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母親節(jié),你會帶媽媽去看場電影嗎?
下個星期天就是母親節(jié),你是否想過抽空帶最最親愛的媽媽走進電影院,去看一部闔家觀賞的電影呢?
然而,現(xiàn)在要幫父母挑一部合適的電影卻是一件不小的難事。瀏覽院線片單,無論是劇集人氣明星白百何的《整容日記》,還是超級英雄大片《美國隊長2》,適合他們看的電影確實少之又少。難怪幾年前熱映的《桃姐》讓不少年輕人感嘆,真是太久沒帶爸媽去電影院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了。
30年前
父母們也愛看電影
每當(dāng)談起看電影這件事,父母們總是帶著回憶的口吻,他們一邊將往事娓娓道來,一邊追溯著自己的青春時光。
30年前,我們的父母也都是些20出頭的小伙子、小姑娘。他們年輕有活力,電影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既新奇又時髦的事。
在城市里,電影院數(shù)量有限,熱門影片往往都是《董存瑞》、《地道戰(zhàn)》和《小兵張嘎》這樣的愛國抗戰(zhàn)影片。
“《地道戰(zhàn)》單位組織了1次,我自己買票去看了3次,每一次看都特別激動。”一位50多歲大叔回憶道。
每當(dāng)有新電影上映,電影院門口總是三五成群、人頭攢動。
30年前,一票難求是常有的事,除了那些早已被預(yù)定的“團體票”外,個人購票都得在售票小窗口前排長隊。“要看電影不,我這里有票。”黃牛黨們也常常伺機而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卡薩布蘭卡》、《魂斷藍(lán)橋》這樣的經(jīng)典愛情片也以譯制片的形式進入了電影院。
愛情片的出現(xiàn)也同樣催生了觀眾們的愛情。在思想較為保守的年代里,影院作為一個較為隱蔽的場所,也成了不少青年男女們談情說愛的好去處。
高票價、看不慣字幕
現(xiàn)在,父母不愛走進影院
電影院,這個曾經(jīng)屬于父母們青春記憶的場所,現(xiàn)在卻日漸淡出老人的視線。
原因之一就是票價高。相比于工作繁忙的80后與學(xué)業(yè)緊張的90后來說,已經(jīng)退休的中老年人是最有時間去影院消費的群體,但高票價卻成為了阻礙。
一般來說,一部商業(yè)大片的票價在50-90元不等,如果是3D的.,票價還得往上漲。
“當(dāng)年看《少林寺》的時候,票價是1毛錢;現(xiàn)在看個《極品飛車》,票價要100元。用這些錢,我還不如多買些好菜呢。”面對高票價,父母們愛如此“不科學(xué)”地進行縱向比較,而忽略了年代、物價等因素。
團購、半價日這些優(yōu)惠方式,也不太容易打動父母,在柴米油鹽上精打細(xì)算,才是他們常見的省錢方式。
其次,走進電影院的年輕人中,有不少人是沖著電影中的明星而去,有追“抖森”的,也有追“小李子”的。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代表明星。在父母眼中,他們心中的電影明星是演過《紅色娘子軍》、《永不消逝的電波》的王心剛,或是《渡江偵察記》、《雷雨》的孫道臨等等。當(dāng)然,也少不了成龍、劉德華等這些紅了數(shù)十年的香港電影明星。
而面對強尼·戴普、克里斯蒂安·貝爾又或者古天樂、吳彥祖這些明星時,父母們不僅缺乏了解和好感,更多時候還是一種“臉盲”的狀態(tài),分不清誰是誰。
如果沒有一個引發(fā)共鳴的故事劇本,他們不會追星入影院。
此外,作為網(wǎng)絡(luò)時代培育出來的80、90后們,觀看“英文原聲+中文字幕”的電影是多年來觀影習(xí)慣。即便去電影院,年輕人也愛挑英文原聲版,而無視配音版。
老一輩人則不同,他們當(dāng)年觀看的國外電影,都是通過“上海電影制片長”配音的。那時候,電影配音事業(yè)蓬勃,邱岳峰、童自榮、畢克、丁建華等一批聲線出眾的配音演員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對于父母輩們來說,他們幾乎沒有看字幕的習(xí)慣。而那些外國大片又要看畫面,又要聽聲音,還得注意下面的字幕,如此折騰人的觀影,父母們多數(shù)無福消受。
特別是3D電影的字幕,更是令他們大呼眼睛疲勞,大傷腦筋。
【2014母親節(jié),你會帶媽媽去看場電影嗎?】相關(guān)文章:
測試你適合去創(chuàng)業(yè)當(dāng)老板嗎?08-15
母親節(jié)的由來你了解嗎11-28
心理測試你會傍大款嗎10-21
測試:你會賺大錢嗎?09-28
你會巧妙詢問面試結(jié)果嗎12-25
面試遇到這些問題你會回答嗎08-09
2017年你會情財兼得嗎09-04
關(guān)于你會利用自己的公積金嗎07-30
去柬埔寨旅游帶什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