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族唱法基礎知識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就漢民族而言,由于各地區(qū)在風土人情,生活習慣,以及思想感情的表達形式上的差異,其表現(xiàn)民歌內(nèi)在含意的重要手段一唱法及其風格也是不相同的。那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族唱法基礎知識,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民族唱法基礎知識1
一、唱法的界限
在高校聲樂教學體制中,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曾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處于彼此隔離的狀態(tài)。眾所周知,美聲唱法是混合聲區(qū)唱法,從聲音來說,真聲假聲都用,講究的是混合聲區(qū),混合共鳴,聲音真假混合,共鳴同時出現(xiàn),聲音都是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著用真假聲和共鳴的。那么,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是否有些共同之處,它們之間的界限究竟是什么?專家們已作過很多見仁見智的探討。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從兩方面來加以區(qū)別:唱法訓練和共鳴的不同。
首先,是唱法的訓練。如果全面地考慮世界歌唱藝術,我們所說的唱法上的區(qū)別,是指唱法本身嗓子的力量以及真假聲的比例是什么狀態(tài),要混合到什么程度,是以真聲為主還是以假聲為主。其次,是共鳴的不同。美聲唱法是全共鳴,即全身作為共鳴體,而有的唱法只用部分共鳴。有的唱法共鳴用得比較明亮,有的共鳴相對來說用得稍暗一些,有的不需要唱到那么高,有的不需要唱到那么低。共鳴腔體的運用,用上部、用中部、用下部都不盡相同,這是區(qū)別唱法的幾個方面。
世界上各種唱法繁多,歸根結底也不外乎嗓音的運用和共鳴的組合方法的不同這兩個方面。就拿我國的傳統(tǒng)唱法來說,其嗓音使用的方法多種多樣:有運用純真聲(大本腔)歌唱的傳統(tǒng)民歌、山歌唱法,京劇中的花臉唱法,女聲演唱的大鼓、藏族民歌等;運用純假聲(小嗓)的,如京劇中的青衣、小生唱法等;還有以真聲或以假聲為主的唱法,嗓音使用都不完全一樣。既然傳統(tǒng)唱法客觀存在著多樣性,那么民族唱法中就女聲的用嗓方法也不盡相同。民族唱法應該如何使用嗓音才既具有科學性,又能用得自然而可行,從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中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由于各地演唱風格不同,演唱方法也應因人而異,但在嗓音的使用方面應該努力使用以真假聲相結合的用嗓方法。近些年來,很多聲樂教育工作者潛心鉆研,敢于打破壁壘,探索多種唱法并存而且相互借鑒、彼此融合的綜合性教學模式,為高校的聲樂教學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而且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成效。
二、真假聲結合的必要性
根據(jù)發(fā)聲生理學的知識可了解到,人的聲帶有真聲帶和假聲帶之分,但假聲帶是不發(fā)聲的。所以無論是真聲還是假聲,都是由真聲帶振動發(fā)出的,只不過振動的'形態(tài)不同而已。真聲主要指以喉部環(huán)甲肌組為主導,做有機的收縮運動,使聲帶作整體振動,聲門完全閉合,發(fā)出的聲音明亮、厚實、豐滿、有力,共鳴泛音具有一定的胸腔共鳴的效果。屬于真聲類的同義詞有“大嗓子”“大本腔”“胸聲”等。
國外把喉部發(fā)真聲的機能稱為“重機能”。完全的真聲,聲音就只有剛強有力的部分,缺少圓潤的色彩,而且受音高的限制,唱高音存在一定的困難,靈活性較差。假聲則是以部披裂肌組為主導,做有機的收縮運動,使聲帶作局部振動,聲門閉合呈棱形合縫狀,邊緣變薄而且銳利,發(fā)出的聲音高遠輕巧、柔和、圓潤而且優(yōu)美,頭腔共鳴泛音比較多,靈活性較強。假聲還有“小嗓”“頭聲”之說。國外把喉部發(fā)假聲的機能稱為“輕機能”。由于假聲更多的是聲音位置的體現(xiàn),所以力度感和剛強的色彩比較缺乏,而且低音略顯得虛、暗一些。
不光是美聲唱法用真假聲結合的混合聲來演唱,其實從世界范圍來看,通俗唱法在真假聲結合的方面也達到了很大的高度。自上世紀中期以后,通俗唱法在美國可以說達到了最高典范。它已經(jīng)和中國的戲曲唱法一樣,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唱法模式,特別反映在高音區(qū)上,“路子”很統(tǒng)一,真聲——混聲——假聲融會貫通,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在成名的歌手中,不論男女,沒有高音的很少。同樣,在中國內(nèi)地或港臺地區(qū),用真聲多假聲少的聲音來演唱的女通俗歌手不乏其人。再說民族唱法,上世紀80年代前后起至今,女聲以李谷一為代表,她們的演唱用嗓都是同時具有兩種混聲機能的。如此看來,演唱者單純采用真聲或者假聲,有時是滿足不了作品二度創(chuàng)造的需要的,因為單純采用哪一種聲音來演唱,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采用兩種聲音的混合,即混合聲,既有真聲的特點又有假聲的功能。只有這樣才是比較理想的選擇,才能滿足歌唱的各種需要。
三、真假聲結合的優(yōu)點
混聲被一致認為是聲樂訓練中所追求的聲音,它的優(yōu)越性遠遠超過了只用真聲或者只用假聲。
首先,它避免了真聲和假聲發(fā)聲法的弊端,綜合了兩種發(fā)聲方法的優(yōu)勢,可以把低音的色彩帶到高音,同時把高音的色彩帶到低音,使得聲音聽起來既有真聲的明亮、結實,又有假聲的柔和、圓潤。它高遠輕巧并且有一定的力度,既不像完全真聲那樣笨重,又不像純假聲那么虛沓、暗淡。應該說是一種理想的聲音。
其次,混聲中的輕機能、重機能,即假聲機能和真聲機能的高度協(xié)調(diào),使發(fā)出的聲音安放部位高,能獲得更多的高位共鳴,而且離聲帶振動地點遠,因而能使聲音的發(fā)聲效率高、能更持久地演唱。
再次,混聲能使演唱者大大擴展音域。就一般人來說,真聲區(qū)(低聲區(qū)、胸聲區(qū))的音不會太高,到了中聲區(qū)(自然聲區(qū))與高聲區(qū)(假聲區(qū)、頭聲區(qū))相鄰近的某一兩個左右的音上,尤其對初學者來說,通常都會碰到這種情況:當聲音從中聲區(qū)向高聲區(qū)過渡時,發(fā)起聲來嗓子就感覺不聽使喚了。每個人的情況不太一樣,有的感到發(fā)聲吃力,有的感到聲音不大穩(wěn)定,常常會因為控制不當而出現(xiàn)“破音”;有的學習者根本就唱不上去。這時候如果不學會如何去“換聲”——真假聲結合來發(fā)聲,仍然采用演唱自然聲區(qū)的發(fā)聲方法,各器官之間的機能并不符合演唱高聲區(qū)應該具有的發(fā)聲狀態(tài),那樣的話,不僅高聲區(qū)無從開發(fā),可能嗓子還會出問題。因此,只有找準了“換聲點”,或者說換聲音區(qū),提前換聲,才能將嗓音安放到正確的發(fā)聲部位上去,使其獲得每個音高上的聲音應該具有的音質和音色,使整個音域內(nèi)的所有聲音在演唱時都能通順流暢、轉換自如。這樣,既能使中低音聲區(qū)的發(fā)音輕松流暢,又能使高音聲區(qū)的發(fā)音靈活自如,使音色富于變化,而且聲音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因此,聲音不再受到高音上不去的局限性,演唱者的音域拓寬了,“路子”也就寬了,自然能適應多種風格和多種類型作品的演唱。
四、如何調(diào)節(jié)混聲
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碰到真聲和假聲混不到一起,或者混得比例不合適的情況。有的只會真聲不會假聲;有的只會假聲卻發(fā)不好真聲;有的雖然會同時用真聲和假聲,但二者的比例始終用得不當,發(fā)出的聲音很空洞、很虛。在調(diào)節(jié)混合聲的比例時,可以考慮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真混。以真聲為主,在音域內(nèi)的每個音上糅進不同比例的假聲,即真聲多假聲少的混聲。這種混聲真聲色彩很濃,但又不乏假聲的位置和感覺。聽起來比較剛亮、結實,有穿透力、演唱質樸,語音也顯得親切自然。我國的民族歌唱大多數(shù)采用的是這種發(fā)聲方法,如比較早期的《洪湖赤衛(wèi)隊》《小二黑結婚》《白毛女》等作品,都屬于這種真混的發(fā)聲方法。老百姓就喜歡這種真聲或者真混的聲音。這里所說的真聲是指打開喉嚨、聲音位置較高、有深呼吸的有力支持,又具有一定胸腔共鳴泛音的歌唱的真聲,而不是指那種音質疏散、浮泛、沒有焦點、干澀,提起喉頭喊叫般的白聲。
二是假混。以假聲為主,在音域內(nèi)的每個音上糅入不同比例的真聲,即假聲多真聲少的混聲。這種混聲假聲比例稍多一些,但一定是糅有真聲、跟真聲混合的,聽起來更圓潤、通暢。但低音區(qū)很容易虛、暗,缺乏色彩。因此,在低音區(qū)一定要更堅持放低喉頭和呼吸支點,同時保持聲帶閉合好阻氣。這種發(fā)聲方法的演唱風格雋永秀麗,適合演唱藝術歌曲。
三是真假聲對半混,即真聲假聲各一半。這種混聲聽起來柔和、圓潤而且亮度適中。它圓里透亮、能高能低、比較靈活,即所謂剛中有柔、柔里透剛,既有真聲的色彩,又有假聲的圓潤,聲區(qū)和音色都統(tǒng)一,沒有明顯區(qū)別,音色特別好聽,咬中國字比較容易咬清楚。用這種混聲演唱的歌唱者,嗓音的可塑性比較強,既能演唱現(xiàn)代歌曲、歐洲的歌劇詠嘆調(diào),又可以演唱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特色的歌曲,甚至一些戲曲選段。
假聲有別于真聲的一點是,假聲存在幾種類型,大致分為:傳統(tǒng)型假聲、借鑒型假聲和混聲型假聲。傳統(tǒng)型假聲,相對美聲唱法的假聲來說,聲音比較尖,不夠豐滿,同時缺少“豎立”的感覺。因為發(fā)聲時喉頭所處位置偏高,喉嚨打開比較小,從傳統(tǒng)唱法旦角的假聲演唱中繼承而來。借鑒型假聲從美聲唱法的抒情和花腔女高音中借鑒獲得。這種假聲較空、暗而且靠后,如果借鑒不合適,容易出現(xiàn)低、中、高各聲區(qū)的音色不統(tǒng)一;旌闲图俾,借助于咽壁的力量,使真聲獲得較高的聲音位置,有假聲混入真聲的感覺。這種聲音結實、穿透力強,既像真聲又像假聲,有些接近于對半混的混聲。
實踐證明,無論是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還是通俗唱法,拋開它們的美學效果,從生理上來進行分析,這三種唱法在聲帶的要求上是相同的,都要求它具有兩種混聲機能,否則就沒有高音。唱法是一種模式,方法是為實現(xiàn)模式使用的手段。每個人的嗓音條件不一樣,在聲音訓練的問題上不可能千篇一律。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來作調(diào)整,以便挖掘出學生的優(yōu)點,使每個人都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當然,不管每個人的基礎和條件多么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都必須經(jīng)過嚴格而又科學的訓練,才能使嗓音運用自如,才能自如地唱出真聲、假聲、真混、假混和對半混等多種類型的聲音。好的歌唱者一定是可以根據(jù)所唱的作品來選擇合適的唱法的。任何唱法都不是靜止不變的,它同一切事物一樣,在演變、發(fā)展。對唱法的研究也不例外。
參考文獻:
[1]李晉瑋,李晉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2003年2月版,華樂出版社.
[2]韓勛國主編.聲樂藝術基礎,2001年7月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沈時松.民族唱法的嗓音運用,原載于中國音樂,1999年第1期.
[4]潘乃憲.聲樂實用指導,1994年12月版,上海音樂出版社.
1)以假聲為主
假聲有著很多優(yōu)點,例如說可以拓寬音域幫助發(fā)展高音部分、婉轉柔美等,但是也同樣有缺點,例如以假聲為主的民族唱法的張力不夠、難以演唱低音部分。所以以假聲為主的民族唱法就適用于演唱柔和的歌曲和作品,例如說云南民歌《猜調(diào)》,就是一假聲為主的民族唱法。
2)以真聲為主
以真聲為主要的民族唱法有著濃厚的`原生態(tài)感覺,主要的發(fā)聲原理是口腔共鳴,聲帶的整體振動,所以真聲為主要的民族唱法聲音洪亮有力。想獲得更多聲樂學習資訊,請搜索微信公眾號:聲樂家APP可以體現(xiàn)真聲優(yōu)點的作品有《南泥灣》,同樣真聲也有一些缺點,就是只適合中低音的演唱,高音部分很難唱出來,會導致演唱者在演唱高音部分的時候出現(xiàn)失聲的情況。
3)真假聲相互結合
真假聲相互結合的民族唱法運用普遍,并且有著眾多優(yōu)點。其主要的內(nèi)容是以真聲為主,假聲為輔,利用這樣的唱法可以使得歌聲圓潤、剛柔并濟同時富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具體的例子有江蘇民歌《茉莉花》,并且我國的民歌演唱甲苯都是用這種的唱法,運用普遍。
民族唱法基礎知識2
一、民族唱法氣息的運用
中國民族唱法有吸氣深,存氣多,運氣足,用氣活等特點。在中國古代音樂典籍上早有“氣動則聲發(fā)”、“氣沉丹田”、“善歌者必先調(diào)其氣”等記載。在氣息的運用上強調(diào)下述4點:
1.講究氣口
氣口是中國民族唱法中用來說明吸氣點和吸氣方式的術語。中國民族聲樂的曲調(diào)結構復雜,有時一字數(shù)音,一腔數(shù)板,必須在正常的氣口外,補充一些氣口。如有時為了美化唱腔,常在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長音之后加進臨時氣口;或者為了渲染音樂氣氛和感情的高潮,在適當?shù)牡胤郊由吓R時的感情氣口等等。使用氣口的方式除一般歌唱吸氣的方法外,還需采用偷氣(不讓人察覺的吸氣)、搶氣(在短時間內(nèi)的急速吸氣)、快吸氣、慢吸氣、淺吸氣和深吸氣等。
2.氣息的支持
中國民族唱法在聲帶使用上張力較強,共鳴比較集中,采用以腹式呼吸為主的`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其呼吸對抗力量的集中點(支撐點)在臍上至腰間,這樣便于貯存氣息,控制呼氣,以靈活地支持發(fā)聲。
3.氣息的控制
在呼氣發(fā)音時,氣流外圍的肌肉(吸氣肌肉群)始終做與氣流相反方向的下沉運動,以此形成與呼氣動作明顯對抗的力量,起到節(jié)制呼氣,保護聲帶,發(fā)揮充分共鳴和變化音色的作用。
4.氣息的靈活運用
除經(jīng)常使用的基本呼氣方法之外,還要做和靈活變化的呼氣訓練,以便在聲帶和共鳴的配合下,完成各種不同的潤腔發(fā)聲。如潤腔中的“嗽音”是一股較粗散的氣流,剎那間沖破聲門的阻力彈發(fā)出來;“頓音”是呼氣在支點處做半頓半連的彈性的對抗運動形成的;其他如:“截音”、“顫音”、“沉音”等的呼氣使用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二、民族唱法聲帶的運用
中國民族唱法對聲帶的'使用較重,要求聲帶的功能強,音質堅實、脆亮,有利于咬字和唱詞。
1.聲門積極靠攏閉合,主動向下?lián)鯕,使呼出的氣流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聲波,使發(fā)音集中明亮。
2.保持聲帶的彈性和運動中的平衡,以此來減輕聲帶的負擔與疲勞,獲得更多的諧音振動,以便與頭腔共鳴相策應,產(chǎn)生全面的廣泛的共鳴效果。
3.聲帶振動的靈活多變,如聲帶可做不同張力、厚薄、長短、整體與邊緣等各種不同程度的振動,以及振動幅度的大小、聲門不同程度的閉合等,從而奠定發(fā)出各種不同聲音的物質基礎。
三、民族唱法共鳴的運用
使用各種不同的共鳴方法來變化音色和音量,潤飾唱腔,表達情感。
1.全面地平衡地使用共鳴腔體。充分發(fā)揮鼻腔(頭腔)、咽腔和喉腔的共鳴,適當?shù)剡\用胸腔共鳴,配合上吐字唱詞中變化頻繁的.口腔共鳴,形成以咽腔為軸心的上通頭腔(鼻腔)、下通喉腔和胸腔的垂直柱狀的共鳴通道,以求達到最佳的整體共鳴效果。相對來說,中國民族唱法中由于咬字和潤腔等技法的使用,在共鳴效果上,與歐洲美聲唱法的寬、洪、粗、大有所不同。
2.共鳴腔管的使用適度?偟恼f來,中國民族唱法的共鳴腔管相比歐洲唱法要細一些和短一此,喉、咽腔并不開得太寬,喉結相對穩(wěn)定,發(fā)出的聲音比較集中、結實、明亮,便于咬字行腔。
3.打開喉嚨,抬起軟腭,放松下巴,在咽腔形成一個開闊的“三叉腔”(“三角區(qū)”),獲得良好的泛音共鳴(即鼻腔、頭腔共鳴),使聲音更加通暢甜美。
4.兩種共鳴焦點的使用。中國民族唱法的歌唱家們在演唱中通常采用兩種共鳴焦點。一個共鳴焦點是指鼻腔、頭腔共鳴的最高位置——固定共鳴焦點,這是永久性的,是演唱中始終保持的,起保證頭、鼻、胸共鳴的作用;另一個共鳴焦點是指在演唱的行腔韻味中臨時形成的特殊共鳴焦點——游走共鳴焦點,是形成重國民族唱法中各種特殊風格、韻味的主要技法。
【民族唱法基礎知識】相關文章:
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的不同03-22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異同06-09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區(qū)別03-12
民族唱法與流行唱法的異同有哪些03-02
民族唱法如何“字正腔圓”03-15
民族唱法訓練技巧03-05
民族唱法的歌唱技巧02-28
民族唱法的呼吸技巧03-11
民族唱法的基礎技巧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