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茶的功效與作用
蒲公英別名谷谷丁、婆婆丁、黃花苗、黃花地丁、奶汁草等,為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蒲公英茶的功效與作用,一起來了解吧!
蒲公英的功效作用
1、 本品無任何污染及添加成分,安全可靠。
2、 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的'作用。
3、 具有保肝、利膽作用,有利于膽汁排入腸中,臨床上對慢性膽囊痙攣及結(jié)石癥有效。
4、 具有抗胃潰瘍作用。
5、 提高機(jī)體免疫力。
6、 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結(jié)膜炎,發(fā)熱感冒,急性咽炎、扁桃體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
蒲公英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3~l兩(大劑2兩);搗汁或入散劑。外用:搗敷。
臨床應(yīng)用:
1.用于燒傷合并感染:以鮮蒲公英搗爛,加入少許75%酒精調(diào)敷患處。(《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87;(5):301) 2.治療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參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劑水煎服,1個月為1療程。(《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4(2):33) 3.治療急性膽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針草30g。水煎服。(《新編常用中草藥手冊》第33頁) 4.治療腮腺炎:以鮮蒲公英30g搗碎,加入1個雞蛋清中攪勻,加冰糖適量,搗成糊狀,外敷患處。日換藥1次。(《中藥現(xiàn)代臨床應(yīng)用手冊》1993;12) 1.急性熱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等:蒲公英、大青葉、板藍(lán)根、金銀花各12g,水煎服。 2.乳腺炎、闌尾炎、瘡癤療腫:蒲公英、金銀花、連翹各15g,山甲、當(dāng)歸、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單用其鮮品搗爛局部外敷。 3.目赤紅腫:蒲公英30g,黃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4.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解、生蒲黃、木通、車前子各10g,水煎服。
蒲公英的注意事項
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1.用量過大常規(guī)用量煎服后,偶見有胃腸道反應(yīng),如惡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泄瀉。大劑量(30g/kg)灌服煎劑3天,可見實驗兔子肝細(xì)胞及腎小管上皮細(xì)胞輕度濁腫,腎小管變窄,其它無明顯改變。小鼠和兔亞急性毒性試驗,尿中可出現(xiàn)少量管型,腎小管上皮細(xì)胞濁腫。
2.過敏反應(yīng)服用蒲公英煎劑、蒲公英酒浸劑后,個別人會出現(xiàn)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yīng)。蒲公英注射劑靜脈滴注后,亦偶有寒戰(zhàn)、面色蒼白、青紫或精神癥狀。
3.藥不對證主要是寒熱不分,不加辨證而濫用蒲公英治療各種感染。臨床上所見的感染多數(shù)為熱癥,用蒲公英一般不會有不良反應(yīng)。但少數(shù)感染屬于陰寒癥,無熱象,病程多較長,病人體質(zhì)虛弱。筆者曾見有人用大劑量蒲公英治療陰寒癥,結(jié)果病人出現(xiàn)食欲減退、倦怠、疲乏、出虛汗、面色蒼白。感染灶并無好轉(zhuǎn)之象。將蒲公英清熱解毒的作用簡單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濫用,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yīng)。
化學(xué)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膽堿(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膠 (Pectin)等。同屬植物藥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的根中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賽醇(Taraxerol)、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樹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膽堿、有機(jī)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樹脂、橡膠等。葉含葉黃素(Lutein)、蝴蝶梅黃索(Violaxanthin)、葉綠醌 (Plastoquinone)、維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維生素D5~9毫克/100克;ㄖ泻浇疖嚩(Arnidiol)、葉黃素和毛莨黃索(Flavoxanthin)。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 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葉酸(Folic acid)和維生素 C。綠色花萼中含葉綠醌;ㄇo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樹脂醇。又本品含考邁斯托醇(Coumestrol)、核黃素 1.43 微克/克和胡蘿卜素7.7~8.8%。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蒲公英素(taraxo- 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菊糖、果膠及膽堿等。
藥理研究:1. 抗菌:50%鮮草汁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劑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2. 抗真菌:水浸液用試管稀釋法,1:4對奧杜盎小孢子菌許蘭黃癬菌,紅色毛癬菌等有抑制作用。 3. 抗腫瘤:蒲公英熱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種后11~20天給藥有抑瘤作用,對接種后的1~10天給藥無效,其抗腫瘤作用類似香菇多糖,是通過免疫機(jī)制實現(xiàn)的。 另外,本品還有抗胃潰瘍、利膽、保肝等作用。
制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qiáng)殺滅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及卡他球菌等亦有一定殺滅作用;對某些病毒,真菌以及鉤端螺旋體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利膽、利尿及苦味健胃、輕度瀉下等作用。
采收:春、夏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連根挖取,除凈泥土,曬干。
加工炮制:揀去雜質(zhì),洗去泥土,切段,曬干。原藥揀凈,搶水洗去泥屑,撈出攤開晾干,切1~1.5mm段片,曬干,篩去灰屑。
儲藏:放箱內(nèi)或其他容器內(nèi),置干燥處,防霉蛀。
來源考證:出自《唐本草》; ①《唐本草》:“蒲公英,葉似苦苣,花黃,斷有白汁,人皆啖之。” ②《綱目》:“地丁,江之南北頗多,他處亦有之,嶺南絕無。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莖葉花絮并如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③《本草新編》:“蒲公英煎膏,尤勝于生用。煎冒之法,每次須百斤,石臼內(nèi)搗爛,鐵鍋內(nèi)用水煎之。一鍋水煎至七分,盛于布袋之內(nèi),瀝取清汁;每大鍋可煮力‘斤, 十次煮完,俱取清計,入于大鍋內(nèi),再煎至濃汁;然后取入砂瓶內(nèi)盛之,再用重湯煮之,侯其汁如蜜,將汁傾在盆內(nèi),用中皮膏化開入之,攪均勻為著,曬之自干矣。大約濃汁一廳,人中皮膏一兩,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可取膏七斤,存之藥籠中,以治瘡毒火毒最妙。凡前藥內(nèi)該用草一兩者,止消用二錢,最簡妙法也。無鮮草可用干草,干則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
【蒲公英茶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