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西方哲學近現(xiàn)代時間觀的演變
哲學史上時間觀的發(fā)展大致遵循了客觀化解釋與主觀化解釋的交替的脈絡。怎樣分析西方哲學近現(xiàn)代時間觀的演變?
【摘要】時間是一個基礎而重要的概念,所以對時間觀的研究是有價值的。本文主要通過對西方近代哲學、現(xiàn)代哲學、當代哲學中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哲學家柏格森、海德格爾、德里達對時間及與時間相關概念的哲學論述的分析與比較,對西方哲學近代以來時間觀窺見一斑,從大體上把握西方哲學與科學中時間觀發(fā)展的脈絡。本文將一些抽象的哲學觀點通過比喻和圖表解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為時間觀的研究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字】時間;綿延;存在;分延
時間與所有存在息息相關,但卻很難準確地定義。因而,時間觀是一個基礎而重要的概念。自古以來,許多哲學家、思想家都對時間進行過思考。隨著哲學不斷地發(fā)展,時間問題逐漸成為一些哲學家關注的焦點。在西方近代、現(xiàn)代、當代哲學中,出現(xiàn)與一些與時間緊密關聯(lián)的哲學概念。本文就要將幾個與時間相關的哲學觀點進行梳理、闡述、分析與比較,對西方哲學近代以來的時間觀進行一些探討,并反思其變化,對這些時間觀的本身正確與否暫且不予置評。
一、三位著名哲學家的時間觀
1、綿延與時間——柏格森的時間觀柏格森是西方近代哲學中非理性主義生命哲學的代表哲學家。柏格森哲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綿延。綿延是真正的時間,真正的時間是連續(xù)的,是質(zhì)的連續(xù)不間斷的變化,這種變化既不可分割,也不可測量。實在的本質(zhì)是綿延,眼前的物質(zhì)只是綿延的一個“截面”。同樣,人的真正的自我,并非形而上的自我實體,也是一種綿延。因為空間是可以分割的,所以對空間的研究可以采用理性。但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時間,應該使用直覺。因為理性活動截斷了綿延,而直覺可以從整體上把握綿延本身。一團火焰在空氣中燃燒,其形態(tài)在時間中不斷變化,每一刻都是不相同的,這就類似于綿延。如果用照相機去拍,可以得到一個瞬間的火焰的形態(tài)的照片,但如果用這張照片和正在燃燒的火焰進行對比,會發(fā)現(xiàn)火焰形態(tài)在很多細節(jié)上不同。照片上的火焰形態(tài)是截斷了火焰形態(tài)的綿延產(chǎn)生的,它喪失了不斷燃燒涌動的本性。所以運用理性去分析綿延上的某個片段,就好像用照相機拍一張火焰的圖片一樣,是徒勞無益的。如果想了解綿延本身,靠截取是無用的,只能用直觀。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人不可能同時兩次踏進一條河流。”柏格森的時間觀:2、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爾的時間觀胡塞爾提出的現(xiàn)象學主張“懸置判斷,面向事件本身”。所謂的“現(xiàn)象”是懸置理性思維,直觀事物本身呈現(xiàn)出來的普遍共相。海德格爾則認為胡塞爾現(xiàn)象學還原后的“對象本身”,還只是自己顯現(xiàn)出來的“存在者”,有些是真相,有些是假象,而使“存在者”開顯出來的“顯示”更為重要。這種“顯示”就是“存在者”自身的“存在”,或者說“存在者”如何“存在”。運用理性、直覺可以認識、把握“存在者”,卻無法體驗“存在”本身。只有作為深層感性的“煩”,才能將“存在”開顯出來。這是海德格爾運用現(xiàn)象學原理,對傳統(tǒng)哲學中理性、直覺等概念進行“懸置”后,直面事物本身的產(chǎn)生的領悟?梢哉f,“存在者”還是一種認識對象,而“存在”則不是一種認識對象,它甚至不是一種“對象”,只是一種呈現(xiàn),一種過程與狀態(tài)。“煩”是因為“此在”感受到自身及其他存在者“活生生地存在”而產(chǎn)生的深層情感。根據(jù)佛洛伊德學說,人的心理活動分為意識、前意識、無意識三部分。意識只是心理活動的“冰山一角”,無意識才是“除一角外的整座冰山”。理性是意識的自主性活動,直覺是比理性根本的意識直觀感覺,而更為根本深層情感“煩”則與無意識有聯(lián)系。所以,“煩”比“思維”、“直觀”更為貼近人的真正存在狀態(tài)。海德格爾認為“存在”即“此在”的“在場”,由此產(chǎn)生了“現(xiàn)在”。將“現(xiàn)在”作為分界點,“過去和將來”也隨即產(chǎn)生。這三種時間狀態(tài)對應“此在”三種存在狀態(tài):拋擲態(tài)(過去),沉淪態(tài)(現(xiàn)在),生存態(tài)(將來)。但是,“此在”永遠是存在于“現(xiàn)在”的,而“過去與未來”只存在于幻想和想象當中,所以此在的三種存在狀態(tài)是并列、交織于現(xiàn)在的,三種存在狀態(tài)并沒有先后之分。海格德爾的時間觀:3、分延與時間——德里達的時間觀西方當代解構主義的代表哲學家德里達提出“分延”概念,將詞與物的關系由能指到所指的縱向關系(由索緒爾提出)轉(zhuǎn)化為由能指到能指的橫向關系。“分延”是文本中能指到能指的不斷區(qū)分與推延,將一個能指從其他能指中區(qū)分出來,推延到一個新的能指,由于文本無法創(chuàng)造“所指”,所以只能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能指”將“所指”推延,因此分延是無限的,“所指”永遠“不在場”。能指不斷地分延,是一種時間性的過程。能指的分延路徑稱為“蹤跡”,把握“蹤跡”即頓悟,但是這種頓悟并非“所指”真正的“在場”,只是把握了“蹤跡的蹤跡”而產(chǎn)生的一種“到達所指”的朦朧幻覺。這就好比一個人要去某個地方,道路錯綜復雜,而且終點離起點無限遠,因此人在走的時候就不僅需要知道走的道路,還得知道怎么選擇合適的道路去走,才能走向終點,如果走路的時間也是無限,那么這人就可以到達終點。同樣,把握“能指”分延的“蹤跡的蹤跡”,相當于把握了整個“蹤跡”(雖然是無限的),產(chǎn)生了一種“到達感”,似乎“所指”已經(jīng)“在場”。這又好比面對一個無限的數(shù)列,雖然可以找到其通項公式,計算出其任意一位的數(shù)值,似乎是把握了這個數(shù)列,但無論你算出哪個數(shù)字,都還有更大(更小)的數(shù)字,你無法到達無限的邊緣。因此,該蹤跡沒有終點,主體對能指運動蹤跡的把握只是一種“頓悟”。從德里達的觀點中可以看出,不僅能指可以分延,能指的差異也可以分延,因為能指的差異也是一種新的能指,因而可以分延。人對“時間”的頓悟就是由不同的能指之間差異的蹤跡形成的,即兩個(或多個)能指之間的差異分延到另外兩個(或多個)能指之間的差異,這種不斷的分延形成的差異的蹤跡,對不同差異的蹤跡的把握,產(chǎn)生類似對點狀“現(xiàn)在”的頓悟(并不是“現(xiàn)在”的終極意義)。但是,由于蹤跡不斷分延,差異的蹤跡也是如此,所以點狀的“現(xiàn)在”(作為被真正理解的意義上)永遠無法到達,而其“所指”也并非一個實體。因而,點狀的“現(xiàn)在”被解構了,導致“過去”與“將來”也隨即被解構,最終導致線性化的時間也被解構。德里達將“點”變成一個無法完全把握其意義,只能頓悟的能指撒播的“蹤跡”。由于,“時間線”是由無限的“時間點”構成的,所以“線”無法真正被構造出來的——只能無限接近,永遠無法真正成為。通過以上分析發(fā)現(xiàn),德里達的時間是一種非線性化的無法真正理解的時間,而只能通過“頓悟”去把握。德里達的時間觀:
二、三位哲學家觀點的比較
1、生命的本質(zhì)與存在的本質(zhì)——柏格森與海德格爾的“異”(1)直覺與情感柏格森傾向于用直覺把握綿延,海德格爾則傾向于用深層情感“煩”體驗存在。柏格森認為生命的本質(zhì)是一種綿延,而綿延是不能被分析的,只有直覺可以把握綿延;海德格爾則認為存在的本質(zhì)就是“此在在場”,而“此在在場”產(chǎn)生“現(xiàn)在”,“現(xiàn)在”產(chǎn)生“時間”,理性與直覺只能把握“存在者”,只有通過深層情感“煩”才能體驗到“存在”,存在的本質(zhì)就是時間。(2)特征與來源柏格森關注的時間的特征,海德格爾則關注時間的來源。柏格森提出時間是綿延,是將時間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研究時間的特性、特征,即時間有什么特點。海德格爾則重點研究存在與時間的關系,認為時間就是存在的本質(zhì),而時間產(chǎn)生于存在(“此在在場”),時間相對于“此在”才有意義,與“此在”聯(lián)系密切。2、“此在的在場”到“差異的蹤跡”——海德格爾到德里達(1)由“此在”到“差異”海德格爾認為“時間”是“此在”開顯出來繼而產(chǎn)生的。德里達則認為比“存在”更為根本的是“差異”,有“差異”才有“存在”與“存在者”的區(qū)別,才有“此在”與“存在”的區(qū)別。所以,“差異”是一個比“此在”和“存在”更為根本的概念。(2)由“在場”到“蹤跡”海德格爾認為存在者“存在”是一種“在場”的狀態(tài),正因為“在場”才有“現(xiàn)在”,在場是一種顯現(xiàn)。德里達則認為“在場”只是一個假象,所謂的“所指在場”只是掌握了“能指”分延、撒播的“蹤跡”。“蹤跡”是通往隱秘的道路,所謂“在場”是道路的終點,但德里達認為這條道路是沒有終點的。因而,蹤跡是一種隱匿。
三、西方哲學史上重要的時間觀簡述
歷史上哲學家的時間觀簡述:通過上表可以發(fā)現(xiàn),哲學史上時間觀的發(fā)展大致遵循了客觀化解釋與主觀化解釋的交替的脈絡。觀念的發(fā)展類似一個圓,重新回到起點,但卻達到更高的層次:從亞里士多德到柏格森是一個圓(主客觀是分離),從柏格森到德里達又是一個圓(主客觀交融),第二個圓比第一個圓層次更高。另外,科學史的時間觀也發(fā)生重大、顛覆性的變化。時間由線性絕對,變成非線性相對的;由均勻地流動,變成不僅可以收縮膨脹,而且可以倒流。將兩個表格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哲學理論與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大體是一致的,即否認線性絕對時間觀。
四、結論
哲學對時間的認識,從近代、現(xiàn)代、當代三位著名的哲學家的觀點來看,由生命綿延闡述時間特點,轉(zhuǎn)化為從存在的角度闡釋時間,最終轉(zhuǎn)化為從差異的蹤跡角度去理解時間,使得作為生命綿延的純粹時間,被“此在在場”斬斷三分,與存在的三種狀態(tài)密切相關,成為存在的本質(zhì),但最終因為此在無法在場被徹底解構了,成為由不同能指間差異地分延的不同蹤跡。海德格爾將線性時間橫向截斷,而德里達卻將時間點縱向解構為一個差異無限分延的蹤跡,只能靠頓悟去把握。“現(xiàn)在”作為一個“點”不復存在,而成為一條“射線”。因此,宏觀的線性絕對時間觀被解構,留下了非線性的、相對的、理性無法真正理解的“不在場”的時間觀。
【參考文獻】
[1]趙敦華著.西方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趙敦華著.現(xiàn)代西方哲學新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簡析西方哲學近現(xiàn)代時間觀的演變】相關文章:
談西方哲學近現(xiàn)代時間觀的演變02-21
簡析文化營銷06-10
簡析連帶責任02-28
簡析成語的哲學意蘊11-26
簡析大學特色的本質(zhì)03-28
簡析糧價上漲原因11-19
簡析白居易的諷喻詩06-20
簡析中職學校的數(shù)學教學11-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