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30萬人民幣是目前一家留學機構開出的申請費用,可見,留學指導機構目前的收費水漲船高到了地球人不能阻擋的趨勢。作為一線從業(yè)人員的筆者,覺得很有必要給眾多家長和學生撩開美本高端留學服務機構的神秘面紗,講述高收費后面的故事。
揭秘高端留學和升學指導機構內幕
目前市面上的美國本科申請機構有幾種:中介機構、所謂的升學指導機構。
關于中介機構
中介就不用多說了,有中介資質的公司通常有政府背景,主要業(yè)務是代理一些在中國招生有困難的國外院校,這些學校申請沒有什么門檻和難度,中介兩頭收費,向學生收費,同時學校還會返學費的5%到10%給中介。最近中介業(yè)務也有轉型和擴展,開始申請一些非傭金學校,但是很多在中介工作的顧問沒有留學經歷,僅僅是大學英語系畢業(yè)生。他們通常幫助學生代寫文書。文書代寫違反美國大學誠信原則,一旦被查出,學生會被取消入學資格。
關于升學指導機構
很多學生和家長可能會被一些機構的榜單沖昏了頭腦,以為某某老師指導的學生進了常春藤,他就一定掌握了名校錄取的秘訣。恕我直言,這完全是一廂情愿。經過幾年和幾百個學生家長過招,現(xiàn)在學生聊幾分鐘就基本可以判斷這個學生可能進什么層次的學校。如果學生本是進30~40名學校的綜合水平,但是家長寄希望花大價錢請顧問來幫助自己的孩子進前十或者前二十的大學,我客觀地講,顧問提供的幫助對學生的申請結果不會有實質的提升,那對家長來說,也就沒有必要花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咨詢費。話說回來,如果家長擺正心態(tài),希望顧問在整個申請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把握申請流程,幫助學生更好地認清自己和自我定位,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名單,幫學生頭腦風暴申請文書,不斷互動修改直至接近完美,這是有經驗的顧問可以做到的,但是對于這樣的服務,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
我簡單分析一下幾家機構讓人側目的榜單。首先要注意里面的學校是否全是本科,有的機構本科和研究生錄取結果放在一起來誤導家長。你想啊,哈佛在國內一共才招五六個人,這一家機構就出了十幾個,怎么可能?據(jù)我了解,某個機構的發(fā)家史是這樣的,第一年選擇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免費或者收很低的費用幫助學生申請,每個學生申請25所到30所學校。由于這些學生自身條件非常優(yōu)秀,當然可以拿到很多學校的offer,所以你看到的榜單,很多名牌大學可能都是同一個學生的錄取結果。之后其他學生就趨之若鶩。這個行業(yè)有個奇怪的現(xiàn)象,越優(yōu)秀、越不需要顧問的學生反而請越貴的顧問,他們不知道其實憑借自己的實力完全可以DIY。
那么升學指導機構里面的顧問都是什么背景的呢?
有如下幾類:
1. 年輕的美國名校大學生。我剛剛提到了因為這個行業(yè)缺乏監(jiān)管,所以很多機構聘請沒有任何升學指導經驗的二十出頭的美國名校大學生來做顧問。很多都是文理學院畢業(yè)的學生,還沒有搞清楚自己究竟以后做什么,便先來中國打國際工和體驗生活。他們沒有經過任何專業(yè)培訓,人員流動頻繁,并沒有知識經驗的積累,這樣的團隊如何幫助學生規(guī)劃人生和前途?我了解到有家機構和年輕顧問的合同只簽9個月,合同從7月開始到次年4月申請結束,這樣還可以省3個月的工資呢。這些年輕顧問工資在18萬到20萬左右,每個人帶15個學生,每個學生交申請費15萬,大家可以算出來利潤有多高。我認識的這家機構的一個顧問親口說他今年就不想繼續(xù)再做了,因為每天幫學生改文章并不是他的志向和熱情所在,他也盡量不讓學生申請補充文章多的學校,因為實在改不過來。另外這家機構還炒掉了幾位稍有經驗的顧問,轉而去雇用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一來好管理,一來降低成本。據(jù)悉被炒掉的顧問已經跳槽去另外一家機構當二線城市的地區(qū)負責人了。
2. 很多海歸和一些老師也都想做顧問(順便忠告一句升學顧問真的不好當,不過如果真喜歡這行,也倒是可以做一輩子的行業(yè)),我就認識許多有二三十年經驗的美國顧問,每次參加升學大會,他們也樂此不疲地四處趕場聽workshop。再拿我做例子吧,也算這行少有的科班出身了,本科上外畢業(yè),碩士在排名第一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畢業(yè),在美國高中也有教書的經驗。即便這樣,我第一年做顧問的時候還是兩兩眼一抹黑,什么都要從零開始學。自己申請過學校和輔導別人完全是兩回事。我當時只是了解有限的幾所學校和基本的流程,但是沒有指導別人的實戰(zhàn)經驗。我就開始不斷向前輩學習,加入了美國大學升學指導協(xié)會和海外大學升學指導協(xié)會,經常參加全美大學升學指導年會,和招生官面對面地交流、學習,參加哈佛的升學指導培訓,訪問各所大學,了解學校的校園文化和特點。同事不斷地接觸學生和家長,在回答家長各式各樣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經過五年的“臥薪嘗膽”,終于我有信心說自己基本是個合格的升學顧問了,也只是基本合格,離精通還有一定的距離。今年7月還要去美國參加海外升學指導協(xié)會的年會,直接接觸各個大學負責海外招生的招生官,了解學校招生的最新信息。我分享自己的經歷是想告訴大家,升學指導在美國是一個很規(guī)范的、有組織和章程的行業(yè),全美大學升學指導協(xié)會有將近六千名會;而在中國魚龍混雜,任何有點海外背景的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做顧問了。
3. 比較有經驗的美國升學顧問。他們當然比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更加有經驗,但也不是完美的,讓我來幫你分析一下。比較有經驗的美國升學顧問在中國會遇到水土不服的情況,比如他們習慣和美國學生打交道,美國學生作為native speaker(母語是英文),他們的文章是不需要大規(guī)模修改的,所以對于大多數(shù)美國有經驗的顧問來說,文書修改比較少,更多的是尊重學生的想法,稍微提出建議。只是我們沒有辦法判斷閱讀文書的招生官的喜好,如果是一個極其有經驗的招生官,他們很快能夠看出文章是經過精心策劃包裝和修改的,那么這個學生的申請真實性就被打上了問號。如果是沒有很多經驗的招生官,他們很難分辨哪些是學生自己寫的文章,哪些是機構精心包裝的文章,那么就有鉆空子的可能。所以如果要找有經驗的美國顧問,之前要把自己的預期溝通好,避免之后不必要的麻煩。
4. 名校的前招生官。名校的招生官就是好顧問嗎?和我關系比較要好的一個招生官一次開玩笑說我比她是更加稱職的升學顧問,因為她只了解自己代表的學校,對其他學校了解很少。而事實的確如此。不止一個招生官和我講過,他們如果沒有經過培訓也不會是稱職的升學顧問。他們的知識僅僅局限于對自己學校的了解,他們讀的大量申請和錄取的學生也是以自己的學校為基礎的,而我們知道美國各個大學差別很大,哥大喜歡的學生和麻省理工要的學生是兩種類型的。所以沒有升學指導經驗的前招生官并不一定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定位、把握申請進度或者指導文書。大家也不用迷信他們的經歷,在此,我澄清幾個概念讓大家立即可以辨別出“偽招生官”。中文一加上“官”字立刻有高大上的感覺,其實他們隸屬于大學行政機構里比較基礎的部門,招生部的招生人員也分幾個不同的級別:
Admissions intern 招辦實習生
Admissions counselor/rep 招生代表(經驗較少剛剛入職的招生人員)
Assistant director of admissions 招生辦主任助理
Associatedirector of admissions 招生辦副主任
Director/deanof admissions 招生辦主任
而不同職位的權限和經驗當然也不同,名校的錄取結果都是招生委員會的所有成員最終投票決定的,除了校長或者招生辦主任外,沒有人有任何決定權?尚Φ氖沁@些人到了中國都成了招生官,甚至實習生或者招生代表也稱自己為招生官。之前我認識的哥大研究生院的一名校內導游,居然也稱自己是哥大的招生官。我認識的偽招生官中還有一個居然只是在麻省理工招生辦工作過幾個月的“臨時工”。希望大家在選前招生官做顧問的時候一定擦亮眼睛。我在哈佛參加培訓的時候,大名鼎鼎的哈佛招辦主任Bill Fitzsimmons詳細描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過程:一個來自中國的申請首先會到負責亞洲區(qū)招生官的手里,過了第一輪篩選以后,接下來是整個國際學生的篩選,最終能進第三輪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招生委員會的投票。負責這個學生地區(qū)的招生官會花三分鐘左右的時間向在座所有的四十二名招生官描述這個學生,包括標化成績、課外活動、文書、推薦信以及招生官對這個學生的個人意見。之后委員會投票,這個學生需要拿到超過二十一名招生官的投票才能成為幸運之星。Bill還提到,有一次兩個招生官還為一個學生打起來了,因為其中一個對另一個招生官特別鐘愛的學生投了反對票。所以說招生辦內部對學生的錄取也是有分歧的。
剛才提到了招生辦有負責不同區(qū)域的招生官,為什么呢?舉個例子來說,一個負責加州地區(qū)招生的招生官每年都要訪問這些高中,所以他們對這些高中的升學顧問、學校教育質量、學生的水平有深刻的理解,他們閱讀來自這個區(qū)的申請的時候可以比較快地將同校的學生進行對比和定位。我和一名現(xiàn)任招生官聊起了中國招生帶來的挑戰(zhàn),她提到來自中國大陸的申請對于招生官來說閱讀難度就比美國本土大很多,因為國內高中五花八門的國際項目太多,同一個學校就有好幾個不同的項目,但是最后成績單又長得差不多,讓招生官有點摸不著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有一個可信的升學顧問,招生官如果對成績單有疑問,會直接聯(lián)系升學顧問而不是直接把你的申請放在一邊。再返回招生官做升學顧問的主題,如果這個招生官從來沒有負責過國際招生或者中國招生,那么他們不了解中國學生的情況和背景,很難提出切實的指導建議。
5. 名校面試官。最近幾年美國學校加大了對中國學生的審查,會請當?shù)氐男S衙嬖噷W生,所以有些人鉆空子,開始涉足咨詢行業(yè),稱自己為常春藤“面試官”。實際上,由于利益沖突,一旦他們從事教育咨詢,是不可以繼續(xù)為學校面試的,所以對打著面試官旗號卻沒有顧問經驗的顧問也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