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生命教育有效途徑的探析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的學制比較短,生命如何找到有效途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創(chuàng)新生命教育理念,系統(tǒng)化生命教育課程,強化接受的生命意識,注重校園文化引導,加強疏導作用,促進生命教育內化機制,等等,都是值得嘗試的途徑。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生命教育;途徑
一、生命教育的含義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美國學者杰·唐納·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從生命教育四十余年的實踐歷程來看,它首先是從控制青少年自殺率不斷上升的這一殘酷現(xiàn)實需要被提出來的。人生命,不僅包括自然生命,更重要的是精神生命。生命教育的內涵,不僅要教育人珍愛生命,還要幫助他們認識生命的本質、理解生命的意義、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全國著名學者、生命教育專家鄭曉江認為:“生命教育的本質在于讓人們處理好人生中‘生命與生活的緊張’,使人們深刻地意識到自我生命內涵的多面性、豐富性,從而能夠正確地體會生命的可貴,確立生活的正確態(tài)度與目的,去追求人生的更大價值與意義,終則獲得超越生命。”[1]這就是生命教育的真正內涵。
二、高職院校生命教育的現(xiàn)狀
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因文化基礎較差,常常伴有自卑、厭學、焦慮等負性情緒體驗,所以他們對待生命教育的態(tài)度,有自己的困惑,具體體現(xiàn)為:
(一)生命意義迷茫。入讀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都高考成績不理想,自信心不足,有低人一等的普遍心理,讀高職院校,往往是他們的無賴之舉。學生進入高職院校讀書,也多與自己的理想往往相去甚遠,內心充滿挫折感。加上高職院校的社會認同程度有待加強,絕大部分學生對未來感到希望渺茫。所以,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學校、社會和家長對他們期望值也相對較低,自然導致他們對生命的意義感到迷茫,他們開始思索“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這樣沉重的話題,由于沒有答案,他們開始猶豫和徘徊。
(二)生命價值混亂。高職院校大學生,與進入其他高校的學生相比,明顯有些黯然失色,一方面,有些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更愿意龜縮在自己的小天地孤芳自賞,認為“孤獨”是最好的自我保護。顯示,65.78%的學生對“生命是什么”一臉茫然,有37.05%的高職院校學生對“什么是生命價值”感到困惑,有9.21%的學生認為“讀書不能體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6.54%的大學生與周圍同學的關系緊張,認為“集體主義與自己無關”。他們是離群一族,把自己內心的情緒和思想封閉起來,不輕易表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閉鎖心理,阻礙了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和發(fā)揮。另一方面,這些學生往往又是十分聰明和思維活躍的一代,只是缺少學習的恒心或毅力,才出現(xiàn)了生命價值的失落感。在文化多元化的當今社會,大學生往往又是文化的弄潮兒。文化的核心是價值,不同的價值觀自然會導致生命價值的沖突和混亂。
(三)生命情感困惑。在校的高職學生,年齡一般都在18-22歲,正是豆蔻年華。隨著生理的成熟,心理上也發(fā)生了變化。不少同學渴望對異性的交往,來填補心靈的空虛與孤獨。調查資料顯示,有三分之一的大學生有過戀愛的經(jīng)歷。他們一對對一雙雙花前月下,談人生談理想,憧憬未來。但由于大學生生命階段的特殊屬性,決定了大學生戀愛往往只能是“開花多,結果少”。為什么?“養(yǎng)分”先天不足。有專家指出,人的任何重大決定,往往都受到規(guī)律和利益的制約。所以,有作家形容大學生戀愛,大多是“早熟的桃子早爛”。而我們有不少學生對情感的認識十分淺薄,由于生命價值導向的問題,許多學生功利色彩很濃,講究愛情的排場和體面,有些學生盡管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為滿足對方的要求及自尊,往往打腫臉充胖子,給家里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這就招致家長強烈的責難,也造成了感情的糾葛和困惑。
(四)生命壓力增大。這些年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很大,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都很難找到好一點的工作,遑論高職院校大學生了。雖然高職院校有自己的優(yōu)勢,培養(yǎng)的多是一線“灰領”人才,但這幾年危機對中國企業(yè)的沖擊太大,沿海中小企業(yè)就業(yè)崗位緊縮,大批大批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當就業(yè)困難成為不可逃避的現(xiàn)實時,他們感到很迷茫,壓力增大。絕大多數(shù)高職大學生,對于自己將來能否找到稱心的工作,信心不足。許多高職大學生對目前的市場調節(jié)、雙向選擇、自主擇業(yè)的就業(yè)方式還不適應,加之連續(xù)多年的高校擴招,使得本處劣勢的高職畢業(yè)生,在擇業(yè)上更加困難重重。
(五)生命信仰缺失。生命信仰是指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即對生命精神支柱的追求,人類對生命意義的最后訴求。馬克思指出,人類社會形態(tài)的最后訴求是共產(chǎn)主義,共產(chǎn)主義是人類擺脫對物質和生產(chǎn)關系依賴的徹底解放,是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所以,要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和最后訴求。我們現(xiàn)在有多少大學生能充分意識到這點呢?所以,生命教育迫在眉睫,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普遍塑造,是一種系統(tǒng)工程,需要刻不容緩的緊迫感。只有合理的知識結構、高尚的心靈品質和自覺的生命信仰,才能促進大學生全面自身地發(fā)展。有些高職院校,知識成了商品,學校成了知識的市場。教師成了出賣知識的賣主,而學生則是購買知識和文憑的顧客。學校只教導學生如何在知識和技能上成功,而對學生的真正需求,如,怎樣尊重生命,怎樣與別人相處,如何活出生命的品質,如何發(fā)揮生命的潛力,怎樣提升生命的境界,等等,這些在高職院校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三、高職院校生命的有效途徑
(一)創(chuàng)新生命教育理念。高職院校生命教育滯后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理念有待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教育,“重科技,輕人文”,把學生當成學習的機器,當成信息處理器。教育的內容和目標,是“如何生存”的知識和本領,于是乎,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同時,人的生命境界卻大失水準,思想滑坡,精神情感物化,大多生不知道“人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么”,等等,這些生命教育的缺位,直接導致學生對生命概念的模糊,對生命意識的淡漠,對生命意義的迷茫,從而導致社會對生命價值的曲解和對生命意義的扭曲,產(chǎn)生許許多多的生命亂象,生命教育的產(chǎn)生,就是為了防范日益上升的青少年自殺率而提出的。
高職院校推動生命教育,首先必須更新轉變教育觀念,從傳統(tǒng)的生存教育,返本溯源,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的理念。這是高職院校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前提。高職院校大學生自殺現(xiàn)象這些年也有上升的趨勢,引起了教師的廣泛焦慮。沒有生命,就沒有一切,每一個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生命都是寶貴的。高職院校教育者必須把“以人為本”的理念,深深地刻在腦海。就教育而言,以人為本的最根本的東西,就在于以學生為本,以提升學生的生命品質和精神境界為根本,具體說,就是要樹立大學生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對生命有深刻的理解,才會主動掌握必要的危機干預常識。
(二)系統(tǒng)化生命教育課程。毫無疑問,生命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開設生命教育課程,是高職院校生命教育的基礎和保證。為生命教育設置專門的科目和課,可以使學生獲得系統(tǒng)的生命知識教育,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生命知識,學會欣賞生命、體驗生命和尊重生命,理解生命意義。針對有人擔心,高職院校學制相對短,沒有充裕時間單獨學習生命教育課程,甚至提出如果再單獨開設生命教育課,則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等問題。專家認為,這是個認識問題。生命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根本,生命都不教育,遑論其他?只要對生命教育的認識到位、重視到位,時間應該不是問題,我們可以把課程安排緊湊點,還可以將生命教育融入到現(xiàn)有的語文教育和思想理論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中去,形成一個合理的課程體系,以此為平臺,在學生間開展生命教育,不失為是一個實際有效的方式。
(三)強化教師的生命意識。高職院校的生命教育,教師是關鍵。教師對生命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效果,所以,生命教育先要強化教師的生命意識。一要強化主體意識。教師是生命教育的主體,應該樹立“教育即生命、生命在教育”的主體教育理念,教育學生彰顯個體生命的個性和特性,肯定自我、彰顯自我和掌握自己的命運;二要強化整體意識。教師要對自己作為“教師”這個職業(yè)“生命共同體”有一個整體的身份認同,才能兢兢業(yè)業(yè)教書育人,才能培養(yǎng)學生對“學生”這個生命共同體的認同,學生的個體生命才能融入班集體和學校的“大生命”之中。如此,學生走向社會才能融入社會“生命共同體”,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三要強化生命和諧意識。和諧是生命的本質內涵,教師個人身心、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和諧,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和師生關系。生命意識不強的教師,不懂得尊重學生,會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離與隔閡,也就不可能培養(yǎng)尊重生命的學生。我們在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學識結構和理論素養(yǎng)的同時,必須具備良好的主體意識、整體意識和和諧意識,這些是教師具備良好的素質、道德素質和個人魅力的前提條件。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生命意識,在生命教育過程中,學生才能感覺到真實可信,才能潛移默化,達到教育的目的。
(四)注重校園文化引導。文化的核心是價值,文化的本質是人的文化,是生命的教化。打造校園文化,就是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一種熱愛生命、尊重生命、激發(fā)生命潛能的文化氛圍,一定能潛移默化地使高職院校大學生得到積極、健康、高尚的熏陶,形成良好的生命體驗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高職院校的學制較短,生命教育更應該從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引導做足分量,要注重生命價值的正確導向,要注重人文關懷和生命終結意義的關照,將生命教育滲透到校園文化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讓學生在春風化雨中,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豐富生命和完善生命。
(五)加強心理疏導。高職院校大學生由于學制短、信息量大、就業(yè)形勢嚴峻,所以心理壓力普遍比較大,許多學生常感身心疲憊,從而對生存意義和生命價值產(chǎn)生懷疑。有的學生由于個性鮮明,或自卑或狂狷,加上不會處理同學關系,抑或感情出現(xiàn)問題,從而出現(xiàn)了用極端方式對待生命,即采取自殺或殺人的方式來尋求解脫。其實,這些學生根本就不了解什么叫自殺和什么叫殺人,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抓住解決問題的根本,因為他們自殺或殺人的目的是擺脫心理壓力或心理糾結和煩惱痛苦,而不是解決生命的生死問題。所以,很多同學在做了傻事以后,往往都十分后悔。那么,鑒于這種情況,我們的教師就應該學會對高職大學生進行心理的認知疏導,提前進行生命教育的介入工作,給大學生疏通生命糾結的方法,解開生命緊張的鑰匙,提升生命質量的方。
(六)促進生命教育內化。內化,是指生命教育的內容變成高職院校大學生自覺接受,并自覺轉化成生命品質和生命智慧的過程。開展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生命教育的積極因素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轉化率越高,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否則,就應該檢視我們的教育。我們傳統(tǒng)的高職教育,教師往往以“權威”的姿態(tài)示人,扮演著“靈魂工程師”、“個性矯正師”的角色,規(guī)訓的結果乃是福柯所言的“造就既馴服又能干的肉體”。在這種教育境域中,學生往往把教育視為一種外在強加于自己的異己力量,即使身置其中,也僅僅是受教育的機器,而感受不到成長的快樂和生命的幸福,甚至有可能產(chǎn)生抵觸情緒。真正科學的生命教育態(tài)度,應該是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師生都視為生命教育的主體,實現(xiàn)教育互動,給學生充分的話語權,在尊重差異性的基礎上,達成生命教育的認同或共識。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應從學生的個體生命感受出發(fā),創(chuàng)設愛和關懷的環(huán)境,建立生命教育的內化機制,讓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輕松接受生命教育,并快樂地內化為自己的心靈品質。
總之,高職院校進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很多,沒有固定的范式,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關鍵在于注重生命教育的實效。任何一條教育途徑,都需要生命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嘗試,所以,教師才是生命教育的靈魂。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高職生命教育有效途徑的探析】相關文章:
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的有效途徑論文02-20
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探析11-13
高職院校以人為本的文學教育路徑探析03-28
試論增強高職創(chuàng)業(yè)教育實效性的探析12-06
高職《建筑力學》教法探析11-24
高職院?荚嚫母锾轿11-24
探析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對推進陜西高職教育發(fā)展的作用12-07
高職院校學生生命教育初探11-26
高職學生職業(yè)價值觀與就業(yè)導向教育的探析11-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