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滿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就是在把土、沙子或米一類的東西裝進容器時,可以高出容器的外沿,凸起小山狀的尖頂,用數(shù)理的概念,就是可以在10升的容器里,裝上十一二升的東西。但是,無論你用什么樣的容器裝水,都無法讓水高出容器的邊沿,因為水滿則溢。所以孔子贊賞水的智慧說:“盈不求概,似度。”意思是水遇滿則止,并不貪多務(wù)得,有如君子的講究分寸,處事有度。
《荀子·宥坐》中有這樣的記述:
孔子到魯桓公的廟里參觀,看見一只傾斜的器皿,便向守廟的人詢問:“這是什么器皿?”守廟的人回答說:“這是君王放在座位右邊警戒自己的器皿。”孔子說:“我聽說君王座位右邊的器皿,空著便會傾斜,倒入一半水便會端正,而灌滿了水就會傾覆。”孔子回頭對弟子們說:“向里面倒水吧!”弟子們舀水倒入其中。大家看到,水倒入一半,器皿就端正了;灌滿了水,器皿就翻倒了;空著的時候,器皿就傾斜了。孔子感嘆說:“唉,哪里有滿了不翻倒的呢!”
子路問:“有什么保持滿的方法嗎?”
孔子回答說:“聰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就是說,聰明和高深的智慧,要用愚鈍的方法來保持它;功勞遍及天下,要用謙讓來保持它;勇力蓋世,要用膽怯來保持它;富足而擁有四海,要用節(jié)儉來保持它。這就是抑制并貶損自滿的方法呀。
專家解釋說,欹器是一種平衡器,古代的君王將之置于座右,以為戒。在其特定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之下,水多導(dǎo)致重心升高并向一側(cè)偏移,使其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當水少的時候,整體重心較低,欹器處于穩(wěn)定平衡狀態(tài)(盡管由于設(shè)計的原因,此時欹器本身可能是傾斜的);當水達到一定量的時候,重心升高,欹器接近臨界平衡狀態(tài),這時的欹器“雖動搖,乃不覆”;水量進一步增加,欹器處于非穩(wěn)定平衡狀態(tài),于是就“滿則覆”了。
老子也抱有同樣的觀念,他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他勸誡大家,做事期求圓滿,還不如罷手不做……人到了富貴的程度容易驕傲輕慢,就是自招災(zāi)禍了。事業(yè)成功后就應(yīng)該退出歷史舞臺,這是天定的法則。
如果他們需要兩輛車時,他們會刻意買兩輛完全一樣的普通車,讓人認為自己只擁有一輛車,因為他們不希望鄰居認為他們在向別人炫耀財富。
張瑞敏曾說過:“只有強,才能良性地發(fā)展大。如果沒有這個強,單純地大,大不起來。”
[相關(guān)專題] 張瑞敏:哈佛講壇上中國企業(yè)家“第一人”
古代先賢對這個問題一向有著明確的認識,所以會用不同的語言來說明問題的因果,如“盛極而衰,盈滿則虧”、“過猶不及”、“物壯則老”等等。這些至理名言無不向我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強大”有時也就意味著已在走向死亡,特別是當自己也認為自己夠強大時。
清華紫光老總李志強說,企業(yè)常常有一種很奇怪的現(xiàn)象,那就是鮮有餓死的,多為撐死的。他說,做企業(yè)如做人,如果把企業(yè)的規(guī)模比做一個人的個兒,把企業(yè)的利潤比做一個人的勁兒,那么健康的人應(yīng)該是高大而有力的。但在成長過程中,是先長勁兒還是先長個兒?這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健康,心態(tài)要好。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句很多企業(yè)的口頭禪,其中的味道反而容易被我們忽略。不自滿,不自欺,即使自己做得很“滿”,也絕不自以為滿。前面我們談到過萬科一步一步地前進,多年來,業(yè)績一直持續(xù)增長,但公司從來沒有驕矜之態(tài)。即使幾年前,萬科成為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的老大,萬科依然不自以為滿。他們總是感到自己做得并不夠好,而且不斷地給自己確立趕超的目標,如,學習索尼的服務(wù),學習新鴻基的物業(yè)管理等等。近來,他們又找到了連續(xù)五十多年保持業(yè)績增長的美國地產(chǎn)公司作為自己的標桿。
最重要的是,心不能滿。有人做了個比喻,即使你是最成功的,你也只是98攝氏度、99攝氏度的熱水,離沸騰的100攝氏度永遠有差距。保持這樣的心境至關(guān)重要。否則,心滿了,就如同水達到了100攝氏度,沸騰之后就成了蒸氣了,虧缺也就隨之而來了。
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西方發(fā)達國家中,社會基本形成了一種謙和、散淡的整體氛圍,使得那些成功者和富翁不愿拿自己的財富炫耀于世,與我國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形成強烈的反差。在那里,無論你是打工族還是老板,是貧民還是富翁,大家都會一視同仁地看待,不會因為貧窮而瞧不起你,也不會僅僅因為富有而對你另眼相看。人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種炫耀財富的“暴發(fā)戶”。例如,瑞士銀行家巴爾在他出版的自傳中,對瑞士富人的心態(tài)做了最好的注解:如果他們需要兩輛車時,他們會刻意買兩輛完全一樣的普通車,讓人認為自己只擁有一輛車,因為他們不希望鄰居認為他們在向別人炫耀財富。
他們真正做到了心不滿,做到了“富有四海,守之以謙”的超脫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