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家住育才東苑的鄭淑敏女士打進本報新聞熱線82654321訴苦,她的女兒小朱一年換了11份工作,這種逃避工作的行為,傷透了家人的心。而小朱自己也苦悶不已,她說自己實在找不到一份喜歡的工作。
工作不順心就甩手而去;遇到一點挫折就炒老板魷魚;一年跳槽多次,換份工作就像換件衣服……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就這樣頻繁跳槽,在上崗、失業(yè)、重新求職這幾種狀態(tài)中轉換得“不亦樂乎”。
頻繁跳槽 一年換了11份工作
“我女兒人長得不錯,如果工作認真肯干,對她來說找工作并不太難。可讓我們煩惱的是,她的每份工作都干不長久,并不是單位解雇她,而是她自己呆不下去。”鄭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小朱今年23歲,去年7月大專畢業(yè)后的近一年時間里,她接連換了11份工作,在每家單位工作的時間平均才1個多月。
據鄭女士介紹,女兒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從事行政管理。剛開始她對新工作充滿熱情,但很快女兒就覺得行政工作缺乏挑戰(zhàn)和變化,每天只是重復一些分發(fā)文件、撰寫材料的簡單勞動,這讓她很快產生了厭倦情緒。3個星期后,她遞交了辭職報告。此后,女兒又先后在另外10家單位干過文秘、前臺接待、營業(yè)員、業(yè)務員等職業(yè),最短的時候只干了1個星期,最長的也沒超過兩個月。
對此,小朱的說法是,剛到一個新單位時,她覺得同事、老板對她都挺好,可過了不久,周圍的人對她就不像開始那樣熱情了。她認為這樣的環(huán)境對自己是一種折磨,于是便另謀新職。
然而,頻繁跳槽并沒有給小朱帶來好心情,反而讓她感到情緒焦慮,“我現在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工作,只要在一個單位干上幾天就想換新環(huán)境,不然就覺得心煩意亂。”不僅如此,考慮換什么工作、能不能換到更好的工作,一連串的問題還經常攪得小朱心情煩躁,睡不好覺。
跳槽太頻繁 反成求職“絆腳石”
“你跳槽這么頻繁的原因是什么?”幾乎每場招聘會上,馬偉明都要遇到這樣的問題。學平面設計的馬偉明也是一位頻繁跳槽者,畢業(yè)兩年多,換了5家公司。而從上一家公司辭職以后,他已經在家待業(yè)3個多月了。為了盡快找到新工作,最近他頻繁往返于各種專場招聘會。然而,跳槽過多的經歷卻讓他幾次遭遇尷尬。很多次遞上簡歷后,招聘方都向他提出了跳槽為何如此頻繁的疑問,還有一些單位以跳槽太頻繁為由,直接將他拒之門外。“以前,我覺得在這么多公司工作過的經歷,可以讓自己顯得工作經驗很豐富,沒想到現在成了應聘的‘絆腳石’。”
對一些人員頻繁跳槽的現狀,不少用人單位叫苦不迭。今年4月份,杭州中大制衣有限公司招進5名大學生,干了不到3個月都走人了。公司人事部經理姜先生說,一些大學生由于對社會現實想象簡單,可能在學校對職業(yè)規(guī)劃得很好,真正走入社會就容易思想波動。“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也是一種學習,這個‘學費’通常由公司出了,而剛把他們培養(yǎng)上手就走人,對公司是一種損失。”姜先生無奈地表示,在以后的招聘中,他們會關注應聘者的“穩(wěn)定”程度,而不再一味地要求相關工作經驗。
專家建議 求職者當及早認準目標
剛剛畢業(yè)就頻繁跳槽,在絕大多數家長和老師眼里,是不可理解的行為。對此,區(qū)人才市場有關人士表示,現在就業(yè)已經完全市場化了,工作不滿意選擇跳槽無可厚非,但是,頻繁跳槽并不可取。據這位人士分析,目前跳槽者比較集中于35歲以下人群,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剛工作1年左右的職場新人,大多是大學畢業(yè)生,很多人迫于就業(yè)壓力,選擇先就業(yè)后擇業(yè)。工作后常常是邊干手頭工作,邊謀劃著跳槽事宜。第二類是積累了一定工作經驗的職場熟手,這類跳槽者多是職業(yè)發(fā)展遇到問題時,就通過換單位、換職位、換個環(huán)境來走出眼前的困境,或者尋求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平臺,尋找更適合自己的職場定位。
昨日,在人力資源方面頗有研究的某咨詢公司負責人黃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工作不穩(wěn)定,其專業(yè)技能、經驗就無法得到有效加強,而頻繁轉換工作更增添了求職的難度。行業(yè)背景不扎實、專業(yè)技能沒有得到系統(tǒng)培訓提升、在職場的人脈也沒有系統(tǒng)構建,將導致其求職情況不容樂觀。
“有些人換了多份工作,如今一事無成。好比他在積極地開墾土地,地剛犁出來,還沒有播種,他就放棄了。周而復始,他總等不到豐收的時候。”黃先生認為,在職場的成長,要從階梯的最低一級拾級而上,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求職者應及早對自己的職業(yè)做好規(guī)劃,認準一個為之長期奮斗的目標,沉下心不斷地努力工作,一步一步向目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