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類書籍讀書筆記范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類書籍讀書筆記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類書籍讀書筆記1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存在,要喚醒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必須讓他們感受到美術的魅力。
藝術教育的內涵是廣泛的,在藝術教學中,我們不能停留在學校里,停留在固有的書本知識上。要大膽鼓勵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及時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畫下來,在原有畫面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通過觀察、思考把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融入到美術作品中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認識到美處處存在。我們要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出發(fā),去巧妙地,耐心地,愉快地激發(fā),使學生用真實的心靈去感受、描繪。
新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時間能力,而創(chuàng)新性思維是學生創(chuàng)新的基石。其它課堂教學中,老師們都很注意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火花,創(chuàng)設適合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情境,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發(fā)散思維,學生的思維呈現(xiàn)出開放、多樣的特征。
美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在課程講授時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只在教室中講授理論,最多再輔助一些模型示范教學,這樣雖然也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可以學到一些知識,但總是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調動不起來,理論和實踐是硬幣的兩面,聯(lián)系不起來。學了理論在實際中用不上。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在上課時引導學生在自然環(huán)境中講解手繪圖像,在實踐中教學,為學生設立情景,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給人帶來的視覺的藝術美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感受娛樂之中的快樂,陶冶了學生的情感。與學生一起互動,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在對風景的講解中,使學生學到了運用速寫的方法繪畫風景畫,學會了如何取景構圖,了解近景、中景、遠景的虛實關系。抓住了事物的結構特征進行描繪。教師通過運用在真實景中繪畫,提高學生的繪畫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制作的本領;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fā)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yè)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么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chuàng)設、環(huán)節(jié)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后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美術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學生的人格的健全,素質的提高,并非光是技能技巧的掌握和賞心悅目的作業(yè),即要學生在玩中有所學,更要讓學生在玩中有所得,這里的“得”應是影響學生一生的良好品德和習慣等。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美化環(huán)境,美化生活的良好習慣;在收拾整理中形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等。
另外,以往和當前的美術教育,由于單一偏向繪畫或工藝課的教學,還有許多方面不能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地方,特別是還有許多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fā)展的因素存在:
1、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審美視野狹窄、遠離兒童的生活經驗。
偏向于寫生編成的“圖畫本”,主要從寫生的角度、以成人的審美目光去考慮內容的編排,其缺點是審美視野狹窄,遠離兒童的生活經驗。偏向于想象編成的美術教材,展現(xiàn)了一定程度上兒童的生活世界,但僅以同齡兒童作品的呈現(xiàn)來啟發(fā)兒童學習美術,也只能使兒童的審美水準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無論是偏向于寫生構成的“圖畫本”,還是偏向于想象編成的美術教材,都抑制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學生體驗活動不足,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偏向于寫生或想象的課堂教學,“純寫生教學法”強調學生以眼觀察為主來對現(xiàn)實世界進行真實性地描繪,該教學法項目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概括,難度大、枯燥,不利于兒童美術興趣的養(yǎng)成;“純想象教學法”強調學生用腦思考來表現(xiàn)幻想狀態(tài)的圖式。該教學法偏向于低層次的思維誘導,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比較貧乏,對高層審美文化更是較少觸及。
因此,這樣的想象活動的根基是不扎實的,脫離生活實際,不利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無論是“純寫生教學法”與“純想象教學法”,從而割裂美術文化本有的多元形態(tài),最終往往會因學生感官缺乏足夠的參與,而致使學生因缺少相應的文化支撐而無法得到很好的建立,更談不上什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3、興趣活動空間狹窄,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存在明顯的局限。
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受圖畫課、美術專業(yè)課的影響,許多教師對“美術”這個概念缺乏思考與理解,從而導致一部分教師在輔導之中只注重客觀對象的描繪或脫離實際生活的想象繪畫,致使學生從小就形成依葫蘆畫瓢或胡亂想象涂抹的不良學習習慣。
偶爾或許有幾件令老師看了比較滿意的作品,但由于創(chuàng)作時學生缺乏對生活主動的多元體驗,作品中使人產生此畫非童畫的感覺,美術創(chuàng)作脫離了學生生活經驗和實際,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從長遠看肯定是相當有害的?磥恚绾螐摹凹儗懮虒W法”與“純想象教學法”的單一美術教育中走出來,構建一個有利于學生趣味學習美術的審美教育理論框架,并在教材內容、課堂教學、興趣輔導上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徑,已成為當前美術教育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對此,近幾年許多美術教育工作者,積極引進啟發(fā)式教育、愉快教育、情感教育、體驗教學以及成功教學法等的相關原理,在某些領域里作了許多探索與嘗試,并獲得了不少富有建設性的成果,為美術教育的新發(fā)展注入了活力。但由于許多研究缺乏兒童美術學習方式的足夠考慮,且深受“純寫生教學法”與“純想象教學法”等教學方式的影響,因此,目前美術教學還未能找到一種較能體現(xiàn)現(xiàn)代小學美術學科特點,反映兒童審美心理發(fā)展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我們認為小學美術“趣味教學法”對于彌補傳統(tǒng)美術教育的弊端以及吸收當前美術教育中的優(yōu)秀成果是一個很好的結合點、切入點,對于激發(fā)學生美術興趣,開發(fā)學生思維,提高審美能力,以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術類書籍讀書筆記2
我閱讀的是《美術》這本書,在這本書中有許多有關美術教學的文章,通過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在這本書中我對有關欣賞課教學的文章進行了重點的閱讀,通過閱讀,使我深刻感受到了美術欣賞教育的重要性和學習到了許多教學的一些方法。美術欣賞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孩子良好藝術素養(yǎng)的形成。而且對其他方面的發(fā)展也有積極的作用,比如有利于開闊孩子的視野,發(fā)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
書中說,美術欣賞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審美趣味、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性品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更重要的是注重培養(yǎng)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創(chuàng)造力,回想起以前上過的欣賞課,不正是缺少對美術欣賞課的重視和單一的教學方法才使欣賞課變得索然無味。
根據書中的教學理論方法,在本學期,我設計了《奇特的視覺圖形》欣賞課,書中說到,沒有足夠的準備工作,往往很難上好欣賞課,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灌輸,學生無法完全集中注意力,教學效果,學生的吸收率都將是很低的。于是在本節(jié)課中,課前我引導學生收集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的資料,為學生制作精美的課件,讓學生有備而“賞”,通過收集資料縮短學生與欣賞內容的距離,產生欣賞的直接興趣。課堂教學一開始讓學生觀看課件,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身邊豐富的形形色色的世界中,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從畫面中的色彩、造型中細細的體味,學生興趣濃厚。
書中說,欣賞與動手相結合,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腦、手立體化,全方位的揣摩、體驗作品,它能夠豐富學生的審美經驗,增強學生對美術欣賞的全方位的體驗。促進學生的心靈與作品產生共鳴融合。
在本節(jié)課中,我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對于欣賞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評議,調動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同時讓學生動手用圖形卡片拼一拼的環(huán)節(jié),來進一步感受色彩和造型。
只有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不斷地調動其相應的感覺經驗,情緒記憶,并使他們的感覺、想象、情緒相互協(xié)調發(fā)展,才能表現(xiàn)出對美的主動追求,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看、說、拼、論等環(huán)節(jié),讓本節(jié)欣賞課生動起來,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讀書也讓我認識到了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吸收新信息,取長補短,充實自己,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
美術類書籍讀書筆記3
看過很多國內教育名家的專著,假期特別找了一本外國的教育書籍《德國美術教育》,書中介紹了在德國文化大背景中,德國的藝術教育既保留了本民族思辯性、有序性的特點,又吸收了寬容性、多元性等優(yōu)點,形成了具有相當伸縮力的教學模式。從我們的美術教育的角度看德國的藝術教育,它具有很強的個性,深受啟發(fā):
一、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多彩的教學素材,以啟迪孩子的智慧。
在德國,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達到大學本科畢業(yè)外,還得用2—3年的時間來專修教育理論,通過教學實踐才能確定。這樣決定了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完成具有相當伸縮性的藝術教育成為可能。在小學,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面對剛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孩子,學校對一、二年級實行包班,教師明確所教學科的教學大綱和內容,不設日課表(但應要求教師盡可能地向一個學科內容為一課時過渡),教師所教內容可隨機應變,如:課堂內突然出現(xiàn)了美麗的蝴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隨蝴蝶而轉,這時教師的教學內容隨蝴蝶而變,讓學生觀察蝴蝶飛的動態(tài)、形狀,介紹有關蝴蝶的種類、習性等常識,然后要用語言來描繪蝴蝶;用彩色筆畫蝴蝶。把常識、語文、美術等課結合起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這兒我體會到學科的橫向聯(lián)系,教學的靈活性,頗像我們的綜合實踐課,但在國內似乎缺少一個過渡的階段,讓教師從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狀態(tài)突然轉變到一個隨心所欲的狀態(tài),結果必然是混亂失敗的。
二、重視美術教學中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給孩子以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孩子獨立地用不同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美術教學中,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應首先注意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以發(fā)散性思維為特征的。關于發(fā)散性思維,美國心理學家基爾福特認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指的是重新組織觀念,而產生新的結果,并且在面對一個對象時,做出各種選擇的假設。”在德國藝術教學大綱中從小學到中學始終強調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著重研究創(chuàng)造的行為過程。與自己的教學相比,我似乎更注重學生的作業(yè)效果,在以后的課堂上應該找到更好方法,既能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又能有好的作品出現(xiàn)。
三、師生之間提倡“幫助我,讓我自己來做”,淡化教師的權威性,使教師由權威變?yōu)轭檰,?chuàng)造平等對話的關系。
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環(huán)境,啟發(fā)學生如何感受和發(fā)現(xiàn),使學生認識到事物本身美的潛在性,尊重學生對人和物的不同感受及表現(xiàn)。從小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根據不同對象具有多樣選擇的可能性。這一點與我們的教學觀念不謀而合,淡化教師的權威性,與學生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
四、教師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能力,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愉快中獲得新的知識。
對于色彩的基本知識,在德國的美術教學中表現(xiàn)為有序而輕松,色彩以心愛的事物為對象來認識;色環(huán)通過色板的游戲找色彩之間的關系;色調的聯(lián)系通過一些故事描述等方法來出現(xiàn)。如:“一座房間夜里著火了”,(既形成色調,又認識暗與亮的關系);“公主希望城市變成紅色”;“綠色宮殿里的紅色巫師”等。表現(xiàn)有興趣的內容促成知識掌握,不至于太理論化。
組織參觀當?shù)氐囊恍┎┪镳^和參加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結合這些活動來表現(xiàn)印象最深、最喜歡的事。如參觀汽車博物館,畫出不同時期汽車的風格;汽車比賽的場景;星期天的登山活動;為狂歡節(jié)制作臉譜等。這些對學生來說,有生活體驗,豐富了知識,又能生動地在畫面中體現(xiàn)。
這些靈活有趣貼近生活的教學方法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而讓學生死記硬背,甚至加以考試,還要在他們人生第一次重大事件中記錄上一筆,不是學生沒興趣不愛學,是我們硬把學生踢出了藝術的大門,不是老師們教不好,而是我們赤足站在燒得火紅的石頭上,只有快步奔跑保命,無力顧及其它。
除以上四大方面以外,德國藝術教育同時強調藝術教育的學科性,體系框架十分清晰,學科色彩很濃等等。
總之,藝術教育始終是圍繞最高教育目標,學生不僅是學會畫畫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審美力、動手能力及個性的發(fā)展。努力使藝術教育與工業(yè)發(fā)展和科技發(fā)展相適應,把美術造型觀念和能力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與一切領域的活動相聯(lián)系。德國對藝術教育的理解及其觀念,對我們的藝術教育深受啟發(fā),值得我們借鑒。
美術類書籍讀書筆記4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一書,由瑪琳。嘉伯。林德曼(美國)著。那到手的時候,我大略地翻看了一遍,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深深感到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只有枯燥理論的教育叢書,而更像一本實用的教學手冊。
此書一共分為四大部分:
一、美術課程的基礎。
其中闡述了美術在我們世界中的意義和重要性,以及詳細記敘了各學段學生學習目標,美術特長學生教學計劃等等。
二、美術的構成:
美術元素,構圖原則以及藝術創(chuàng)作。這也是篇幅最長的一部分,因為其中涉及到線、形狀、明暗、陰影、空間、設計原理、構圖、構思等等幾乎所有美術教學中的關鍵點,最有意思的是,每個關鍵點中,都有“學習動力小創(chuàng)意”這一部分,如“線”章節(jié)中,作者提到“如果你一直在使用鉛筆,試著用一下別的工具,鋼筆或者炭筆等等,如果用力壓著這些工具來畫,會發(fā)生什么?如果輕輕地畫又會怎樣?一邊畫一邊扭動畫筆呢?你能不能發(fā)明一種新的握筆方法,比如握著一邊或者頂端?”又如“肖像畫”章節(jié)中,作者為孩子們練習畫不同的面部表情提供了各種方法:“當你悲傷、快樂、生氣的時候,耳朵、鼻子、眼睛、嘴巴會做出什么樣的表情?吃飯、睡覺、大笑、哭泣、大叫、打哈欠、吹口哨、打噴嚏時、表情又會有什么變化?情緒對面部表情有何影響?當你感冒的時候看上去是怎樣的?”“從三個角度觀察模特頭像,畫三幅輪廓線畫或動態(tài)素描,然后將三幅畫疊加,讓畫面相互交叉”……
這讓我想到了,一年級中《畫自己》這一課,我著重對抓住自己五官特點這一方面,通過觀察幾個不同小朋友的臉,或者照照鏡子仔細觀察五官、用手摸摸感受自己的五官等方法,來感受每個人五官的不同特點,但是,就算是同一個人,當他的表情不同時,五官的樣子也是不一樣的,書中的內容深深啟發(fā)了我,為何不來一個喜怒哀樂的表情對比呢?在課前可以收集一個小朋友不同表情的照片,或者是笑或者是大叫甚至在哭泣、打哈欠……在課堂中,假如有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在課件中看到了自己的同學,并發(fā)現(xiàn)原來人的表情是這樣有趣,畫自畫像的時候,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表情畫出來,這是多么生動有趣!
從作者的這些小創(chuàng)意看,美術作業(yè)仿佛如同游戲一般有趣、隨性,結合書中插圖來看,教學活動更在意著學生的感知能力、學習動力、思維方式、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單純地對作品加以成人的審美觀來看待。
三、美術欣賞:
觀賞美術作品并作出回應——歷史、分析、審美。這里也包含了各時期,各派別美術作品的簡介。其中從古代美術、中世紀美術、文藝復興時期美術、當代美術直到現(xiàn)代美術作了簡要的記敘,包括各個時期藝術家的簡介和作品介紹。
這一章節(jié)中,作者還為老師們提供欣賞作品的方法,一幅畫,怎樣去欣賞?欣賞些什么?評判是否有標準?怎樣形成自己的判斷?這包括作品主題、視覺結構、歷史意義、理解、美感等方方面面,比如:“作者是如何駕馭各種美術元素和構圖原則的?注意觀察作品的線條、圖形、色彩、明暗、空間、圖案和質感,以及它們與平衡、比例、主次、節(jié)奏、和諧、統(tǒng)一和對比的構圖關系。這些美術元素和構圖原則在作品中是如何安排的?”
我想,這些問題的思考在我們的美術課堂上,也會有借鑒作用。很多學生在到了高年級美術課堂上就仿佛沒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會去思考而只是等著老師為他灌輸知識,而我感到,我們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的思考能力,他們應該要能說、敢說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到了高年級,學生應該自己去思考探索,教師通過提出具體的問題,學生從線條、圖形、色彩、空間等方面去初步感受,談出自己的想法,欣賞才有意義。
四、小學美術課程的建設:計劃、評價組織、提問。
在全書中,作者還很貼心地設計了各種實用附錄,供教學時使用,如:著名藝術家、博物館及其他資源、靜物畫參考素材,肖像畫比例等等。雖然是關于美國小學、美國式教學的書籍,但是對于我們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參考、學習價值。
【美術類書籍讀書筆記范文】相關文章: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摘抄11-22
勵志類書籍讀后感范文11-14
勵志類書籍閱讀08-03
勵志類書籍推介08-03
職場勵志類書籍08-01
勵志類書籍的讀后感范文11-13
幽默類書籍精選笑話09-22
兒童勵志類書籍推薦09-03
推薦閱讀--文史類書籍08-05
勵志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6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