正做到預防為主、關口前移。

      四措施力推應急預案編制工作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規(guī)定:施工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急救援預組織或者配備急救援預人員,配備必要的急救援預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施工單位應當根據建設工程的施工特點、范圍,對施工現場易發(fā)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近年來,政府和企業(yè)在施工生產和消防安全及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領域建立了必要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和救援隊伍。然而,在救援能力上和發(fā)達國家相比還不夠完善。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高應急管理水平,以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迫切要求。

      1、注重專業(yè)和專家隊伍的建設,充分發(fā)揮隊伍主力軍的作用。每支施工隊伍都配備技術負責人和專家,能夠迅速掌握現場情況及發(fā)展態(tài)勢進行全面準確的判斷,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對于救援現場及時做出正確的命令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配備專業(yè)化應急救援設備,實施專業(yè)化救援,保障救援效率。

      2、建立重大事故統(tǒng)一、協調、靈敏的應急指揮體系。事故應急處置的第一要素就是時間,要突出快速反應的應急應戰(zhàn)能力,實施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保證通訊聯絡暢通和各種搶險設備的完備有效,確保人員和設備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事故現場。

      3、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事故災害預防建設,提高建筑施工企業(yè)安全超前防范能力,做到崗位員工應急職責、操作規(guī)程、風險提示和處置程序明確清晰。在強化應急準備的同時注重基礎性、根本性的日常預防性工作。

      4、完善應急響應機制,提高事故應對處置能力。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相結合。建筑施工企業(yè)應完善由主要領導負總、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部門分工負責的應急管理體系,加強應急隊伍的組織領導,開展綜合性演練。通過應急演練切實增強作業(yè)人員的應急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既創(chuàng)造了新的財富,提高了生活質量,也給人們帶來了人員傷亡或突發(fā)危險。建筑施工企業(yè)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制、機制的建設,是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和救援工作的迫切需要。實踐證明,建筑施工企業(yè)應急預案制定得好,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并認真貫徹執(zhí)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事故救援效果,減少事故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化危險為平安。而企業(yè)安全生產的應急管理,要以預案的制定為基礎,以預案演練為保障,推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上臺階,真正把應急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應急預案編制10

      事故應急救援應遵循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貫徹統(tǒng)一指揮,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的編制步驟主要如下。

      1、預案編制準備

     。1)成立預案編制小組

      預案編制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專業(yè)性強的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安全、工程技術、組織管理、醫(yī)療急救等各方面的知識,要求編制人員要由各方面的專業(yè)人員或專家組成,熟悉所負責的各項內容。

      企業(yè)管理層應首先委任預案編制小組的負責人,確定預案編制小組的成員,小組成員應是預案制定和實施過程起重要作用或是可能在緊急事件中受影響的人員。成員應來自企業(yè)管理、安全、生產操作、保衛(wèi)、設備、衛(wèi)生、環(huán)境、維修、人事、財務等應急救援相關部門。

      此外,小組成員也可包括來自地方政府應急救援機構的代表(例如,消防、公安、醫(yī)療、交通和政府管理機構等),這樣可消除企業(yè)應急預案與地方應急預案的不一致性;也可明確當事故影響到廠外時涉及到的單位和職責。

     。2)制定編制計劃

      對整個預案的編制過程制定詳細周密的計劃,使得預案編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3)收集資料

      在編制預案前,需進行全面、詳細的資料收集、整理。企業(yè)需要收集、調查的資料主要包括:①周圍條件:地質、地形、周圍環(huán)境、氣象條件(風向、氣溫)、交通條件;②廠區(qū)平面布局:功能區(qū)劃分、易燃易爆有毒危險品分布、工藝流程分布、建(構)筑物平面布置、安全距離;③生產工藝過程:物料(毒性、腐蝕性、燃燒性、爆炸性)、工作溫度、工作壓力、反應速率、作業(yè)及控制條件、事故及失控條件;④生產設備、裝置:化工設備(高溫、低溫、腐蝕、高壓、震動、異常情況);危險性大的設備;電氣設備(短路、觸電、火災、爆炸、誤運轉和誤操作);⑤特殊單體設備:高壓氣瓶、盛裝危險化學品的承壓容器等;⑥庫區(qū):石油庫、危險品庫等;⑦本企業(yè)、相關(相鄰)企業(yè)及當地政府的應急預案。

     。4)危險辨識與風險評價

      編制應急預案首先要了解清楚工廠中所有潛在的危險因素、其發(fā)生事故可能性有多大、可能造成的最大事故后果如何,這項工作就是危險辨識與風險評價。目前,用于生產過程或設施的危險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已達到幾十種,常用的有:故障類型與影響分析(FMEA)、危險性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故樹分析 (FTA)、事件樹分析(ETA)等。企業(yè)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事故類型,選用合適的危險辨識評價方法。

      在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危險辨識與風險評價應包括如下內容:①主要危險物質的種類、數量及特性;②重大危險源的數量及分布;③危險物質運輸路線分布;④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類型、性質;⑤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⑥事故可能影響區(qū)域。

      (5)應急資源與能力評估

      依據危險辨識與評價的結果,對已有的.應急資源和應急能力進行評估,明確應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應急資源包括應急人員、應急設施(備)、裝備和物資等;應急能力包括人員的技術、經驗和接受的培訓等。制定應急預案時應當在評價與潛在危險相適應的應急資源和能力的基礎上,選擇最現實、最有效的應急策略。

      應急資源與能力評估應包括如下內容:①企業(yè)內部的應急力量的組成、各自的應急能力及分布情況;②各種重要應急設施(備)、物資的準備、布置情況;③當地政府救援機構或相鄰企業(yè)可用的應急資源。

      2、應急預案的編寫

      應急預案的編制必須基于危險辨識與風險評價的結果、應急資源的需求和現狀以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要求。此外,編制應急預案時應充分參閱已有的應急預案,盡可能地減少工作量和避免應急預案地重復和交叉,并確保與其他相關應急預案的協調和一致性。

      預案編制小組在設計應急預案時應考慮:

     。1)合理組織 應合理地組織預案的章節(jié),以便每個不同的使用者能快速地找到各自所需要的信息,避免從一堆不相關的信息中去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2)連續(xù)性 保證應急預案每個章節(jié)及其組成部分,在內容相互銜接方面避免出現明顯的位置不當。

     。3)一致性 保證應急預案的每個部分都采用相似的邏輯結構來組織內容。

     。4)兼容性 應急預案的格式應盡量采取范例的格式,以便各級應急預案能更好地協調和對應。

      3、應急預案的評審與發(fā)布

      為了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與實際情況的符合性,預案編制單位或管理部門應依據我國有關應急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標準和其他有關應急預案編制的指南性文件與評審檢查表,組織開展應急預案評審工作。

      應急預案評審通過后,應由企業(yè)最高管理者簽署發(fā)布,并報送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備案。

      4、應急預案的實施

      應急預案簽署發(fā)布后,應做好以下工作:

     。1)企業(yè)應廣泛宣傳應急預案,使全體員工了解應急預案中的有關內容;

     。2)積極組織應急預案培訓工作,使各類應急人員掌握、熟悉或了解應急預案中與其承擔職責和任務相關的工作程序、標準等內容;

     。3)企業(yè)應急管理部門應根據應急預案的需求,定期檢查落實本企業(yè)應急人員、設施、設備、物資的準備狀況,識別額外的應急資源需求,保持所有應急資源的可用狀態(tài)。

      5、應急預案的演練

      危險化學品從業(yè)單位應定期組織應急演練工作,發(fā)現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高應急人員的實際救援能力。

      應急演練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和應急預案的規(guī)定,結合企業(yè)可能發(fā)生的危險源特點、潛在事故類型、可能發(fā)生事故的地點和氣象條件及應急準備工作的實際情況,突出重點,制定演練計劃,確定演練目標、范圍和頻次、演練組織和演練類型,設計演練情景,開展演練準備,組織控制人員和評價人員培訓,編寫演練總結報告,針對演練中發(fā)現的不足項及時采取措施并跟蹤整改糾正情況,確保整改效果。

      應急演練應重點檢驗應急過程中組織指揮和協同配合能力,發(fā)現應急準備工作的不足,及時改正,以提高應急救援的實戰(zhàn)水平。

      6、預案的修訂與更新

      企業(yè)應急管理部門應積極收集本企業(yè)、相關企業(yè)各類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的有關信息,積極開展事故回顧工作,評估應急過程中的不足和缺陷,適時修訂和更新應急預案。

      當發(fā)生以下情況時,應進行預案的修訂工作:①危險化學品數量和種類發(fā)生變化;②預案演練過程中發(fā)現問題;③危險設施和危險物質發(fā)生變化;④組織機構或人員發(fā)生變化;⑤救援技術的改進。

    應急預案編制11

      1 前言

      火電施工企業(yè)承擔了全國大部分火力發(fā)電廠的施工建設,作業(yè)范圍包含構建筑物施工和機組安裝,是一個安全高風險行業(yè)。由其施工性質決定了施工生產過程中存在著重大事故風險,一旦發(fā)生重大事故,必將造成重大損失,甚至嚴重影響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因此,除了采取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盡量避免事故發(fā)生外,還必須做好事故應急工作,在重大事故發(fā)生后能及時予以控制,有效地組織搶險和救助,防止重大事故蔓延。有統(tǒng)計資料表明,在完善的事故應急體系和全面的應急預案的支持下,開展有效的事故應急可以使事故損失減少九成?梢,對于火電施工企業(yè)來說,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是安全管理工作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內容,通過對我公司多年來抓事故應急體系建設的總結,現就如何進行火電施工企業(yè)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提出自己的觀點,供火電施工企業(yè)參考。

      2 概述

      2.1應急預案的概念

      應急預案又稱應急計劃,是針對可能發(fā)生的重大事故或災害,為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

      2.2應急預案分類

      根據火電施工企業(yè)的特點,事故應急預案可分為總體預案、專項預案和現場預案三個層次。

      2.2.1總體預案

      總體預案從公司總體上闡述應急目標、原則、應急組織結構及職責,以及應急行動的整體思路等。對于火電施工企業(yè)1個公司只需要制定1個公司級的總體預案即可。

      2.2.2專項預案

      專項預案往往是針對公司較為突出的事故風險的,一個專項預案所針對的是一類事故,但這一類事故是存在于多個生產現場的,所以同一個專項預案可以對多個工作現場的應急起到指導作用。

      根據火電施工企業(yè)的施工特點和面臨的事故風險,火電施工企業(yè)宜編制以下五個專項預案,各預案包含的應急事故范圍如下。

      a. 人身傷亡事故應急專項預案,要求覆蓋和滿足公司所有人身傷亡事故的應急要求。

      b. 火災(爆炸)事故應急專項預案,要求覆蓋和滿足公司所有火災事故和爆炸、爆燃事故的應急要求。

      c. 機械設備事故事故應急專項預案,要求覆蓋和滿足公司所有大型機械、設備事故的應急要求。

      d. 食物中毒事故應急專項預案,要求覆蓋和滿足公司內可能發(fā)生的食物中毒事故的應急要求。

      e. 自然災害事故應急專項預案,要求覆蓋和滿足公司施工活動場所可能發(fā)生的自然災害事故的應急要求。

      2.2.3現場預案

      現場預案是針對特定的具體場所而制定的預案,因而必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一般一個施工現場制定一個現場預案為宜。

      3 事故應急預案的.要素

      無論是總體預案、專項預案還是現場預案,都由以下要素組成,只是不同類型預案中各要素的側重點、內容和具體程度有所不同。

      3.1總則

      總則是應急預案的概述部分,在本部分要明確編制預案的目的、應急救援的基本原則、與其他預案的關系、制定預案的制度依據和預案的管理要求。

      3.1.1目標與原則

      在本要素明確應急預案所針對的事故(或緊急情況)類型、適用的范圍和應急救援的目標,以及應急救援遵循的方針和原則。

      3.1.2制度要求

      本要素列出涉及應急預案、應急準備、應急救援的相關制度,作為預案編制和應急救援行動的依據。

      3.1.3與其他預案的關系

      在本要素明確本預案與其它應急預案的關系,列出本預案使用中可能用到的,需配合使用的其它應急預案。

      3.1.4預案管理

      本要素對預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準和發(fā)布做出明確的管理規(guī)定。

      3.2應急分析

      3.2.1危險分析

      本要素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危險源的種類、數量、特性及分布;

      b.事故的類型、影響范圍及后果;

      c.按需要明確地形地貌、河流、交通干道及氣象條件等可能對事故應急造成影響的因素。

      總體預案、專項預案、現場預案危險分析的范圍依次減小,危險分析的深度依次增加。

      3.2.2資源分析

      本要素對可用的應急力量和資源進行綜述,說明以下情況:

      a.應急力量的組成、各自的應急能力及分布情況;

      b.各種重要應急設備、物資的準備情況;

      c.上級應急機構或社會的可用應急資源情況。

      總體預案、專項預案、現場預案資源分析的范圍依次減小,資源分析的深度依次增加,分析的內容依次更加具體。

      3.3應急準備

      3.3.1機構與職責

      本要素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明確參與應急的部門,并確定其職責;

      b.明確應急行動總負責部門或負責人,以及每一具體行動的負責部門或負責人;

      c.明確上級部門和外部組織可能提供的支持。

      3.3.2物資與裝備

      總體預案、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對物資與裝備提出概括性的需求和管理上的要求;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具體的物資與裝備,包括型號、功能、數量、位置、何人負責等信息。

      3.3.3應急人員培訓

      總體預案、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對應急人員培訓提出培訓方向和管理上的要求;現場預案則需要對培訓周期、培訓對象及培訓內容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

      3.3.4預案演習

      由于總體預案偏重于管理,可操作性較弱,一般不對綜合預案開展單獨的演習,而是在開展專項預案或現場預案演習時,需要總體預案配合,才將其納入演習中?傮w預案的本要素提出演習方面的管理要求,專項預案、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演習的周期、形式、內容等的具體要求。

      3.3.5員工教育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在本要素提出員工教育的目的、作用和要求,現場預案則需要盡量明確員工教育的內容、形式、周期等的具體要求。

      3.3.6互助協議

      當應急力量與資源相對薄弱時,應事先尋求外部應急支持,與之簽訂互助協議,以便在應急救援中及時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資源的援助。例如,與當地醫(yī)療、通信、消防、物資供應等部門(單位)簽訂互助協議。

      本要素要對必須簽訂的互助協議做出要求。

      3.4應急響應

      3.4.1接警與通知

      本要素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報警(應急響應)電話;

      b.建立事故通報流程;

      c.迅速準確地上報事故的有關信息。

      3.4.2指揮與控制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要明確以下問題:

      a.如何確定應急響應級別;

      b.啟動應急指揮部門的標準和程序;

      c.誰或哪個部門負責事故相關信息的管理。

      現場預案要明確以下問題;

      a.針對事故的嚴重程度確定響應范圍;

      b.誰或哪個部門負責組建現場指揮部,確定現場總指揮;

      c. 如何啟用應急隊伍;

      d. 誰或哪個部門負責現場信息的報告。

      3.4.3報告與公告

      本要素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什么時候發(fā)出報告與公告;

      b.誰有權決定啟動報告與公告;

      c.向誰發(fā)出報告與公告;

      d.報告與公告信息的表現形式。

      3.4.4通訊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對應急通訊作管理性的說明;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現場指揮部、應急指揮部門、各應急部門、醫(yī)院、上級部門、外部救援機構等之間進行通訊的方法;

      b.應急組織的通訊需要情況和備用通訊系統(tǒng)的情況;

      c.哪個部門負責應急通訊的保障工作。

      3.4.5事態(tài)監(jiān)測與評估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明確事態(tài)監(jiān)測與評估的作用和目的,提出管理性的要求;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具體的內容:

      a.哪個部門負責監(jiān)測與評估活動;

      b.監(jiān)測與評估的內容;

      c.監(jiān)測儀器設備及監(jiān)測方法;

      d.監(jiān)測點的設置、現場工作流程、匯報(報告)程序。

      3.4.6公共關系

      在重大事故發(fā)生后,與公眾和新聞媒體進行良好的溝通,向公眾和社會發(fā)布準確的事故信息、公布事故情況、以及已采取的措施,有利于事故的處理。在本要素中應明確以下內容:

      a.信息發(fā)布的審核和批準程序,保證發(fā)布信息的統(tǒng)一性,避免出現矛盾信息;

      b.為公眾的咨詢提供服務安排。

      3.4.7應急人員安全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提出保護應急人員安全的管理性要求,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具體的內容:

      a.應急隊伍或應急人員進入和離開現場的程序;

      b.根據事故的性質,確定個人防護設備的配備。

      3.4.8搶險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對搶險工作做出總體上的部署和安排,提出原則上的要求;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具體的內容:

      a.搶險力量的分布情況;

      b.各應急隊伍的搶險任務;

      c.針對事故性質所采取的處理對策和方案。

      3.4.9警戒與治安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對警戒與治安工作提出原則上的要求;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具體的內容:

      a.哪個部門負責警戒與治安;

      b.警戒與治安工作的原則和事件處理方案;

      c.警戒人員的安全及所需的個體防護設備。

      3.4.10人群疏散與安置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對人群疏散與安置工作提出管理性的要求;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 哪個部門和那些人員負責組織疏散;

      b. 明確疏散區(qū)域、疏散距離、疏散路線、疏散運輸工具等;

      c. 何時疏散人群可以回遷。

      3.4.11醫(yī)療與衛(wèi)生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對醫(yī)療與衛(wèi)生工作提出管理性的要求,進行概括性的論述;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具體內容:

      a.可用的急救資源列表,如急救中心、醫(yī)院等機構信息;

      b.救護器材、搶救藥品、消毒解毒藥品等信息;

      c.指定醫(yī)療指揮員負責現場急救和醫(yī)療的指揮和協調;

      d.建立與上級及外部醫(yī)療機構的聯系與協調;

      e.保障現場急救和醫(yī)療人員個人安全的措施。

      3.5現場恢復

      3.5.1恢復現場

      本要素應說明恢復正常狀態(tài)的流程、安全注意事項,現場清理和受影響區(qū)域的連續(xù)監(jiān)測要求。

      3.5.2結束應急

      本要素應說明宣布應急結束的程序和應急人員撤點、撤離、交接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4 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寫格式

      根據事故應急預案要素的要求,在預案編寫時可分為五章共二十五條來編寫。即:每個一級要素為一章,每個二級要素為一條進行編寫。

      此外,由于火電施工企業(yè)隨著施工項目的變化,組織管理機構變化頻繁,事故應急預案也必須隨之修改。為便于預案的修改、更新,在預案的編制過程中,也可增加“特殊風險預案”、“標準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三個章節(jié),把在預案使用過程中可能會變更的這部分內容集中于這三章內,便于預案在使用中的修改和更新。

    應急預案編制12

       要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首先要對本轄區(qū)的重大危險源進行全面普查,根據普查結果,對于那些一旦發(fā)生事故以后給周邊人員和環(huán)境造成重大影響的危險源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以采取緊急救援措施,控制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重大危險源所在單位應積極配合地方政府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工作。

       制定地方政府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主要包括三個階段,即重大危險源的普查、預案編制、預案演習。

       1重大危險源的普查

       在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前首先應對本轄區(qū)內的重大危險源進行普查,徹底掌握本轄區(qū)范圍內重大危險源的基本狀況。

       重大危險源如如果缺乏系統(tǒng)、有效的監(jiān)控管理,地方政府對轄區(qū)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的分布、分類和動態(tài)情況不清,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監(jiān)測、控制、預警系統(tǒng)以及防范突發(fā)性事故的應急救援系統(tǒng),則重、特大事故難免就會發(fā)生,并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因此,進行重大危險源的普查成為防范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fā)生和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前提。

       危險源的普查程序是向本轄區(qū)內的企業(yè)發(fā)放重大危險源普查表以及相關的填表說明,由企業(yè)先進行危險源的辨識,在此基礎上對危險源進行分類,按危險源的指標體系進行填表、申報工作,最后由地方政府對本轄區(qū)內的危險源普查表進行匯總、統(tǒng)計、分析,以達到了解和掌握重大危險源的數量、分布及其狀況,從而建立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系統(tǒng),并為建立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tǒng)打好基礎,為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提供依據。

       1)重大危險源分類

       重大危險源分類是重大危險源申報、普查的基礎,科學、合理的分類有助于客觀地反映重大危險源的本質特征,有利于重大危險源普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重大危險源分類遵循以下原則:

       從可操作性出發(fā),以重大危險源所處的場所或設備、設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分類;再按相似相容性原則,依據各大類重大危險源各自的特性進行有層次的展開。

       按上述原則重大危險源分為7大類:

       ①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貯罐區(qū)(貯罐);

       ②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庫區(qū)(庫);

       ③具有火災、爆炸、中毒危險的生產場所;

       ④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建(構)筑物;

       ⑤壓力管道;

       ⑥鍋爐;

       ⑦壓力容器。

       2)重大危險源普查的指標體系

       重大危險源普查指標體系應能全面反映重大危險源的客觀狀況以及影響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因素,所反映的信息應能滿足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以及快速評價分級的要求。

       重大危險源普查的指標如下:

       ①重大危險源所在地的基本情況

       重大危險源所在地的基本情況包括法人單位名稱、單位代碼、經濟類型、占地面積、行業(yè)代碼、主管機關、通訊地址、郵政編碼、所屬委辦、隸屬關系、主要產品等有關重大危險源所在地基本情況信息的17個指標。

       ②重大危險源的基本情況

       依據重大危險源分類,分別制定各類重大危險源的普查指標。

       a.貯罐區(qū)(貯罐)

       貯罐區(qū)(貯罐)包括貯罐區(qū)基本情況和貯罐情況兩部分。

       貯罐區(qū)基本情況包括貯罐區(qū)名稱、面積、貯罐個數等9項指標。

       貯罐情況包括:

       a)貯罐:包括貯罐形狀、形式、貯存物質、最大貯存量等16項指標。

       b)進料管道:包括直徑、設計壓力、實際工作壓力等7項指標。

       c)出料管道:包括直徑、設計壓力、實際工作壓力等7項指標。

       b.庫區(qū)(庫)

       庫區(qū)(庫)包括庫區(qū)基本情況、庫房情況以及庫房間距3部分。

       庫區(qū)基本情況包括名稱、面積等4項指標。

       庫房情況包括:

       a)基本情況:包括名稱、形式、結構等7項指標;

       b)儲存物品:包括名稱、狀態(tài)、最大存儲量、包裝形式等4項指標。

       c.生產場所

       生產場所包括危險單元、危險物質以及單元間距3部分。

       危險單元包括名稱、面積、正常當班人數等4項指標。

       危險物質包括名稱、工藝過程中的物質量、存儲的物質量、廢棄物量等4項指標。

       e.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建(構)筑物

       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建(構)筑物包括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建(構)筑物概況和安全狀況兩部分:

       a)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建(構)筑物概況:包括名稱、用途、面積、高度等16個指標。

       b)安全狀況:包括與建筑物安全狀況相關的11個指標。

       f.壓力管道

       壓力管道包括壓力管道概況、調壓站(箱)概況和安全狀況3部分:

       a)壓力管道概況:包括名稱、編號、類別、輸送介質等23個指標。

       b)調壓站(箱)概況:包括名稱、類別、位置、數量等14個指標。

       c)安全狀況:包括與壓力管道安全狀況相關的29個指標。

       g.鍋爐

       鍋爐包括設備概況、移裝記錄、事故記錄和檢修、改造記錄4部分:

       a)設備概況:包括型號、名稱、編號、介質出口溫度等13個指標。

       b)移裝記錄:包括日期、驗收報告摘要、經辦人等3個指標。

       c)事故記錄:包括日期、事故原因及損壞情況摘要、經辦人等3個指標。

       d)檢修、改造記錄:包括日期、檢修、改造內容摘要、經辦人和定期檢驗日期等4個指標。

       h.壓力容器

       壓力容器包括名稱、編號、容積、介質、安全狀況等級等32個指標。

       3)重大危險源周圍環(huán)境的基本情況

       重大危險源周圍環(huán)境的基本情況包括危險源周邊環(huán)境情況和周邊情況對危險源的影響兩個大項,主要考慮危險源一旦發(fā)生事故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周邊環(huán)境中危險因素對危險源的影響。

       ①危險源周邊環(huán)境情況

       危險源周邊環(huán)境情況包括可能災害形式、最大危險區(qū)域面積和周邊地區(qū)情況。

       周邊地區(qū)情況主要考慮住宅區(qū)、生產單位、機關團體、公共場所、交通要道以及其

       他。主要指標是數量、單位名稱、人數和與危險最近距離。

       ②周邊情況對危險源的影響

       主要考慮的危險因素是:火源、輸配電裝置及其他。

       4)其他信息

       重大危險源普查往往是使用專業(yè)機構設計好的表格,由危險源所在單位在對危險源進行辨識的基礎上,填報危險源信息表。危險源其他信息包括危險源所在單位負責人、填報部門負責人、填報人、填報日期、聯系電話等5項內容。

       2.地方政府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

       在完成本地區(qū)重大危險源的普查工作以后,地方政府就可著手進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

       (1)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1)建立應急組織

       應急組織包括事故應急指令系統(tǒng)、事故報警系統(tǒng)、指令執(zhí)行程序、應急指揮中心、事故處理主要負責人(總指揮)的姓名、現場主要指揮者或代理指揮和關鍵崗位人員名單。

       2)保持通訊網絡暢通

       事故發(fā)生以后,保持通訊網絡的暢通是非常重要的。應該確定公安、消防、急救、衛(wèi)生、安全監(jiān)督管理、新聞等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聯系方式,完善通訊設施、通訊網絡、電話表等,以便及時掌握事故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做出快速反應。

       3)特殊應急設備和設施的調度

       應列出重型提升、挖掘設備和特殊消防設備的名稱、型號大小、數量、存放地點、負責人及調用方法等。

       4)建立專家咨詢系統(tǒng)

       設立專家咨詢系統(tǒng),應由和事故有關的各個領域的專家組成,包括專家名單及聯系方式。

       5)發(fā)動志愿援助組織

       在事故應急搶救過程中,只依靠生產經營單位或政府部門都難以取得成效,還需要社會各界志愿組織單位的共同協作,發(fā)動各種志愿援助組織的參與能夠起到重要作用。計劃中應包括生產經營單位和社會各種的志愿援助組織的名稱、電話、規(guī)模等。

       6)提供危險源的危險信息

       應包括重大危險源所貯存和使用的化學危險物質的并說明和它們有關的其它危險情況。

       7)得到氣象信息服務

       應和當地或國家的氣象部門密切配合以得到事故發(fā)生當地的氣候條件、天氣預報等情況,以利于科學安排救援行動。

       8)保證救援物資的.供應

       應提供盡可能充足的救援物資如交通工具、醫(yī)療器材、藥品和衣物、食品、臨時避難場所、資金等。

       9)公開事故信息

       接待新聞媒介并告之特大事故發(fā)生發(fā)展情況以及事故救援、傷亡情況。

       10)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評估

       收集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并檢驗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每一方面的有效性,以利于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進一步修改、補充和更新。

       (2)地方政府、應急總指揮及生產經營單位的職責

       1)地方政府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的職責

       ●統(tǒng)一安排、組織特大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和實施;

       ●確保讓所有在參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和人員知道他們應盡的職責;

       ●指派應急總指揮,應急總指揮應和生產經營單位經常保持聯系,使得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不斷得到更新。如果地方政府管轄區(qū)內存在一個以上重大危險源,地方政府應對每一個危險源的場外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協調做出安排。必要的話,應編制一個總體事故計劃。

       2)應急總指揮的職責

       ●應急總指揮應確保參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各單位和組織熟悉他們的職責和任務,并能順利完成任務;

       ●和生產經營單位制訂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部門密切配合,保持聯系,充分了解現場危險源的情況,編制出切實可行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充分發(fā)揮新聞媒介的作用,并尋求他們的幫助;

       ●應急總指揮應定期使現場和場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相結合進行演練,并根據演練經驗補充、修改和更新現場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對于發(fā)生重大氣體或液體危險化學品溢出和其它嚴重危害環(huán)境的物質泄露事故時,應急總指揮應迅速組織有能力處理和消除事故危害的組織和單位進行處置;

       ●應急總指揮應和事故現場的主管人員在整個事故應急過程中保持密切聯系,定期通報事故現場的態(tài)勢。

       3)生產經營單位在政府制定區(qū)域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時應做好如下配合工作

       ●向地方政府部門提供事故現場的可能情況、對生產經營單位周邊環(huán)境的可能影響情況、事故后果和其它的一些可能發(fā)生的情況等以利于政府完善現場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生產經營單位應向參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提供技術咨詢,以使這些組織做好事故應急準備;

       ●生產經營單位應及時將危險源或現場的危險物質的變化情況及時通報政府部門,以利于及時修改、補充和更新區(qū)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確保讓所有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需發(fā)揮作用的人員和組織知道他們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guī)定的職責;

       ●指定事故應急協調主任,具體負責與政府和有關機構的聯絡。

       (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機構及其職責

       健全的組織機構是控制特大事故及其所造成的影響的組織保證。

       實施區(qū)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機構主要有公安、消防、衛(wèi)生等機構及專門的救護組織及急救中心等。其在實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的職責為:

       1)公安部門

       ●在事故發(fā)生后負責保護人員和財產的安全,負責交通和運輸管理;

       ●控制旁觀者進入事故現場和事故危險區(qū)域,負責事故可能危及的地區(qū)內的人員疏散和撤離,確定死亡人員姓名、身份,通知死者和傷員的家屬。防止和處理事故現場可能發(fā)生的刑事案件。

       2)消防部門

       ●與事故發(fā)生生產經營單位消防人員密切配合,撲滅火災;

       ●控制火災、爆炸和毒物泄露事故的現場;

       ●為完成以上任務,消防人員應預先熟悉本轄區(qū)范圍內的的重大危險源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險物質、消防水源、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和設備的位置等的存放位置。

       3)衛(wèi)生機構

       ●衛(wèi)生機構中的醫(yī)院、毒物中心、救護中心及其醫(yī)務人員負責事故受傷人員搶救;

       ●衛(wèi)生機構應熟悉在重大危險源一旦發(fā)生事故以后的應急搶救程序、事故短期和長期對人們造成的危害;

       ●衛(wèi)生機構應熟悉重大危險源存在的危險物質或對危險物質進行操作時對環(huán)境和人體造成的危害情況、掌握搶救和治療受到危險物質危害人員的方法;

       ●對特大事故的搶救,僅僅依靠醫(yī)療機關現有的醫(yī)療設備和設施往往還不夠,所以,衛(wèi)生機構應充分考慮和其他機關和部門的合作,共同做好事故救援工作。

       4)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

       ●向政府提供重大危險源的;

       ●檢生產經營單位是否編制和準備了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報告了地方政府,如果沒有,應采取必要措施督促其完成;

       ●檢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對特大事故發(fā)生后的所有可能緊急情況都制訂了預先應對措施;

       ●檢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模擬演習和演練;

       ●特大事故處理結束以后,決定需要妥善保護的現場部分,應就事故現場和受事故影響地區(qū)可否人員進入等問題,向生產經營單位和應急協調主任提出建議;

       ●評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有效性;

       ●事故調查的組織管理工作。

       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者在編制過程中由于經驗、理論水平的限制,完全預測出未來可能發(fā)生事故的現場的具體情況是不可能的,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發(fā)生,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模擬演練可以檢驗和完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完成以后,應保證讓所有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有關的人員以及應急機構都知道。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習應和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起進行,根據演習中發(fā)現的問題,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檢查、修訂和完善,檢查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1)事故期間通訊系統(tǒng)是否能運作;

       (2)人員是否能安全撤離;

       (3)應急服務機構能否及時參與事故搶救;

       (4)能否有效控制事故進一步擴大。

       以上論述了地方政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原則、內容、方法和步驟,不難看出,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它以危險源普查,評估和控制為基礎,以系統(tǒng)管理為手段,以減少事故危害后果為目的。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特大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時應委托專業(yè)機構或組織本地專家經過大量艱苦的工作后,制定出切合實際情況并能在事故搶險中發(fā)揮作用的預案,切不可草草行事,悔之莫及。

    應急預案編制13

      (一)單位的基本情況

      單位的基本情況包括單位基本概況和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情況,消防設施、滅火器材情況,消防組織、義務消防隊人員及裝備配備情況。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將容易發(fā)生火災或一旦發(fā)生火災可能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以及對消防安全有重大影響的部位確定為消防安全重點部位。通過明確重點部位并分析其火災危險,指導應急預案的制訂和演練。

      (二)應急組織機構

      應急組織機構的設置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遵循歸口管理、統(tǒng)一指揮、講究效率、權責對等和靈活機動的原則,包括火場指揮部、滅火行動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火災現場警戒組、后勤保障組、機動組。

      (1)火場指揮部;饒鲋笓]部的主要職能是確定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主要負責根據方便現場指揮、通信聯絡暢通、保證自身安全的原則,將火場指揮部的地點設在起火部位附近或消防控制室、電話總機室,指揮協調各職能小組和義務消防隊開展工作,根據火情決定是否通知人員疏散并組織實施,及時控制和撲救火災。公安消防隊到達后,及時向指揮員報告火場內的有關情況,按照指揮員的統(tǒng)一部署,協調配合公安消防隊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2)滅火行動組。滅火行動組由單位的志愿消防隊員組成,可以進一步細化為滅火器材小組、水槍滅火小組、防火卷簾控制小組、物資疏散小組、搶險堵漏小組等。滅火行動組主要負責現場滅火、搶救被困人員、操作消防設施。

     。3)疏散引導組。疏散引導組主要負責引導人員疏散自救,確保人員安全快速疏散。

     。4)安全防護救護組。安全防護救護組主要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護,并視傷情轉送醫(yī)療機構。

     。5)火災現場警戒組;馂默F場警戒組主要負責控制各出口,確保無關人員只出不進,火災撲滅后保護現場。

     。6)后勤保障組。后勤保障組主要負責通信聯絡、車輛調配、道路暢通、供電控制、水源保障。

     。7)機動組。機動組受指揮部的指揮,負責增援行動。

      (三)火情預想

      火情預想即對單位可能發(fā)生火災作出的有根據、符合實際的設想,是制訂應急預案的重要依據。

      火情預想要在調查研究、科學計劃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fā),根據火災特點,切合實際,有較強的針對性。其內容如下:

      1)重點部位和主要起火點。同一重點部位可假設多個起火點。

      2)起火物品及蔓延條件,燃燒面積(范圍)和主要蔓延的方向。

      3)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如可燃液體的燃燒、壓力容器的`爆炸,結構的倒塌,人員傷亡、被困情況等),以及火情發(fā)展變化趨勢、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等。

      4)區(qū)分白天和夜間、營業(yè)期間和非營業(yè)期間。

      (四)報警、接警處置程序

      報警、接警處置程序如下:

     。1)報警。以快捷方便為原則確定發(fā)現火災后的報警方式,如口頭報警、有線報警、無線報警等,報警的對象為“119”火警臺(“三臺合一”的地區(qū)為“110”指揮中心)單位值班領導、消防控制中心等。報警時應說明以下情況:著火單位、著火部位、著火物質及有無人員被困、單位具體位置、報警電話號碼、報警人姓名;同時,還要將火情報告給本單位值班領導和有關部門。

      (2)接警。單位領導接警后,啟動應急預案,按預案確定內部報警方式和疏散范圍,組織指揮初期火災的撲救和人員疏散工作,安排力量做好警戒工作。有消防控制室的場所,值班員接到火情消息后,立即通知有關人員前往核實火情,火情核實確認后,立即報告公安消防隊和值班負責人,通知滅火行動組人員前往著火層。

      (五)初期火災處置程序和措施

      初期火災處置程序和措施如下:

      1)指揮部、各行動小組和義務消防隊迅速集結,按照職責分工,進入相應位置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2)發(fā)現火災時,起火部位現場員工應當于1min內形成滅火第一戰(zhàn)斗力量,在第一時間內采取如下措施:滅火器材、設施附近的員工利用現場滅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設施滅火;電話或火災報警按鈕附近的員工打“119”電話報警、報告消防控制室或單位值班人員;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員工負責引導人員進行疏散。若火勢擴大,單位應當于3min內形成滅火第二戰(zhàn)斗力量,及時采取如下措施:通信聯絡組按照應急預案要求通知預案涉及的員工趕赴火場,向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的指令下達給有關員工;滅火行動組根據火災情況利用本單位的消防器材、設施撲救火災;疏散引導組按分工組織引導現場人員進行疏散;安全救護組負責協助搶救、護送受傷人員;現場警戒組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火場,維持火場秩序。

      3)相關部位人員負責關閉空調系統(tǒng)和煤氣總閥門,及時疏散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及其他重要物品。

      (六)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如下:

      (1)疏散通報;饒鲋笓]部根據火災的發(fā)展情況,決定發(fā)出疏散通報。通報的次序是著火層——著火層以上各層——有可能蔓延的著火層以下的樓層。

      (2)確定疏散通報方式。常用的疏散通報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語音通報。即利用消防廣播播放預先錄制好的消防緊急廣播錄音帶或由值班人員直接播報火情、介紹疏散路線及注意事項。語言通報應分別采用普通話和常用外語(英語、日語、韓語等語種)通報,并注意穩(wěn)定人員的情緒。另一種是警鈴通報。即通過警鈴發(fā)出緊急通告和疏散指令。

      (3)疏散引導。疏散引導工作主要分為四大塊:

     、賱澏ò踩珔^(qū)。根據建筑特點和周圍情況,事先劃定供疏散人員集結的安全區(qū)域。

     、诿鞔_責任人。在疏散通道上分段安排人員指明疏散方向,查看是否有人員滯留在應急疏散區(qū)域內,統(tǒng)計人員數量,穩(wěn)定人員情緒。

     、奂皶r變更修正。由于公眾聚集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在預案中擔負滅火和疏散救援責任的人員變化后,要及時進行調整和補充。

     、芡怀鲋攸c。把引導疏散作為應急預案制訂和演練的重點,加強疏散引導組的力量配備。

      (七)安全防護救護和通信聯絡的程序及措施

      安全防護救護和通信聯絡的程序及措施如下:

      (1)建筑外圍安全防護。清除路障,疏導車輛和圍觀群眾,確保消防車通道暢通;維護現場秩序,嚴防趁火打劫;引導消防車,協助消防車取水、滅火。

     。2)建筑首層出入口安全防護。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起火建筑;對火場中疏散的物品進行規(guī)整并嚴加看管;指引公安消防人員進入起火部位。

     。3)起火部位的安全防護。引導、疏散人流,維護疏散秩序;阻止無關人員進入起火部位;防護好現場的消防器材、裝備。

     。4)在安全區(qū)及時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將危重病人及時送往醫(yī)院救治。

     。5)利用電話、對講機等建立有線、無線通信網絡,確;饒鲂畔鬟f暢通。

     。6)火場指揮部、各行動組、各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必須確定專人負責信息傳遞,保證火場指令得到及時傳遞、落實。

     。7)安排專人在主要路口接應消防車。

      (八)繪制滅火和應急疏散計劃圖

      滅火和應急疏散計劃圖有助于指揮部在救援過程中對各小組的指揮和對事故的控制,應當力求詳細準確,圖文并茂,標注明確,直觀明了。應針對假設部位繪制滅火進攻和疏散路線平面圖。平面圖比例應正確,設備、物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滅火設施和器材分布位置應標注準確,假設部位及周圍場所的名稱應與實際相符。對于滅火進攻的方向,滅火裝備停放位置、消防水源,物資、人員疏散路線,物資放置、人員停留地點以及指揮員位置,圖中都應標識明確。

      (九)注意事項

      編制應急預案的注意事項包括:

      1)參加演練的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

      2)滅火疏散陣地設置要安全,應能進能退、攻防兼?zhèn)洹?/p>

      3)指揮員要密切注意火場上各種復雜情況和險情的變化,適時采取果斷措施,避免傷亡。

      4)滅火救援應急行動結束后,要做好現場的清理工作。

      5)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應急預案編制14

      應急救援預案是指事先制定的關于生產安全事故發(fā)生時進行緊急救援的組織、程序、措施、責任以及協調等方面的方案和計劃。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49條規(guī)定:施工單位應當根據建設工程的特點、范圍,對施工現場易發(fā)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統(tǒng)一組織編制建設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工程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各自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救援器材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

      編制要求:

      要求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程序簡單,步驟明確,保證發(fā)生事故時,能及時啟動,有序實施;

      要統(tǒng)一指揮、責任明確。

      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一、工程概況與作業(yè)環(huán)境

      1、工程概況:主要有工程名稱、建筑面積、結構形式、基坑深度、建筑物的形狀、長寬、高度。

      2、作業(yè)環(huán)境:主要有毗鄰的建筑物、構筑物、交通道路、地下管線、地質、高壓線、通訊電纜及建筑施工現場使用的大型機械設備等情況。

      3、項目部人員構成情況簡介。

      二、應急準備

      1、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建立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明確組織機構人員的職責。具全包括應急組織機構人員設置、姓名、職務、聯系電話、救援人員分工情況等。

      2、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

      針對工程的特點有針對的、有選擇的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列出應急工具清單,注明存放位置、保管負責人。如消防用具:滅火器、消防水龍帶、消防栓、沙袋、水桶、消防鉤、鐵锨等;防汛設備:抽水泵、編織帶、塑料布、砂、水桶、鐵锨等;急救工具:現場臨時醫(yī)務室的位置,擔架、醫(yī)藥急救箱等。

      3、應急救援人員的教育

      開工前對應救援人員及現場職工進行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有:

     、拧⒊R娛鹿暑愋偷念A防和急救知識,如高處墜落事故、觸電事故、機械傷害、坍塌事故、中毒事故和火災爆炸事故等。

     、啤本仍鞑、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⑶、救援行動的`方法、技能和注意事項

      三、危險源的辨識及應急預案的啟動

      1、在開工前對施工過程進行安全策劃,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進行辨識,列出重大危險源

      2、 應急救援預案啟動的條件

      四、應急救援預案響應

      事故發(fā)生后的報告、救援、保護現場及事故處理的程序。畫出應急流程圖,要有急救電話(火災119、急救中心120、公安110)、防疫部門電話、醫(yī)院電話、水、電、燃氣維修電話及上級主管部門電話等。

      對可能出現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火災、爆炸及油品、化學品等危險品泄露、上下水及污水管道的破裂等事故發(fā)生后應急救援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響應。如深基坑坍塌、大型機具和設備的傾覆、觸電、腳手架倒塌等。

      2、火災、爆炸應急預案響應。

      3、油料、油漆、化學品大量泄露應急預案響應。

      4、急性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響應。

      5、重大疫情應急預案響應。

      6、 施工現場防汛應急預案響應。

      五、應急預案的終止

      實施應急預案后,受害人員得到救治,現場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控制、消除,由應急領導小組商議決定,現場應急總指宣布終止。

      六、演練

      對不同的預案,要有計劃的組織人員培訓,定期進行演練,以使配備的應急救援物資、人員符合實戰(zhàn)需要。制定演練計劃及要求。

    應急預案編制15

      應急預案和相關實施程序要每年進行審查以保證符合法律、法規(guī)和省、市政府的應急預案。必要時至少每3年更新一次。

      1、 應急預案的復檢

      本應急反應預案應在企業(yè)經理指導下,每年進行一次審查。審查應包括預案、應急程序、培訓與訓練情況,應急設備以及與政府應急管理機構的溝通。要根據以下方面來進行修改:

     。1)訓練和演習的書面評價,這種記錄可識別出缺陷或提出更合適的方法、程序或組;織,建議改動的后續(xù)行動也要審查;

      (2)組織或程序中的關鍵人員的變動;

     。3)企業(yè)組織機構的變動;

     。4)支援機構的能力或功能的變動;

     。5)國家或地方政府法規(guī)的變化;

      (6)影響到應急預案的`企業(yè)的變動;

      (7)來自其他組織、國家或地方政府的建議;

     。8)生產工藝或操作狀況的變化。

      審查的結果要由審查人存檔并交給企業(yè)經理。建立備忘錄說明審查的區(qū)域和每個區(qū)域的審查結果以及采取糾正的行動。

      如果審查表明改變是必要的,審查人員要系統(tǒng)闡述建議的改動,并把它們送交給企業(yè)經理審查。

      2、 應急程序的復檢

      應急反應程序要修訂以反映出應急預案的變動。此外,除了每年預案審查,根據企業(yè)管理慣例,應急反應程序也要審查和修訂。

      列出應急電話號碼的專門程序至少要每季度審查和更新一次。

    【應急預案編制】相關文章:

    應急預案編制要求03-03

    應急預案編制要求通用11-18

    企業(yè)編制應急預案(通用10篇)04-19

    編制防洪應急預案(通用13篇)06-23

    編制火災應急預案范文(通用5篇)12-03

    編制宿舍火災的應急預案范文(通用26篇)12-07

    編制暖通空調系統(tǒng)的應急預案(精選9篇)11-09

    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04-30

    應急預案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