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聲喧嘩。中國人愛熱鬧,愛扎堆,因此,在公共場合,經(jīng)?梢钥匆娭袊鴮W生在一起高談闊論。對此,外國人大多很不習慣,因為他們從小就受到教育,公共場合絕對不可以大聲喧嘩,這是最起碼的禮貌。
二、一身油煙味。中國菜聞名天下,但外國人對中國菜的做法很不習慣,特別是油煙味。而一些中國學生不注意這些細節(jié)問題,在租來的房間里開起了小灶,而且又不注意通風,結(jié)果搞得“香味”四逸,讓周圍的外國人很反感,有時甚至還會引發(fā)矛盾。
三、把宿舍當成俱樂部。一些中國學生把租來的房子當成自己的“家”,呼朋喚友,不亦樂乎。白天關(guān)系不大,但如果晚上也不注意,就會影響他人休息,而引發(fā)鄰里糾紛。
四、年輕氣盛。有些家境優(yōu)越的中國學生喜歡動不動就搬出“我爸是……”的理論。要知道,在國外全憑個人能力說話,政府高官、企業(yè)總裁的子女打工的事例非常普遍。
五、全盤西化。有些中國學生過于入鄉(xiāng)隨俗,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更是全部與國際“接軌”,完全忘了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六、弄虛作假。一些中國學生課堂作業(yè)請人代做,學術(shù)論文網(wǎng)上抄襲。這是最要不得的,在國外,誠信是最重要的個人品質(zhì),一旦失信于人,將失去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