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正確的中藥湯劑煎煮方法
湯劑是中藥最常用的劑型之一,自古代沿用至今,其特點為便于吸收、取效較快,正確的煎煮方法能發(fā)揮中藥最大的藥效,而錯誤的煎煮方法則會大大損失中藥藥效,那么,您知道中藥該怎么煎才最好嗎?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guī)淼恼_的中藥湯劑煎煮方法,歡迎閱讀。
一、容器的選擇
煎煮容器以砂鍋、瓦罐為最好,搪瓷罐次之,其次為不銹鋼鍋、耐高溫的玻璃器皿,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wěn)定的化學(xué)性質(zhì),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忌用鐵鍋、銅鍋和鋁鍋,因為這些元素可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xué)反應(yīng),影響療效。
二、預(yù)處理
第一步:“看” 。煎煮中藥前首先要查看中藥的質(zhì)量,如發(fā)現(xiàn)有蟲蛀、霉變等問題時應(yīng)及時進(jìn)行處理;其次是查看有無需特殊處理的中藥,如有應(yīng)另置并按特殊方法處理。
第二步:“泡” 。將拿回的中藥飲片加適量涼水浸泡20~30 min ,目的是為了使中藥濕潤變軟, 利于有效成分煎出。輕質(zhì)的中藥、氣溫較高時浸泡時間宜短,重質(zhì)中藥、氣溫較低時浸泡時間宜長,冬季可用20℃-30℃的溫水浸泡,但應(yīng)注意不可用開水浸泡,以免使某些藥物變性。
三、煎煮
1、煎煮用水:現(xiàn)多用自來水、井水、蒸餾水等,總以水質(zhì)潔凈新鮮為好,忌用反復(fù)煮過的水或隔夜水煎煮中藥。
2、加水量:經(jīng)驗加水量是超過藥物表面3~5cm,或用手輕輕摁住藥材,水面剛好浸過手背即可。煎藥的水量應(yīng)一次加足,不要中間加水,更不能把藥煎干再加水重煎。
3、煎煮用火:一般應(yīng)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則,也就是說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騰,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具體應(yīng)根據(jù)藥物性能而定,如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煎煮,時間宜短,煮沸后煎3-5分鐘即可,而滋補(bǔ)藥宜文火慢煎,時間宜長,煮沸后再續(xù)煎30-60分鐘。
4、煎煮方法:一般中藥煎煮兩次,第二煎加水量為第一煎的1/3-1/2。兩次煎液去渣濾凈混合后分2次服用。
四、特殊處理
因藥物性質(zhì)不同,有些藥物宜采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特殊方法處理,處方上一般會加以標(biāo)注,常用的有下列幾種。
1、先煎:就是延長煎煮中藥的時間,使藥物中難溶的成分被最大可能的煎出。一般應(yīng)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鐘,再與浸泡過的其他中藥合并煎煮。這些中藥有:①動物的骨甲類如鱉甲、龜板等; ②礦物類如生石膏等; ③有些毒性中藥如生川烏、生草烏等,先煎1-2h可大大降低毒性。
2、后下:就是縮短煎煮中藥的時間,減少因長時間煎煮所造成的有效成分散失。常規(guī)操作是:須在其他藥物煎沸5-10分鐘后放入。這些中藥有:①氣味芳香類中藥如砂仁等;②久煎易破壞有效成分的中藥如鉤藤、番瀉葉等。
3、包煎:就是將中藥裝入棉布袋或紗布袋中與其他群藥共煎。這些中藥有: ①含淀粉、黏液質(zhì)較多的中藥材如車前子、葶藶子等,防止煎煮時煳鍋底; ②富含絨毛的中藥材如旋覆花、枇杷葉等,防止脫落的絨毛刺激咽喉。
4、溶化:又名烊化,就是將膠類中藥加入已煎好的藥液或清水中加熱溶化。目的是防止煎液黏稠而影響其他中藥有效成分的煎出或煳鍋底,如阿膠、鹿角膠等。另外,門診開具的湯劑中的顆粒劑型藥物亦應(yīng)如此溶化入藥液中服用。
5、另煎:就是將貴重中藥材如人參、西洋參等用適宜的容器單獨煎煮取汁后,藥渣并入其他群藥共煎,目的是減少群煎時其他藥渣對貴重藥材有效成分的吸附。
五、服藥方法
一般宜溫服,藥房代煎的袋裝湯劑在平時保存時宜冷藏,取出服用時亦應(yīng)加熱后溫服。急性病宜空腹服,慢性病宜在兩餐之間服用;實證宜飯前服,虛證宜飯后服,瀉下藥宜飯前服,發(fā)汗藥宜偏熱服。
【正確的中藥湯劑煎煮方法】相關(guān)文章:
怎么煎煮中藥——詳解熬中藥的正確方法11-06
煎取中藥湯劑的正確方法02-20
煎煮及服用中藥湯劑的注意事項10-29
煎中藥的正確方法2017-煎煮滋補(bǔ)中藥的注意點07-27
中藥煎煮方法和技巧201709-04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09-23
中藥怎么熬煎中藥的正確方法09-02
煎煮中藥怎么加水08-28
中藥怎么熬-煎中藥的正確方法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