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初論
【內容提要】
普通話寫作建構了現(xiàn)代文學的特定語言模式和思維方式,方言作為規(guī)范之外的文學話語形式,具備特殊的審美品質,是對漢語寫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從非意識形態(tài)的、經(jīng)驗的、生命的角度與世界對話,更強調存在的本真性和個體性。然而隨著民族共同語的普及和“全球化”趨勢的深入,方言可能終將會蛻變?yōu)槊褡濉肮舱Z”而不是“獨語”。
“五四”白話文運動及20世紀50年代普通話的確立,使?jié)h語的現(xiàn)代化寫作被納入特定的軌道,同時也反射出言說方式與漢語寫作可能性的彼此限定又互相豐富的聯(lián)系。方言作為此種規(guī)范之外的話語形式和文學語言資源,是對漢語寫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以語言的自由態(tài)勢對邏輯語法權勢及各種語言定規(guī)以沖擊,為我們帶來耳目一新的審美感覺;同時它作為人類最鮮活最本己的聲音,是對遮蔽存在本真的所謂“文明之音”的解蔽。以方言為語言形式,無疑是文學傾聽大地、回到本原的一條便捷之徑。
一
海德格爾把“因地而異的說話方式稱為方言”①。方言作為文學語言形式具備特殊的審美品質,已有眾多學者作家對此有明確認識,如胡適就認為它是最自然的語言,最能表現(xiàn)“人的神理”②;劉半農(nóng)認為它有“地域的神味”③,張愛玲認為它有“語氣的神韻”④。但這些都僅是從方言的外部特質來說的,就其本質而言,方言不加修飾,最接近人類存在之本真。經(jīng)由政治、倫理、邏輯、技術嚴密修整過的書面語,即所謂的“文明”“文化”之音,容易造成對生存本真的遮蔽,而方言作為自然之聲音,是解構“文明之音”的赤裸之聲,它與地域、時間、人貫通于一。
方言是人類直接面對大地、山川的語言。在德語中,表示方言的詞是mundarden,字面意思是“口型”,而口以及我們整個的有機體,都聯(lián)系著大地,方言是來自大地的自然原始之聲。正如海德格爾所說:“在方言中各各不同地說話的是地方,也就是大地。而口不光是在某個被表象為有機體的身體上的一個器官,倒是身體和口都歸屬于大地的涌動與生長——我們終有一死的人就成長于這大地的涌動和生長中,我們從大地那里獲得了我們的根基的穩(wěn)靠性!雹荽蟮、地母是西方哲學中常見的意象,大地的語言就是生存的語言,是自然涌現(xiàn)的語言,是呈現(xiàn)存在本身的語言,是對技術架構的批判語言,是對于一切非存在的消解,對一切非本真的解蔽。方言是地域、大地上開出的口之花朵,方言的大地之音讓世界顯現(xiàn),并隨之生長而互相協(xié)調。方言還是終有一死者的人的生命與大地的自然聯(lián)系,地域以方言直達人的血脈靈魂之中,滲透到人類存在的方方面面。以方言為文學語言形式,地域在文學作品中就不再是普通話文學中的背景要素,而是決定性的因子。它以一種強大的地域文化力量影響著文學的主題和靈魂,決定著文學的講述方式、敘述腔調,它全面滲透到人物的行為、生存方式和精神狀態(tài)中,它召喚出形象、思想、氛圍與色調,是使一切生長并豐富起來的催化劑。反過來,地域如果不以方言的形式呈現(xiàn),它的形色聲音就要遜色許多。因而可以說,地域及方言共同攜帶著一個文學主題,如川籍作家沙汀用四川方言展現(xiàn)四川西北情狀而一舉成名。老舍也主要以北京方言描述老北平風貌,而當他寫一個年輕女人的內心獨白如《月牙兒》時,他就不好再使用北京方言而運用普通話。
一方面,地域通過方言說話,地域在語言里傳達自身,呈現(xiàn)風土人情;另一方面,方言訴說著土地、地方,而且每一次都以不同的方式訴說著。地域在這里不完全是一個地理學意義上的人類文化空間意義的組合,它帶有鮮明的歷史時間意義。這里的時間具備雙重指向性。首先是一種即時性時間,是人物、社會、民族在其中浸沉、在其中變易的時間。方言是如此緊密地與人群之口相聯(lián),而人群之口歸屬于大地的流動和生長,因而方言緊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它具有即時性、當下性的特點。研究者往往可以借助小說中的方言,來考證作者的地域和年代,如《金瓶梅》。又如在沙汀小說中,大量特殊的方言詞匯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特定社會的產(chǎn)物。其次,方言又與特定地區(qū)、特定民族的根生即原生性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方言聯(lián)系著人古老的傳統(tǒng)性以及當下時代的遙遠歷史,在方言的深處沉淀著時間,居留不前的時間。正如海德格爾所宣稱,真實的時間乃是曾在者之到達,曾在者并不是過去之物,而是本質現(xiàn)身者的聚集。人類對世界的原初體驗、認識通達無數(shù)時光經(jīng)由方言而至,更能深刻揭示人的`本質性的存在。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就記錄了方言的這種特征,如馬橋方言中的“醒” 指的是“蠢”,而“醒”字源于屈原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而舉世獨醒的屈原作為楚的忠臣,卻在曾被楚國無殺戮的汩羅江地區(qū)投水自殺,他是“醒者”還是“覺者”?當?shù)厝说闹腔蹌?chuàng)造了這個獨特的“醒”的含義,并延用至今?梢娪捎诜窖哉Z詞在不同時間中的重疊和延用,地域封閉性的沉靜不變,人類便仿似在時間和歷史中占有了一種無限度延續(xù)的影子,而這正是沉潛著的人性,由地域文化和歷史所書寫出的所謂民族根性就沉淀在語言和時間之中。語言、地域、時間都離不開人,語言的創(chuàng)造與人的生存體驗應該是一回事,方言本質論最終歸結于人的生存本體論。標志著意識形態(tài)統(tǒng)一的普通話使人生活在按標準秩序嚴格編碼的符號世界中,具有某種抽象性和一般性。方言以其對語言規(guī)范的破壞彰顯人的本真自由,恢復人的生存常態(tài);方言作為日常語言形式,呈現(xiàn)出語言的多種可能性和極其多樣性,它與人類日常感性的或經(jīng)驗的生活形態(tài)緊密相連,因而能表達人的具體性、自然性及個體性。最經(jīng)常被引用的維特根斯坦的話是:想象一種語言就等于想象一種生活方式,任何特定的人生總會有特定的語言表現(xiàn),方言正是以特定的語言形式呈現(xiàn)出具體的人的存在,而認識人類正是從具體的人或具體的人群開始的。在方言文學中,人物不僅沒有失掉普遍意義,而且能長久地刻在讀者的心扉。譬如提起《海上花列傳》,我們就會想起那些持著吳儂軟語、能言善辯的上海倌人如沈小紅、黃翠鳳、周雙珠、周雙玉;提起老舍會令我們想到京腔京韻的落魄旗人和下層百姓,如《正紅旗下》的大姐婆婆、二哥福海;而提到沙汀則令人想起那些操著川腔辣語,開著粗魯?shù)耐嫘Γ[身于社會陰暗角落的小人物如丁跛公、龔老法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