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愛》淺談文學語言模糊性的美學意蘊論文
論文導讀::文學語言的模糊性是指語詞或者是意象所表達的對象可能有多個意義。語言的模糊性使語言擺脫了手段、工具的附屬地位。從而探討模糊語言在文學作品中的獨特美學意蘊。
論文關鍵詞:文學語言,模糊性,美學意蘊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語言的模糊性是指語詞或者是意象所表達的對象可能有多個意義,語言的模糊性使語言擺脫了手段、工具的附屬地位,確立了語言在文學中的主體地位。模糊語言是作者利用語義的不確定性和接受者理解的靈活性而精心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具有不定性、概覽性、非量化等特征的藝術言語。模糊語言是具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生動性、含蓄性和藝術性等特點。通過模糊語言的運用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含蓄、悠遠、空白的美,給作品增添言有盡而意未窮的藝術魅力并且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模糊語言含蓄、雋永、意味深長,是構建文學作品美學意義的重要手段。
由于長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張愛玲對漢語言文字的韻味有著無比的熱愛,在她的眾多作品中,都是自然自覺地在語言的運用及句式的選擇搭配上,講究語言與文學意境的吻合性,注重聲律節(jié)奏的音樂性、審美性,體現(xiàn)了文學語言的獨特魅力。尤其是她的散文,集中表現(xiàn)了世俗生活、作者的審美經(jīng)驗、冷暖自知的愛情和憂郁感傷的童年。其作品風格蒼涼,語言運用十分精致和講究,往往能讓讀者從中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慨世事蒼涼,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蒼涼的美麗和濃濃的哲理意味。如在有名的散文《愛》中,張愛玲巧妙地運用了一種似是而非的文學語言,以一種執(zhí)著的現(xiàn)實精神將人生的孤獨感以及愛情的蒼涼濃郁地滲透到作品中去,讓讀者在尋常的人生中品味無常的滋味。她的語言富于創(chuàng)造性論文格式范文,擅于將含蓄、悠遠富有哲理的味道融進其作品中來。本文試圖以《愛》為切入點,從散文語言的似是而非、含蓄雋永來分析模糊語言在文學作品中的功用,從而探討模糊語言在文學作品中的獨特美學意蘊。
1. 意象的含蓄美
審美主體在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的時候,常常運用自己獨特的悟性和知性將由外界得來的感知表象轉化成語言文字,并且訴諸于紙上。獨特的審美習慣和人生閱歷,使主體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往往會可以選擇那些富有多種意味的語言,這種語言便是主體用來表達自己內心意象的最好的工具。意象也是文學作品中最重要的表達方式,因此,作為審美主體的語言表達者,在將意象對象化的過程中難免要遇到“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客觀對象的無限性,語
言的有限性已顯得無力承擔起“顯象”的任務。但模糊言語能有效地彌補這一不足。
陳原在其《社會語言學》中是這樣釋的:“如果按照形式邏輯來看模糊語言,
模糊語言是同精確語言相對立的!盵1] 沈盧旭先生則認為:“模糊語言是指在意義上不明確,在表述形態(tài)上不清晰,內涵伸縮性大,解釋或理解可變性大的這一類社會交際使用的語言”[2]!掇o!分袆t說,“指表達模糊概念的語言”。從這些解釋中,我們可以知道,模糊語言是指所表達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難以明確規(guī)定且隱含多種判斷的語言。模糊言語不僅能最大可能曲傳出言語表達者內在的深邃和難以言傳的意象,而且能以最簡潔的言語負載起最豐富的信息,從而使言語接受者能最大程度地與言語表達者內心的意象相符合,從而傳達出作者的真正意圖。
張愛玲常常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來的意象常常是含蓄而令人浮想聯(lián)翩的,借著這意象,不同的讀者能接收到不同的信息,但這些不同的信息都在最大程度上與表達者內心的意象向符合,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明白作者張愛玲向我們傳遞出的意義。
散文《愛》的意象并不豐富,甚至是重復著同一個意象。就是這簡簡單單的意象,卻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含蓄幽美的少女愛情畫卷。張愛玲兩次提到相遇場面中的“春風”、“桃樹”絕妙地傳達了模糊語言含蓄的美學意蘊,作為意象的“春風”、“桃樹”也是兩度重復!按猴L”、“桃樹”是一種輕巧、含蓄的感覺。風吹桃花落,更體現(xiàn)了人生的無常。在中國文學里,常常以桃花、春風的意象之美來隱喻女孩子!对娊(jīng)》云:“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之歸,宜其室家!碧覙溟_花在春風里,女孩好夢在青春時,與桃花相映紅的女孩,在花樣的年華里,怎能沒有“于歸,宜其家室”的幽思?含蓄又隱喻的詩性本質論文格式范文,豐富、擴大、深化了文本的詩意內涵。春風是暖的,桃花是美的,夢是甜的,青春是嫩的,意象的含蓄之美織出了一襲色彩鮮明、光澤柔美、質地純良的華美的袍。借著“春風”、“桃樹”輕柔的外衣,少女含蓄地表達了對初戀既渴望又害怕的心理。只見她“穿著月白的衫子”,“手扶著桃樹”,“立在自家后門口”,顯然她在等候年青人的出現(xiàn)。年青人果然也從自家門口出來走近她,輕聲對她說:“噢,你也在這里嗎?”然后他倆相視無語,“站了一會兒,各自走開了”。從年青人方面看,他也是特意過來與姑娘見面并打招呼的。正是因為兩顆年青的心在默默無語中相許已久,才有這一次看似偶然、其實必然的一次見面。所以這個夜晚的相見,可以看作是姑娘和年青人之間心照不宣、默許默契的一次“約會”;是兩顆年青的心碰撞而生出愛情火花的人生一瞬。張愛玲總是善于用這種看似樸實實則用心選擇的語言來表現(xiàn)人物內心豐富的情感。只是用一句“你也在這里嗎?”就將初戀時刻羞澀而又渴望愛情的心理表現(xiàn)出來。這種意象的含蓄是文學語言模糊性的一個重要特點。
文學作品的美,主要的是通過意象的含蓄美來反映的。含蓄是文學藝術的重要特征。而文學語言的模糊性可以使意象更具有豐富性、變化性,從而激發(fā)讀者的想象,使意象產(chǎn)生含蓄美的審美效果。模糊語言所以有助于表現(xiàn)意象的含蓄美,是因為美感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自由感受,是作者的審美想象、審美感受共同作用的產(chǎn)物。文學語言的模糊性給讀者營造了一個含蓄的氛圍,造成從意象到讀者之間的一塊空白,這是一個讀者自由想象、自由感受的空間。讀者可以在情感、想象、感知的共同作用下,在閱讀中感受藝術形象的含蓄蘊藉之美。
2. 意境的悠遠美
意境是一種藝術境界,它是文學作品,尤其是抒情性作品的本質特征。有意境的作品是使人讀后產(chǎn)生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審美樂感。文學語言中模糊語言的巧妙運用就具有創(chuàng)造這樣一種縹緲朦朧的意境美的再造功能,它能使讀者在空靈飄逸、似有若無中感受到作品意境的悠遠美。因為模糊語言所構造出的審美情趣是處于朦朧之中的,讀者在接受文學語言的模糊性的同時,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融入一個多元的、復雜的、神妙的語言張力網(wǎng)中,再通過自身的才智和能力的想象和重構,與作品產(chǎn)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鳴,完成對作品的審美活動。散文中的情景交融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境界即意境的創(chuàng)設更是離不開模糊語言。模糊語言創(chuàng)設意境,強化美學張力文學語言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模糊語言來表達的。模糊語言可創(chuàng)設一種意境,以取得意在言外、情在辭外之效。它既強化作品的美學張力,又給讀者以美的享受,能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傳達詩的意境。
在《愛》中,張愛玲筆下這樣簡單、平凡的故事其價值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作者以女主角一生坎坷飄零的悲慘人生作為對照與襯托,強調這件往事對于她畢生的人生意義與全部價值之后論文格式范文,并未完成她最后的構思,而結尾才是這篇作品最為精妙的一筆:“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也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作者用重復的“于千萬……”這樣模糊的語式將人與人相遇的偶然性表現(xiàn)出來,一句“噢,你也在這里嗎?”不僅讓人看到等待的艱辛,也讓人為這樣機緣巧合的安排所感動,此時,只有這種模糊性的語言才能表達出這種短暫又偶然的愛情。而張愛玲,正是運用文學語言意在言外的模糊性,將讀者帶到文章的悠遠的意境之中。這哲理性的感唱,不僅僅是該散文詩意的飽和點同時也是被后人所稱贊的絕美之句。作者從空間與時間兩個方面,對自己敘說的“愛”的“故事”進行普泛性的思考。以空間而論,你會遇見千千萬萬個擦肩而過的人,而你想“遇見”的人卻屬偶然;以時間而論,你會不早不遲剛巧趕上一次屬于你的情緣,如此在漫漫人生途中,雙方相遇相知,而赴一次“你也在這里嗎”的心靈之“約”。顯而易見,張愛玲在這里對人生的初戀進行形而上的冥想獨語。她認為,人生的初戀是唯一的、又是偶然的;唯其短暫與偶然,常常會因此而失落;唯其偶然的際遇,才會成為一生記憶的珍藏;唯其短暫才會永恒;惟其短暫和蒼涼,“愛”才會永恒和美麗。張愛玲的哲理感唱,使這篇散文成為哲理與詩情交融的抒情詩。而令讀者為之感動與思索不已的,也正是這最后的畫龍點睛之筆。原本再平凡不過的、關于男女夜晚相見的生活細節(jié),經(jīng)過作者的對照與襯托、抑郁氣氛的創(chuàng)造與渲染,尤其經(jīng)過最后哲理性的觸點與升華,《愛》就完全達到詩的凝結與概括的境界,那男女相見的生活細節(jié)使人不再感到司空見慣,而被渲染成詩境中抒情寫意的主體意象了。作者情不自禁的“觸點”“升華”,使讀者豁然頓悟,原來這個主體意象及其內涵,被賦予了特殊的、自我抒情的意義而成為“有意味的形式”;即論文格式范文,作者將自己的初戀也融進這一句看似偶然而又必然的“你也在這里嗎?”之中。
著名的哲學家康德曾經(jīng)說:“模糊觀念要比清晰觀念更有表現(xiàn)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是根本無法用準確語言表達所想的東西!盵3]張愛玲巧用語言的模糊性特點描述出來的故事卻是使無數(shù)讀者為之流淚的經(jīng)典。
3. 意蘊的空白美
意蘊是指在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深層的人生哲理,它是創(chuàng)作主體對于藝術形象或意境的深刻領悟和創(chuàng)作的結果。它突破了作品意象或形象的具體意義,成為一種超越意象或形象意義帶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心理哲理內涵。文學作品所具有的這種深層的象征意義隱含在作品的深層結構之中,超越了作品所反映的特定的歷史內容和作家的具體生活感受,我們在探討體驗它的超越時代和歷史的永恒魅力時,常會體味到其中蘊含的那種復雜的說不清的韻味。文學作品得意蘊具有多義性、模糊性和朦朧性的特點,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境界。意蘊的豐富需要作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熟練的使用語言。從美學角度來看,潛在信息蘊涵得越豐富美學信息量就越大。內涵如此豐富的美只能用模糊的語言表達出來,因為概念外延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與伸縮性。這種“不確定性”和“空白”意義最能創(chuàng)造意蘊的空白美。文學創(chuàng)作的終極目的是使讀者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審美感受,這種文學的審美需要決定了文學語言的模糊性。因此,作家對語言的掌握程度也決定了作品的成功與否。
蘇姍·朗格認為:“一旦掌握了操縱符號的本領,他所掌握的知識就大大超出了他全部個人經(jīng)驗的總合。”[4]張愛玲就是這樣一個藝術家,她以其駕御語言符號的高超本領,與藝術規(guī)律及更廣泛的人類情感相擁抱。文中那些素樸得沒有任何修飾的語言文字,從語言符號層到字句達配,都沒有經(jīng)過一點剪裁和潤色,然而,就是這純然一派本色的文字使詞語的意義范圍倍增,使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真的生活,從文中引出審美體驗的想象,去填充隱含在文本之外的空白,構成一個與客觀經(jīng)驗相適應的藝術客體,從而獲得美感與啟示。如女孩的外貌,作家只用了一個字“美”,這個模糊卻又讓人浮想聯(lián)翩的字,能調動起讀者的不同理解與想象!皩﹂T”一詞是如此簡單平常,與美、青春、性別聯(lián)系起來,卻又包含著如此豐富的心理情感內涵,為后面的問候場面埋下了情感伏筆。在形象的刻畫上,作家對男女兩位主人公都沒有太多筆墨。我們只知道女孩出身于“小康人家”、“十五六歲”、“生得美”,曾在春天的夜晚,穿著“一件月白的衫子”“手扶著桃樹”“立在后門口”。男孩就更為模糊了,僅通過女孩的回憶告訴我們,是一個住在對門的年青人。雙方的具體外貌、性格、情趣、品質、家庭背景、人生經(jīng)歷、心理活動都被作家一筆帶過,或根本不提。作家用這種模糊的手法淡化人物形象,目的是為了加強情緒氛圍,突出這份情感的價值。模糊的語言,卻把我們帶進美麗而蒼涼的愛情之中。相遇只是一剎論文格式范文,相離卻是一生。
張愛玲把自己對愛的感受深深的融進了作品之中,“因為慈悲,所以懂得”她摒棄了熱烈的男歡女愛,也沒有纏綿的海誓山盟,只將一個初露端倪便匆匆結束的故事濃縮成寧靜春夜一聲平淡的問候。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細節(jié)卻抓住了“在那不可解的喧囂中偶然也有清澄的,使人心酸眼亮的一剎那”,把尋常人生的真實本相深藏在個體生命的微末的人生哀樂里面,將至真至美的東西無法永恒、人生天地間不能自主而又無法言說的悲哀不僅表達得深刻,而且高明地以審美的、詩意的哀感去應付、去中和了那種廣泛的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的苦難。作品中含蓄愛和美,因其沒有表達,最終無法表達,無處表達,而蘊結成深厚的情結,觸動了世人心中某個角落里皆有的隱痛,剖析出人們真實的世俗化的生存境界。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并最終歸結于語言。語言藝術具有形象塑造的間接性、意象性和模糊性,并具有強大的表現(xiàn)力和自由性。文學是通過審美的語言,即形象、情感、情節(jié)來描述的,這便形成文學審美的模糊性,語言的模糊性是文學語言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點之一。文學語言的這種模糊性使文學作品具有含蓄的意境美、悠遠的意境美、空白的意蘊美。張愛玲正是巧妙的運用了文學語言這一模糊性的特點,喚醒了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愛”。
注釋:
[1].陳原.《社會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p285.2000.
[2].沈盧旭.《模糊語言新界說》,《語文學習》.1994.5.
[3].(前蘇聯(lián))阿爾森·古留加.康德傳[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4].(美)蘇珊·朗格.《藝術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p25..1983.
參考文獻:
[1].伍鐵平.《模糊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張愛玲.《張看》,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02年
[3].申雅輝.《略論模糊語言語義》[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2)
[4].康響英,劉寶巖.模糊語言在文學欣賞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探索,2006(7).
【從《愛》淺談文學語言模糊性的美學意蘊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設計美學03-20
“君子以玉觀德”思想的美學意蘊03-06
中國文人畫獨特的美學意蘊11-28
淺談數(shù)學美學對數(shù)學的作用論文(通用7篇)02-08
淺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論文06-28
談文學語言的對偶美的論文03-08
音樂美學論文05-16
從美學的角度淺談表情藝術11-22
舞蹈藝術的意蘊和意境論文11-22