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論文
《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 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學習方法,僅供同行參考。
1 課堂合作學習要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起引導作用。
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 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課堂上學生反映熱烈,興趣盎然,人人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才行,目前存在著兩種現象,造成一些誤區(qū)。
1.1 活動熱鬧,效果不佳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 大多數教師并不明白什么是合作交流, 更不明確哪些內容適合合作學習,以為分組討論,學生們在一起探討交流了,得出結論就是合作,就解決問題了。 這種為活動而活動,使活動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實際上,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案例 1:A={x2-3x+2=0},B={x2-ax+4=0},若 AB=A,則 實數a 的取值范圍為 . 學生流于交流討論的形式,容易犯錯誤,忽視 B=φ,即 Δ<0,解得-4.
1.2 優(yōu)差搭配,互幫互惠有些老師把優(yōu)差生搭配分在一組,甚至有人把優(yōu)差配成一幫一。 表面上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精神,實質把教師的責任分給優(yōu)生,優(yōu)生是得到了實惠,但對于學困生來講,他們仍然不會。 我們應該認識到合作交流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養(yǎng)成合作學習和工作的良好習慣。 但合作交流是有前提的,沒有分工哪有合作? 沒有個人的獨立思考并形成獨立的見解哪有交流? 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起,何談交流?
例如:已知命題 p:方程 a2x2+ax-2=0 在[-1,1]上 有解 ;命題q:只有一個實數 x 滿足不等式 x2+2ax+2ɑ≤0,若命題“p 或 q”是假命題,求實數 a 的取值范圍。對于學困生,無論怎么交流,都不知如何下筆,而對于優(yōu)等生來講,思維經過碰撞,馬上有了解題思路!1】
2 小組合作討論重實效,注重對概念的理解
要注意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課堂教學改革應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 在組織學生研究討論時應激勵學生去發(fā)現和探索一些有創(chuàng)建性的解法。
例如:我聽了幾位老師教學《函數的單調性》一課,函數的單調性是學生在了解函數概念后學習函數的第一個性質, 是函數學習中第一個用數學符號語言刻畫的概念, 為進一步學習函數其它性質提供了方法依據。 對于函數的單調性,學生的認知困難主要在兩個方面:(1)要求用準確的數學符號語言去刻畫圖像的上升與下降,這種由形到數的翻譯;(2)單調性的證明是學生在函數內容中首次接觸到的代數論證內容, 而學生在代數方面的推理論證能力是比較薄弱的。
如何落實教學目標? 讓學生理解單調性概念的形成過程和對概念本質的認識。 強調判斷、證明函數單調性方法的落實以及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 這位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氣溫圖像,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的圖像,使學生很容易從圖形直觀上升到自然語言敘述---x 增大(減。,y 也增大(減。@是本節(jié)的教學難點。 如何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概念,突破教學難點呢? 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討論,在有疑處討論,小組進行定義剖析。
根據學生小組發(fā)言討論,學生體悟到概念發(fā)生的過程,從而理解了這種符號化、形式化的數學表達。 教師提醒學生要注意定義中“給定區(qū)間”“屬于”“任意”“都有”這幾個關鍵詞,領會其義,理解了單調增、單調減。
3 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促進學生建構知識體系
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概念探究過程,課采用直觀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感性到理性。 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探究氛圍中思考、質疑、傾聽、表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掌握重點, 解決難點, 讓學生真正成為自己學習和活動的主人。 通過質疑探究,挖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潛能,這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關鍵。
在證明方法和步驟:設元、作差、變形、斷號、定論。 在各學段都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和思維方法,數形結合,等價轉化,類比等。 在教學中,離不開概念的教學。 概念的形成是概念教學的基礎和重點,有時也成為一個難點。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數學知識不是簡單地通過教師灌輸到學生頭腦中, 必須基于個人對經驗的操作、交流、通過反省來主動建構。 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先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熟悉的、直觀的、易接受的情境,讓學生在積極感興趣時,增加感性體驗,再通過精心提出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先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再全班交流。 讓學生在體驗中建構,可有效地突破概念教學的難點, 而且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化對概念的理解。
總之, 現代教學論強調課堂教學 “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 實施新課程標準后,作為一線教師更加要確立正確對待教材的態(tài)度,教材需要師生在有效學習活動中激活;教材不再是靜態(tài)的再現,它更需要動態(tài)的建構。
【課堂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11-21
淺談合作學習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的論文12-08
翻轉課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論文11-28
初探有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11-22
對英語教學中合作型課堂寫作教學模式的研究03-18
高中美術教學中合作式探究的運用論文11-14
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運用論文11-14
試論合作學習在英語學習中的運用03-16
交際式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論文12-02
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論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