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故事的苗姓來源
苗姓在宋版百家姓排行53,在2013版按人口多少百家姓排行為146。下面由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故事的苗姓來源,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1。上古初祖起源:
上古時有熊國君少典氏,妻附寶生:軒轅。
軒轅黃帝,妻嫘祖生子:玄囂、昌意、風(fēng)后,另有二十二宗。
昌意、昌仆子:顓頊。
顓頊子:成(古作稱)、窮蟬、伯鯀、臬陶。
成(古作稱)子:卷章(亦曰老童)。
卷章子:重黎、吳回。
吳回子:陸終。
陸終子:昆吾、參胡、彭祖、曹姓、會人、季連。
季連子:附阻。
附咀子:尢熊。
其后世系失記。
尤熊后裔:鬻熊。
鬻熊子:熊麗。
熊麗子:熊狂。
熊狂子:熊繹。
熊繹子:熊艾。
熊艾子: 熊。
熊子:熊勝、熊揚。
熊揚子:熊渠。
熊渠子:熊母康、熊摯紅、熊廷。
熊廷子:熊勇、熊嚴(yán)。
熊嚴(yán)子:伯霜、仲雪、叔堪、季徇。
季徇子:熊鄂(“鄂”無“阝”)。
熊鄂(“鄂”無“阝”)子:熊儀(即若敖)。
若敖子:霄敖、斗廉、斗章、斗北比。
斗北比子:子文、子良。
子良子:斗越椒
斗越椒子:賁皇
賁皇逃于晉國苗邑,后裔姓苗,
2。得姓始祖:
遠祖始苗智杰于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公元前五四七年,在若敖之亂中,楚國大夫伯芬因罪被殺,其子賁皇逃到晉國后,受到晉國的優(yōu)待,受封于苗邑(今河南濟源縣西), 賁皇的子孫后代就以封地名為姓。苗姓是楚國王族的后代,因此,苗姓起源于楚國王族之姓。苗姓起源于羋姓。
具體史實為此, 春秋時,楚君若敖的兒子伯比有封邑在斗,后代便以斗作為姓氏。伯比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子文任楚國令手,二兒子子良任司馬。子良的兒子叫斗越椒,生下來的時候子文就說:“這孩子樣子像熊虎,哭聲像狼叫,將來長大后一定會禍害全家,別養(yǎng)活他吧!”子良沒有同意。后來子文臨死前,把全家人叫到跟前,告誡他們說:“如果有一天斗越椒在楚國執(zhí)政,大家趕快離開楚國,別讓若熬氏絕了后!”斗越椒長大以后繼任司馬,當(dāng)時任令尹的是子文的兒子斗般,斗越椒指使另一個大臣到楚莊王面前去說斗般的壞話,楚莊王便殺死了斗般,讓斗越椒當(dāng)了令尹。不久,斗越椒又想篡奪王位,楚莊王先用文王、成王、穆王三族子弟做人質(zhì)同他講和,可是斗越椒不同意,于是雙方便擺開陣勢交起戰(zhàn)來。斗越椒死在亂軍之中。其兒子賁皇逃到晉國,晉君把苗邑(河南省濟源縣西南)封給他,所以又叫苗賁皇。他的'后人便是苗氏。
3, 繁衍播遷
苗賁皇的苗邑,據(jù)考就在今河南濟源的西部,現(xiàn)在該地還有一處地名“苗亭”,據(jù)說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遺址。苗姓最初的發(fā)源地,當(dāng)然也該在個地方。河南省濟源縣是苗姓起源地,地處濟水之源而得名。濟源縣古時被稱為苗邑,這里苗姓人占全縣人口得1.66,約九千多人。
三家分晉后,苗姓因仕宦等原因,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戰(zhàn)國后期,秦國窮兵黷武,中原是其擴張的第一個目標(biāo),苗姓祖居地濟源也深受戰(zhàn)火侵擾,故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長治,或東遷今山東定陶一帶,后經(jīng)繁衍發(fā)展,昌盛為苗姓上黨郡望和濟陰郡望。兩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苗姓有兵技巧家苗子,王莽國師苗讠斤,劉秀時代的父城(今河南寶豐)長苗萌,幽州牧苗曾以及漢末的苗祀,尤可一提的東漢時東阿侯苗光,史書稱其保全了封邑,則表示苗光子孫落籍于今山東東阿。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社會激烈動蕩,苗姓同其它中原士族一樣,為了躲避兵火,取道南下,跨過長江,進入江東。其中一支苗姓輾轉(zhuǎn)于今浙江金華一帶,后經(jīng)繁衍,形成了苗姓歷史上的第三大郡望——東陽郡。苗姓在浙江省東陽郡(東漢置長山縣。三國吳置東陽郡。南北朝梁改置金華郡。隋廢郡改置婺州,改縣為金華)發(fā)展成望族,世稱東陽望。當(dāng)然,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之際,苗姓主要還是昌盛于上黨、濟陰二郡,如苗姓歷史上唯一一位宰相苗晉卿便是上黨壺關(guān)人。唐代中后期,有陜西之苗姓為避國都附近紛擾不斷的戰(zhàn)亂,遷居今甘肅、寧夏一帶。兩宋之際,苗姓以上述三大郡望為主源,散布之地更廣,尤其在宋趙王室偏安江南后,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需要指出的是,繁衍于今山西長治一帶的苗姓依舊名人不斷,競現(xiàn)于史。明初,山西苗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河南、河北、山東、甘肅、江蘇、陜西等地。明中葉以后,苗姓已分布于全國大多數(shù)地方,并有渡海赴臺者。清中葉以后,伴隨闖關(guān)東的風(fēng)潮,有冀魯豫地之苗姓入遷東三省。如今,苗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山東、甘肅、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苗姓約占全國漢族苗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二。苗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4。堂號
惠化堂:源自唐代潞州壺關(guān)人苗晉卿事。唐李固的《幽閑鼓吹》中,曾記苗晉卿一事。苗公落第歸鄉(xiāng),途中遇一老人,自稱知未來事。苗公于是問道:“我應(yīng)舉已久,有一第之分嗎?”老人答道:“何止此,大有來頭,只管再問!泵绻溃骸拔揖美в谪氉儯笠豢な,能夠得到嗎?”老人道:“更向上。”苗公問:“那么按察使呢?”老人道:“更向上。”苗公驚異,再問:“為將為相嗎?”老人答道:“更向上!泵绻l(fā)怒,說:“將相更向上,難道能作天子?”老人笑道:“真者不能得,假者即可得!泵绻詾槭聦俟终Q,驚出一頭汗。后來苗公果然出將入相,唐德宗駕崩,苗公以首輔居攝政三日,應(yīng)了老人“真者不能得,假者即可得”的預(yù)言。可見命皆前定,安知人間沒有第二個苗公?苗氏堂號“惠化堂”由此而來。
5。歷史名人:
苗姓當(dāng)今雖不算大族,但其名人卻不絕于史書。宋代有曾經(jīng)大破鬼章,軍功彪炳的大將苗援;討降生羌、威鎮(zhèn)洮西,又與李憲取定西域的名將苗綬等,也是苗姓之中的重要人物。
苗晉卿,字元輔,潞州壺關(guān)人。擢進士第,累遷吏部郎中,知選事。久之,進侍郎。天寶二載,較書判,以御史中丞張倚之子奭為第一,議者不平。帝御花萼樓覆實,奭持紙終日,筆不下,人謂之曳白。坐貶安康太守,俄充河北采訪使。肅宗召赴行在,拜左相。廣德中,以太保致仕。永泰初卒,謚懿獻。詩一首。
苗發(fā):唐代壺關(guān)人。擅長寫詩,與盧綸,吉中孚,司空暑,錢起等九人齊名,合稱大曆十大才子。
苗 衷:明代學(xué)者(1370-1450),慷慨有大志。官侍讀學(xué)士、兵部侍郎,永樂九年(1411年)至正統(tǒng)十年(1445年)擢任禮部尚書、丞相。著有著《雪窩稿》、《史閣記聞》、《歸田錄》等。
苗 夔:清代語言學(xué)家。字先麓(1783-1857),直隸肅寧人。不好制舉文,嗜六書形聲之學(xué)。治許氏《說文》,精研力索,若有夙悟。后又得顧亭林《音學(xué)五書》,慕之彌篤,曰:“吾守此終身矣!”年二十余,即纂《毛詩韻訂》,繼又纂《廣籀》一書。授徒窮鄉(xiāng),教帖括不中程,學(xué)子稍稍引去,弗顧也。縣令王君聞而敬異,聘主翼經(jīng)書院。道光辛卯,舉優(yōu)貢生。高郵王氏父子睹其著述,折節(jié)下交,與暢論音學(xué)源流,由是譽望日隆。初佐汪編修振基衡文山右,繼入江蘇學(xué)使祁文端公幕,所至甄拔名宿,復(fù)以暇日編摩撰述,從事于其所謂聲韻之學(xué)。祁還京,乃醵金刻所著《說文聲訂》二卷,《說文聲讀表》七卷,《毛詩韻訂》十卷,《建首字讀》一卷。大旨以為叔重遺書多為后人妄刪或附益者,乃訂正《說文》聲類八百余事。顧氏《音學(xué)》所立古音表十部,宏綱已具,然猶病其太密;而歌、麻既雜西音,不應(yīng)別立一部。于是并庚、清及蒸、登于東、冬部,并歌、戈于支、脂部,定以七部,檃括群經(jīng)之韻。書出,識者嘆其精審。后數(shù)年,襄校山東,未畢役先歸。至是亦齒衰而倦游矣。居京師,自祁公外,恒與何紹基、張穆、陳慶鏞諸人游。并為曾文正公所推服,時時徒步過從,與辯論前世音學(xué),暨江、戴、段、孔諸家部分之多寡,意指之得失,褒譏亭決,窮日夜不倦。卒年七十五歲。余書尚有《說文聲讀考》《集韻經(jīng)存韻補正》、《經(jīng)韻鉤沉》各若干卷,未刊。
苗時中:宋代名宦。字子居,其先自壺關(guān)徙宿州。以蔭主寧陵簿。邑有古河久陻,請開導(dǎo)以溉田,為利甚博,人謂之苗公河。調(diào)潞州司法參軍?な赜胍磺粲谒,執(zhí)不可。守怒,責(zé)甚峻,時中曰:“寧歸田里,法不可奪!笔匚蚨犞N鯇幹校运巨r(nóng)丞使梓州路,密薦能吏十人,后皆進用,人卒莫之知。討蠻時以創(chuàng)立折運法,使得軍糧供應(yīng)無缺,因功升遷兩階,為發(fā)運副使、河?xùn)|轉(zhuǎn)運使,加直龍圖閣、知桂州,進寶文閣待制、戶部侍郎。
苗再成:南宋名宦,著名抗元三杰之一。歷官真州安撫使、濠州團練使、真州知州,慷慨有大志。德祐元年(1275年)守真州,與文天祥在真州定計抗元兵。元軍猛攻,守將苗再成誓曰:“我苗再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城陷而落入敵兵之手卻英勇不屈而死。
苗坦之:字平野,貶名苗二賴子,清代乾隆至咸豐年間江蘇省連云港人,南宋苗再成十九世孫。在世七十多年,十五歲時陪父苗培元到海州衙門打官司,開始訴訟。十八歲中秀才,輔許喬林編!逗V菸墨I錄》一書。因其勁悍剽輕、機智超群,官府便黜其廩生資格,而終身未舉鄉(xiāng)試。雖平生布衣,但苗二賴子不畏強暴、斗貪官、懲劣紳、治惡痞、助窮苦、濟貧弱、平冤屈、揚正氣、深受廣大群眾稱頌,其故事在民間廣為傳播。
苗自芬:清代乾隆至咸豐年間江蘇省連云港人,嘉慶辛末科進士,官國子監(jiān)學(xué)正銜。
5,F(xiàn)代名人:
苗樹春(1941.3-——),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鎮(zhèn)人。高中畢業(yè)后,被保送到軍隊院校學(xué)習(xí)。1961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先后在幾所軍隊和地方院校學(xué)習(xí)軍事、技術(shù)、外語和國際關(guān)系等專業(yè),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院校、空軍司令部、總參謀部等任職。先后在中國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任陸、海、空軍副武官,中國駐加拿大共和國陸、海、空軍武官,中國駐印度共和國大使館任陸、海、空軍武官,F(xiàn)任中國國際戰(zhàn)略學(xu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1996年由大校晉升為少將軍銜。
苗圩: 東風(fēng)公司總經(jīng)理
苗繼宗(1917.10.18_2001.8.18),山東壽光苗家橋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先后參加對日反掃蕩四保臨江四平攻堅戰(zhàn)錦州戰(zhàn)役遼西會戰(zhàn)平津戰(zhàn)役漢洵間渡江戰(zhàn)役廣西戰(zhàn)役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在錦州戰(zhàn)役中任營長,率部攻克遼西偽的政府大樓,榮立大功,在海南戰(zhàn)役中任師偵察科長,參與指揮率部799人完成我軍首次渡海作戰(zhàn)任務(wù),榮立大功.2001年離休,正師職,行政11級.
苗子瑞(1985.10----)此人志向高遠,立志成功。是金子尚未有發(fā)光之日。
【百家姓故事的苗姓來源】相關(guān)文章:
《百家姓苗》 的歷史來源01-16
百家姓吳姓來源06-30
「百家姓」成姓來源06-13
百家姓之江姓來源01-16
《百家姓》諸姓的來源01-12
百家姓卓姓的來源06-30
百家姓之吳姓的來源01-16
百家姓之成姓的來源01-16
百家姓之徐姓的來源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