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家長會發(fā)言稿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都可能會用到發(fā)言稿,發(fā)言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你寫發(fā)言稿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智慧型家長會發(fā)言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各位家長:
大家好!感謝大家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競爭的加劇,人們的生活與工作節(jié)奏也越來越快。年輕的父母們該怎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讓自己滿意,孩子滿意,老師滿意,社會也滿意呢?
我的回答是——做智慧型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何謂智慧?智慧是人的綜合能力,是由知識、智力與非智力、方法與技能、觀念與思想、審美與評價等多個子系統構成的復雜系統。智慧使我們做出導致成功的決策,有智慧的人稱為智者。
做一個智慧型的家長,首先要學會走進孩子的心靈,和孩子做朋友。
每個人的成長都要經歷三個時期:嬰孩期,發(fā)育期,更年期。在這三個時期,會有一種身體肌膚接觸的饑渴感。小孩子為什么早戀?因為在家庭中得不到溫暖和呵護,所以家長要經常擁抱孩子,給孩子一個肌膚的親密感,讓他感受幸福和愛。
也有家長認為,自己是大人,要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就得做,可孩子偏偏不聽不做,家長好惱火。如果換位思考,家長把孩子當作朋友,把自己當作孩子成長路上的向導,那會怎樣呢?孩子的困惑我們要理解,雖然無法完全解除孩子的困惑,但能不能幫孩子做點什么呢?我們要學會教孩子盡量放松心情。當你的教育要用發(fā)脾氣來解決問題時,你已經失敗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有些父母在家里看電視,孩子也一起看電視,看到高潮處,你這時候突然一轉身對孩子說:快去做作業(yè)!他能做得進去嗎?所以,在家里,孩子在學習,我們也要學習。就算是裝模作樣地看看書,也對孩子有一個示范作用。所以我倡導親子閱讀。我跟我的學生說:“父母是你的至親,爭取家長陪你讀書寫感悟,是人際交往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如果一個學生不能爭取父母對自己學習的支持,你怎么爭取其他人的幫助?”
還有一點,關系比方法更重要。用科學方法對待,用良好的關系,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一切的方法,過度了就變了味,我們要善于心理換位,善于言傳身教,把經驗告訴給孩子聽,一切都可以完善的。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是,亦師亦友,在這樣的關系和和諧的氛圍中,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而父母,也就成了智慧型的家長。
第二,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有兩個故事——
1831年,英國的一次環(huán)球科學考察就要啟程了,一個叫約翰·亨斯洛的中學校長建議委派他以前的一個學生做博物學家。這個小伙子當時22歲,在學校時他笨得要命,盡管他熱衷于從鄉(xiāng)村采集甲殼蟲,但他的數學學得一塌糊涂,其他學科也沒有出眾的地方。他和差生的行為表現幾乎沒有什么兩樣:愛打獵、掏鳥窩,也就是上房揭瓦、調皮搗蛋的那類。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家庭教育失調所造成的差生”。一方面他母親以溫和的性情教育和引導,要求他做一個牧師;另一方面父親暴戾專制,使他破罐子破摔,不讓他采集甲殼蟲他偏要這樣去做(這是典型的逆反心理)。但亨斯洛校長從這個學生的身上發(fā)現了閃光的地方,他說服了有關方面以及這個青年,參加了長達五年的環(huán)球科學考察,進而做出了十九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三大發(fā)現之一的成就(進化論、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這個青年是誰呢?我想大家已經知道了他的名字——達爾文。
19世紀九十年代,哈佛大學有一個身材矮胖、體質虛弱且愛多嘴多舌的女孩子,她經常丟三落四、上課遲到,聽老師的講課就像聽天書一樣,作業(yè)常常錯誤百出——他簡直就是那種典型的笨蛋,那種不能集中精力辦好一件事的女孩子。如果是現在我們可能會勸她退學。但是她的班主任除了與她的'父母溝通以外,還允許她考試交白卷,還給她的功課打了高分,并幫助她進入了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學習。就是在老師和家長的作用下,這個女孩子在離開哈佛十年后成了美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的名字是格特魯德·斯泰因。
這兩個十九世紀的例子,大家可能會說離我們十分遙遠,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差生是怎么產生的?當一個孩子反復遭遇失敗的打擊后就成了差生。他們被認為是“笨得要命,沒有出息,沒有長進”的學生,所以在他們的潛意識之中就有了用功也不會有什么超越的思想,久而久之在潛意識之中也就接受了這些負面的信息,建立起了一個失敗的自我意象。一旦他在學習和行動的時候,他就會在自己的內心之中不斷地看到一個垂頭喪氣難當大任的自我。聽到“我笨得要命,沒有出息,沒有長進”之類的負面信息,這時候學生的心智系統是很少懷疑它的真實性的,他們只會根據這種自我意象去活動,結果他們所感受到的也就是沮喪、自卑、無奈和無能。也就是說:尖子生是我們家長、老師和社會教育、培養(yǎng)和欣賞出來的,差生也是我們家長、老師和社會鄙視出來的!
從這三個例子來看,尖子生之所以成了尖子生,最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的教師不斷而反復的欣賞,而使孩子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了“我是一個成功者”的自我意象,一旦他在學習和行動的時候,這種自我意象就會讓他在自己的內心之中不斷地看到一個趾高氣揚、不斷進取、敢于經受挫折和承受強大壓力的自我,聽到“我做得很好,以后我會做得更好,我有實力,我有能力,我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之類的倍受鼓舞的信息,于是他就用喜悅、快慰的積極心態(tài)來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這樣的成功同樣也就會成就未來一個接一個的成功,所以他也就成了尖子生。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一個學生反復遭遇失敗的打擊后這個學生就成了差生。要想讓差生變成尖子生其實道理很簡單,那就是我們師長不斷而反復的欣賞,調動和激發(fā)其內在的成功的積極性,讓孩子反復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然后以成功來促進更大的成功,這樣孩子就會變得如我們所期望的一樣而成為了尖子生。
所以,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是批評出來的!
正如一段教育名言所提示的: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斗。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憐憫之中,他就學會了自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恥辱之中,他就學會了負罪感。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學會了耐心。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學會了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學會了慷慨。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會了頭腦平靜地生活。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承認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學會了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學會了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那么,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教育家孫云嘵認為:能夠說出孩子十個優(yōu)點的家長是優(yōu)秀家長,能夠說出孩子五個優(yōu)點的家長是良好家長,能夠說出孩子三個優(yōu)點的家長是合格家長,說不出孩子一個優(yōu)點的家長是不合格家長。
美國心理學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弊鳛榧议L,賞識的核心就是愛孩子,在這里大家可能要說“你這不是廢話嘛,我們不愛孩子何苦要犧牲休息時間來聽你的講座呢?”過去我們講“疼在心里,恨在臉上和口上”,這對于物質匱乏年代歷經苦難的孩子來講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面對物質生活充裕年代的孩子講,他們并不知道什么是受苦、什么是節(jié)儉,更不知道什么是“疼在心里,恨在臉上和口上”這種深沉博大的愛,所以我們對孩子既要疼在心里,也要愛在臉上和口上,用這樣的愛就會把蘊藏在孩子身上巨大的潛能調動并發(fā)揮出來,以信任、提醒、寬容等方式正確對待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和弱點,讓孩子在意識和潛意識中都有“我能”“我行”“我正期待著……”“我有實力,我有能力,我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薄耙欢ㄓ修k法”等的自信,并用這些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于是便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
做智慧型的家長,做智慧型的老師,我們一直在路上。家長朋友們,讓我們攜手同行,給我們的孩子最好的教育!
謝謝各位的聆聽!
【智慧型家長會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智慧型畢業(yè)感言01-16
智慧型畢業(yè)留言11-19
智慧型畢業(yè)留言集萃01-16
家長會學生代表發(fā)言稿_家長會發(fā)言稿03-04
家長會發(fā)言稿精選11-11
家長會發(fā)言稿12-17
家長會發(fā)言稿11-14
家長會上發(fā)言稿06-29
《家長會發(fā)言稿》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