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激情婷婷久久综合色,欧美色五月婷婷久久,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人人澡

  • <abbr id="uk6uq"><abbr id="uk6uq"></abbr></abbr>
  • <tbody id="uk6uq"></tbody>
  •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踐活動研究

    時間:2024-08-01 06:58:00 生物科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踐活動研究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是一門實踐性與應用性很強的醫(yī)學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由于受本科學科模式的影響,醫(yī)學高職高專院校病原生物 與免疫學的重心主要放在理論課上,大多數(shù)高職高專師生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xiàn)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相關句子,希望大家會喜歡!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踐活動研究

      摘要:在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學習過程中建立科研興趣小組,依據(jù)學生不同學制和專業(yè)制訂活動方案,帶領學生完成活動任務。實踐結果表明,科研興趣小組的實踐活動可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科研素養(yǎng),有利于教學相長,可為實驗室未來的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科研興趣小組;實踐活動

      引言:

      1.醫(yī)學院學生學習醫(yī)學基礎和專業(yè)知識時,不僅需要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需要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而在校生鍛煉動手能力的機會主要是在實驗室,可是眾多醫(yī)學院校仍然存在著這樣的情況:由于學時有限,許多實驗操作不得不被壓縮,以保證理論學習,久而久之,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是一門形態(tài)學科,其實驗主要是通過用顯微鏡觀察病原體切片、無菌操作技術、體外抗原抗體反應來進行疾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它作為一門醫(yī)學基礎課程,同樣也存在著上述情況,這令教研室和實驗室教師苦惱不已?蒲信d趣小組這一形式廣泛應用于基礎和高校的教育教學中,該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動手能力、調動學習興趣,甚至對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也是一條捷徑[1]。

      2.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研室聯(lián)合形態(tài)實驗中心,專門成立了對科研興趣小組進行研究的課題組,通過讓學生深入實驗室和開展戶外相關科學研究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加強實驗室建設。經過一年(兩個學期)的實踐,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現(xiàn)介紹如下。

      一、成立科研興趣小組,制訂培養(yǎng)目標和活動方案

      經過多次教研室例會討論,借鑒兄弟院校和其他學科成功的經驗,研究小組最終決定成立科研興趣小組。我們依托實驗室,通過實驗準備、開發(fā)新的實驗項目及校外實踐等多種途徑豐富學生的感官認識,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1.1成立科研興趣小組

      科研興趣小組成員的確立采取“興趣+選拔”的方式進行。首先,在開課1~2周之后,由帶教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述這項活動的目的、過程和意義,強調興趣優(yōu)先、嚴格篩選、定期考核等關鍵點,人數(shù)控制在10~15人/班,以保證科研興趣小組的質量。結合課題的需要,2015年3月初和9月初,在所帶的班級中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在報名的學生中選取7名作為組長,其余隨機分組。

      1.2制訂培養(yǎng)目標

      針對三年制專科和五年制本科不同專業(yè)教學培養(yǎng)目標的不同,科研興趣小組的目標亦不同,具體見表1。

      1.3制訂活動方案

      根據(jù)不同學制、不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不同,制訂相應的活動方案,具體見圖1。

      二、實施過程

      2.1規(guī)則先行,習慣養(yǎng)成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遵守實驗室規(guī)則是保證實驗操作的前提和基礎。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的主要實驗對象是病原生物、小白鼠等,因此,在學生進入實驗室的第一天就必須強調實驗室規(guī)則,如進實驗室必須穿白大衣、嚴禁吸煙和飲食、實驗儀器和用品的正確使用和清洗消毒、節(jié)約水電和實驗材料、實驗意外的處理、實驗后物歸原處、打掃衛(wèi)生和水電的安全等。

      2.2量身定制學習和活動內容

      結合課題的需要、不同學制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不同,以教研室為單位的課題組為科研興趣小組的學生量身定制了學習和活動內容,具體見表2。

      2.3“短板”調查,有的放矢

      實驗室基本操作包括顯微鏡、移液器、普通天平、電子天平、培養(yǎng)箱、高壓蒸汽滅菌鍋等儀器設備的使用。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許多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完全掌握,甚至教師也只能在幻燈片上對著圖片或者視頻講解,學生對于如何操作一無所知或者知道得很少,這就是操作的“短板”。教師在帶領科研興趣小組活動之前,需要對他們了解清楚,調查學生對哪些儀器設備或者操作存在“短板”,然后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具體調查結果見表3。

      2.4以身作則,示教基本操作

      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欠缺的技能導致其根本不能獨立完成一項實驗,這就需要教師在任務下達前以身作則,給學生示教這些基本操作。同時這些學生在課堂實驗中可以給其他學生提供幫助,是教師的得力助手。比如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中精確定量時都用到了移液器,教師從移液器的構造、操作要領等方面親自指導學生練習,保證了操作的規(guī)范性。“細菌培養(yǎng)”,名字中有細菌,但要求必須無菌操作,既要防止空氣等外界環(huán)境中的雜菌污染所培養(yǎng)的細菌,又要防止所培養(yǎng)的細菌污染環(huán)境和操作人員。由于平時課時緊張,此規(guī)則僅是告知學生,他們往往體會不深。然而科研興趣小組的學生可以通過實驗真切地觀察和體會,給后面的實驗打好了堅實的基礎。顯微鏡的使用是醫(yī)學院校學生的必備技能,然而許多學生即使上過課仍然不能熟練掌握。教師先指導科研興趣小組的組長掌握這項技能,然后再由組長教組員,時間為兩周,讓學生有充分時間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小鼠實驗的危險性在于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被咬,一旦被咬,需要打多次疫苗,造成了實驗中許多學生不愿意做小鼠實驗的情況。科研興趣小組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多次嘗試,最終對小鼠的捉拿、注射及處死熟練掌握,為開展科研興趣小組活動和課堂實驗打好了基礎。

      2.5能力提升

      經過1個月的基本技能培訓,科研興趣小組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具備了完成較高層次實驗的能力。接著,課題組根據(jù)內容需要進行了周密而又合理的實驗設計,實施過程中教師指導,由學生獨立完成,具體見表4。

      2.6定期考核

      通常一個學期的科研興趣小組活動需進行兩次考核,分別安排在期中和期末,考查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綜合實驗的能力。針對學制和專業(yè)的不同,考核的內容具有差異,見表5。從表5可以看到,五年制臨床專業(yè)的期末考核內容最多、難度最大,而三年制護理專業(yè)的內容最少、最簡單,這是依照培養(yǎng)目標而定的,保證學生在專業(yè)能力范圍之內完成考核。

      2.7反饋和改進

      期中和期末考核的結果是學生不同學習階段技能掌握情況的反饋,為教師進一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提供了依據(jù)。同時,學生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也可以隨時反饋,針對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為今后完善培養(yǎng)目標、內容設置和具體活動積累寶貴經驗。

      三、開展科研興趣小組活動的效果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科研興趣小組的活動已經開展了兩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經過課題組教師和科研興趣小組學生代表的討論,一致認為開展此項活動具有如下效果。

      3.1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通過滅菌消毒、細菌接種、空氣中細菌的分布、口腔內細菌的鑒定等,學生真正明白了無菌操作的重要性,為今后臨床和護理中的無菌操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顯微鏡的學習,學生仿佛擁有了“火眼金睛”,為學習更多更廣的醫(yī)學知識增添了一項強有力的本領;通過抗原抗體反應的操作,學生知道了許多疾病的診斷是可以通過體外實驗預先判斷的。

      3.2提高了學生的科研素養(yǎng)

      一項實驗的完成不光需要基本技能,更需要科研素養(yǎng),比如堅持、嚴謹、科學、合作等多種能力。科研興趣小組是一個小的科學團隊,需要具備以上的科研素養(yǎng)才可以完成一項實驗。科研興趣小組活動給學生提供了探索和研究的機會,讓學生鍛煉了科學思維,提高了科研素養(yǎng)。

      3.3有利于教學相長

      學生刻苦向上、樂觀積極的學習精神感染著課題組的每一位教師,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實驗條件、提供更有實用價值的實驗項目,做好學生的導師和領路人。事實證明,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科研興趣小組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和教師的實踐技能,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2]。

      四、對實驗室建設的反思

      科研興趣小組的活動開展了兩屆,在為今后活動的繼續(xù)開展積累經驗的同時也帶來了對實驗室建設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4.1建設更加人性化的實驗室

      科研興趣小組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實驗準備人員的積極性,儀器設備、實驗用品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應用和開發(fā),喚起了實驗室新的活力和生命。在這里,教師和學生都是主人,最終也提高了教學能力和科學素質。因此今后仍需本著以人為本、為學生和教師服務的宗旨來建設實驗室,讓實驗室充滿著人性化的色彩[3]。

      4.2建設開放型實驗室

      實驗室的職責之一是一個教學場地,但這只是其中之一的基本功能,要想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須向開放型實驗室邁進[4]。開放型實驗室的作用可延伸至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領域,科研興趣小組就是一個成功的實踐案例,小組成員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研究,鍛煉了科研思維,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同時,開展科研興趣小組活動本身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一種有效途徑?傊,建設開放型的實驗室使教師和學生獲得最大收益,更好地服務了人才的培養(yǎng)[5]。

      4.3建設教科研于一體的實驗室

      學生與教師在更加人性化、開放型的實驗室學習和工作,為他們帶來了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的新思路,他們的潛能得到了挖掘、價值得到了實現(xiàn),實驗室將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

      參考文獻:

      [1]童婷,張新玲,閻曉菲.開展生物興趣小組的探索與實踐——以新疆農業(yè)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生物技術專業(yè)為例[J].高教學刊,2016(1):163-164.

      [2]趙珠峰,李艾鵬,陳光忠.關于開展人體解剖學興趣小組活動的思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28(19):74-75.

      [3]李寬慶,李雅梅.淺談藥用植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指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33(20):78-80.

      [4]彭澤鴻,余平,賴育鵬,等.本科醫(yī)學生在解剖科研興趣小組中的學習[J].解剖學研究,2015,37(4):356-357.

      [5]廖陽,閆榮玲,駱鷹,等.解剖學科研興趣小組在生物專業(yè)本科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36(8):129-130.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踐活動研究】相關文章:

    研究藍莓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03-27

    初中生物學課外探究實踐活動探索論文04-24

    初中生物學教學研究12-11

    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免疫學PBL結合CBS教學研究12-11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設計校本化研究03-19

    英語教學活動中作業(yè)布置法的實踐與研究03-21

    優(yōu)化閱讀實踐策略的研究03-26

    啟發(fā)式提問在醫(yī)學免疫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論文12-02

    提高肝臟疾病免疫學診療的質量03-08

    研究獨立學院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