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音版小學二年級音樂下冊《這是什么》教學反思
《這是什么》是一首短小的兒童謎語歌曲,2/4拍,歌曲富有童趣,它運用了“嘀嗒嘀嗒”和“當當當”象聲詞,形象的表現(xiàn)了鬧鐘走動的聲音,接著它以猜謎的形式“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道出鬧鐘的樣子和用途。歌曲歡快活潑,適合低年級的孩子們來演唱,孩子樂于學習。
好的導入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根據(jù)歌曲的特點,我選擇了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先不提示,通過歌詞的描述讓學生猜猜看這是一個什么東西,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揭開謎底,通過謎語的教學讓學生記住歌詞,并通過給謎語標節(jié)奏,讓學生學習了歌曲的節(jié)奏,為后面歌曲的演唱打下了基礎。
通過演唱謎語導入歌曲的學唱部分,歌曲短小易學,在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的難點是教師預想到的,歌曲得第二句,模仿鬧鈴得聲音與第一句有所區(qū)別,孩子掌握起來比較困難,所以我運用肢體語言和話語,提示學生把它們想像成兩個不同的鬧鐘,一個高音鬧鐘一個低音鬧鐘,通過這樣的講解,孩子很快就能掌握了這一句的演唱。同時我通過“反復范唱”、“聽聲音模唱”、“男女生演唱”等方式進行了難點的處理,效果非常好。通過樂器模仿,調動孩子的形象能力,參與創(chuàng)作與表演,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在充分表現(xiàn)歌曲的同時也訓練了孩子的節(jié)奏感。我覺得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如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不但符合了學生的特點,而且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一節(jié)好課有優(yōu)點的同時還會很客觀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遺憾,在此次課的準備上,我選擇以謎語開始,不讓學生知道此節(jié)課的課題,但我忽略到了電子琴上的擺著我的教材書,并讓學生看到了圖片,提前揭示了謎底,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這種小細節(jié)。另外,下午第一節(jié)課,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不是很好,因該更加注意他們情緒的調動,在這點上我做的不夠好,在今后的教學中會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人音版小學二年級音樂下冊《這是什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這是什么》教學反思01-07
小學音樂《這是什么》教學反思4篇01-07
小學二年級音樂下冊《月光光》的教學反思08-05
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下冊雷雨教學反思08-06
人音版高中音樂《獨特的民族風》說課稿03-02
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打花巴掌》的教學反思07-27
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的《打花巴掌》教學反思07-28
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打花巴掌》教學反思07-24
《小樹快長高》小學二年級音樂下冊教學反思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