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白居易音樂理論中的“情”
〔論文關鍵詞」白居易 音樂 人情 政情 深情 論唱情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jīng)濟論文、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白居易是繼杜甫以后,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一生有兩物相隨,一是詩歌,一是音樂,白居易的藝術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突出的就是一個“情”字。
白居易作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給后人留下了豐厚的詩歌精神遺產(chǎn)。僅《全唐詩》就收錄了白居易詩作2853首。這一精神遺產(chǎn)的寶庫,不僅展示了詩歌盛唐時代繼李白杜甫之后的又一座巔峰的巍峨之貌,而且也向后人揭示了白居易詩歌中閃耀著民生思想的絢爛色彩。然而,白居易不僅在詩歌表現(xiàn)上蓄豐蘊美,獨具慧眼,而且在音樂理論方面也有妙論精解。他認為音樂和詩歌一樣,表現(xiàn)的就是一個“情”字。
一、白居易認為音樂更應重“人情”
所謂人情,指的就是人的情感,人之常情,也專指人性之,清感。我們從白居易的詩歌中看到,他的詩歌是充滿著人情味的,他對音樂的認識同樣也是充滿著人情味的。白居易在《沿革禮樂》中論述了樂之本根于人情。“臣聞議者曰:‘禮莫備于三王,樂莫盛于五帝,非殷周之禮不足以理天下,非堯舜之樂不足于和神人。是以總章辟雍、冠服策篡之制不備于古,則禮不能行矣;干戚羽族、屈伸俯仰之度一不修于古,則樂不能和矣。所謂“本”指的是樂的根本,取自儒家本末之說,《樂記》上說:“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于天地,然后興禮樂也。”是說樂是按天的法則作成。“圣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在音樂功用方面,白居易是反對食古不化、守舊不變的論調(diào)的。白居易認為:“夫禮樂者,非天降非地出也,蓋先王酌于人情張為通理者也。”就是說:音樂既不是天降也不是地出,藝術創(chuàng)作屬于精神需求,是出于一種精神、情感的需求。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一是為了宣泄與傳達胸中積累的豐富而強烈的生活感受與體驗,是用藝術的形式來進行精神的自我調(diào)節(jié)。二是為了實現(xiàn)自我,以求達到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和藝術的升華。正所謂一位音樂家必須作曲,一位畫家必須繪畫,一位詩人必須寫詩,一位科學家必須創(chuàng)造,否則他將無法安寧。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他就必須成為什么,他必須忠于他自己的本性,這也是藝術家的良心所致。所謂“歌以詠言、聲以宣義”,“哀樂托于聲”。音樂就是用來表達人情的,是人的一種精神需求的滿足,并非天降地出。
二、白居易認為音樂的教化作用不同于“政情”
儒家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的主流,自古就有音樂對人的教化理論,《樂記》上說:“禮節(jié)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型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白居易相對于儒家夸大音樂的社會作用的思想,提出了與此不同的觀點,他在《復樂古器古曲》中說:“臣聞樂者本于聲,聲發(fā)于情,情系于政。故政和則情和,情和則聲和,而安樂之音由是作焉;政失則情失,情失則聲失,而哀淫之音由是作焉。斯所謂音聲之道與政通矣。
古代音樂美學思想嚴重束縛了音樂,使之不能自由地發(fā)展,根本原因在于它要音樂不以人為目的,而以禮為目的,不是讓其成為人民審美的對象,而是成為統(tǒng)治人民的工具和手段。白居易就此提出了相反的意見。他說:“臣竊以為不然。何者?夫器者所以發(fā)聲,聲之邪正不系于器之古今也……若君政驕而荒,人心動而怨,則雖舍今器用古器,而哀淫之聲不散矣;若君政善而美,人心平而和,則雖奏今曲廢古曲,而安樂之音不流矣……臣以為諧神人和風俗者,在乎善其政歡其心,不在乎變其音極其聲也。”此文認為,“聲之邪正不系于器之古今”、“樂之哀樂不系于曲之今古”,“在乎善其政和其情,在乎善其政歡其心”。也就是說,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對政治是不能起到?jīng)Q定性作用的,最終決定政治的是政權,是政治理論的科學性,是善其政和其情,是政治決定了藝術而不是相反。藝術的最終源泉是生活。一種藝術,尤其是象音樂藝術這種需求,需要擁有廣大聽眾才能生存和發(fā)展的藝術形式,只是應該反映了廣大老百姓的生活,反映了老百姓的思想情感、喜怒哀樂,并且為老百姓喜聞樂見,它自身才具有生命力。
三、白居易論音樂表達之“深情”
音樂是一種訴諸情感的表演性藝術,借聲傳情是音樂藝術的特殊手段。人們通過不同藝術手段表達自己的各種不同的思想感情,音樂形象所體現(xiàn)的情感,揭示了人們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也是人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主觀的情感反映,抒情是音樂藝術的重要特征。
《琵琶行》是白居易十分著名的一首長詩,在這首長詩中,詩人通過一個彈琵琶的女子的精湛的技藝和不幸遭遇的生動描寫,抒發(fā)了自己無辜被貶的悲憤心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封建社會女藝人的不幸命運的同情!杜眯小吩谒囆g上有很高的成就,通過細節(jié)描寫,突出人物性格;運用環(huán)境,渲染氣氛。長詩充滿了濃厚的抒情氣氛,即以明白如話又富有音樂語言和生動的比喻,轉(zhuǎn)化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體現(xiàn)了詩人作為琵琶女的知音和對琵琶曲的理解,以及共有的深情、同情和怨情,產(chǎn)生了引人人勝的藝術魅力。
人對音樂的理解力建立在音樂修養(yǎng)的基礎上和對音樂技能熟練掌握上,一個從沒接受過音樂教育或?qū)ε靡魳方z毫不熟悉的人,當他聽到一段琵琶音樂以后,可能也會有某種情緒上的反映,但他絕不可能如此深刻地體會到琵琶音樂中的深刻意義,自然也就不可能體會到琵琶音樂中的深刻的情感內(nèi)容。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表面是形容琵琶彈奏達到了非常高深的意境。而實際上結合全文來看,形容的是一種幽怨和深深思念的感情達到極致時,沒有任何語言或音樂可以形象地描述出來,唯有留下一段空白讓人細細品味。“此時無聲勝有聲”成為了我國藝術界流行的佳句。如同柳永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以及蘇軾的“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等名句,都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旨所在,縱有萬語千言,默默相對無言。形容心有靈犀,無須用語言來表達,和不必再用語言表達。就是說此時“無聲”比“有聲”更能引起聽者的共鳴。這種描繪余音裊裊、余韻無窮的藝術境界,所表達的感情更為深沉悠長。“紫休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也是指無聲之美存在于有聲之美的音樂中,指出“聲停處”音樂描寫的是一種意境,只是借助于音樂短暫休止,這樣一種表達的手段,更為深刻表達了有聲所難以表達的“別有深情一萬重”的感情。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琵琶行》’抒寫了詩人對琵琶女的同情和自己不幸被貶的怨憤,寫出的既是詩人的同情也是一種怨情。
一曲優(yōu)美的音樂,之所以讓聽者為之動容,如醉如癡,除了音樂文化的修養(yǎng)之外,其中深刻的情感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四、白居易論“唱聲”與“唱情”
白居易不僅擅長詩歌,同時也擅長音樂。同時在音樂評論方面既擅長寫器樂,也擅長寫聲樂。在聲樂理論上白居易主張演唱要聲情并茂,反對單純的唱聲。在《問楊瓊》中白居易曰:“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聲。欲說向君君不會,試將此語問楊瓊。白居易反對為歌唱而歌唱的陋習,主張既唱聲又唱情,這種以聲表情的演唱理論,對后世唱論有深遠影響。一切藝術都是情動于中而形于外的,聲樂演唱藝術尤其如此。歌唱的本質(zhì)是人們情感的表現(xiàn),演唱者通過運用熟練的發(fā)聲技巧,以真摯的情感、優(yōu)美的聲音生動地表達聲樂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感染自己也感染觀眾,引起感情共鳴。
我國自古就有對唱聲與唱情的論述,先秦時期最有代表性的音樂論著《樂記》中說:“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說音樂是心靈的藝術,是用聲音來表達情感的藝術?鬃诱f過,詩可以“怨”,指明藝術家可以通過詩的形式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痛苦和悲傷。白居易說:“古人唱歌兼唱情”表明古人唱歌既唱聲也唱情,是聲情并茂的。說“今人唱歌唯唱聲”指出了今人唱歌的不足,白居易對“唯唱聲”的批評是符合藝術批評標準的,“唯唱聲”使歌唱沒有了感情,而沒有感情的歌唱是蒼白的,是不能成為藝術家的。所以,缺乏情感的作品對于文學藝術修養(yǎng)極高的白居易來講,是不能容忍的,因為白居易的詩歌、音樂藝術是充滿著真實情感的。而歌唱藝術,是音樂、詩的語言、情感的完美結合的聲樂藝術,如果沒有心靈的投人與真情的流露,如果不能生動地描繪意境,深刻地表達感情,將失去其藝術的價值。在白居易那里,無論是詩歌還是音樂,都是心靈的投人與真情的流露,是深刻的感情表達。這也是白居易的詩歌藝術感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jīng)濟論文、教育論文
【淺談白居易音樂理論中的“情”】相關文章:
淺談激勵理論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03-08
淺談美術理論在美術教育中應用03-25
淺談電腦音樂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12-10
淺談二胡在戲曲音樂中的作用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