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流成本管理技能考核改革研究論文
摘要:我國高職院!段锪鞒杀竟芾怼氛n程在技能考核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使得進行課程技能考核改革刻不容緩。本文提出了《物流成本管理》課程技能考核改革的具體方案,即小組模式重點考核法和個人與小組聯(lián)合考核法,指出了這些方法的基本思路及實施的具體方式,并總結了課程技能考核改革的效果。
關鍵詞:《物流成本管理》課程;技能考核;改革;具體方案
《物流成本管理》課程是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專業(yè)性和運用性都很強,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理論教授來完成,但學生學完教授內容后遇到物流實際業(yè)務時還是不能進行具體的物流成本預測、決策、分析和核算等業(yè)務,因此在進行《物流成本管理》課程的教學時,如何加強對課程中相關職業(yè)技能的考核,從而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已經成為當前《物流成本管理》課程教學所面臨的最關鍵問題。
一、《物流成本管理》課程技能考核存在的問題
1.高職院校的生源問題。當前,我國的高考升學制度是高校依據(jù)考生分數(shù)由高到低分別錄取考生,高考分數(shù)高的考生常常由傳統(tǒng)本科高校錄取,唯有分數(shù)處于最底端的考生才由高職院校錄取。目前,高職院校處于我國高考升學錄取的最后一個批次,它們?yōu)榱四苷惺諏W生,分數(shù)線降得很低,致使其成為很多高考落榜生的選擇。這就導致傳統(tǒng)的本科院校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和考核模式不適合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技能考核時必須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改變當前高職院校沿襲本科高校的考核模式。2.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問題。筆者曾對湖北十多所高職院校約4000名學生進行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40%的學生基本上未考慮過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很多學生對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規(guī)劃認識不足,再加上專業(yè)課較難,理論性較強,高職學校的課余生活很豐富,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不足,致使他們在課上聽不懂,課下不用功,從而導致《物流成本管理》的課堂上出現(xiàn)睡覺、低頭族玩手機、沉溺于網吧游戲及大量逃課等不良現(xiàn)象。在這樣的情形下,無法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技能考核。3.《物流成本管理》課程內容構成,致使學生難以理解和知識掌握不全面。在當前高職院!段锪鞒杀竟芾怼返恼n程教學中,學生必須理解和掌握物流成本的核算、物流成本的預測與決策、物流成本的計劃、物流成本的分析、物流成本的控制等內容。但實際情況是,學生通常在開始學習物流成本的核算時就已經很難理解,學習更深的內容時就愈發(fā)難以聽懂。這是因為物流成本的核算涉及會計學的基礎知識,雖然很多《物流成本管理》的教材詳細介紹和講述了倉儲、運輸、配送、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等物流功能環(huán)節(jié)的物流成本組成,但對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卻介紹不多,導致學生學習課程之后只知道物流成本的構成,不知如何進行物流成本的控制。
二、《物流成本管理》課程技能考核改革的具體方案
1.小組模式重點考核法。(1)小組模式重點考核法的基本思路。小組模式重點考核法的意圖是更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充分調動。這種考試方式強調對重點內容進行考核,意味著學生必須掌握重點內容,從而擴大知識面,培養(yǎng)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進行《物流成本管理》課程的考核時,可把期末考試轉化為每次上課或者分階段的具體測試,考核內容包含學生平時聽課、提交的個人作業(yè)和集體作業(yè)、課堂討論的參與程度、平時進行的重點測驗等情況,每次上完課都進行一次成績評定(或每上幾次課即進行階段性評定)。課程教學結束后,把上課的成績評定情況匯總,再與學生的平時成績綜合,即構成學生的課程總成績,而不用進行課程的期末考試。這可以將考核化繁為簡,降低學生期末考試的壓力。(2)小組模式重點考核法實施的具體方式。小組的成績可由小組的共同作業(yè)、集體實訓、課堂討論、平時的重點測驗等方式進行評定,并以對各小組進行抽查或者通過各小組派代表的方式進行。對小組內各成員的成績進行分檔,即可以通過各成員的作業(yè)、測驗、出勤率、實訓報告等區(qū)分。這種考核方式的執(zhí)行,要求授課教師比較細致,每項考核在平時就認真評定并積累起來,打分相對公正,注重先期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實施的具體方式,具體實施過程可依據(jù)學生人數(shù)來設計考核時間段和具體分組方式,倘若學生人數(shù)較多,可多采用分組模式來提高考試效率。為了實施這種考核方式,《物流成本管理》課程可實施“兩結合、三階段”的教學方式。“兩結合”就是將課堂教學與實訓操作相結合!叭A段”總結如下:第一階段是教師在多媒體教室里講授《物流成本管理》課程的基礎理論和知識(課堂講授);第二階段是教師編寫符合物流成本實際運作情況的案例,講述不同類型企業(yè)物流成本管理實際業(yè)務的處理方法,包括不同類型企業(yè)物流成本賬戶的設置、物流業(yè)務中間接成本的分配以及制作物流成本報表(演示教學);第三階段是教師根據(jù)課堂演示教學的內容,編寫符合不同類型企業(yè)實際運行情況的案例,即在《物流成本管理》課程教學中,穿插一些物流成本管理的實際應用案例,將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寓于案例教學之中,使學生通過案例教學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又能通過理論知識對案例進行更透徹的解析,使得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此外,教師要在物流管理實訓室里指導學生操作軟件來處理由這些案例形成的物流成本管理實際業(yè)務(實訓教學)。2.個人與小組聯(lián)合考核法。①個人與小組聯(lián)合考核法的基本思路。在這種考核方式中,可設置《物流成本管理》課程的配套部分———《物流成本管理閱讀課》。它的目的是為了全面加強學生學習課程新知識的自學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和寫作論文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一種注重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考核方式。閱讀課與期末論文結合開設,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可通過自學寫讀書筆記,這些筆記可用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個體考核;在學期末,教師可布置課程結業(yè)論文,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完成。②考核實施的具體方式。這種方式的主要考核內容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團隊模式學生信息檢索能力考核,即教師給定一個具體的主題,在團隊里隨機抽取一名學生,讓學生利用電腦免費或有償在網絡數(shù)據(jù)庫中收集該主題的相關書籍和期刊等信息,教師根據(jù)結果直接給出考核成績,成績分為及格、不及格兩個檔次或者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個等級;第二部分是在學期的每個月月末提交一篇10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在學期末撰寫一篇3000字左右的課程結業(yè)論文,作為通過該課程的必要條件。讀書筆記和結業(yè)論文要依據(jù)是否有清楚的問題、是否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是否形成有益的結果及是否與要求的規(guī)范格式相符合,評為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讀書筆記以個體考核為主,課程結業(yè)論文適合以團隊為對象進行考核。為了實施這種考核方式,《物流成本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要緊貼物流行業(yè),教師要定期在物流市場進行調查,按照市場需求定期調整《物流成本管理》課程的授課計劃和教學內容。在每個學生完成基本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教師可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量身定制學習目標和計劃,指導學生通過自學拓寬專業(yè)理論知識的范圍,著力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此外,教師也應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結合專業(yè)特色,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即不斷探索和嘗試網絡教學、微課教學、慕課教學、翻轉課堂等方式,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質量。
三、《物流成本管理》課程技能考核改革的效果
《物流成本管理》課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是一個基于新教學環(huán)境下的嘗試,目的是在物流管理專業(yè)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從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來看,改革考核方式可達到以下效果:①提高《物流成本管理》課程的考試效率,適應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長情況下的考核要求;②適度降低物流管理專業(yè)的學生應對期末考試的壓力,使他們在學期內合理配置有效學習時間;③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④增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使學生能在學校學習期間模擬物流成本管理的實際業(yè)務;⑤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⑥促使教師提高理論教學水平和實踐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龐凌.高職物流成本管理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8).
【物流成本管理技能考核改革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順豐控股物流成本管理研究論文05-16
企業(yè)物流成本管理初探論文11-21
物流成本管理論文06-16
企業(yè)成本管理問題研究成本管理論文12-02
關于物流成本管理論文06-04
論物流成本研究03-24
物流成本管理論文15篇(集合)06-18
物流成本管理論文通用(15篇)06-17
企業(yè)物流管理成本控制論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