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兒童教育的調(diào)查報告
家,是所有人心靈的港灣,
家,是我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家,更是小學生成長的樂園……
而如今,隨著社會變遷和時代的發(fā)展,尤其是改革開放后外來文化的滲透、影響,離婚現(xiàn)象日益普遍,單親家庭日益增多。這種家庭解體給小學生所帶來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有調(diào)查表明,在學校里,單親家庭的學生比那些有雙親家庭的學生麻煩更多。他的進步慢、缺點多,違反紀律也多。據(jù)報載,目前我國的離婚案件已占全部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離婚率由1979年的3%上升到現(xiàn)在的13%。在對海門能仁小學1250名學生家庭狀況的調(diào)查中,離婚率高達10.8%左右。有個別班級達到18%以上,這些生活在離異家庭的子女,他們面臨著親情殘缺或教養(yǎng)失衡問題,幼小心靈留下深深的傷痕。如何了解、掌握這部分孩子的心態(tài),幫助他們適應父母離異的事實,這是當今家庭教育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父母離異對子女身心的影響
父母離異不只是離異的當事人受到困擾,孩子是父母離婚大戰(zhàn)的直接受害者。他們在生理、心理、學習等方面都受到干擾和影響,從而產(chǎn)生了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容易產(chǎn)生心理方面的障礙,造成情緒低落、自尊心下降以及出現(xiàn)退縮行為。為了達到早日分離的目的或發(fā)泄煩惱和厭惡對方的情緒,他們不惜采用吵嘴、打架、砸東西、酗酒、分居等種種失控行為,子女經(jīng)常目睹父母的所作所為,心里充滿了恐慌和不安。尤其是有些家長,彼此拿孩子作為“出氣筒”,或以小孩當作與對方斗爭的籌碼,或父母雙方認為小孩是累贅,對小孩不聞不問,或相互爭奪小孩。父母離婚后,這類孩子總是懷著一種羞恥感以及“沒媽(爸)的孩子像根草”的自卑自賤心理,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人家。另外,父母分離造成孩子只能隨一方生活,缺少另一方溫暖;有的只能隨祖父母生活,缺少父母關照;而有的被托親友代管,寄人籬下,如此種種處境,使孩子心靈深處常感到孤單,寂寞從而產(chǎn)生退縮行為。有研究指出,父母離婚的兒童如果是在學齡階段,會變得不喜歡上學,不喜歡參加班級與學校的活動,有的還不敢參加小伙伴的游戲和活動,原因是怕被別人嘲笑,尤其怕人家提及與離婚有關的字眼。有的兒童則表現(xiàn)為好斗和攻擊性,以此來獲取他們失去的自尊。
第二,出現(xiàn)學習成績下降以及厭學現(xiàn)象。兒童學習的過程,需要有良好的心境為基礎。由于父母離婚前后,都有一段時間的相互攻擊和自怨自艾過程,當事人本身心緒不寧,便無意去過問孩子的學習,輔導就更談不上了。而孩子也因惶惶不可終日而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功課。據(jù)統(tǒng)計,由于父母離異,孩子學習條件變差,情緒受到影響,而無心學,無人照管,以致學習放任自流的,竟占成績中下被試總人數(shù)和46.3%,占離婚家庭子女總數(shù)的50%。我校有一名六年級學生,原先各門功課在班上名列前茅,自父母鬧離婚后,孩子在父母的打罵聲中度日如年,每天放學后不愿回家,學習成績急劇下降。據(jù)了解正在離異家庭孩子學習成績受影響較大,但若引導得當,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能趕上來的。
第三、身體發(fā)育受影響。不管父母正在鬧離婚或是已離婚,多數(shù)孩子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飲食不太正常,衣物沒人清洗,生病時沒人照顧等事情不時發(fā)生。有些研究報告指出,父母離婚的兒童常會做惡夢,有失眠、食欲減退等身心癥狀。
二、影響單親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因素
造成單親孩子身心發(fā)展受挫的原因,除了離婚本身使家庭環(huán)境、家庭氣氛惡化之外,還常常是由于離異父母的'家庭教育上發(fā)生了變化,突出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過度忽視”。一些單親家長視子女為包袱,百般嫌棄,甚至虐待。如有一家庭,父母離異后,女兒歸父親撫養(yǎng)。父親工作之余,不是去筑四方城,就是去“卡拉OK”,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孩子經(jīng)常餓著肚皮去上學。父親后來再婚,對方嫌他有個女兒累贅,未成,他便遷怒于孩子,經(jīng)常打罵。以后,凡有女友來,他總是先把女兒趕出家門。
另一種“過度寵愛”。有的單親家長認為對子女的撫養(yǎng)權爭來不易,因此對孩子百般遷就、姑息,造成這些子女任性、專橫、膽大亡為。如我校五年級一位女生,父母離異,孩子原先判給父親,因父親疏于管理,母親因此把撫養(yǎng)權爭取了過來,母親對孩子失去了理智范疇內(nèi)的教養(yǎng),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給孩子吃好穿好,久而久之,孩子任性、專橫,貪吃貪玩,學習不思進取,更無法理解母親的心,成了“問題”兒童。
第三種是“過度嚴厲”。在離婚家庭里,由于父母本身受到心靈上巨大的傷害,久而久之不少家長因此而造成某種心理扭曲,對孩子處處嚴加管教,施以重壓,使孩子望而生畏,變得膽小、孤僻、不合群。
三、單親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策略
離婚單親家庭學生消極的情緒和不良的情感反應,家庭教育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地進行引導教育,就會導致不良后果。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強調(diào):“拯救這些單親家庭孩子,使他們領略到社會、精神生活、人類美德諸方面的完善與幸福,是我們學校和教師的人道主義天職。”那么,如何采取更好的教育對策,單親父母在教育子女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不要回避單親事實,F(xiàn)在有不少離異的父母,想避免產(chǎn)生不愉快的情緒,不愿和孩子解釋離婚的事。但是孩子和其他人交往中,常常不得不對付一些關于這方面的詢問。孩子由于沒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往往不知所措。所以單親家庭的父母應該根據(jù)孩子的性格、年齡等因素,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平靜、真誠、耐心、自信地向他們解釋自己離異的原因,求得他們的理解,并教會孩子應付各種有關的詢問,保護好孩子的自信心。
二不要無原則地遷就、溺愛孩子。單親家庭的父母,往往更加憐憫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擺布,寧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其結果常常導致孩子處處以我為中心,變成自私、專橫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養(yǎng)育他們的父母。
三不要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與特殊照顧和過度保護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不動就又打又罵,使孩子整日生活在驚恐不安之中,個性發(fā)展受到嚴重的壓抑,形成膽小、孤僻、倔強、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質(zhì)。因害怕懲罰而回避家長,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尋找“溫暖”,容易被壞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長教育孩子切忌簡單粗暴,要注意正確引導。
四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失去配偶之后,許多家長便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夢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處處出人頭地,特別是在學業(yè)上。但如果期望值過高,勢必導致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有些孩子受不了這種壓力,便索性走向了反面,來個不思進取,乃至“破罐子破摔”。
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一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有許多單親家長與孩子相依為命,把孩子當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對孩子的生活包辦代替,使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還采取種種辦法來限制孩子的活動,這也不行,那也不準,生怕孩子出問題,孩子事事不能獨立,沒有機會親自去體驗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風險”,這樣的孩子缺乏獨立意識,一旦離開了家長,便不知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了。
二要讓孩子參與社會活動。單親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會的歧視、偏見,因而在性格上容易變得內(nèi)向、憂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長要注意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重視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強、自愛、自勵,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盡可能地參與社會活動,不要逃避社會,要主動與人交往,培養(yǎng)健康、開朗樂觀的性格。
三要注意性別角色教育。在孩子心理成長過程中,性別角色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沒有父親的男孩或母親的女孩,在性別角色的學習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樣。所以,單親家長應注意調(diào)動親戚、朋友中的性別資源,給孩子適宜的影響,讓其性別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
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只有家庭、學校、社會一起“聯(lián)手”關心、共同為單親孩子撐一片溫馨的天空,重視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重視對單親家庭教育的指導,共同形成一個良好的愛心氛圍,才能使這些受過心靈傷害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臉上重新綻開燦爛的笑容。
【單親家庭兒童教育的調(diào)查報告】相關文章:
兒童教育的心理學小常識08-30
心理咨詢兒童教育書籍11-29
兒童教育名人名言01-21
兒童教育:商業(yè)計劃書范文10-16
淺談兒童教育高中讀后感11-10
淺談西方兒童教育理論與實踐10-13
單親家庭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08-29
單親家庭孩子的早教方法09-21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問題09-02
單親家庭低保申請條件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