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教學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分析
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問題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自從我校實行空間教學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現了教學資源整合化、教學載體網絡化、教學互動便捷化、教學考核空間化,學生的滿意率、點擊率、參與率、優(yōu)秀率提高了。關鍵詞:空間教學 思想政治 教學效果
空間教學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依托世界大學城這個網上虛擬城市,以個人空間為基礎,基于實名制進行的網絡教學活動。在空間教學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到底如何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為此,我們專門進行了問卷調查,同時還進行了個人訪談和數據統(tǒng)計分析,我們發(fā)現,在空間教學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比較好,學生的滿意率、點擊率、參與率、優(yōu)秀率都得到了提高。
一、教學資源整合化,學生滿意率提高
在空間教學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按照學院“四化”標準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資源整合。“四化”是指模塊化、集成化、信息化、表格化。所謂模塊化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針對學生實際問題,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前提下,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解構重構,按照標準庫、概念庫、原理庫、案例庫、視頻庫、方法庫等發(fā)布自己的課程資源,從而使空間資源課程模塊化。所謂集成化是指教師將自己所發(fā)布的課程資源庫的資源以EXCEL表格的形式完整地表現出來,實現全部課程資源的集成化。所謂信息化是指教師要根據學生和社會的實際對空間資源特別是教學知識點、案例進行不斷更新,使思想政治理論課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社會。所謂表格化是指教師利用空間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時,將每次授課的典型案例、視頻資源等以表格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通過表格化教案,可以清楚地知道本次課所講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等。
從2011年我們全面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空間資源建設,現在思想政治教學部老師在個人空間上傳的思政“概論”課資源達到1300多個,思政“基礎”課資源達到1104個。這樣做成功地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資源整合,呈現在學生面前,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只掌握在老師手里,師生間、師師間難以分享的局面,學生可以隨時進入老師空間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資源,學生收獲多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評價也提高了。來自學校教務系統(tǒng)的數據顯示,在未實施全面進行空間教學前,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評價,最高分是9.6534(總分為10分),最低分為9.08。空間教學全面實施后,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評價最高分是9.7147,最低分為9.399。同時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是比較滿意的(見下表)。
印 象 非常滿意 滿意 較滿意 不太滿意
百分比 88% 6% 4% 2%
二、教學載體網絡化,學生點擊率提高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載體網絡化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它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必然。全球科技在不斷發(fā)展,以信息科技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給國家、社會、人民的生活、思維觀念等帶來深刻的變化,在這場變革中,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斷更新,適應社會發(fā)展。事實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載體也在不斷發(fā)展。從粉筆、黑板為載體到多媒體為載體,從多媒體為主和網絡為輔到完全依托網絡空間。另一方面它是教育對象變化的必然。在對我校學生擁有電子設備及上網情況的問卷調查中我們發(fā)現,我校學生的手機普及率已經達到了100%,其中80%的學生實現了手機上網,40%的學生擁有自己的電腦。而且每天他們都會花一定的時間上網,瀏覽網頁。他們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也主要是通過網絡,上網學習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學習習慣。而空間教學適應了90后學生的特點,有互聯網,有海量的信息資源。
空間教學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載體網絡化有別于思政網絡精品課程建設。早在2000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關于實施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的通知》中就提出,計劃“用大約2年的時間,建設200門左右的基礎性網絡課程”。
在教育部的重視和支持下,一些高校開始申報思政網絡精品課程,各個學校的思政部或馬克思主義學院均開發(fā)了屬于自己的網站,一時間,網絡思政教育風生水起。但因當時的網絡思政課程呈現方式主要還是通過文本和靜態(tài)圖像、PPT講稿、講課錄像與講稿等內容的簡單組合,以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缺乏教學活動的精心組織和指導,以及只重建設不重維護,沒有及時進行課程內容的更新,學生利用網絡課程進行自主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空間教學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利用空間對學生進行授課,對課程內容進行時時更新,鏈接網上最新的新聞、圖片、視頻,并且把自己上傳的資源用Flash格式、Ispring格式等動態(tài)的形式上傳,提高了資源的點擊率,空間人氣比較旺。對于學習自覺的同學來說,課前瀏覽老師空間已經成為他們的一門必修課。 三、教學互動便捷化,學生參與率提高
在空間教學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互動更加方便快捷: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互動的形式得到了拓寬。在世界大學城空間教學背景下,既有傳統(tǒng)的師生互動形式,又開辟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互動的新形式。除了傳統(tǒng)的課堂答疑、下堂輔導之外,留言評論、群組交流、發(fā)送私信成為更主流的互動形式。
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互動的時間得到了延伸。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師生互動主要是在課堂中,而又由于課程內容多、課時不夠,師生互動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在大學城空間教學背景下,師生互動突破了原來的這種時間的局限。學生可以隨時訪問教師的空間,表達自己的觀點,留下自己的感想。
第三,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互動的空間得到了跨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施的是大班教學,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師生間的交流主要是教師與坐在前排的少數學生進行,坐在后排的學生普遍反應教師在跟其它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存在聽不見以及交流機會很少的現象。在空間教學背景下,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與教師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不存在座位的優(yōu)劣,每個學生都處于最前排。
正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互動的形式得到了拓寬、時間得到了延伸、空間得到了跨越,學生積極參與評論和交流,參與率明顯得到了提升,師生互動空前高漲。(見下表:思想政治教學部教師在空間與學生互動統(tǒng)計表)。
交流形式 留言(條) 評論(條) 群組主題(個)
數目統(tǒng)計 11907 1050 3961
四、教學考核空間化,學生優(yōu)秀率提高
思想政治理論課空間考核推動了學生的學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成績優(yōu)秀率提高了。原因如下:
第一,空間教學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更實質化。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雖然幾經改進,取得了不少成效,但還是存在某些考核只流于形式,沒有進行實質性的考核,不能體現學生的真實水平。空間考核之后較之于以前有很大改善。
第二,空間教學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更透明化。在空間教學背景下,教師會對作業(yè)要求、考試要求都發(fā)表在自己的空間。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生的作業(yè)批閱等,都是在空間完成的,任課教師也將會把學生的考勤結果和作業(yè)等級公布在課程下的課程管理欄目進行公示。這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大家都可以查詢。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壓力,但壓力也是動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
第三,空間教學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更公正化。在空間教學背景下,因為考核內容是公開的,學生都是監(jiān)督者,學生都可以就自己的成績向老師質疑,避免了以往因為某學生跟老師關系好而學習成績好的可能,所以使得考核方式更加公正化。
總而言之,空間教學是教學中的一場變革。在這場變革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成長了,學生受益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踐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的挑戰(zhàn),需要我們繼續(xù)努力,充分利用大學城這個空間,搞好教學,從而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德育功能,促進社會的和諧。
參考文獻
[1]豐根鳳 熊來平 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原因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8(12)。
[2]王桂梅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思考[J].高教論壇,2011(8)。
[3]楊亞萍 李坡 “90 后”大學生群體特征剖析及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0(1)。
[4]蘇碧芳 毛良 謝瑩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網絡環(huán)境下面臨的優(yōu)勢和挑戰(zhàn)[J].社科縱橫, 2010(9)。
[5]何偉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課程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2)。
【空間教學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分析】相關文章:
試論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分析12-05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分析02-28
思想政治理論課現狀調查分析論文02-14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學情分析思考06-09
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11-26
共享經濟背景下停車泊位需求現狀分析論文06-29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詞匯教學11-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路徑03-0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