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說課稿(集錦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語文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是~教版-年級下/上冊第-單元的第-篇課文,該單元以“-”為主題展開。
《》是一篇散文(文章體裁),作者選取了~(畫面、景物、事件)進行描摹,將~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賦予對~的感悟,寄予(情感)或揭示(道理)或說明了一個(態(tài)度),結構(層次)明晰,語言(凝練、優(yōu)美、質樸),感情真摯(情趣美)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整體感悟文章,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情趣(旨趣)的審美能力。依據(jù)這樣的思考,參照新課標三維目標要求,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一)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課前預習)/了解本課寫作背景和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 品讀文章,把握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可作為教學重點)
3、 鑒賞富有特色的語言,領悟本文的(情感?道理?態(tài)度?)
(二) 教學重、難點
一節(jié)課只有短短的45分鐘,教師若在處理教材上面面俱到,則會顯得淺而亂,所以有相對明確的教學重點尤為重要。(本課的一些特點:如語言美是它的一大特色,所以我把鑒賞和品味本文的語言美當作一個重點)語言美視情況而定,也可放于難點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鄙⑽囊运赜械恼Z言形式,無非是想寄予一種情感,揭示一個道理,說明一個態(tài)度等等,但這往往是文章深層的東西,需要去挖掘。本文運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等等)手法,言了什么志?抒了什么情?是本文需突破的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诖,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導學法,點撥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朗讀法(因為作為一篇散文,反復誦讀是增加積累、加深體悟、進入作者感情世界的一條捷徑)、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另外,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所以我還以討論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環(huán)節(jié)1——導入新課
我設計的導入語是這樣的:現(xiàn)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嘆》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寫進歷史,千分之一能成為景觀,萬分之一能激發(fā)詩情。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麗之處。她繁富繽紛,延往續(xù)來,既孕育了萬物生靈,又滋潤了人類靈魂。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面對那即使是只有萬分之一才能激發(fā)詩情的景物,寄懷感慨,與自然同悲喜、共哀樂。這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作家,聆聽他與自然的心靈碰撞。(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觸及人與自然的話題,將學生帶入情境)
環(huán)節(jié)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把握文章的內容及脈絡)
1、 讓學生放聲朗讀,目的是培養(yǎng)語感,讓學生熟悉內容。
2、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提問:(這篇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或這篇文章寫了幾個畫面?請為這幾個部分擬個小標題。/為了突顯出~的特點,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去寫的?)(因為本文層次清楚,學生基本上可以歸納、提煉出來,這樣提問的目的在于,快速提煉課文的要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結構,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為下面的課堂重點服務)
環(huán)節(jié)3——直擊重點
針對課堂重點,我提的問題是:a.你覺得主人公有什么樣的性格、品質?b.文章是如何表現(xiàn)的?語言方面有哪些特色?請你選擇一些能反映認為性格品質的句子來鑒賞。
a.作者如何從各個方面突顯~的美(特點)?b.你覺得哪些描寫的語句特別美?/值得回味,富有哲理?結合自身感受談談自己的體會。(這些疑問的目的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擁抱文本,這里我采用的是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鑒賞散文語言的能力,以提高他們概括、歸納的水平)但是學生的概括往往不夠全面和深入,這時需要再次體現(xiàn)老師“導”的作用,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字詞替換以及修辭方法的運用等方法品味語言
,教給學生鑒賞散文語言的一些基本方法。(如:~)
至此,通過對內容、結構以及語言的分析,學生對文本的(畫面美)有了一定深度的體會,這是本文重點的落實,但學生對文章僅僅認識到這個層面還是不夠的,要真正理解本文,還必須了解寄予其中的情感,這樣才能真正讀懂文章,進入另一個層次,這就涉及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4——突破難點
為了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一個討論題:(如:這篇文章寄托了一種什么情感?)請結合課文內容和前面的分析進行討論。(這一討論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再一次擁抱文本,感受文本。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挖掘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這是讀懂本文的關鍵之一,也是閱讀的重要能力之一)通過討論,學生基本可以得出結論(板書),這種寫法就叫(托物言志)
環(huán)節(jié)5——課堂總結
語言和畫面美的文章一旦賦予了深層的內涵(情趣美)(板書),文章也就更美了,就像一盤菜一樣,現(xiàn)在是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無窮。
環(huán)節(jié)6——拓展延伸
為了鞏固學生對這節(jié)課所學內容,我設計了~個練習題:
(可設計比較題)(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等等之類)
環(huán)節(jié)7——課后作業(yè)
好處:鞏固知識點(知識類)
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作文類)
四、說板書設計
畫面美 追求自由生活
語言美 (托物言志)
情趣美 追求獨立人格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故事
語言 質樸 —— 人性美
感情
高中語文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祝福》。
一、說教材
。ㄒ唬 教材所處的位置和地位
高中語文新課程教材必修五本書,共有2個單元中外小說單元。一個必修3的第一單元,一個是必修5的第一單元,共六篇文章。(《林黛玉進賈府》《祝福》《老人與!贰读纸填^風雪山神廟》《裝在套子里的人》《邊城》)《祝!肥菍儆谇罢。
小說是擁有眾多讀者的一種文體,它可以多方面刻畫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現(xiàn)人物之間的沖突,還可以具體生動地再現(xiàn)人物生活的環(huán)境,因此在反映復雜的社會生活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所以學習小說這種文學樣式,也是有助于學生學會鑒賞小說的基本方法,為將來的小說閱讀打下基礎。
魯迅的《祝!肥侵袊F(xiàn)代小說的精品,當中的人物祥林嫂也是魯迅小說中與阿Q、孔乙己三個最為出名的人物之一。研讀好這篇文章,對將來小說的閱讀,小說中人物的理解,甚至小說的寫作都有深廣意義。
。ǘ 教學目標及確定的依據(jù)
根據(jù)新課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 掌握小說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
2、 理解環(huán)境描寫對人物塑造的作用。
3、 分析人物性格的特點,并研究形成的原因。
4、 總結人物刻畫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鑒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5、 體會小說中所描寫的中國婦女悲劇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深入認識到造成人生悲劇的社會原因。
(三) 教學重難點
1、 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所造任務的方法。
2、 對造成祥林嫂悲劇社會根源的認識。
二、說學法
。ㄒ唬 學情分析
高二的學生對于小說并不陌生,相對的也比較喜歡閱讀小說。但是學生閱讀中關注的更多的是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所以老師要適時采取情況,引導學生從情節(jié)入手,學會歸納總結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題,學會鑒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ǘ 學法及確定的依據(jù)
A、預習
此文長達萬余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要強調預習,培養(yǎng)閱讀的自覺性。
B、對比閱讀法
由于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較為陌生,所以在課堂開始時有必要讓學生聯(lián)系歷史知識弄清。但是,學生接觸魯迅小說并非第一次,因此。可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進行對比。教師注意突出不同點。在思想內容方面,本文與《孔乙己》、《故鄉(xiāng)》、《藥》相比,其一,雖然它們的題材相同,但是各有不同的生活側面,有的反映的是讀書人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壓在底層的一般農民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城市貧民的生活,而《祝福》反映的則是壓在底層的被雇傭的鄉(xiāng)村勞動婦女的生活;其二,雖然都表現(xiàn)了反封建的主題,但側重點各不相同,有的側重于對封建科舉制度的否定,有的側重于對封建等級觀念和私有制觀念的批判,有的側重于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剖析,而《祝福》則是對封建的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等全面而猛烈的抨擊,作者對祥林嫂的同情也甚于其他三者;其三,雖然主要人物都有共性,但是他們還有各不相同的個性,就生活環(huán)境而言,祥林嫂比其他三者要惡劣得多,她沒有孔乙己好吃懶做、自視清高的惡習,卻也同樣遭到周圍人們的冷遇,她有閏土、華老栓一樣的勤勞,但是最后卻落得一無所有,可見其命運更悲慘,更令人同情。
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本文與《一件小事》、《孔乙己》、《故鄉(xiāng)》等相比,雖然都是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但是,由于各自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存在著差異,各自采取了僅適合自身的故事順序!兑患∈隆芬皂様橹,以此表現(xiàn)"我"的思想認識的進步!犊滓壹骸讽様⒅杏醒a敘,使歷史和現(xiàn)實連為一線,以此來揭示主人公性格發(fā)展的必然性!豆枢l(xiāng)》順敘中有插敘,通過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比,來突出封建制度給人造成的影響之大。而《祝!穭t采用了倒敘,把祥林嫂的被淪為乞丐和悲滲的死提在篇首,與地主階級"祝福"的歡樂聲形成鮮明的對照,然后再追敘祥林嫂的生前事跡,揭示兩個階級嚴重對立的社會根源,表達作者對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切齒痛恨和憤怒鞭笞。
經(jīng)過這樣的比較研究,學生不僅能夠捕捉課文的新意向和靈魂,而且也提高了質疑、析疑、釋疑的能力,使原有的認識結構和思維勢態(tài)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掘進,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積累了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
C、比較法
此文是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不少詞語如"決計"、"肯依"等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不甚相同,正好可用來訓練利用上下文推斷詞義的能力。
D、討論法主要運用在第三課時中對本文主題的理解上。
。2)教師課堂教學中主要使用分析引導、提問法。
三、說教法
編者希望學習這個單元,要著重 欣賞人物形象,品味小說語言。欣賞人物形象,要注意情節(jié)、環(huán)境和人物之間的關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品味小說語言,要注意把握敘述語言與人物語言的不同特點,體會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體會不同作者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同學們接觸到的小說其實已有很多,但他們是不是就會鑒賞小說了呢?可以肯定地說"不"!所以,我考慮先教給學生鑒賞小說的方法,然后讓他們在方法的指導下,在老師的引導下去鑒賞本篇小說,并爭取能夠舉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說的鑒賞中。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诖,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ㄒ唬 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ǘ 點撥法——分析引導,拓展思路
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要促進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較多的采用了分組討論,師生對話、探究等方式。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z查預習,講述人物遭遇
學生讀小說最關注的是情節(jié),所以就從情節(jié)入手。讓學生講你知道了祥林嫂的哪些故事。
挑選幾位同學復述祥林嫂的不幸經(jīng)歷。
要求:(1)只作純粹的敘述,不帶議論分析。
(2) 敘述時要突出與悲慘命運有關的細節(jié)
。3)要有感情地復述,盡可能進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體驗祥林嫂的痛苦與不幸。
。ǘ├砬迩楣(jié)
在學生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介紹小說的情節(jié)大致有幾部分,讓學生梳理文章的情節(jié)。
在復述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線索提綱 :
序幕: 魯鎮(zhèn)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結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 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
發(fā)展: 祥林嫂被賣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
尾聲: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ㄈ 探討環(huán)境描寫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
祝福禮的社會環(huán)境的描寫
祝福之夜的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
(四) 人物形象的塑造
1、 列表比較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再到魯鎮(zhèn)、臨死前的三次描寫,概括人物形象。
2、 列表對比對祥林嫂眼睛變化的細節(jié)描寫,分析人物當時不同的內心變化。
初到魯鎮(zhèn):順著眼—— 善良、安分
再到魯鎮(zhèn):順著眼,眼角帶著淚痕—— 再受打擊,內心痛苦
講阿毛的故事:直著眼,瞪著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讓祝福:失神—— 再受打擊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 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fā)光—— 一絲希望
3、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描寫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4、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行動描寫
反對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門檻)
懷疑靈魂——問
總結 人物描寫的幾個方面。(還暗含了心理描寫)
。ㄎ澹﹩栴}探究
1、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從小說情節(jié)分析、總結入手,祥林嫂為什么做工?為什么改嫁?為什么捐門檻?為什么行乞?得出結論:罪魁禍首是封建制度。
2、電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門檻 不被承認后砍門檻的情節(jié),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總結 人物的形象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贖身行乞),是一個不幸的女人。祥林嫂這個善良的勞動婦女被毀滅了,她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
(三) 鑒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1)要了解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作者寫作發(fā)表時的社會背景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此基礎上領會小說所揭示的主題思想。
。2)認真分析人物形象,通過對有關描寫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從而深入領會小說的思想和藝術。理解人物與環(huán)境會互相作用:環(huán)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環(huán)境,這會使環(huán)境發(fā)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如果人物幾經(jīng)抗爭,仍無法改變環(huán)境,就造成了悲劇的結局。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別人看。
。3)研究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線索結構怎樣為創(chuàng)造形象,表達主題服務的。
(4)分析小說的社會作用:認識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ㄆ撸┳鳂I(yè)布置
把祥林嫂喪子之后回到魯鎮(zhèn)的那部分,改寫成劇本,并進行排練。
。ㄋ模 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說課稿3
第三冊語文主要是詩詞,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說,詩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這一部分,高考時直接題和間接題都很多,關鍵是直接題較多,如:
。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號、并稱及文壇地位等;
(2)風格流派、文體;
。3)名句填空;
。4)對相關背景的了解、對主要內容和重點字詞的理解;
(5)對寫作特點及藝術手法的鑒賞。詩詞教學從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tài)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中第二單元的宋詞,通過學習本課,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提高鑒賞宋詞的能力。
學情分析:高二學生我們的學生閱歷淺,學生幾乎沒有登山觀海的經(jīng)歷,如不引導,很難體會蘇軾面對滾滾大江,想起歷史上無數(shù)的英雄,看到赤壁形勝,想起瀟灑多謀的周瑜,感嘆自己壯志難酬的心情。但蘇軾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隱,他的性格更傾向于陶淵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邁。所以要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教學目標:依此學情,根據(jù)新課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①知識目標:了解蘇軾的的創(chuàng)作風格及豪放詞的特點
、谀芰δ繕耍簩W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提高鑒賞宋詞的能力
③德育目標: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
、芊椒繕耍赫b讀法;講授法,不斷啟發(fā)學生從而把握全詞意境;討論法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考慮到學生原有的基礎,現(xiàn)有的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心理特征,從而針對性的確立學習的重難點。本課的重點是了解蘇軾的豪放詞風和情與景的自然結合,難點是體會作者深刻含蓄的情感。
教學方法:如何突破重難點是本課的關鍵。
。1)上片以講授為主,用語言再現(xiàn)當時場面,引導學生去想象蘇軾登赤壁懷念英雄的情景,盡可能使其有如臨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們的學生閱歷淺,學生幾乎沒有登山觀海的經(jīng)歷,如不引導,很難體會蘇軾面對滾滾大江,想起歷史上無數(shù)的英雄,看到赤壁形勝,想起瀟灑多謀的周瑜,感嘆自己壯志難酬的心情。但蘇軾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隱,他的性格更傾向于陶淵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邁。
。ǎ玻┫缕杂懻摓橹鳎瑔l(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因為有了上片學習的基礎,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ǎ常├枚嗝襟w直觀教學手段,加大課堂信息量,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變遷,同時加大隨堂訓練的容量,以適應高考的分量。
學法指導:教是為了不教,學法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⑴指導學生自主學習。⑵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最大限度的使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討論,發(fā)現(xiàn)學生獨特的個性,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養(yǎng)成質疑探究的習慣。⑷“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指點學生拓展延伸,課外閱讀名人名篇,強化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為高考作好準備。
教學過程:上片以講授為主;下片以討論為主.
導語設計:三國是個充滿魅力的時代,其中赤壁之戰(zhàn)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勢,而且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時光如水,斯人已矣,但每一個為這一戰(zhàn)所激動著的人來到赤壁,當年的沖天火光、震天喊殺聲仿佛又能縈繞于腦海。赤壁之戰(zhàn)后八百多年,一位偉大的天才人物來到赤壁,寫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戰(zhàn)一樣流傳千古的偉大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為偉大的天才人物就是蘇軾。
示范朗讀:激情充滿壯志豪情
檢查自主學習的效果:熟悉課文內容以后,指導學生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查閱資料,由學生口頭介紹作者;在個性化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篩選有效信息,理清思路,概括精要,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與高考接軌。
。ǘ嗝襟w顯示:字詞積累,隨堂訓練。)
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一是把握對字詞的賞析;二是把握意境,盡可能地再現(xiàn)當時
情景;三是對一些藝術手法賞析穿插其中;四是由于詩詞跳躍性大,而我們的學生史學知識欠缺,所以我在講述時補充了一些史學知識,這似乎把語文課講成了歷史,也不知得當與否,算是一種嘗試,還望各位前輩提出批評意見。至于延伸比較部分,以柳詞和蘇詞為例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詞風,是為了把學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性差異上升到理性,使這種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板書設計:在學生分析的基礎上用多媒體顯示如下板書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上闋赤壁奇景波濤洶涌山勢險峻
下闋懷周瑜儒將風度非凡膽略
抒己感慨人生如夢壯志未酬
要先給學生方法:上片以講授為主,用語言再現(xiàn)當時場面,引導學生去想象蘇軾登赤壁懷念英雄的情景,盡可能使其有如臨其境之感。下片以討論為主,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因為有了上片學習的基礎,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拓展延伸:柳詞和蘇詞為例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詞風,是為了把學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性差異上升到理性,使這種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全文總結:江月是永恒的,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中人只是滄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暫,又何苦讓種種“閑愁”縈回我心呢?一位襟懷超曠、識度明達的詩人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在他的自解中仍有一腔豪邁之情。
遷移應用:學以至用。讓學生了解蘇軾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詩詞教學從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tài)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
教學效果預測:總之,在新課標教育理念下,從以下幾點可見這堂課的效果①沒有將文質兼美的散文肢解成幾大塊,維護了散文的整體美。②突出了新課標以“學”為主,而不是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主,從復述故事到板書設計,從質疑到評價,都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③使學生掌握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以適應新時代終身教育的需要。④提升了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能力。⑤使學生樹立了“以人為本”、“以天下為己任”的價值觀。
高中語文說課稿4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錢鐘書先生的《談中國詩》。本次說課將從教材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手段、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教學反思六個部分來介紹我對這節(jié)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談中國詩》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一單元是全套五冊書中唯一的文藝評論和隨筆單元,具有融會貫通的功能,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的重任。
三篇課文或探討藝術表現(xiàn)的語言形式,或評論某種審美現(xiàn)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言!兑慕雷帧返乃枷虢嬙谖淖趾颓楦械拿芮嘘P系上;《說“木葉”》可以看作 “咬文嚼字”的范例;《談中國詩》文采飛揚,中外詩例信手拈來,令人視界大開。
整個演講,錢鐘書先生旁征博引、綱舉目張、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中國古典詩詞的特點,又批評中國人由于某些幻覺而對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及橫掃了西方人以歐美文化為中心的偏見。通過本文的學習,能使學生掌握了解中外詩歌的異同,掌握比較的方法,對我國詩歌鑒賞的理論高度有所提升。
。ǘ⿲W情分析
本節(jié)課面對的是高二學生,從能力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方面來看,其已有了高一一年對閱讀知識的積累和掌握,包括課上學習的閱讀方法、閱讀技巧;對課外文章的充實等等,這些體驗都是對這篇文藝評論性文章學習的一種良好的鋪墊。因此,學生學習起來不會非常吃力。
作為學貫中西的大學者,錢鐘書先生以他的睿智和淵博,在觀察中西文化事物時,表現(xiàn)出了一種深刻的洞察力。從認知結構、知識的縱深度來看,作者的引用語句的精妙與內涵以及比喻的妙用對學生來說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標的明確是教學設計的指南針和風向標。在充分考慮教材和學情特點,依據(jù)新課標中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基礎上,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3)目標設定
1.知識與能力: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中國詩歌與西方詩歌的異同;熟知中國詩歌特點,掌握比較研究的方法,并學會借此研究其他文學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采用情境導入、活動探究和互助討論等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師生互動和合作過程中帶領學生把握作者行文的結構思想以及文章的寫作意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作者分析他就精神和對待中國詩歌研究的正確態(tài)度;感受作者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妙趣橫生的豐厚學術涵養(yǎng)。
。ㄋ模┙虒W重難點
為了充分發(fā)揮本教材的優(yōu)勢并使學生能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把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1.從段落構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構思的巧妙之處。
2.引導學生理解分析含義深刻的語言,品味作者用語之機巧。
教學難點
1.分析文章以綜合為綱,以比較為網(wǎng)的行文布局的特點。
2.品析文章中所使用的引用、比喻之法。
二、教法學法
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流程的順利展開都離不開得當?shù)慕虒W與學法,接下來介紹教法與學法的使用。
。ㄒ唬┙谭
設計理念
《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蓖瑫r,以教學方式的改變作為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變傳統(tǒng)教學為師生或生生互動式教學。這種教學要求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情境,加強與學生的合作,為學生鋪路搭橋,點撥引導,令其學會自主有效的閱讀方法,以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授課目的。
理論來源
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和俄國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發(fā)展的建構主義思想也強調老師在設計教法和學法的時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基于以上的要求和本節(jié)課的特點,同時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反復閱讀,感知文本。本文寫得典范古雅,行文布局言語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復吟誦。
2.點撥引導,學習文法。理解本文首先要掌握行文結構。此文結構最大的特點在于開篇立論,然后逐層展開,使文章跌宕生姿。
3.探究合作,雕琢精義。理解本文的另一要點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細琢;特別是文中的旁征博引以及比喻的妙用,都要用心揣摩體會。
。ǘ⿲W法
必修五作為必修教材的“終結者”及選修教材的銜接者,承擔著“授人以漁”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主要采用的學法是:
1.自主研讀法。 指導學生學會篩選信息的能力。
2.組織學生合作,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使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
3.拓展思維法!暗梅ㄓ谡n內,得益于課外”,指點學生拓展延伸。
(三)課時安排
本課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在學生進行課外搜集資料和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檢查學生在字音重點詞語的掌握情況,交流印象中的錢鐘書先生,理清文章的結構。第二課時重在研讀文本,突破重難點,同時進行課外延伸。
三、教學手段
使用多媒體技術和電子視聽設備。導入新課時引播放鄭愁予的旋律《錯誤》,配上問題設計,讓學生隨著音樂進入情境,自然的與文本進行鏈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情境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來源于杜威的實用主義理論。
2.孔子提出“不憤不啟”的啟發(fā)式教學。行為主義心理學也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大腦內部發(fā)生了什么,是無法確切探測的“黑箱”。因此,利用文字材料引導學生進行探討,不僅方便快速,還能通過刺激反應推進課堂生成,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和運用能力。
4、教學過程
理論依據(jù):美國心理學家達菲“閱讀策略教學”安排閱讀三步驟(習得知識——拓展延伸——遷移應用)。
教學步驟:(共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以“香”引蝶—情景導入
伴隨ppt課件輕柔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播放鄭愁予的《錯誤》(課件展示內容)之后,老師吟誦:
中國是詩的國度,它從遠古的《詩經(jīng)》走來,歷經(jīng)了建安的蒼涼、盛唐的繁華,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從小至今,我相信大家學過不少中國詩。結合如上詩歌,談談中國詩有怎樣的特點呢?(學生發(fā)言)下面我們就聽聽學貫中西的錢鐘書先生是怎么說的。老師適時展示課題:《談中國詩》
[設計意圖]“花香蝶自來”,好的導語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學生語言能力也能起到熏陶作用。本課采用配樂誦讀,老師牽引能使學生盡快進入情境。
環(huán)節(jié)二:合作探究,解讀文本
這個環(huán)節(jié)意在突破整個文章的重難點,主要以課前準備作為鋪墊,遵循循序漸進,步步深化的原則,從三個大的方面進行操作:
。ㄒ唬┮叭恕比雱佟∠笞髡
。ǘ┌盐铡凹构恰薄凶x文本
。ㄈ┴S滿“血肉”——深入探究
(一)引“人”入勝——印象作者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作家資料及背景材料,老師加以補充,以便為理解文章奠定良好基礎。在介紹作家時,不僅僅當其是枯燥的文學常識,而是把每一位作者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的人物,用他們的人格和精神激勵我們的生活。這部分主要用講故事方式來介紹,這樣學生們會記憶深刻,對培養(yǎng)作文的思路也有幫助。
。ǘ┌盐铡凹构恰薄凶x文本
解讀文本部分主要通過設置三個問題解讀行文結構,理解作者利用對比把握中國詩的個性與普遍性的方法。真正明白作為“中國的”詩,它有哪些別具一格的特點,而如果不分國界,它們的共同之處又是什么,作者這樣寫的意圖何在。問題的設置如下:
1、閱讀思考——理行文思路
。1)錢鐘書認為中國詩有哪些特點?(學生討論后概括歸納,老師請2-3位學生答并適當補充) (2—7段)
。2)本文是篇演講稿,面對一群金發(fā)碧眼的美國人,錢鐘書先生是用什么方法來論述中國詩的?(學生找答題段落,歸納) (第1段)
。3)作者通過比較中西詩的異同,得出了什么結論?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第8段)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旨在訓練學生合作篩選信息以及概括歸納能力。
。4)小結:行文結構及中國詩的特點
結構: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談中國詩的根本立場。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國詩的發(fā)展特點及其一般規(guī)律。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闡述中國詩的特點。
第四部分(第8段),總說中國詩沒有特別“中國”的地方。
特點:(突顯個性和普遍性)
篇幅簡短,韻味悠長(形式) ——“輕鳶剪掠”
富于暗示,引人遙思(技巧) ——“微雕”藝術
筆力輕淡,詞氣安和(語言) ——“中和之美”
無地心引力一蹴而至(構思) ——“空中樓閣”
多社交詩,少宗教詩(內容) ——“無甚差異”
2、討論分析——解文法之妙
學生分組討論本文行文的特點.要求舉例說明,此部分重在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ㄈ┴S滿“血肉”——深入探究
1、旁征博引
這小節(jié)主要讓學生找出文中引用的古今中外的例子,討論分析,最后師生交流,概括作者這些引用的特點。
。1)感受豐富
(2)感受巧妙
。3)感受貼切
【設計意圖】:在讀和品中感受作者引用的特點,通過閱讀和鑒賞,激發(fā)學生對作者學養(yǎng)淵博的體悟。
2、妙用比喻
通過問題“這篇文章錢先生用引用的方法,將觀點議論地如此深入,那又如何讓美國人聽懂并心領神會的呢?文章在晦澀難懂處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進入到比喻的分析,具體做法是讓學生交流印象深刻的比喻句子;投影所有比喻句并小結,歸納方法。
【設計意圖】:對于學生易把握的比喻,由學生交流,教師小結,領略幽默大師的風范。
至此,教學重難點得以落實。
環(huán)節(jié)三:演練提升,課外延伸
1.學以致用 ——演練提升
結合所歸納的方法,欣賞下列比喻句,分析其妙處。(課件展示例句)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由學生欣賞,品讀后口述完成。其設計旨在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2.由此及彼——課外延伸
鼻鐘書所闡發(fā)的“中國詩的印象”,能引起你的共鳴嗎?你認為中國詩還有其他方面的特點嗎?請結合自己閱讀詩歌的體驗談一談。
[設計意圖](這道題的設置,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不僅溫故而知新,還能進一步對中國詩歌的特點做縱深化的了解。)
環(huán)節(jié)四:余韻留香,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文后第53頁“研討與練習”第三題,比較曹操的《觀滄!泛推障=鸬摹吨麓蠛!吩趦热菖c形式上的異同,看看相同大海背后的異國文化。
[設計意圖]對所學知識進行延伸訓練,既能檢驗學生的課堂吸收情況,又能訓練寫作表達能力,這對適應當前高考是很有好處的。
四、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一節(jié)課的微型教案,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能把知識點串珠成線,結線成網(wǎng)。為了突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框架,對應教學過程,我設計板書如下:
談中國詩
對比
五、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上看,本節(jié)課重邏輯性、啟發(fā)性,循序漸進。體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合作,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做了一些嘗試。但在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感性方面做得不夠。對于文章妙句和引用挖掘不深,如能更細微入至的思考,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的指導!
高中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勸學》位于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得到修養(yǎng)的途徑”這一專題,和韓愈的《師說》組成了“修業(yè)之道”這一模塊.
《勸學》是一篇敘述學習的緊張意義,勸導人們以準確的目標、態(tài)度和要領的去學習的散文。也是門生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要是他們能很好的掌握課文的深層寄義,對他們樹立精良的學習態(tài)度和進步學習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資助。
二、說教學目標
1、掌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學習、復習課文中其他文言虛實詞,學習掌握常見的文言句式。
2、理解文中20多個比喻句的內在含義。
3、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閱讀淺議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和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誦讀課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詞句,把理解詞句與理解理解文章統(tǒng)一起來。
新課標要求學生精讀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古代散文和詩詞曲作品,教師應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習慣!秳駥W》是新課標規(guī)定的誦讀篇目之一。
難點:文章里的比喻的含義和內在的聯(lián)系
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章,如果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單調的。但這篇文章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奧的道理寓于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句中,全文多達20個比喻句,運用比喻時手法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
四、說教法
1、啟發(fā)式研究性教學法
進入高中階段要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尤其要重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貫穿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新思維。
2、朗讀式相結合的方法
本文語言錘煉精深,許多語句千年不衰。從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讀式的教學。
五、說學法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2、參照注解,動口動腦,自問自答,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讀的要求:句讀準確,字正腔圓,流暢,熟讀成誦。
古詩文的閱讀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有關工具書,自行解決閱讀中的障礙,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而注重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
六、說教學流程
(一)、布置課前作業(yè),課外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談讀書的名言警句,每人不少于三條。交流古今中外名人談讀書的名言名句,并以此導入課題激發(fā)興趣,也可以積累素材。
(二)、簡介作者
荀子(約公元前313一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書上注釋1)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繼承了孔子學說,又能揚棄其消極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學派的思想學說,成為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說理透徹,氣勢雄渾,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縝密,多排比,善譬喻!盾髯印芬粫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教師和學生補充)
新課標:應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努力做到知人論世,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了解與作品有關的作家經(jīng)歷、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動機以及作品的社會影響等,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
(三)、學生讀(五步閱讀法)
1、一讀掌握句讀,結合課前預習;
2、二讀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教材;
3、三讀提出疑難問題,重點實詞、虛詞點撥講析;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注,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復習初中知識,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的用法。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四)讀研究性學習;
第一步:找觀點
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分論點比喻句
學習的意義:
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
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
積累、堅持、專心。
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三個分論點,以及與之相關的比喻句,以此為線索能更快地背誦全文。
第二步:弄清設喻的內涵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小組討論,小組推薦發(fā)言人,以組為單位提問、交流)
(1)在論述學習的意義時,用“青”“冰”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用“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
(2)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這個比喻是論述什么觀點的?(引導學生用課文原句回答)
(3)“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這四個比喻為什么要強調“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五)讀遷移鞏固
誦讀課文,背誦課文。
寫一篇勸學的小議論文,注意運用比喻論證。(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六)、板書設計
學習的意義進步轉變
學習的作用補充不敷
學習的要領態(tài)度積聚對峙埋頭
細致
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研究性學習為主線.夸大三個對話,學生與文本,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使講堂真正成為學堂,成為造就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力的搖籃.
歸納總結:這節(jié)課以閱讀為底子,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以五步閱讀法為實踐模式,是一節(jié)實行新課程理念的古文課。
高中語文說課稿6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勸學》。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勸學》是人教版必修3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主要是通過閱讀鑒賞,啟迪學生智慧、鞏固文言基礎。
《勸學》是荀子的一篇論說文。作者闡述了在學習方面的觀點。把《勸學》安排在本單元,對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文言文的信心和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 說學情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生對文言文知識已經(jīng)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相對而言,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思考能力還有所欠缺。
三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課文內容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掌握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能力目標: 學習本文比喻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合理論證的能力。
3、情感目標: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要“積累”“堅持”和“專一”的道理。
4、教學重點:積累文言文知識,學習本文比喻論證的方法
5、教學難點:把握全文的論證結構和思想內容
四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教法:主要有誦讀法、討論法和點撥法
。1)誦讀法——主要是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小組齊讀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
。2)討論法——主要是提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師生交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點撥法——對學生提出的難點進行點撥。
2、學法:我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1)自主學習體現(xiàn)在利用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意的過程中。
。2)合作學習體現(xiàn)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
(3)探究學習體現(xiàn)在質疑問難,與文本深層次對話的過程中。
五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重點說一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共有6個學習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溫故導入激發(fā)興趣
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歷代文人墨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關于學習的詩句,你知道哪些呢?然后帶領學生一起走近《勸學》,看一看荀子給我們留下了關于學習的什么思考。
環(huán)節(jié)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感知作者和寫作背景方面,由學生介紹課前收集到的資料。我會加以補充。
2、字詞方面,學生課下已結合注釋和工具書進行了梳理。課上我會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就學生容易讀錯寫錯的字詞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增加文言文的知識積累。
3、然后,請學生聽配樂朗誦。
環(huán)節(jié)三、再讀文本理清思路
我會設置問題,要求小組合作,明確本文的論點、論據(jù)以及論證方法。
問題1、本文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引導學生齊讀第1自然段。
大部分學生可以找出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即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問題2、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論證中心論點的?
引導學生 小組朗讀第2、3、4自然段
明確: 是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和方法三個方面來論證的。
問題3、本文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引導學生明確: 本文使用了比喻論證 和對比論證的方法
通過這3個問題的思考,學生可以把握全文的論證結構,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完成教學目標三,突破教學難點。
環(huán)節(jié)四、三讀文本鑒賞語言
要求學生找出本文的比喻句,理解比喻的含義和內在聯(lián)系。
引導學生明確:比喻句的使用使文章生動形象,深入淺出。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學習比喻論證的方法。完成教學目標二,突破教學重點。
環(huán)節(jié)五、拓展遷移
設置討論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討論1:《勸學》告訴我們哪些道理?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暢所欲言。
此問題的設置,可以培養(yǎng)學生及時總結的習慣,能把作者的觀點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討論2:就觀點“學可以已”和“學不可以已”進行辯論。
此次辯論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 用論據(j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并嘗試使用多種論證方法。
然后教師總結,通過辯論,我們可以得出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這與我們現(xiàn)在所提倡的“終身學習”的觀點是一致的。
環(huán)節(jié)六、總結
我會和學生一起梳理文章脈絡,要求學生嘗試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背誦能力。
布置兩個作業(yè)
必做作業(yè):1、背誦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選作作業(yè):以“學習”為話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我的板書設計是這樣的
勸 學
荀子
學習的意義 比喻論證
學不可以已 學習的作用
。ㄕ擖c) 學習的方法 對比論證
。ㄕ摀(jù)) (論證)
我這樣設計板書,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地 把握文章脈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高中語文說課稿7
【教材分析】
《促織》是《聊齋志異》中的一篇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小說。它以明代皇室尚斗促織,并征之于民間,給百姓帶來深重苦難為背景,通過描寫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納促織而備受摧殘、幾乎家破人亡的命運,反映了皇帝荒淫無道,巡撫縣令胥吏橫征暴斂的罪惡現(xiàn)實,寄托了對受盡欺凌和迫害的下層群眾的深切同情,曲折地表現(xiàn)了對清代黑暗現(xiàn)實的強烈憤慨。
《促織》揭露社會的黑暗,鋒芒所向,從皇帝直到里胥,譴責了整個統(tǒng)治階級和各級行政官員。是一篇血淚的控訴,卻編寫成一出悲喜劇,以喜寫悲,叫人開心不起來,反而更讓人覺得沉痛。至于藝術成就方面有三大特點:第一,情節(jié)曲折離奇,跌宕起伏;第二,描寫細膩生動,情態(tài)畢現(xiàn);第三,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完美結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文學常識,了解本文借古諷今的特點。(知識目標的設定有利于幫助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培養(yǎng)對作家作品的興趣。)
能力目標:歸納文言現(xiàn)象,掌握學習規(guī)律。(能力教學目標的設定正是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性質的“科學性”。)
情感目標:揭露封建社會的罪惡,寄托對受盡欺凌和迫害的下層群眾的深切同情。(這個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人文性”,使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情感觀。)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曲折離奇、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線索,把握作品主題。(探討此教學重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組織概括語言的能力和鑒賞名篇名著的方法。)
教學難點:鑒賞細膩生動、真實感人的心理描寫。(掌握了此心理描寫方法對學生作文的提高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教學方法】
講解法(重點放在引領學生把握課文的特點與基礎知識上)
疏通法(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對文言詞句的疏通上)
討論分析法(重點放在對課文的情節(jié)線索整理上)
總結歸納法(重點放在對具體段落的分析歸納上)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1、導語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增加他們對古代文學人物的了解,從而提高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
清代鄒弢的《三借廬筆談》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怪人”:此人家里窮得叮當響,他典當了所有破舊衣物,置辦茶水擺在路邊,供過往行人歇腳、解渴,但他不收一分錢,只要求每個歇腳的人給他講個新奇的故事。原來此人是在搜集寫作素材。他遵照一位駝背老人說的
“甜、酸、苦、辣”四個字去做!疤稹本褪亲彀鸵,對人和氣,男女老少都能接近;“酸”指心腸酸,故事里的人傷心,他就跟著落淚;“苦”指寫作吃苦,不管條件多么艱難,都要堅持不懈;“辣”指文字有鋒芒,尖銳潑辣,能警世醒人。他白天聽,晚上伏案寫作。這個“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學家蒲松齡。
2、解題
(遵循“回到原著去”的原則,讓學有余力的同學課后能閱讀《聊齋志異》,擴大知識面,提高自身文學的修養(yǎng)。也正是完成教學目標中的知識目標。)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淄博)人。清代小說家,出身于沒落地主家庭。天資聰明,學問深厚,十九歲時連中縣、府、道三個第一,但此后屢應省試不第,年七十一,始被補上歲貢生,一生憂郁自傷,窮愁潦倒。從二十歲左右開始寫作,歷時二十余年,創(chuàng)作了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另有詩、文集《聊齋詩集》、《聊齋文集》。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傾力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作者的書齋名!爸井悺本褪怯浭龌ㄑ砑捌渌恍┗恼Q不經(jīng)的奇聞軼事。作者巧妙地通過這些離經(jīng)虛幻的故事,大膽地揭露社會多方面的黑暗現(xiàn)實,贊美了青年男女敢于沖破封建禮教樊籬的精神,抒發(fā)了作者自己滿腔的“孤憤”。郭沫若曾題蒲松齡故居聯(lián):“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題聯(lián):“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焙喢鞫鷦拥氐莱隽恕读凝S志異》的文學特點。
《促織》是《聊齋志異》中的名篇,作者通過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納蟋蟀,以致傾家蕩產,但又終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殘酷,辛辣地諷刺了“一人飛升,仙及雞犬”的丑劇,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高中語文說課稿8
一、說課內容
我所說課的篇目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國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yōu)美,對培養(yǎng)學生散文閱讀與鑒賞習慣起著指引性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先生于1934年8月創(chuàng)作于北平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對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姿態(tài)”的描繪中,寄寓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zhí)著追求,并流露出憂郁孤獨的心境。郁達夫是一個深受傳統(tǒng)文化浸淫的知識分子,且不說他的人生經(jīng)歷與命運多舛的舊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處,就精神氣質而言,他也是深得傳統(tǒng)文人的遺傳。他不遠千里,從青島趕往北平,只為嘗一嘗故都的秋味,其狀物寫景之細膩,可以與古典山水游記相媲美!豆识嫉那铩房梢钥醋魇乾F(xiàn)代漢語版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用八個字概括:名士風流,悲秋情結。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大綱和教參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分析五幅秋景圖中的物象特點,說明與“秋味”的關系。
2.揣摩作者在秋景中所蘊含的情感。
3.把握寓情于景的寫法。
散文屬抒情文學,重在表情言志,表達作家對人生的一種感悟。大部分學生通過高一年級的一些散文(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作品)的學習,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散文諸如的“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一些特點,但散文的鑒賞與評價能力有待于進一步形成。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分析秋景圖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把握并能準確應用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
五、突破重、難點的途徑及方法
為完成教學任務,本課計劃安排二課時。第一課時在整體誦讀的基礎上理清課文層次,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第二課時重點賞析本文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特點,鑒賞簡潔清麗并富有音樂美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貫穿“閱讀和欣賞——鑒賞與評價——綜合與運用”這一教學思路。
1、解決辦法:
(1)適當介紹作者及作品的藝術特色。 (課前印發(fā)相關資料)
(2)強化誦讀,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特級教師韓軍倡導的“人性、真實、自由、多元”的“新語文教育”的“三原則”中之一提到“吟誦與討究相結合”原則,督促學生在吟誦的時候,親身地體會,將內容與理法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
(3)重點分析一些語段。緊緊扣住“言語”,進行“討究”、“鑒賞”、“體悟”。通過字、詞句、段的斟酌、推敲、鑒賞,回歸語文教育的“在言語上下苦功”的傳統(tǒng)。
2、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及學法設計:
(1)通過朗讀進入課文情境,理清思路,把握整體內容,討論課文有關段落和難點。
教師活動及教法設計:
(1)布置學生預習相關材料。
(2)指導學生朗讀、分析、組織并參與學生討論,從而讓學生理解本文的內容和感情。
(3)結合作家作品等寫作背景,點撥學生解決疑難。
(4)出示思考題調動學生思維。
(5)展示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及內容
教學內容:分析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特點,鑒賞簡潔清麗并富有音樂美的語言。
(一)導入語的設計:郁達夫先生說,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北國之秋蒙上了一層清、靜、悲涼的色彩,那么作者是抓住哪些畫面來突出這些特點的呢?作者深深眷戀的北國之秋為什么卻蒙上了一層悲涼的色彩?
(二)重、難點的解決途徑及方法
提問學生“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然后指導學生總結概括為:庭院賞秋圖、落蕊知秋圖、寒蟬報秋圖、雨后話秋圖、佳果繪秋圖
接下來欣賞故都之秋的幾幅畫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點。
用課件展示“故都之秋”的幾幅圖景,并讓學生加以描述,然后讓學生感悟畫面是怎樣體現(xiàn)“清”、“靜”、“悲涼”的特點的。這樣安排,通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畫面,使本已生動的文字更有一種質感,符合學生心理認知的規(guī)律。
在欣賞“庭院賞秋圖”時,設置了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1:作者寫北平秋景,為什么不寫那些熱鬧、繁華,有帝王氣象的景物,而只依次點到“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之類的,而重點是寫“租一椽破屋來住,清晨靜觀(聽)天色、日光、鴿聲、牽;ā?(同時對應以上景點用課件播放圖片,從而讓學生可以從直觀上感覺到它們之間的不同)問題2:作者在這幅圖中所寫之景都有哪些?是怎么描寫的?寫出了秋的什么特點?(用課件將要點打出來)給學生看圖討論思考的時間,結合學生的回答,再明確答案:1、①是作者的思想決定的。在杭州過得是一種隱逸生活,(所發(fā)背景材料中有介紹)追求的是“清”“靜”的生活情趣,兼之有孤獨,郁悶的內心感受,故所取之景都帶有作者主觀情感色彩。如果寫熱鬧的頤和園,寫火熱的香山紅葉就不合心境。②著名風景,很難挖掘,而平常景象,挖掘后能平中見奇,寫破屋中的一些日常景象也更顯作者平民化情懷。2、屋:一椽破(平民化);天色:很高很高、碧綠(清爽);馴鴿的飛聲:聽得到(講到此穿插問題:為什么能聽到飛翔的聲音?明確:因為靜,所以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所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里恰恰是借馴鴿的飛聲寫出了秋晨之靜);日光:細數(shù)一絲一絲(心靜);牽;ǎ核{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最下(藍色和白色為冷色調,恬淡、孤獨、清冷);秋草:疏落細長(穿插問題:可否換為濃密、肥胖?明確:不可以。因為它稀疏零落、枯瘦憔悴的形態(tài)、色彩更顯秋之落寞。)
講到“落蕊知秋圖”時,可以問學生“寫落蕊,調動了幾種感覺去寫?”明確答案為:聽覺,嗅覺,觸覺,視覺,說明只有在心靜的情況下才能如此細膩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狀.進一步提問:寫落蕊掃后的絲紋,能很好地體現(xiàn)此時心境.試找出幾個描寫落蕊的詞語并說明?明確答案:細膩,清閑,落寞,點出了秋味中的清.靜.悲涼,也寫出了作者此時的心境!奥淠钡暮x有三:a落蕊一掃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當時隱逸于山水,,無法為國出力的悲涼心境,1932年的對聯(lián)“豈有文章傳海內,欲將沉醉換悲涼”可見其心境。由落蕊而想到時局,一種隱憂油然而生,只好借“一葉知秋”曲折的表達。這里也很好地體現(xiàn)了以景顯情。
看“寒蟬報秋圖”時,借助我國古典文學中的句子,指出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征,如我們學的柳永的《雨霖鈴》一詞中,起句便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蟬聲讓人倍感冷清。同時還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突顯了秋的靜。這里也做到了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
對于“雨后話秋圖”可啟發(fā)提問:在北國秋雨圖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閑人”的對話,其用意何在?同樣讓學生在充分討論后明確答案為:作者正是用這樣的京腔京調的社會人物來豐富自然的風物,來烘托”清,靜,悲涼”的北國秋味.也表達對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戀?梢钥闯鲎髡呓璐肆髀兜纳畛恋拿褡迩楦泻妥非蟮础⑻耢o、悠閑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動襯靜的手法。
最后的“佳果繪秋圖”主要寫了棗子,果樹來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辭的選用:淡綠微黃、八九分熟,而非棗子紅透,葡萄十分熟,寫出了秋的奇。
整個這五幅圖鑒賞完后總結性提問所繪畫出的秋的特點是什么?那就是:“清、靜、悲涼”。在此扣住文眼。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樣的內在情感的驅使下書寫這樣的秋色的呢?結合課前所發(fā)材料得出結論:A、和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他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頓,青年時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B、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遁世文學,故都的秋正體現(xiàn)了他的這一文學主張。C、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經(jīng)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chuàng)作,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chuàng)作枯淡。本文正是寫于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一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
授課到此,主要鑒賞的寓情于景的手法已完全呈現(xiàn)出來,教師對以上內容進行總結:所以,”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從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具有濃厚的北國特色的人情風物的熱愛贊美,融情于景,五幅秋景圖,形散神不散,緊扣秋味作文章,寫出了秋的特點,景中見情,由此可見,秋的“清、靜、悲涼”正是作者清閑、寂寞、悲涼的心境的折光。
這堂課不僅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寓情于景,還要讓學生會熟練運用,因此我在最后設計了一個遷移練習題:
1、本文作者是借秋來寫悲情,這恰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例如: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登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聲聲慢》
理解《沁園春長沙》的上半闕,從景物的描寫中,看一看所寫秋景與上面幾首的不同,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明確:景物,充滿生機,生氣勃勃。人物,寬闊的心胸,昂揚的精神面貌。
可見,景隨情生,有什么樣的情就有什么樣的景。
這道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鑒賞能力,深入把握寓情于景的表現(xiàn)手法。最后又布置了一項專題作業(yè),即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兩句詩,依據(jù)寓情于景的原則擴寫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這道題旨在使學生能夠準確動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這就是我對于《故都的秋》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謝謝!
高中語文說課稿9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師說》。深入解讀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么,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師說》是古文運動發(fā)起人韓愈的一篇代表作,諷刺恥學于師的不正之風,全文論點清晰,論證有力,觸類旁通,值得尋味。選編本文一方面學習作者的行文技巧,體會語言特點;另一方面學習作者思想內涵,體會作者剛正不阿的品格。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的文言文學習的積累,了解文章大意與作者觀點并非難事;但是學習本文要結合當時社會風氣,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故此處為難點之一;另一處重點是體會作者的論證妙處。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出發(f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結合課下注釋了解文意,學習文中的論證方法。
2.通過朗讀法把握文章脈絡及作者情感,通過小組討論,學生的合作能力。
3.認識從師的重要性,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學習風氣。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的觀點思想,學習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結合時代背景了解本文的寫作目的。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诖,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讀法,圈點勾畫法,言外語境學習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名句的討論調動學生的興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學生談自由體會;并說說現(xiàn)在的從師觀是怎樣的。從古文出發(fā),落腳點在今天的從師觀,便于與延伸部分引出的本文背景形成呼應。
(二)整體感知
古文的學習需要依靠一遍遍的朗讀,故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了遞進的朗讀。
1.根據(jù)課下注釋及手中的工具書疏通文意。
2.播放錄音,學生根據(jù)錄音畫出間隔及重音。
3.教師范讀,引導學生關注:節(jié)奏及情感。
4.學生自由讀,體會作者的感情基調。
這個環(huán)節(jié)不涉及過多的文本分析,重在學生整體把握文章,重在鍛煉學生的語感,重在運用朗讀法,達到以讀促悟的學習效果。
(三)深入研讀
本篇古文議論性強,可遵循議論文學習的方法來解讀文本。
首先,引導學生找出全文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其次,引出作者推崇的從師條件,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再次,通過教師在PPT出示表頭學生填表的方法,完成對文章主體段落的分析,此處操作源于作者鮮明的幾組對比,語氣逐層深入的特點。詢問學生,當時社會上的人們是如何做的?
從這個列表中,學生可以直觀的學習,對比論證,作者語氣變化和作者語言特點。
最后,引出大成至圣先師孔子,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分析孔子的從師經(jīng)歷和從師觀。
這里要特別強調一下,在教學中處處的分析都應從原文出發(fā),一遍一遍地朗讀短句,而非翻譯成今天的語言講解,一方面是文本不難,一方面是要培養(yǎng)學生語感。
至此,本課的重點內容教授完畢。
(四)拓展延伸
本著知人論世的方法,此處引導學生分享韓愈作此文對當時的影響,引發(fā)學生思考。
(五)小結作業(yè)
閱讀教學應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所以小結至關重要。我將再次讓學生誦讀詩歌,感受詩歌的情感。
課后安排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題為,韓愈的選擇。引導學生進一步深挖文本內涵。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xiàn)這一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考官的耐心聆聽!(結束語)。
高中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選自《論語》,是選修的內容,本文用九則話語闡述了什么是“仁”,怎樣實施“仁”。
2、該課的地位和作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高中語文選修第一單元的四篇講讀課文。單元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及其在課文中的用法。課文安排在單元的尾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實現(xiàn)"由教到不教",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這是一個關鍵所在。
3、教學目標:
a.認知目標:識記本節(jié)選中的基礎知識。
b.技能目標:通過翻譯文中重點句子分析作者觀點。
c.情感目標: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
4、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重點理解“什么是仁”“怎樣才能達到仁”“為什么這樣做就可以達到仁”)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集中探討“仁”與我們的生活)
二、說學生:
1.學情分析:
經(jīng)過初中階段與必修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經(jīng)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于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已掌握一定的步驟,而且經(jīng)過朗讀訓練,他們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獨特之處,容易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主動地加入到背誦,了解大意,歸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中來。不過,由于文言文語法較難,絕大部分學生對詞語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有相當?shù)碾y度。這就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相應對策:通過聽讀、示范朗讀、充分調動學生讀書的興趣,以讀帶動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自主地進行文言知識的總結歸納。
三、說教法:
1、學生誦讀、教師范讀,整體感知的教學方法。
2、串講法,文言文詞語的積累仍是學習文言文的重點。點撥詞句方面的一些知識,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教學方法。
3、學生的互相學習法
4、探究拓展法:學生擴展閱讀的材料,聯(lián)系顯示,鞏固所學知識,開拓視野。
四、說學法: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2、參照注解,動口動腦,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
五、說課時安排:1課時
六、說教學步驟:
。ㄒ唬⿲胄抡n: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從孔子及《論語》說起。
(二)介紹《論語》相關背景。
。ㄈ┱w感知設置以上預習的依據(jù)是:①大綱要求培養(yǎng)學生自學語文的習慣,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索。②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總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體到具體。學習課文也是如此,先對課文整體感知,然后再精讀細研。
1.聽讀全文,糾正字音:
2.自讀全文,提出要求:圈點勾畫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問的內容。
3.再次自讀課文,小組互助。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的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4.在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嘗試用現(xiàn)代漢語復述課文:
。ㄋ模⿲W生共互助,理清主旨。
1.什么是仁
2.怎樣實施仁
(五)探究拓展:
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仁”
我們所知道的“仁”
。┱n后作業(yè)
高中語文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祝!愤x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本篇課文是一篇小說,作者魯迅通過文章中心人物祥林嫂悲劇性的一生,揭露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社會矛盾,揭示了統(tǒng)治者腐朽黑暗的統(tǒng)治和對祥林嫂這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婦女的壓迫。
二、說學情
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能夠使課程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一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由具象思維逐漸轉化為抽象邏輯,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解,懂得了寫作背景對文章具有很大的影響。本篇文章為小說,對小說情節(jié)結構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概括尤為重要,我將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細致具體的分析。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出發(f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2.通過小組討論和圈點勾畫等方法,能夠準確概括祥林嫂的形象,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
3.體會封建禮教對人的毒害和吃人的本質。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學生特點和教學目標,我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及其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體會封建禮教吃人的社會本質。
五、說教學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恰當?shù)慕虒W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外,也能夠幫助學生完成由課內至課外的延伸學習,基于此,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方法為談話法、討論法、朗讀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是一座橋梁,連通起學生和課文,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該做到迅速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帶著興趣走進課文。我會運用談話法進行導入: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在自己的知識寶庫中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素材,請大家回憶一下,在我們學習過的或者積累的文章中,有哪些婦女形象深入你心呢?(蒙冤而死的竇娥、刻苦勤奮的居里夫人、體弱多病的林黛玉),文學中的婦女好像一直都在講述著悲傷的故事,今天讓我們通過魯迅先生的《祝!吩偃ド钊肓私饬硪晃粙D女,聽一聽她的故事……
這樣做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整合能力。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正式進入文本的第一步,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有利于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同時又能初步感知文本內容和情感,無論是文章題材還是學習重點都會了解得更加準確。
首先,播放音頻,注意文章中“寒暄”“炮烙”“門檻”等詞語的讀音,嘗試出聲誦讀課文。(注意:朗讀的語調、情感、起伏。)
其次,學生自讀課文,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嘗試概括文章講了幾件事情。
由寫“祝!本跋蠛汪斔臓旈_端,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被賣改嫁為小說的發(fā)展,再到魯鎮(zhèn)為高潮,寞然死去為結局,再談祝福景象以及我的感受是小說的結尾。
學生在這里理順了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的同時,也掌握了文章的大概內容,為接下來的深入研讀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中之重,在這一部分需要達成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獲得感,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學生再次快速閱讀文章,提問:文章是如何塑造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
明確:運用了肖像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
肖像描寫:初到魯鎮(zhèn)臉色青黃、兩頰還是紅的,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子,藍夾襖,月白背心;
再到魯鎮(zhèn)臉色青黃、兩頰失去血色,頭上依然扎著白頭繩,烏裙子,藍夾襖,月白背心;
死前相遇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頭發(fā)全白,
語言描寫:寫祥林嫂自述阿毛之死(祥林嫂是痛苦自責的)、祥林嫂與柳媽的對話(加重了精神負擔)、與“我”的對話(祥林嫂的希望徹底破滅)。
細節(jié)描寫: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是一個乞丐了將祥林嫂的境遇進行無限放大,淪為乞丐的祥林嫂依然是悲慘的不如意的、一無所有的。
在了解了手法之后,我會帶著學生繼續(xù)回歸原文,進行如下操作:
2.祥林嫂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明確:祥林嫂是一個勤勞、樸實、溫順的人。從初到魯四爺家里,認真勤懇干活獲得魯四爺一家好評可以看出來。
再到魯鎮(zhèn)時,祥林嫂變成了一個深受摧殘、極度悲傷到后來麻木,瀕于死亡。從她再到魯鎮(zhèn)時兩頰失去血色、頭發(fā)全白。兩眼失神能夠看出以及捐門檻后卻不能參與祭祀的受了炮烙似的縮手,失神地站著可以看出來。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我設置了兩個問題:
3.你如何評價祥林嫂這個人?
明確:祥林嫂是被壓榨、被剝削、被摧殘的典型勤儉持家、丈夫去世;外出務工,被婆婆拿走錢財;因為自己改嫁,死夫失孩被嫌棄;
她懂得反抗,但是反抗得不徹底丈夫死后,她逃出來,這是對自我尊嚴的保護;改嫁時的不屈從是對被安排命運的反抗;傾盡所有,捐門檻,是想洗刷自己的“污穢”;但逃離和二婚的頭破血流只是為了“從一而終”;捐門檻證明了其對封建低下了頭。
4.(小組討論)學生以語文小組為單位,進行“造成祥林嫂這一悲劇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的討論。
明確:魯四爺是他一直對祥林嫂的冷漠、鄙夷的態(tài)度,尤其是祥林嫂再次回到魯鎮(zhèn),他不讓祥林嫂參與到任何祭祖活動中,徹底斷送了祥林嫂的希望。
柳媽作為和祥林嫂差不多的階層,卻也對祥林嫂造成了深深的傷害,同是下層人民卻對祥林嫂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和傷疤的揭露,加重了祥林嫂的恐懼和對傳統(tǒng)禮教和宗教神權的畏懼。
“我“我作為祥林嫂眼中的知識分子,卻沒能為祥林嫂解決問題,遇到問題選擇了逃避,沒能給祥林嫂幫助。
社會悲劇當時的人們無論是社會底層或是知識分子,對傳統(tǒng)封建禮教的認識都是片面的,無太強烈意識的,以“我”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的迷茫無助,在勞動人民遇到問題時無法及時給予幫助,造成了自身和勞動人民的痛苦;勞動人民受自身各方面的限制,無法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而是竭力在維護封建禮教的傳統(tǒng),任由她毒害人民,所以祥林嫂的悲劇是社會悲劇。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拓展延伸
三維目標的完成并不意味著學習的完成,只有完成從課內到課外的延伸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真正做到終身學習。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設計為:
《祝福》這篇文章雖題為《祝!,但是卻是一個悲劇,體會到了作者的什么用意呢?文章以《祝!窞轭},卻寫盡了祥林嫂的悲慘,是為了以富人的“富”來反襯窮人的苦楚和凄涼,能夠揭示在傳統(tǒng)禮教中,二者之間的矛盾對立;祥林嫂在一片祝福聲中死去,強烈的對比,渲染了文章的悲劇色彩。
對標題的分析,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的情感和祥林嫂這個悲劇典型。
(五)小結作業(yè)
總結既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會幫助學生進行本節(jié)課內容的全面復習。我將進行如下總結:
1.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體會到了以祥林嫂為代表的社會底層勞動婦女在舊社會所受到的摧殘,體會到了封建禮教對人的荼毒和傷害,意識到了它吃人的本質。祥林嫂是悲劇的代表,老師希望大家在這個日益發(fā)展的年代,能夠不斷強大自身,少年強則國強,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祖國一直保持在先進的隊伍中。
2.作業(yè):搜索其他作者關于本篇課文的評析,下節(jié)課我們共同分享。
課上的積極學習,課后的認真復習和拓展學習都能夠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個人能力,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該力求突出教學重點,反應教學難點,我進行如下設計:
高中語文說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逍遙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四冊第六單元的首篇課文!跺羞b游》作為《莊子 內篇》的第一篇,具有開宗明義的價值。更關鍵的是,莊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絕對自由的理想就集中體現(xiàn)在這一篇中,它是作者批判現(xiàn)實的理論依據(jù)和深層動力
并本單元要求學生加強自學,掌握和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詞和句式,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欣賞作品的情節(jié)、形象和語言。欣賞中要展開想象,進入作品創(chuàng)造的藝術天地。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學生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繼續(xù)加強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
另外教學大綱要求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整合,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語感的培養(yǎng),以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據(jù)此本文的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和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詞和句式。
2、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初步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及其形象化說理的風格。
智能目標1、練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養(yǎng)展開想象、進行文學鑒賞的能力,能欣賞作品聽情節(jié)、形象和語言。
德育目標: 1、能一分為二地恰當評論莊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2、領略莊子散文想象豐富、思路縱橫、氣勢非凡、汪洋恣肆的特點,欣賞其渾莽開闊的意境和獨具特色的氣韻美。
〔教學重點〕
1、掌握和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詞和句式。
2、了解、賞析本篇形象化的說理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無所待”的思想
二、教法運用教法的選擇是要看對象的,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根據(jù)本課的教材特點及相應的教學目標,結合所教學生的基礎實際,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學:
1.教師提示誦讀要領,學生誦讀,整體感知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了解內容并體味、把握其中的感情變化。
2.介紹歸納整理相關知識點的方法,點撥詞句,幫助學生學會積累文言詞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文言現(xiàn)象的能力。為了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主要采取發(fā)現(xiàn)法、聯(lián)想法。發(fā)現(xiàn)法是來訓練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思維的高級形式;聯(lián)想法練習思維的發(fā)散,有助于學生開拓思維空間,為創(chuàng)造思維打下基礎。對重點字詞句則是引導、啟發(fā)學生結合課文注釋,聯(lián)系學過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利于記憶掌握及鞏固。
三、學法分析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存在著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就是學生被動接受。對文言文學習也是望而生畏,不敢學,不愿意學。文言文學習停留在一種教師單邊進行的層面上。文言文教學成為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瓶頸。本課還將采用自主式學習法,讓學生在學習古文時“動”起來,引導他們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整合,自主積累和自主提高。
高中語文說課稿1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蜀道難》,以下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和學法以及教學過程三個方面做解說。
一、教材分析
《蜀道難》選自人教版普通高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本單元是唐代詩歌單元,單元學習目標是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意境,提高對詩歌的感悟能力。高中語文新課標對詩歌閱讀的要求是:加強誦讀,在誦讀中獲得情感體驗和心靈共鳴。本文是李白在長安時為了送友人入蜀而作,屬于一篇古體詩。
依據(jù)新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了解李白豪邁飄逸的詩歌特點,整體感知詩歌寓意。
2、反復誦讀,鑒賞詩歌的意境美,了解詩歌的寫作技巧
3、提高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為:把握與體味詩歌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是:提高學生閱讀鑒賞能力
二、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因此,我確立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誦讀法、討論法、啟發(fā)法、點撥法。只有反復的誦讀學生才會理解詩歌的美。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參與討論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個性見解。當學生陷入迷途時,教師要適時的啟發(fā)、點撥。
教是為了學,教師的教授只有在學生那里轉化為學習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我所任教的班級屬于音樂班,學生語文基礎較好,并且思維活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所以,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本課根據(jù)詩歌的特點采取誦讀、賞析、背誦的步驟。
教學手段上我采用多媒體教學,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教學過程
本課我計劃一課時完成,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由學生回憶李白的詩句導入,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會想到“床前明月光”“飛流直下三千尺”“白發(fā)三千丈”等詩句,由此得出李白詩歌一個很大的特點,奇特的想象,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從而引出《蜀道難》。此環(huán)節(jié)意在由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引發(fā)他們更大的學習新課的興趣。
環(huán)節(jié)二:、認識李白。
此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課前預習,課堂自主發(fā)言完成,既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幫助教師了解課前預習情況。
環(huán)節(jié)三:、誦讀感悟
詩歌學習重在誦讀,所以,此環(huán)節(jié)首先設計由學生推薦一名學生來朗讀,初步感受詩歌意境。然后師生共同欣賞flash配樂朗誦《蜀道難》,用視聽的手段來展示詩歌意境,將詩歌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此時,學生的情緒已被詩歌感染和打動,再以配樂的形式讓學生學生集體朗誦,加深理解。
環(huán)節(jié)四:、討論文本
學生上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充分地感受詩歌,已經(jīng)有較深的印象,本環(huán)節(jié)主要用討論法、啟發(fā)法來理解詩歌內容,分析藝術技巧。新課標對古詩文的學習要求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鼓勵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討論解疑、把提出的問題交給學生解決,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并且培養(yǎng)了團結協(xié)作精神。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要給予正確的點撥。
例如當學生討論本首詩歌的主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不同的說法,最后確定一種最有據(jù)可循的說法“送友人入蜀”。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的同時又使理解不發(fā)生偏差。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在藝術技巧上,由于學生對夸張這種修辭很了解,所以會很容易發(fā)現(xiàn)原文有多處夸張時,而學生沒有意識到的手法,則需要教師點撥。
例如學生提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時,教師要適時的補充虛實結合的手法。
這樣,看似無序地問,實際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
環(huán)節(jié)五:、拓展延伸
課件展示李白的《送友人入蜀》,評析詩歌主要運用的藝術手法并且與《蜀道難》進行比較閱讀。此環(huán)節(jié)意在擴展學生課外知識,同時深化對教學重點的理解。
環(huán)節(jié)六:作業(yè)設置
背誦詩歌。意在通過背誦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高中語文說課稿1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幾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xx》。下面,我將會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部分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本篇課文是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必修幾第幾冊第幾單元第幾課的課文,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文章主要敘述的內容是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本篇課文具有什么樣的地位,和什么特色。學習教材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能將知識由課內向課外延伸。通過對本篇課文學習,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教學目標:
。ㄒ唬┰姼瑁焊鶕(jù)教學大綱的要求,詩歌教學要以誦讀為主,在誦讀中使學生領悟詩的思想感情,鑒賞文學作品能夠感受形象,品味語言。同時,本篇詩歌通過典型意象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意境,巧妙的將詩人的情感融入其中。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我的知識目標是:品味詩的意象美,領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真情。
能力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德育目標是:體悟作者情懷,引發(fā)共鳴,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能力。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領反復誦讀,鑒賞詩歌意象,體會詩歌的意境美,體悟詩情,獲得情感體驗。教學難點是: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以及意象的體味與把握。
。ǘ┪难晕模焊鶕(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文言文教學要求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積累語言知識。同時本課情節(jié)、結構、語言等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作者的基本常識;理解文中所出現(xiàn)的生僻詞以及意義特殊的詞語;把握文中的主要思想感情,初步鑒賞文中的形象與個性。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質疑、自主探究、合作解決,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淺顯文言文,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并積累文言文實詞、虛詞和句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翻譯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
我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體現(xiàn)新課標所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并重的教學理念。教學重點:誦讀課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詞句,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教學難點:掌握文章的寫作風格和特點;深入分析文章內涵,并作出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ㄈ┈F(xiàn)代文:新課標強調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并學會收集判斷、處理信息,具有人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同時本篇課文,感情真摯,感悟深刻,具有典型的人文性,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以及本篇課文在語言,結構設置等方面的特點,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能力目標:領悟本文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感情和特色,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對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shù)奶嵘龑,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賞析語言的能力與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
我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體現(xiàn)新課標所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并重的教學理念。我的教學重點是:理清本篇文章的思路,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是: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手法,品味文章蘊含的豐富的感情。認真體會文章的寫作風格。
二、說教法:
文言文(散文)的教學應該重視感悟和熏陶,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詞句、內容以及情感脈絡,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本篇課文,我將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主教學思想,以素質教育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發(fā)展學生健全的知識結構,激勵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學會學習。據(jù)此,本課教學主要采用誦讀法、講授法、問題法、點撥法等方法來進行:
(1)誦讀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同時,誦讀能夠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增強學生的語感,
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會作者的內心的思想感情,熟悉課文內容并加以強化,因此,本文會采取誦讀法進行教學。
。2)講授法:講授是為了啟開學生思維,進入語境,讓學生對課文中的知識點有清晰的認識。
。3)問題法:設置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則是為了讓讓學生體會探究發(fā)現(xiàn)的樂趣。
(4)點撥法: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究,期望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5)歸納法:從高一開始,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以及通假、古今異義、特殊句式等
進行系統(tǒng)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這樣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適用于文言文)這些教學方法的妥當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另外,本課我還將借助于多媒體課件,用多媒體手段來增加我的課堂容量以及課堂美感。在指導誦讀中加以音樂的伴奏,陶冶情操,加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把相關內容通過多媒體手段來表現(xiàn),將課文內容形象化具體化,能營造更為深遠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啟發(fā)學生思維。
三、說學法:
授人以魚,僅享用一時,而授人以漁,將受用一生。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此,我設計如下學習方法:朗讀—討論—欣賞—仿作。依據(jù)對話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老師先用示范引導學生批注和探究問題,然后學生在課堂互動交流。抓緊文本,反復朗誦,圈點批注和問題探究,這樣才能夠有效的解決學生在閱讀方法上的難題。這種方法的選擇,尊重了學生的個體閱讀,尊重了學生交流發(fā)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
四、說教學過程:
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是導入新課。在上課之前,我會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求知欲同樣是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
第二環(huán)節(jié):進入新課的學習:
首先,簡要介紹本文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誰的主要事跡。
第二步是,通過播放課文朗誦,讓學生注意字音和語調,語氣和節(jié)奏,初步感受本篇課文的語言特色。然后,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在誦讀之前提出學習要求,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圈點出文中重點字詞和知識難點,作為之后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步是(文言文需要,現(xiàn)代文可以舍棄這一步)由小組合作,逐段疏通疏通文意。在通過誦讀初步感知文意之后,由學生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分組合作討論,結合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疏通文意這樣一來,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主體作用,在合作探索中嘗試自己總結文章重點內容,進行就夠分析,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之后,請同學指出自己不能解決的難點問題,對于這些難點問題則由教師重點向學生進行講解。)
第四步是分析課文,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在以上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通讀全文,劃分出文章結構,把全篇文章化為幾個整體部分。并歸納總結出各個部分的主要內容,以及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指出整篇文章的邏輯安排。然后我會請學生說明自己這樣劃分的依據(jù),并指正存在的問題。
第五步是有重點的解說全篇課文。
第六步是,結合課后練習題,引導學生對全文的思考,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七步是對新課的拓展延伸。請同學用一句話說一說自己在學完本篇課文之后有什么感想。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進行小結。最后對課文整體進行梳理和總結,便于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好的將本篇文章中運用到的寫作技巧合理的運用到自己平時的作文中,真正達到學以致用。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布置。作業(yè)則主要以下幾個部分組成,一是找到并真正的理解本篇課文中的重點字詞,二是要求學生背誦本篇課文中寫作優(yōu)美的句子或段落;三是要求學生進行下節(jié)課的預習,并比較這兩篇課文在寫作方法上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結語: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高中語文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感情;抓住課文要點,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體會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問。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一篇好文章,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筆下,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它用富有京味而有精練的語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點,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表達出了胡同文化的內涵,再后,用真實的感情表達出了對北京胡同特有的感情。而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正是:概括要點,提取精要。因此,在對《胡同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著力于引導學生概括出文章的要點,提取精要。京味的語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本學期唯一的一篇,所以應該好好的讓學生品讀、欣賞,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覺。這也正好體現(xiàn)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yǎng)!辫b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閱讀全文,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并借以培養(yǎng)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的能力。
(2)體會《胡同文化》中濃郁的文化氣息,并借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點。
(3)引導學生注意本文語言樸實、雅致的特點。
3.教學重點
概括胡同文化的內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對胡同文化的感情,訓練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的能力。
4.教學難點:同教學重點。
二、說教法
課文:
1.文章篇幅比較長,但是比較淺白,可以用來訓練學生閱讀的速度,同時找關鍵詞、句,概括出要點,提取精要。
2.優(yōu)美的語言要用聲音來品讀才有味道,讓學生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它的妙處。
3.結合有關語句,進行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欣賞京味的語言。
4.作者的感情是復雜的,讓學生通過收集資料,進行討論引向更深入的思考。
課時安排:1課時
布置預習:
1.什么是胡同文化?
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點?
3.胡同文化的內涵是什么?
4.作者對胡同有著怎么樣的感情?
三、教學過程
1.導入:由歌曲《故鄉(xiāng)是北京》引入,讓學生感受一下濃濃的北京風味,由現(xiàn)實生活中走進古老的北京城,去看看古老的胡同。
2.第一步:概括要點,提到精要。默讀課文,結合預習(1、2、3),找出相關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舉例:
(1)由“什么是胡同文化”開始提問,直接入題,讓學生首先明白胡同文化也就是北京市民文化。
(2)“胡同的特點”,學生很容易找到,教師可能用三句領起句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品讀,如“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靜啊”
(3)“胡同文化的內涵”指導學生抓中心句,學生很快就可以找出來。
3.第二步:品味語言,體會作者感情。讓學生朗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作適當?shù)狞c評。老師指導欣賞下列句了:
有窩頭,就知足了。大腌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那還有什么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
有窩頭,就好。大腌蘿卜,較好。小醬蘿卜,好。臭豆腐滴幾滴香油,更好。蝦米皮熬白菜,最好!
這兩個句子相比,你更喜歡哪一個,哪一個更能表現(xiàn)出北京人易于滿足?為什么?經(jīng)過討論,學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時也煅練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結合課練習,讓學生去品味,去欣賞,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4.第三步:細讀最后三個自然段,體會作者感情:(傷感留戀理解)
5. 第四步:小結全文。(北京的胡同造就了特有的北京的胡同文化。那么,我們有沒有想到有著悠久歷史的四中也有著它獨特的文化呢?讓我們也學學汪曾祺先生,寫一篇《四中文化》?課外延引的寫作,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也會引起他們對身邊人,身邊事的觀察,有利于提高寫作水平。
【高中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的說課稿10-24
高中語文《過秦論》說課稿11-25
高中語文《師說》說課稿11-25
高中語文《藥》說課稿11-25
高中語文《氓》說課稿11-27
高中語文《咬文嚼字》說課稿11-28
高中語文《勸學》說課稿11-23
高中語文《祝!氛f課稿11-27
高中語文《死水》說課稿11-26
高中語文《登高》說課稿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